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

我的家鄉在海南定安的一個小村莊,那裏的人民純樸,生活安定悠閒自在。在家鄉的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的最熱鬧的要算春節了。

定安人過春節習慣叫做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人們非常重視,各家各戶,先是忙着籌辦年貨,小孩子的新衣服是必不可少的,春聯,鞭炮,糖果,餅乾,水果,好煙好酒……往往是買了這樣缺了那樣,要來往鎮上好幾次才購置齊全。

購完年貨,就要掃屋,將屋子傢俱打掃乾淨,廚房用具牀上用品也要洗乾淨,反正家裏家外都要乾乾淨淨迎新年。到臘月二十八、九,各家各戶都做年糕。

到除夕上午,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大紅的春聯和個樣的門神,大是祈求吉慶,讚美春光。村裏在外工作打工的親人都回來了。

除夕之夜,全家人先拜祖宗再吃團圓飯。這一夜,燈火通明,全家人吃完飯後,敘舊話新,或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進入大年初一零時,鞭炮聲不斷響起來。早晨,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早飯,據說初一燃放鞭炮與吃早飯是不要再空忙時,說明一年之內做如何事都不落空。還有吃早飯時不能亂說話,要說就說些吉利的話。吃完早飯,就是自由活動時間,節目豐富多彩,得看村裏如何組織。最高興的還是小朋友們,女人們聚在一起嘮家常,男人們聚在一起賭錢。

初二開始,就要大搞特搞拜年了。拜年的日子每個村子不同,一般是一直到十五。就是走訪親戚朋友家喝酒敘舊。

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小區門口掛起了燈籠,插上了旗幟,有個村莊舉行鬧元宵、猜燈謎等活動,敲鑼打鼓的。小孩子們也跟着亂跑亂跳,村裏瀰漫着一種令人興奮的氣氛。就這樣,春節就在元宵節晚上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了。

到了正月十六,學生又該上學,大人又該上班,年就算過完了。家鄉的春節雖然不長,但分外熱鬧。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2

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忙碌,最快樂的時候,而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過春節的特點,今天我來介紹我家鄉的春節是怎樣過的。

臘八那天最令人開心的不過是熬臘八粥了。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市場買做臘八粥的材料了,我們買了一點糯米,還買了紅豆,綠豆,紅棗,枸杞等各種乾果和各種豆,我們先把鍋給洗乾淨,再把糯米和各種豆和乾果洗乾淨。一起放進鍋裏,再加上適量的水和糖開小火慢熬一個小時,臘八粥就大功告成了!我趕緊盛了一碗,嘗一口,甜甜的,可真好喝。

除夕到了,家家的鞭炮聲,可謂是日夜不絕。而今年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親手放一次鞭炮。爸爸從家裏搬來一箱鞭炮,並放在家門前的空地上。爸爸先替我把導火線拉出來,再把打火機遞給我並拍拍我的肩膀,然後興奮地說道:“加油!老爸看好你!”我從爸爸手中接過打火機,走到鞭炮旁,拉住那根導火線,我開啟打火機並點燃了導火線。我捂上耳朵,趕緊跑到一旁。“碰”的一聲,鞭炮響了。我站在旁邊看着我親手放的鞭炮,心裏充滿了自豪的喜悅。

元宵招着手向我們走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湯圓的時候了。我和媽媽精心挑選好了兩袋湯圓:一袋芝麻的,一袋肉的。我把鍋刷乾淨,倒入熱水煮開。等水開了,就開始下湯圓了。我先下芝麻湯圓,一個個湯圓乒乒乓乓地跳下了鍋。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浮了起來。我猜測應該是湯圓熟了。我趕緊盛了一個嚐嚐鮮,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芝麻香,芝麻的香氣在口舌尖散開。甜甜的,味道棒極了!

一眨眼間春節就過去了。美好的日子在我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我期待着下一個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3

我的家鄉在江西省會昌縣,這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照會昌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過小年二十三就開始了。小孩和大人們可都忙活,打掃衛生。還有一邊準備着除夕晚上表演的節目,另一邊則準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盼望着、盼望着,除夕這天總算到了。清晨家家戶戶都貼對聯,代表辭舊迎新。吃完早飯孩子們都連蹦帶跳去街上買糖了,大人們都忙得不亦樂乎,到了晚上纔是真的熱鬧。家家戶戶都忙着做年菜,到處都香味四溢。男女老少都早早地洗好澡,換上最乾淨,最漂亮的衣服,把所有貢品擺上,最先祭祀祖先,虔誠地在祖先牌位前祈禱,祈願身體健康、事業興旺。接着在家門口燃放煙花爆竹,聲音此起彼伏,整個晚上都不間斷。團圓飯太豐盛了,色香四溢,讓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簡直是一個小型農產品展覽會。大家都互相舉杯祝福,呈現出一片幸福、祥和、歡樂的場面,這春節的氣氛自然就濃了起來。

在這天晚上還有一個重頭戲——孩子們的節目。八點左右,全村人都聚集在我鄰居家的客廳裏,準備觀看孩子們準備的節目,每次都座無虛席。我和鄰居小林可是這個“小舞臺”的常客,每次都會表演一兩個有趣的紙牌魔術,節目的精彩令觀衆嘖嘖稱奇,拍案叫絕;也有其他人表演小品和相聲,雖然不及那些老藝術家們的技藝精湛,但也是一板一眼,有模有樣的,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還有人吹笛子,花式跳繩,用毛筆寫對聯……都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絕活獻了出來。表演結束後,照例是要向觀衆們討賞的,而觀衆們也從不令他們失望——因爲這節目,看起來比春晚還得勁呢!

除夕過後,大家都忙着去親戚家拜年或逛廟會去了。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晚上全村人一起放禮花,各種各樣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美不勝收。

春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過後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大家又開始爲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4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今天,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同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直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與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着,因爲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非常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並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牀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知道爺爺要做什麼,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裏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乾淨。一個多小時過後,哇,我感覺房間真的乾淨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爲第二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送竈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竈神一直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着準備年飯,廚房裏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與大姑父帶着我與哥哥一起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希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間,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歡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5

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弟弟回到老家—清水村,正如它的名字,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爸爸從小長大的地方。它在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上,一眼望去,都是翠綠的毛竹,空氣非常清新。天是蔚藍蔚藍的,雲是雪白雪白的,彷彿伸手就可觸及。

冬筍是村裏家家戶戶春節必不可少的菜,也是我和弟弟最愛吃的菜。爺爺開着皮卡車,帶着我們到山上挖冬筍。山路彎彎曲曲,路面坑坑窪窪,我們坐在皮卡車後面,搖搖晃晃,一路上能看到松鼠,小鳥,非常有趣。車子停下來,我和弟弟已經迫不及待了,跳下車,拿上挖筍工具,穿過一座獨木橋,到了爺爺的筍山。這裏的毛竹多得不得了,站着竹林中間,我完全沒有頭緒。爺爺是挖筍小能手,他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撥開地面的竹葉和雜草,找到凸起來的小土包,小土包上有裂縫,那麼地底下很可能就會有冬筍。爺爺是第一個找到冬筍的人,他一邊挖一邊提醒我們,挖筍要用巧勁,不能用盲力,那樣很容易把冬筍挖斷。我和弟弟仔細的尋找着,突然看見了一個小土包,我們興奮地大叫起來:“我們找到啦!”“這裏沒有裂縫。”爺爺說。我們繼續尋找,在爸爸的幫助下,找到一個帶裂縫的小土包,我和弟弟在爺爺的指導下,用鋤頭挖開小土包周圍的土,露出了一個筍尖,然後再小心翼翼的把筍尖周圍的土刨開,一個肥大的冬筍出現在我們面前,冬筍的外形是圓錐形的,外殼是褐色的,還帶有很多毛。爺爺幫助我們截斷了筍根,我們拿着冬筍,歡呼雀躍。有了前面的經驗,我們更有信心了,在爺爺的幫助下,我們滿載而歸。

回到村裏,我們還跟着叔叔嬸嬸去池塘釣魚,跟着奶奶去菜園裏摘菜。晚飯我和弟弟吃着山上挖的筍,池塘釣的魚,菜園摘的菜,格外開心。

每年的春節,我都特別盼望回到山裏,農村的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題記

按照荊門的老規矩,過農曆的新年,臘月到了冬至就開始醃菜:將魚肉蔬菜撒上鹽和各種調味品靜置幾天然後放在太陽下暴曬就醃好了,就算是一件過冬的必需品。也給春節的到來拉開了序幕。

二十四過小年,要給孩子買些鞭炮等花哨的小玩意兒。於是,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着辦置年貨,年味便濃了起來。

二十五到臘月三十,人們開始吃團圓飯。吃團圓飯前家裏要進行大掃除代表辭舊迎新,家家戶戶貼春聯,準備各種特色美食,祭祀祖先,然後才能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除夕夜,大家開始吃年夜飯,上菜時都有些講究,即使是再窮的人家至少都不能少了一盤魚和一盤豆腐,因爲魚代表年年有餘(魚),不至於虧空,年年都還過得去。而豆腐寓意着一清二白,家裏清靜太平。

吃完年夜飯,就要迎竈神,然後開啟電視看春晚,這就是地地道道的老黃曆了。在初一的黎明到來之時,一般都不睡覺,除了年紀特小的孩子,這就是守歲,今天如果小孩要睡覺就要在他們的枕頭下放個紅包,裏面還裝有壓歲錢,據說可以讓他們不受年的怪物的侵襲。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早上要放鞭炮,意味着辭舊迎新,然後大清早開始家家戶戶拜年。客人來拜訪主人,客套、問候之後,主人會端茶送水上點心,結果是客人剛小坐片刻就有新客人蒞臨。於是舊客告辭,新客落座,可馬上又有客人來訪,主人,只好又鞍前馬後地伺候,這樣一天下來,真讓主人累得腰痠背痛腿抽筋。

又過了十幾天就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就是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安康。

元宵節過後,店鋪就新開張了,學生就又上課了,大人們也上班了。於是,我們荊門熱鬧的春節就在一片歡笑聲中來,在一片忙碌中過去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7

伴隨着隆冬的不期而至,年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俗話說∶“大人望插田,小孩盼過年。”小孩子盼過年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有壓歲錢收,有煙花爆竹放。

我們這裏過了臘月二十五,村裏人就紛紛開始打餈粑了,那場景很是壯觀。往往三五戶相邀,將浸泡好的糯米搬到一寬敞戶家裏,大鍋大竈、乾柴猛火,一會兒工夫,甑裏的糯米就蒸得熱氣騰騰,香飄滿屋。趁大人們將蒸熟的糯米倒進“地窩子”(對舀子)裏時,小孩子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地窩子”裏抓上一把香噴噴的糯米飯塞入口中。接下來有四五個男將(年輕力壯的男人)各持一根木棒,圍着“地窩子”你上我下,“快、準、穩、狠”地杵起來。“嗨喲!嗨喲!”很有節奏。小伢們也圍着蹦蹦跳跳,嘴裏跟着“嗨喲”。不一會兒,糯米飯就變成白色的黏糊狀了,男將們緊接着用木樣“白色黏糊狀”撬起來,擱到撒有膏粉狀的門板上,一位年長者將用塗滿茶籽油的手將這糯米飯做成一個圓圓的大餅,象徵着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大年初一,小孩子們一大早就起牀了,跟着隔壁的哥哥姐姐,浩浩蕩蕩,到各家各戶去拜年。來到主人家,哥哥姐姐們會向主人拜年,並說一些吉祥的話,主人聽後,立刻露出笑臉,一個勁兒誇我們乖。然後從房間裏拿出一盤零食,各種各樣的都有,幫我們裝滿口袋,臨出門前,還會讓我們再抓點兒手上吃。有時,到爺爺奶奶家拜年,叔叔嬸嬸就會在一旁起鬨∶“拜年可不是嘴上說的,拜年是要拜的,不拜可沒壓歲錢哦!”一聽到有壓歲錢拿,“撲通”一聲跪下一大片∶“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此時,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笑得合不擾嘴。拿到壓歲錢了,向主人道謝後,便要開往下一家啦!

現在,我的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家鄉的節日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何止是春節,一年到頭,每天都像在過節,天天都是快樂的!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8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過年特色,而在廣州里,卻頗有一番獨特的過年風俗。

臘月中下旬,人們也就陸陸續續地去準備年貨。孩子們個個興高采烈地挑選新衣服,買鞭炮什麼的玩意兒,還買了一大堆好吃的。而大人們也不停地準備糖果、瓜子、花生、開心果、飲料、雞、鵝、爆竹、桔子等等。

年二十八,更爲忙碌。俗語“年甘八,洗邋遢 ”。家家戶戶都大掃除,大人們忙得手忙腳亂,把屋子清理後,還要洗鞋子、椅子、被子,把家裏佈置得煥然一心。到處散發着新年的味道。人們通常都去行花街。俗話說“花開富貴”啊!花街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五彩繽紛,千紫萬紅,使我應接不暇。花隨風搖曳,翩翩起舞,空氣裏充滿了濃郁的香味。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鬥芳;百合花就如同在張大嘴巴笑哈哈,美麗而高貴;鬱金香就如一個杯子,豔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除夕熱熱鬧鬧。家人們都從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吃豐盛而有意義的團圓飯。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天真可愛的笑容,他們個個穿着新衣服到處嬉鬧玩耍。家長也融入在這熱鬧的氣氛,忙忙碌碌。屋裏談笑風生,外面鞭炮齊鳴!當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爆竹,噼裏啪啦,連夜不絕。

年初一,一家人在家吃喝玩樂,邊嚼着瓜子,邊聊得津津有味。還有那麼一個規矩,大家都不能在這節日裏說髒花,不可借東西給別人,不能哭,不可以掃地。如果誰家的孩子違背了,大人就得教育孩子。在這一天裏,大家最喜歡去拜神了,很多人都去千里迢迢的“南華寺”求神。然而,走在大街上,看見親戚朋友就送幾句祝福語,壓歲錢就這麼到手了,挺有趣的!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都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家,都是帶着好吃的,需要用的給媽媽。大包小包的,真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9

綺麗的崇武半島,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其民風習俗在閩南文化的大範疇下,獨自較多的特點。這反映出一種濃厚的封建觀念。

談起家鄉的春節。從農曆十二中旬開始,大人們就忙着買年貨。大年三十早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還掛上了桃符。傳說有一隻年獸,他頭生獨角,血紅的嘴巴,非常的可怕。他一年都在沉睡,到了臘月最後一天,它才甦醒一次,出來掠食吃人。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他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顏色。爲了驅趕他,人們用紅顏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掛在門口,稱爲“桃符”。還有人燃燒砍伐來的青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和光,這就是爆竹的來歷。年獸見了“桃符”,聽到爆竹響,嚇得趕快逃跑,這樣大家就安然無恙了。

晚上,媽媽把買來的稻草點燃,一團很旺的火焰出現了。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爲什麼除夕夜要點燃稻草呢?”媽媽看着我一副可愛的模樣,耐心的對我說:“這叫‘跳火盆’”,是我們家鄉春節的傳統習俗。跳過去是把今年的晦氣送出去;跳過來,是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生意興隆。這一夜,家家戶戶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走出家門,到親朋好友家去拜年。同時也到城裏城外廟裏去燒香,小孩子喜歡上街買鞭炮和心愛的玩具,他們個個樂開懷。這就是家鄉的春節。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水平提高,不少陋習被摒棄。但是,歷史形成的習俗不少在日常生活中,仍一直被沿用。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0

“二十八,二十九……到了!終於過年了!”我掰着手指頭算着,明天就要過年了!春節就從這兒開始了!明天可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喲!

過年真是與衆不同。鞭炮聲一早上就響了起來,街上的人們都穿着節日盛裝,有的在買東西,有的在回家的路上,有的在扯家常……很快,到了傍晚,大街上連個人影也沒有,到處飄着飯菜的香味,原來都在家裏趕做年菜呢!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也貼好了各色的年畫,人們都圍坐在大圓桌前。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也響個不停。人們吃完了團圓飯,都走出來放煙花,街上到處紅紅火火,煙花爆竹聲構成一首歡快的樂曲,似乎在慶祝閤家團圓。天上到處五顏六色,黑夜彷彿變成了白晝,孩子們也在街上又蹦又跳,每一個人都沉浸在籠罩在幸福歡樂之中。

快樂的時刻也過得很快,到了12點,鞭炮聲又響了起來,新的一年來臨了!人們一點也沒有倦意,暢談着對新一年的憧憬……

到了正月,每一天每一家都熱鬧非凡。因爲人們都到親戚家拜年,互相祝福。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了!晚上,整條大街張燈結綵,紅火美麗,煙花爆竹聲響個不停,街道兩旁擺滿了各形各色的燈,小孩子們提着自己的燈籠走來走去……還有就是吃元宵,一家子圍在一起吃元宵,象徵着團團圓圓。

春節過去了,新的一年來了,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也開始了新的奮鬥。過春節的意義就是讓人們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這個春節我過得分外愉快。我愛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1

放寒假了,我們全家每年都回安徽老家過春節。

回想起老家的春節,對我的印象是那麼深刻,可以說每年春節都使我全身心的沉浸在一片歡樂、愉快、熱鬧的海洋中。我們家有句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 我也盼呀盼、等呀等,終於等到了過年的這一天。

一大早,大人們便忙活起來。有的洗菜、有的做飯、有的準備飯碗、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貼對聯......

到了中午一兩點,我就看見爸爸拿着香、紙去墳山上祭祖,爺爺拿着一隻豬頭去土地廟拜供。

到了五點多的時候,整個村裏鞭炮聲,震耳欲聾。這時我家的年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爺爺早給供桌上擺滿了供品。有豬頭、魚、雞、水果等。這表示對祖宗爺的一種拜供。

爸爸放了許多鞭炮。這是我們家的一種習俗,在吃年飯前,必須放一些鞭炮。

放完鞭炮,我把大門關上,這又意味着,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如有客人來,只能從後門進、出。

年飯開始了,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吃着豐富的年飯,有蝦、魚、鴨、雞都上來了。這時,爸爸對我說:“我們做飯也是有講究的。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昇;要吃鮎魚,表示年年有餘;米飯也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來年有個好收成。”我聽了,點了點頭。我們吃飯時有說有笑,舉杯歡慶,相互祝福。我家鄉的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所以,我們吃飯,要用三、四個小時。

七、八點時,我們出去拜年、串門。我向每家每戶、每一個人都遞上了一份真誠的祝福。當然,我也得到了許多糖。真令我開心極了!

哇!轉眼間就是凌晨一點了!鞭炮又一次響起。這聲音震耳欲聾,整個村子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這也意味着新的幸福的一天,新的快樂而又美滿的一年開始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2

春節是個熱鬧非凡的節日,也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更是我們小孩子們期待的日子,因爲我們可以穿新衣,拿紅包....還有那鞭炮的聲音,那餃子的味道,也深深的吸引着我。

大年夜的晚上,我剛吃過年夜飯,就聽見外面“碰碰碰”的聲音響個不停。我連忙出去一看,只見天空中的煙花就像各色的星星一樣,不停地眨眼睛。有的煙花像幾顆流星,閃着耀眼的光彩,在漆黑的天空上一掠而過;有的煙花像閃亮的照明彈一樣,把天空照的亮堂堂的,這些漂亮的煙花呈現在我眼前,好美啊!我連忙叫爸爸也給我放。爸爸拿出煙花,放在外面的空地上,點燃導火線。哇!真不敢想象,原來煙花綻放是這麼美麗和神奇,簡直就是一幅五彩的畫!五彩斑斕,絢麗多姿,奇形怪狀的煙花絡繹不絕地在天空綻放,讓我和爸媽看得眼花繚亂。

接下來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今年的春聯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因爲今年的春聯是我自己寫的,“馬年事事如人意,羊歲時時報福音”,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得一年裏能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我們全家一起裝飾屋子,在客廳裏,我掛了一個紅豔豔的小燈籠,爸爸又在別的屋子裏掛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禮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還有的帶着細細的尖兒。它們有的紅豔豔,紅得像冬天的糖葫蘆一樣,有的黃澄澄....。我心想:“新的一年來臨了。我暗暗地許下心願,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的學習成績能更進一層樓。

初一,初二我們就要各家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我起牀後,先向爺爺奶奶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然後爺爺奶奶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我,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願的一種方式。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3

讀了《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我的思緒已經飄到了在家鄉——三門沙柳過的春節。

春節在家鄉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七開始,到正月十六結束。在臘月二十七,外公外婆就開始打掃屋子了;正月二十八就開始做豆腐;正月二十九和除夕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

除夕那天,我們回到老家,門前已貼起了紅紅的對聯,年味兒就有些出來了。到了下午,我們一家人也到齊了,外公拿出一張大圓桌,讓我的媽媽和幾個阿姨去廚房將剩下的幾個大菜做好,自己則帶着我們一羣小孩去集市上面買各種乾果與零食,預備着晚上看春晚時吃,還買了許多煙花。在觥籌交錯中,親人們相互祝福,我們這些小孩則將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大快朵頤。飯後,我們都發到了壓歲錢,心滿意足地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小孩們強撐到十一點半,眼皮一沉,就想睡去,可舅舅的一句話卻叫醒了我們:“要放關門炮了!”我們就醒了過來,穿好鞋子,趕緊跑到了院子裏,看着舅舅將煙花點燃,綻放在空中。我們都知道明天醒得最早的人就有機會放開門炮,便都在心中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起早,爭取放開門炮,就紛紛去睡了。

第二天清晨,迷迷糊糊中聽見了幾聲炮響,只覺得煩人,轉了個身便繼續睡。到了大概十點鐘,我醒了,下了牀,穿好新衣就跑到了客廳, 大人們已經醒了,正在吃早飯。“不放開門炮了?”我疑惑道。“都放好了!”媽媽應了一聲。想起那“煩人”的幾聲炮響,我只覺得懊惱,悶悶地走到餐桌前,開始吃起了粥,桌上清一色都是素菜,才恍然想起正月初一全天一定要吃素的。吃過早飯,就玩起了昨天剩下的煙火。

正月十四前的十幾天,大家都忙着走親訪友,好不熱鬧! 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是在正月十四過的。

正月十四那天,中午我們吃的是麥餃筒。午飯後,家家戶戶的大人們就開始匆匆製作糟羹,而小孩們卻興奮異常——下午就可以拿着碗,挨家挨戶地討糟羹了!糟羹是由蟶子、牡蠣各種家鄉特產的海鮮和一些蔬菜切成丁,放入羹中,十分豐盛。說是一碗羹,倒不如說是一個小型的集市!下午三點鐘,我們拿着碗和勺子,三五一羣,紛紛衝出家門,挨家挨戶地進了門。一進門,那家的主人便會給你盛上滿滿一大碗糟羹,到時你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有些人家是去年剛結的婚,這時他們便會做甜羹。甜羹和糟羹相反,裏面放有糯米圓子、水果丁、馬蹄蓮等,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道熱甜品。到了後面,肚子快要吃撐了,可還有幾家沒吃,看着主人家正要往碗裏添,忙出聲阻攔:“少一點!少一點!”好不容易將全村都吃遍了,大家就聚在一起,比誰吃得多,又是哪家最好吃······

“嗒——嗒——”在碗與勺子的碰撞聲中,元宵節的腳步漸漸地遠了,年味也漸漸淡了。到了十六,很多人都回到城市了,春節也就這樣過去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4

上海,一座繁華的城市,在本應該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節日——春節,卻顯得些許冷清,有點安靜。但是,在以前,上海的景象跟現在卻是截然不同。

在曾經,路上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各種各樣的叫賣聲不斷。家家門口貼上了紅色的對聯和“福”字,喚作“貼門紅”。走進屋子時,只見裏面煥然一新,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地吃着桌子上飯菜,那叫作“團圓飯”。還有,還有,在過年,小孩子們頂喜歡的莫過於收壓歲錢了,“壓歲”諧音爲“壓祟”,壓住一年的晦氣,怎能叫人不開心呢?自然是心裏樂開了花。那煙花,也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樣,五光十色,令人欣喜,興奮,入神……

回到現在,雖然沒有了令人興奮不已的煙火,但其它程序依舊沒有變化。在屋內外,我和爸爸貼上了那鮮紅色的對聯,將“福”字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以求吉祥;桌子已經拆開,變得更大。上面的佳餚令人垂涎三尺:有清蒸鱸魚,是“年年有餘”,有紅燒肉,是“鴻運當頭”,還有糕點,是“步步高昇”等等,香氣撲鼻,五花八門,有什麼事比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頓飯更美好呢?自然沒有。收壓歲錢則是讓我興高采烈,看着自己小金庫裏的錢越來越多,我心裏來不及偷着樂呢!雖然沒有了煙花,但是當聽到炮竹響起,還是會立刻衝到窗前觀看,雖然每次都沒有看到天空的大幕裏出現色彩,心中未免失落,但是每次心中都會積蓄更多的期盼與興奮。

現在的家鄉的春節,雖外表冷清,但心中卻是熱烈!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六年級15

陝西省有幾個縣是過年時要吃血條面的呢?

陝西省有幾個地區是過年時要在親戚家坐夜的呢?

陝西省有幾個地方是大年三十晚上要用樹墩燒火來慶祝的呢?

還是從寶雞麟遊縣說起吧!

在麟遊縣,臘八時,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和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買菸花爆竹,第二件事就是買好吃的,好喝的。

孩子們開心,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過年穿的、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裏顯出煥然一新,容光煥發的氣象。

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知道要吃餃子了。這一天,在吃餃子之前是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放鞭炮,第二件事是燒紙悼念死亡的親人。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家裏的晦氣揮之門外,還要把肉、雞、魚、青菜、血條面什麼的等等都要預備充足——店部多數是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纔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裳,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屋裏都掃的乾乾淨淨,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夕家家都吃團圓飯,團員飯後,要在沒有出五褔(五代人中)的最高長輩家坐夜,拜年,祝福他們新年快樂,年年益壽,還要等他們給我們發年歲錢。

正月初一開始走親戚了。

正月十五挑燈籠,看社火。晚上回家時不能開燈,要用燈籠把房子照一遍,目的是讓老鼠無家可歸,來年家裏就沒有老鼠偷吃糧食了。在這一天裏大家還得吃元宵,這樣才能團團圓圓。

一眨眼,時間如白駒過隙,這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也到了“樂曲的尾聲”,一切都恢復原貌,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