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越王勾踐世家》閱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規範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越王勾踐世家》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越王勾踐世家》閱讀答案

《越王勾踐世家》閱讀答案1

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

①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爲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爲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爲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爲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勾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於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於是勾踐表會稽山以爲范蠡奉邑。

②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爲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於陶,以爲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爲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鉅萬。天下稱陶朱公。(節選自《越王勾踐世家》)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范蠡事越王勾踐 (2)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

(3)臣請從會稽之誅 (4)於是勾踐表會稽山以爲范蠡奉邑

18.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2分)

A.還反國,范蠡以爲大名之下 B.逐什一之利

C.復約要父子耕畜 D.則致貲累鉅萬

1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君行令,臣行意。

(2)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

20.第②段畫線句的句中應有兩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2分)

21.請概括選文中范蠡形象的主要特點(不超過10字)。(4分)

答案:

17.(4分)(1)爲……效力(2) 逼近(3)(接受)懲罰(4)作標記)

18.C(2分)

19.(4分)(1) 君王所依從的是律令,我所依從的是志趣。

(2)等待時機,專賣貨物,謀求十分之一的利潤。

20.(2分)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

21.(4分)急流勇退或功成身退;經營有方或生財有道。

《越王勾踐世家》閱讀答案2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題。(16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三年,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往伐之。范蠡①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決之矣。”遂興師。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棲②於會稽,吳王追而圍之。

(節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國大夫。②保棲:守衛居住。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臣 私:(2)時時而進 間:______

(3)以報越 且: ______ (4)戰者德也 逆: ______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B.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C.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D.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3分)

(2)越欲先吳未發往伐之。(2分)

9.簡要分析鄒忌和范蠡勸諫的方式和結果有什麼不同?(4分)

答案:

(二)(16分)

6.(4分)(1)偏愛 (2)偶然(偶爾)(3)將要(4)違背

7.(3分) C

8.(5分)(1)(3分)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1分),傳到我耳朵裏的(1分),可得下等獎賞(1分)。(意思正確,句子通順即可)

(2)(2分)越國打算在吳國未發兵之前去攻打吳國。( “伐”翻譯正確1分,句意正確1分。)

9.(4分)甲文中鄒忌委婉勸說,齊威王樂於納諫,齊國大治(2分);乙文中范蠡直言勸諫的方式,越王不聽良言,越國大敗(2分)。

參考譯文

越王勾踐三年,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士兵,將報復越國,越國打算在吳國未發兵之前去攻打吳國。范蠡進諫說:“不行,我聽說兵器是兇器,攻戰是違背道德,爭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陰謀去做違背道德的事,喜愛使用兇器,親身參與下等事,定會遭到天帝的反對,這樣做絕對不利。”越王說:“我已經做出了決定。”於是舉兵(進軍吳國)。吳王聽到消息後,動用全國精銳部隊迎擊越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只率領五千名殘兵敗將退守在會稽,吳王乘勝追擊包圍了會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