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精華】冬至的作文400字彙總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作文4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冬至的作文400字彙總6篇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1

傾聽着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着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誇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着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2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郎的湯圓是圓又圓……”聽到這首熟悉的兒歌,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小年”——冬至。冬至那一天,我和媽媽圍着搓着湯圓。那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湯圓,嗯,沒錯,那就是我的'“傑作”。搓湯圓可有講究呢!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媽媽準備了一些糯米粉、白砂糖,一切準備就緒了!媽媽把糯米粉和白砂糖倒入一個鍋裏,將一壺溫開水緩緩地倒入鍋中,然後伸出雙手在鍋裏壓來按去。

只見那些零零星星的糯米粉慢慢地開始凝結,由“小雪花”在媽媽靈巧的手裏變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皮球”。我不禁在心裏對媽媽表示佩服。就這樣弄了好一會兒後,糯米粉已經變成了一塊大大的“球”,它的身上還殘留着一抹淡淡的來自糯米的沁香。我不禁想:好像在捏橡皮泥哦!接下來是搓湯圓,這道工序可有講究啦!

首先拿一個大盤,在裏面撒一些糯米粉,搓時也不能用太大的力氣,否則,那“小雪球”可是會裂開一個口子的!我小心翼翼地捏出一小團,放在手心裏,兩手開始旋轉起來。搓了好一會兒,但是看起來並不怎麼成功:那湯圓長的很像塊方糖!應該叫“湯方”纔是!

我有點灰心了,奶奶走過來對我說:“沒事,父子爺孫齊上陣!咱們的手又不是機器,哪能搓得那麼圓呢!”我聽了,又振作起來,搓着湯圓。一小時後,那些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沒錯,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湯圓!

圓形真是奇妙的東西!搓湯圓也有學問!嚼着粘口的湯圓,一股幸福直衝我的心田!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媽媽說我出生的那一天正好也是冬至,這麼說,我與冬至這一天還挺有緣分。每年的今天,我家都會吃餃子,可爲什麼要吃餃子,我卻一無所知。爲此,我上網查找了些資料,和大家分享。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4

冬至,是我們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聽老人說,這一天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湯圓過節。冬至這一天,我們全家喜氣洋洋,過節的氣氛非常濃烈。奶奶、媽媽在和湯圓粉,我在一邊幫着剝花生。當奶奶把花生米炒過後,我爭着把它們碾碎。把湯圓粉和成泥後,我們就開始搓湯圓了,奶奶和媽媽的速度很快,談話間就搓出了許多,圓圓的,油光閃亮的,好誘人啊!

不用說,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嚥了咽口水。“媽媽,我也要搓。”我捲起衣袖,抓過一些湯圓泥,搓了起來,邊搓邊想:這有什麼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給你們瞧瞧。但動手後,才發覺不是那麼回事,手裏的湯圓泥好像是專門跟我作對,一點都不聽話。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圓不起來。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湯圓摔在盤子裏,大喊一聲:“氣死我了,我不玩啦!”

媽媽笑了笑,叫我不要氣餒,並手把手地教我兩手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剛開始時要稍微用點勁,把手裏的湯圓泥多搓幾遍,這樣湯圓韌性纔夠,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接下來兩手用力要均勻,輕輕地把泥搓成圓。”我聽了試了試,果然效果很好。我越搓越好,越搓越來勁。當廚房裏飄來陣陣香氣,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奶奶先盛了一碗給我,邊往湯圓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邊說:“寶貝,慢慢吃,小心燙着。”我頭都沒擡地說:“奶奶,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熱湯圓,諺語裏面有的。”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5

又一年冬至,喚起人們對春天的盼望,不經意間有了春的訊息,草尖悄悄地萌芽,花蕾也悄然地蓄積着力量,等到第一米春陽,便含苞露放,花開了,好俏麗,亦芬芳,亦風情萬種,將傾倒好多的情郎。

又一年冬至,迎來了北方的餃子,聽說有好多花式和花樣,把生活的憧憬,把越過寒冬的嚮往都融入所做的餃子中,口福的香,也帶來了不凍耳的吉祥。

又一年冬至,在中國成都,不知從何時起,一直傳承着吃羊肉,喝羊肉湯,不管是小觀廟,或則是三觀塘,都是火爆的場面,哪是吃羊肉、喝羊湯,分明已成了冬至的紀念堂,也把吃羊肉、喝羊湯變成了一個大大地消費場,成都人今天很大氣,一百多元錢一斤,今天從不講價,吃的是排場。最可要說的是簡陽,那羊肉做得,味地道,也霸道,吃羊肉又爲天府之國添名片一張,記得喲,簡陽羊肉!

一年冬至,我們踐行着袪冬寒的設想,那心願在了,那冰冷的冬呢?也無畏,心已變暖,冬已不長。

一年冬至,預視着早春即將起航,今春報喜,噢!新年又要到了,新年新氣象,新年該是暖洋洋,新年也該是多做事的好時光。

冬至節,是我們迎春的分水嶺;冬至節,讓我們好好溫腎補陽;冬至節,快迎來了新的時節,將越冬的冷、越冬的黑,春天的故事,將是另一番美麗的模樣。

冬至的作文400字 篇6

前年冬至下午,奶奶開始拌餃子餡了:先把肉剁成肉餡,拿作料醃好;接着又把白菜、蘿蔔剁碎,擠水後放入肉餡中,再加入一些調味品,餃子餡就拌好了。聞一聞,啊,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落日的餘暉慢慢褪去了,夜色如一塊黑幕籠罩大地。電視開啟了,裏面傳出了歡歌笑語。奶奶把已經和好的面拿出來,在案板上揉勻,然後揉成細細的長條,切出了一個個的小劑子。這時,爸爸媽媽和我“上場”了。我把一個個的小劑子用手掌壓成扁扁的圓片,太簡單了,一會兒,我就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我該幹什麼呢?我四處看看,該做下一道工序了——擀餃子皮,我從爸爸的手裏奪過擀麪杖,開始“教訓”一個個小圓片,受過我“教訓”的餃子皮不是這兒 “缺了一塊肉”,就是那兒 “鼓起了一個大包”,簡直就是“四不像”。大家看着我的“傑作”都捧腹大笑,我“敗下陣”來,灰溜溜地去嘗試下一道工序—— 包餃子。我先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小勺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的正中央,然後將餃子皮對摺後,很細心地把邊捏好,最後學着大人的樣子用兩手的虎口一擠,一個餃子包好了。正當我興高采烈之時,這個剛誕生的“小生命”似乎很不聽話,裏面的餡兒漏了出來,我又趕忙拿了一個餃子皮“補洞”。這時,再看我包的餃子:又白又胖、油光滿面,身上還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結果又引來全家人的笑聲一片。

如今的我可大不一樣了,擀得餃子皮又圓又薄又均勻。今年冬至吃餃子,我家擀皮的活兒,非我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