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冬至作文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冬至吃餃子作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1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

我最愛吃餃子了。看着奶奶在廚房裏忙碌,我忍不住跟了過去。只見奶奶把剁好的肉餡,還有大蔥放進盤子裏,又放了各種調料把餡拌好,最後又放了些香油,頓時,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奶奶看到我的羊子笑了起來,說:“小乖乖,你知到我們爲什麼愛吃餃子嗎?這裏還有故事呢!”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一名醫,他的醫術很高,什麼病他都能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人們稱他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張仲景從外行醫回來,一路上看見很多人穿得破爛單薄,臉上都生了凍瘡,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於是,決定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大家。他帶着人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進鍋裏熬好後,又把它們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一隻只像耳朵一樣的東西,煮好了分給大家吃。人們的凍瘡慢慢到就好了。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張仲景給它起名“祛寒嬌耳湯”,那天正好是冬至,很多人都分了一大碗湯,兩隻嬌耳,大家吃了以後,覺得兩耳發熱,凍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就好了。

後來,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人們吃的餃子了,還說,到了冬至吃餃子,就不會凍爛耳朵了。

聽了奶奶的故事,我心裏敬佩着張仲景助人的事蹟。我們這個大國家,有許多古人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我爲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麼多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自豪。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2

爲了過一個有意義的冬至,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包餃子活動。我真幸運,家長可以來到學校和我一起包餃子。

下午一上課,我們就開始包餃子,我們分成八個小組,有的家長負責包餃子,有的負責煮餃子,還有的負責照相。我的奶奶負責和同學們包餃子,我開始先擀餃子皮,但是太慢了,奶奶就讓我包餃子。雖然同學們包的什麼形狀都有,但是大家都很認真,我們小組得了第二名。餃子煮熟了,大家都端着碗往前擠,有的同學吃的真多,吃了一碗又一碗。我覺得今天的餃子吃着特別香。

今天大家過得可真開心啊!真希望以後能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3

“冬至餃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餃子。

餃子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餃子也是北方的年節食品,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當然我們這裏更加流行包餃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媽媽買回肉餡、韭菜,開始做餃子餡。媽媽麻利地拌好餡、和好了面,包了起來。我洗乾淨手對媽媽說:“媽媽,我幫您包好嗎?”媽媽笑着說:“你還是幫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準備擀皮,妹妹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從我手裏搶過擀麪杖,擀起了餃子皮。“媽,你看。”“你讓着點妹妹,那你包餃子吧!”

我更高興了,學着媽媽的動作,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將兩頭對摺,貼在一起,兩手用力一捏,可餃子開了一個大洞,餡漏了出來,我趕快交給媽媽處理。我又拿起一個皮,心想,這次少放點餡,可不知咋的`,皮對摺後,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氣地說。媽媽看了看說:“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難要找原因。”聽了媽媽的話,我又包了兩個,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說:“妹妹,看我包的餃子咋樣?”妹妹擡起頭來,只見她臉上、衣服上粘滿了麪粉,真像個聖誕老人。媽媽望着我倆,笑得前仰後合。

包完了,餃子熟了,吃着熱騰騰的餃子,真的開心。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4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吃餃子,是習俗,也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節日。

今天是冬至,晚上吃餃子,於是準備好了麪糰,因爲吃的是茴香餡的,所以又準備了茴香和豬肉。首先將麪糰揪成小塊兒,撒上面粉,然後將所有的小塊兒用擀麪杖擀成又圓又薄的餃子皮,接着做肉餡:將洗淨的茴香摘下菜葉並切碎,把肉餡剁細,撒入調味料調勻,再加入切碎的茴香調成餡料。下面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過程既枯燥無味但是又非常有趣,拿起一個餃子皮,把餡放到餃子皮當中擠成扁圓形,然後用手指輕輕捏壓,做出可愛的餃子。餃子包好後下鍋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香噴噴的餃子就做成了,咬一口,肥瘦搭配的肉餡中帶有濃濃茴香的味道,好吃極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餃子也成爲了衆多人民的喜愛。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5

又是一個冬至到來了,姥姥早早打來電話叫我們回家吃餃子。

一進門,看見姥爺圍着圍裙,正在和麪,我也嚷嚷着要一起包餃子。我學着姥爺的樣子,左手拿起一個小麪糰放在案板上,用擀麪杖擀着,可它一會兒粘在案板上,一會兒粘在手上,就是不聽話,怎麼也弄不圓,最後還掉在了地上,大家笑了起來。沒辦法,我只好投降了,拿着姥爺已擀好的面片開始學着包,姥爺邊包邊教我,說道:“左手把面片拿穩放在手指中心,右手用小勺舀上少許餡放在面片上,用手輕輕把邊緣捏住,兩手一捏就行了。”我一聽真簡單啊!便馬上按照姥爺的方法按步就班開始操作了,而我包的餃子像一個“小胖子”,大家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吃飯了,姥姥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我心裏高興極了,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這裏也有我的一份功勞。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6

冬至,北方所有的人都要吃餃子。不知什麼時候,我們南方人也興了這個規矩。

今天整好冬至,我和哥哥給大家包了一次有趣的餃子。我們先放了一些肉餡,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總覺得一塵不變的包法太沒有創意了。我想:媽媽最喜歡囉嗦,就給她加點花椒餡,讓她麻一麻,讓她感受下說不了話的痛苦。爸爸下班了就喜歡睡覺,給他放點辣椒餡,把他辣清醒。接着又放了一些臘肉餡、糖餡、鹽餡、花生餡,還放了幾個硬幣,分別做了很多的記號。當然,每種餡料都有它獨特的意義。

當我們把餃子放進鍋裏煮熟了的時候,發現我們做的記號不見了。我們又仔細觀察,發現了一些“新記號”,比如辣椒餡煮熟了就變紅了,花椒餡變黃了。爲了不讓大家看出我們的“陰謀”,我們在餃子的皮上灑了一層薄薄的麪粉。

我把包有辣椒餡的那碗餃子端給了爸爸,說:“爸爸,這是您的餃子,您吃吧!”雖然說的尊重,但我心裏有一股不懷好意的期待。爸爸似乎沒看出我的心思,頻頻點頭。就在我以爲爸爸會接受我的誠意,大吃起來時,爸爸卻起身把餃子端到爺爺面前,把我說的話重複了一遍,爺爺說:“不行啊,這碗餃子太多了,我吃不完,還是你先吃吧!”爸爸再三勸說,表達自己的孝心。爺爺終於被說服了,就在爺爺準備吃的時候,我和哥哥緊張地大喊:“不能吃啊!不能吃!”爸爸很吃驚地望着我們,我趕緊把頭低到碗裏繼續吃餃子。哥哥機敏的又迅速端來一碗餡料正常的餃子,遞給爺爺,說:“爺爺,吃這碗,那碗剛纔都涼了。這碗剛出鍋,趁熱吃!”

最終,每個人都把碗裏的餃子吃了幾個,媽媽一邊喘氣一邊說:“你這個臭小子!”再看爸爸,一直在說:“快,快,快拿水來!”所有人再也不吃餃子了。

只有小姨吃的餃子裏面不是糖就是硬幣。她一下子就猜到了,說:“是不是我每年冬至纔回來,你們心疼我呀!”我和哥哥說:“就是那個意思!”最後只有小姨說:“這真是一碗有趣的餃子啊!”

儘管,我們包的餃子,讓全家人五味雜陳,但是,房間裏卻迴盪着久違的笑聲。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7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沿續到現在。隨着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人們學着“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聖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今人們講究進補養生保健,在嚴冬季節裏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從中醫養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後;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爲,在冬至前後進補爲最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8

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嗎?

傳說醫聖張仲景回家鄉時,看到鄉親們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等煮好了,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人們吃了張仲景的“嬌耳”和怯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爲了紀念張仲景,人們模仿“嬌耳”的樣子做成餃子。這就是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俗話說得好:“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9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可大家知道冬至爲什麼要吃餃子嗎?

從前,有一個人叫張仲景,他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夫,同時他也是個官。一年冬天天很冷,漫天飛舞着鵝毛大雪,連莊稼都被凍死了。張仲景告老還鄉,走到家鄉南陽時,他遇到了許多向南走的鄉親。他好奇的問大家爲什麼要離開家鄉,鄉親們說:“今年冬天太冷了,很多人被凍病了,我們想去暖和的地方。”張仲景說:“我能治好你們的病。”於是,他就把羊肉和蔬菜等驅寒的食物剁碎,又用麪皮包起來,在放在滾燙的開水裏煮熟,分給大家吃。鄉親們吃完,果真病好了,於是他就給這種食物取名嬌耳。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嬌耳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所以媽媽的媽媽說: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否則會凍掉耳朵的!

今年的冬至,我是和姥姥、舅舅、舅媽,還有媽媽一起過的。我們包了香噴噴的大肉蘿蔔餃子,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出鍋,端到餐桌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14個。現在回想起當時美味的餃子,還餘香縈口啊!

過冬至吃餃子作文10

今天,爺爺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叫《冬至吃餃子》,看了這本書後我才明白爲什麼每年冬至要吃餃。

書裏面介紹說東漢時期有一位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很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爲此稱呼他爲“醫聖”。張仲景曾經在長沙做過官,那年退休回家,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大雪紛飛,張仲景看到那些爲生活奔波的窮人衣着單薄,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一心想幫助那些凍爛了耳朵的窮人。

仲景回到家鄉後,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傷的窮人,冬至那天,他讓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搭好了棚子,架上鍋,生上火,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物放在一起,然後搗亂放在鍋裏煮,等煮好後把羊肉及藥物撈起來切成碎片,用麪皮包成一個個耳朵形狀的食品,然後煮熟給那些凍爛耳朵的窮人吃,這種食物叫“餃子”。

人們吃後感覺全身發熱,耳朵熱得像曬了太陽似的,傷都治好了,以後,每年冬至這天,張仲景都做餃子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卻離開了人世,爲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把餃子叫做餃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