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以冬至爲題的作文(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通用10篇)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1

明天就是冬至了,媽媽說今天讓我過把搓湯圓的癮,我喜出望外地說:“好呀!好呀!”媽媽把糯米粉加上水,又是揉又是搓的,鬆鬆乾乾的糯米粉被媽媽這麼一搓一揉變成粘粘溼溼的一團。我好奇極了,就伸手揪了一小塊,捏了捏,咦!米粉團怎麼像橡皮泥呀?

開始搓啦,媽媽掰了一小塊放在手掌上輕柔地搓起來,我也學着她的樣掰了一點放在手掌上,雙掌合上使勁地搓呀搓。唉呀!怎麼軟軟地米粉團會碎成一塊一塊地呢?你瞧,媽媽搓的小湯圓又圓又光滑,別提有多可愛了,看得我直着急。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用力要均勻,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學着媽媽輕柔地搓起來,嘿!這下成功啦!看來搓湯圓還有訣竅呢!我們一鼓作氣,繼續搓着。不一會兒就搓了兩盤。我看着那珍珠似的湯圓,饞得垂涎三尺。問媽媽能不能煮一盤給我吃,媽媽說:“好啊!”媽媽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進鍋裏,一個個小湯圓一齊貼在鍋低,不知它們爲什麼和鍋底這麼親熱。媽媽把鍋蓋蓋上,一會兒直冒熱氣,媽媽忙掀開鍋蓋,呀!一顆顆小湯圓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珍珠在水裏上下翻滾追逐嬉戲。媽媽把湯圓裝進碗裏,泡上花生磨成的粉,軟滑細膩,可好吃啦。幾分鐘我們就把一盤湯圓給吃完了,就像秋風掃落葉。

湯圓可真是我的最愛。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2

“冬至餃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餃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媽媽買回肉餡、韭菜,開始做餃子餡。媽媽麻利地拌好餡、和好了面,包了起來。我洗乾淨手對媽媽說:“媽媽,我幫您包好嗎?”媽媽笑着說:“你還是幫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準備擀皮,妹妹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從我手裏搶過擀麪杖,擀起了餃子皮。“媽,你看。”“你讓着點妹妹,那你包餃子吧!”

我更高興了,學着媽媽的動作,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將兩頭對摺,貼在一起,兩手用力一捏,可餃子開了一個大洞,餡漏了出來,我趕快交給媽媽處理。我又拿起一個皮,心想,這次少放點餡,可不知咋的,皮對摺後,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氣地說。媽媽看了看說:“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難要找原因。”聽了媽媽的話,我又包了兩個,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說:“妹妹,看我包的餃子咋樣?”妹妹擡起頭來,只見她臉上、衣服上粘滿了麪粉,真像個聖誕老人。媽媽望着我倆,笑得前仰後合。

吃着美味的餃子,我們三人會心地笑了。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3

冬天沒有春天的活力,沒有夏天的熱情,沒有秋天的韻味,但它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純潔。孤傲。團圓……

冬至前後定會是下雪的天氣,那一片白茫茫的大雪,看起來是那麼的純潔會讓你一點也不忍心踏上去。冬至天氣寒冷,好像在這寒冷冬至裏沒有花盛開。但你只要好好想一想,對。有臘梅,臘梅花只在寒冷的天氣裏開放。它也純潔。孤傲,好像和大雪兩相呼應,有首詩還專門爲它們做了比較:“梅雪爭風未肯降,人閣筆義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它們真是互不上下呀!

外面有白皚皚的大雪和冰清玉潔的梅花,家裏卻是一副熱熱鬧鬧的景相。一家人團聚,吃着湯圓和水餃,其樂融融。大家在冬至的時候是要回家團圓的。我有一年去老家過年,過年前幾天大街上的商店。超市大部分都關上了門,可見大家有多麼的期盼團圓,多麼喜愛家人啊!

冬至真是太奇妙了,門外一片大雪,門內卻相反熱熱鬧鬧的。

冬至讓我們思考,它真的是一無是處,光是荒涼寂寞嗎?不,它純潔,它有梅香伴隨,它還給了我一個重要的東西,一個往往被人忘記的東西——親情和團圓啊!

美麗的冬至,團圓之冬啊!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4

聽爸爸說,今天是冬至,這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在中國的民間流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說明人們對於這個節氣的重視程度。

我們南方人會在冬至到來的這一天吃湯圓、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而北方人在這一天則有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等習俗。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做官,他在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天告老還鄉,那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心裏很難過,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了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在鍋裏煮好,撈來剁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再放進鍋裏煮,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施捨給百姓們吃。服用後,百姓們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後來,人們冬至時就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了捏“凍耳朵”這個習俗,而這種類似“耳朵”的食物人們就稱之爲“餃子”、“扁食”和“燙麪餃”。

我們家爲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爸爸特意邀請了一些親朋好友來我家吃飯。餐桌上,我一邊品嚐着豐盛的冬至美食,一邊饒有興致地聽大人們談論着各地有關的冬至習俗,既飽了口福,又增長了不少的知識。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我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冬至節。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5

今天早上,食堂裏吃的是糯米丸。看到它,我便想到了冬至,想到剛剛那爲冬至而到來的毛毛細雨。

上學的中途,忽然感覺頭上被什麼東西輕輕敲了一下,驀然擡起頭,原來在下雨啊!但這並不是雨,而是濛濛的'細雨,月亮還殘留在天空中,爲這朦朧的細雨增添了一抹詩意。我的步伐並沒有因此加快,而是放慢腳步,感受跟着細雨而來的冬的氣息。空氣中夾雜着泥土淡淡的芬芳,這樣的美景,使身在其中的我舒爽了不少。細雨在枝葉間來回跳動,似頑皮的小精靈,訴說着旅途中遇到的趣事。

大概是因爲雨的緣故吧,原本就很暗的的天空、大地又蒙上了一層灰白的薄紗。沒有風,原本應寒冷的冬至卻變得死氣沉沉,非常悶熱,這又使我感到一絲不暢。

到達學校後,雨勢並沒有變大。校園中的花草樹木都像被洗禮了一樣,個個都晶瑩剔透。樹上的果實顯得更加飽滿,更加誘人。偶爾聽到一兩聲鳥鳴,清脆悅耳。偌大的教學樓傳來了學生們的朗讀聲,足以顯示出學生的用功、刻苦。身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中,我也不應該落後啊。想罷,我迅速跑到食堂,坐下認真地讀、背。

這場綿綿的細雨來得正是時候,不但淨化了空氣,而且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場小雨在迎接冬至的到來,也在迎接期末考試的到來。我是該收回浮躁的心,專心投入期末複習了。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6

冬至是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說得好,冬至大如年就是說冬至能夠和過年比較,冬至夜是一年當中晚上最長的一夜,民間傳說:有錢人吃一晚上,沒錢人凍一晚上。

今日晚上我去外婆家過冬至夜,品嚐了象徵團圓的湯圓,還有爺爺買來的冬釀酒,上頭飄着朵朵桂花香。

今日真是其樂無窮呀!

日月如梭,轉眼間我盼望的冬至夜最之後臨了。

今日爺爺奶奶準備的食物和平常不一樣,全是美味佳餚。應對着這一道道的美食,我不禁口水直流。還沒開飯時,我的肚子一向在打鼓,好象在說:我快等不及了!我們在吃飯時,喝了許多冬釀酒。冬釀酒不象白酒那樣濃,它入口香甜,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味。飯後,我們的肚子都象個大皮球。

啊!冬至,你讓我怎樣也忘不了!

光陰似水,轉眼間我盼望已久的冬至夜已經到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旁,享受着豐盛的美味佳餚。

應對着一道道的美食,讓我不得不垂涎三尺。一個火鍋裏有魚有羊,讓這個火鍋變得香味四溢,夾一口鮮嫩的魚肉,喝一口美味的魚湯,一家人坐在餐桌旁,一邊吃一邊聊聊天,整個家裏都是我們的歡聲笑語。在冬至夜,我們雖然已經吃了八分飽,但還是免不了一頓夜宵,我們煮了午時剛包的餃子,煮好後,立刻開始,最終一大鍋餃子被吃的一塵不染。

冬至夜,是吃貨的節日;是團聚的節日;也是歡樂的節日。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7

“來來來,吃餃子咯!”媽媽端着一大鍋的餃子走了過來,“冬至吃餃子纔不會凍耳朵!”

可是我看着其中裏面有一個湯圓形狀的餃子,卻不禁笑意用上了心頭………

一個小時之前,我們還在這包着餃子,我看爸爸媽媽在包餃子那也是手癢癢啊,洗乾淨了雙手,我也加入了包餃子的行列。

我剛開始學着爸爸媽媽包餃子的方式包餃子也是小有成就,可是不一會,我就覺得沒點新意,我決定了,我要使用我的瘋狂大腦,頭腦風暴起來,於是,嘿嘿,我就創造出了驚人之作……湯圓餃。

可能讀者們有些疑問,因爲湯圓和餃子本來性質就是差不多的,那湯圓餃又是什麼玩意?好,爲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接下來,我來告訴大家我的偉大創舉吧!

我呢,先把餃子皮擀好,然後往裏面全放瘦豬肉,把這個餃子皮一向疊,一向疊,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豬肉餡餅,當然,還沒有結束,我又連續做了兩個,把這三個餡餅疊放起來,再用兩張餃子皮合爲一張,擀成一個更大的餃子皮,把它們包住,在弄成湯圓的形狀……哈哈哈,我是不是很有天賦呢?!

此刻,我在鍋裏找出了我包的那個湯圓餃,迫不及待的用筷子把它掰了開來,誰料想那裏面的餡都沒有煮熟……哎,看來發明創造還是要依靠科學依據的,憑空捏造得來的也只是一場空啊!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8

清晨來到食堂,我驚訝地發現餐桌上竟擺満了一碗又一碗的糯米丸,這才發覺原來今日便是冬至。

冬至——這一個特殊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很模糊,好像從來就沒有經歷過。冬至,平淡而自然,似乎與每一個擦肩而過的日子沒什麼差別,絲毫比不上即將到來的春節那般熱鬧非凡,也不用跟盛行的聖誕節相提並論了。然而,不知怎的,它如一股淡淡的清流,乾淨純粹,悄無聲息地流入人們的心田,潤物細無聲。

我端起碗,微微抿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溢満心扉,清而不淡,香而不濃。我有些驚喜,輕輕咬了一口糯米丸,不怎麼甜,卻很可口。這淡淡的氣息,正如同淡淡的冬至一樣,溫婉含蓄,雖不能刺激人們的神經,卻能讓人享受到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我慢慢地品味着,隱隱約約中,一股淡淡的清流,悄悄地,緩緩地,流進心田,在我心間蔓延開來。這又是什麼?是莫名的感動,亦或是滿滿的幸福?

我不經意地擡起了頭,正好對上在清理殘漬的阿姨,我怔怔地看着,一股淡淡的暖流融入心田。也許,無論是淡淡的冬至,還是默默的人們,這世間,都少不了他們的存在。即便是山谷最不起眼的百合,也依然默默地守住一小片天,靜靜地綻放着,淡淡地釋放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

是的,是的,冬至平淡而自然,清雅而素淨,潔淨而純粹,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潤心扉,受益終生……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9

可想而知,每個地方的冬至節的風俗都不同。今天是冬至,我就來說說南北方的習俗吧。

北方有個冬至小傳說:冬至節如果不吃麪食,耳朵就會掉。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餃子大多數都做成耳朵的形狀。冬至時,屋外寒風凜冽,北方人會在炕上放上張小桌子,炕下點着柴火,一家人坐在熱騰騰的炕上,吃着熱乎乎的餃子,興致來了,還會從門框上摘下一顆紅辣椒嚼一嚼,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沒有比這更溫馨的事了。

在我們南方,尤其是台州,冬至圓,卻是台州百姓的首選。

餃子和冬至圓,兩者的味道不同。餃子,鹹而鮮美,而冬至圓是甜甜的,稠稠的。我想這應該是和兩地的氣候有關係。北方很冷,天天下着鵝毛大雪,到處一片雪白,那些生機勃勃的東西都到雪底下去了,就像餃子,外面的皮白白的,最鮮美的東西都躲在皮裏面。南方相對熱一點,大冬天的也有太陽照,冬至圓也就被曬“黑”了,所以冬至圓是橘黃色的。

餃子和冬至圓的形狀不同,一彎一圓,顏色不同,一白一黃,味道不同,一鹹一甜,自然做法也不同。餃子是在餃皮裏包上一些豬肉、冬筍等,然後把皮捏起來,放進鍋裏煮幾分鐘,才能消滅這“月牙兒”。冬至圓,是將麪粉做成一個個大團子,在糰子裏嵌上一些豆沙,補圓,最後燒熟撈起,在豆黃粉上滾幾下,即可入口。

朋友,冬至節是個傳統節日,你那邊是吃什麼的呢?請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吧。

以冬至爲題的作文10

今天是冬至,白天我們要上課,下課了之後我們就去外婆家過節。一下課,我和弟弟就直接去外婆家,到家的時候,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着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誇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着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這個快樂的冬至過去了,希望明天又是開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