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麼類型的閱讀答案纔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記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5篇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

閱讀《醉翁亭記》,完成第問題。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本文的作者 __________是_________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雲歸而巖穴暝 暝:________________

(2)弈者勝 弈:___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翻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四時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作者在第三段向我們展示了哪幾幅畫面?請以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你認爲本段的核心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有成語一直沿用至今,請找出來一兩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四段寫了什麼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之意僅在於山水之間嗎?結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歐陽修 ;北宋(宋)

2.(1)暝:昏暗

(2)弈:下棋

3.(1)譯文:早晨到這裏遊玩,傍晚回去,欣賞四季不同的景色,樂趣是無窮盡的啊

(2)譯文: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4.滁人遊,太守宴,衆賓歡,太守醉。

5.“略”。(意對即可)

6.“略”。

7.“略”。(意對即可)

8.醉翁之意不僅在於山水之間,還在於宴酣之樂、樂人之樂。

或:醉翁之意不僅在於山水之間,還在於與民同樂。(意對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2

一、回答問題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足原文。

2.《醉翁亭記》的作者是我國_____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________。

3.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描寫“山間四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歸納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爲四層,分別用三個字概括層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爲________。

二、明察秋毫

《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醉翁亭記》閱讀理解答案:

一、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雲歸而巖穴暝 晦明變化者 山間之朝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 行者休於樹 前者呼 後者應 傴僂提攜 往來而不絕者 滁人遊也

2.宋 歐陽修

3.(1)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 水落而石出者

(2)太守之樂其樂

4.寫山間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帶給遊人的無窮樂趣。

5.滁人遊 太守宴 衆賓歡 太守醉 太守醉

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積極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陽樓記》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抒發了與山水同樂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陽樓記》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規勸友人並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記》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來排遣謫居苦悶的情懷。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3

【甲】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山以水爲血脈,以草木爲毛髮,以煙雲爲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水以山爲面,以亭榭爲眉目,以漁釣爲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佈置也。 ——《林泉高致》

6.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⑴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⑵名之者誰

7. 選出下列句子中古漢語句式不同的一項( )(2分)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爲血脈,以草木爲毛髮,以煙雲爲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佈置也。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

9. 上面兩段文字都寫了山水之美,請你寫出兩個同時含有“山”和“水”的成語。(2分)

⑴ ⑵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畫家。假如他去遊覽琅琊山,他會喜歡這座山嗎?爲什麼?(3分)

【答案】6.⑴像鳥的翅膀 ⑵命名 7. C 8.⑴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⑵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機,有煙雲就秀麗嫵媚。 9.示例:山清水秀 山窮水盡 千山萬水 山重水複 10.示例一:會,因爲琅琊山上有山峯,有釀泉,有醉翁亭,有林木,這符合畫家郭熙對山水的審美標準。 示例二:會,畫家郭熙認爲,有山水、草木、雲煙、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襯托,畫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審美要求。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4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 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請用“∕”爲下面兩個句子劃分停頓節奏。(每句只劃分一處)

(1)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

(2)太 守 歸 而 賓 客 從 也。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

(2)雜然而前陳者 ___________

(3)頹然乎其間者 __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項中加粗詞語用法或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而:A、朝而往(選文)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選文)

其:B、醉能同其樂 (選文)

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選文)

之:C、名之者誰(選文)

四時之景不同(選文)

於:D、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選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魚我所欲也》)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徵,然後依次寫了西南諸峯、琅琊山、釀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寫的景象是山間朝暮及四季景色的變化。

C、第③段一共爲我們展現了三幅其樂融融的畫面,依次爲“太守宴”、“衆賓歡”和“太守醉”。

D、本文使用子一些駢句,如“朝而往,暮而歸”,“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這種句式工整優美,節奏感強。

6、閱讀下面的連結材料,回答相應問題。

【連結材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文與連結材料的作者在當時均是被貶之人,卻都在文中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樂”,試比較兩人之“樂”的相同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1)情趣(2)擺放(3)醉醺醺的樣子 (4)以……爲樂

3、(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2)爲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

4、B

5、C

6、都是與百姓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而不受個人得失的影響。(意思接近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5

是時辛丑覲還,以爲兩亭館我而宇之矣。有檄,趣令視事,風流一阻。癸卯入覲,必遊之。突騎而上豐樂亭,門生孫教孝廉養衝氏亟觴之。看東坡書記,遒峻聳潔可愛。登保豐堂,謁五賢祠,然不如門額之豁。上醒心亭,讀曾子固①記,望去古木層槎,有邃可討,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過薛老橋,上釀泉之檻,酌釀泉。尋入歐門,上醉翁亭。又遊意在亭,經見梅亭,閱玻璃亭,而止於老梅亭,梅是東坡手植。予意兩亭即勝,此外斷不可亭。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則何時而已?欲與歐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駁之局,腐鄙可厭。還訪智仙庵,欲進開化寺,放於瑯玡,從者暮之,遂去。

滁陽諸山,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②耳,有歐、蘇二老足目其間,遂與海內爭千古,豈非人哉?讀永叔亭記,白髮太守與老稚輩歡遊,幾有靈臺華胥之意,是必有所以樂之而後能樂之也。先生謫茶陵時,索《史記》,不得讀,深恨讞辭之非,則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內也。一進士左官,寫以爲蘧舍③,其賢者詩酒於煙雲水石之前,然叫罵怨諮耳熱之後,終當介介。先生以館閣暫麾,淡然忘所處,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際,襟度何似耶?且夫譽其民以豐樂,是見任官自立碑也。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幹,而浮躁至矣。先生豈不能正名方號,而顧樂之不嫌、醉之不忌也。其所爲亭者,非蓋非斂,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猶議及之,以爲不教民蒔種,而導之飲。嗟呼!先生有知,豈不笑脫頤也哉?子瞻得其解,特書大書,明已爲先生門下士,不可辭書。座主④門生,古心遠矣。予與君其憬然存斯遊也。 (選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刪節)

注:①曾子固:曾鞏,字子固。②垞(ch):土丘。③蘧(q)舍:旅舍。④座主:古代進士稱主考官座主。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檄,趣令視事 趣:催促

B.經見梅亭,閱玻璃亭 閱:觀覽

C.視吾家巖壑,不啻數坡垞耳 視:看

D.豈不笑脫頤也哉 頤:下頜

7.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癸卯入覲,必遊之

B.從者暮之,遂去

C.深恨讞辭之非

D.而崔文敏猶議及之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①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則何時而已?欲與歐公斗力耶? (4分)

②其賢者詩酒於煙雲水石之前,然叫罵怨諮耳熱之後,終當介介。(5分)

9.作者認爲此地已有豐樂和醉翁兩亭,不宜再建其他亭子。請結合全文概括其原因。(4分)

參考答案

6.(3分)C(視:比較,與相比。)

7.(3分)C(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他三項都是代詞。)

8.①(4分)一個官員就建一座亭子,一座亭子就有一個牌匾,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呢?是想和歐陽修爭高下嗎?

評分建議:然則、已、鬥力、語句通順,各1分。

②(5分)那些(所謂)賢能的人在煙雲水石前作詩飲酒,然而叫罵怨恨嘆息酒酣耳熱之後,最終還是不能忘懷。

評分建議:狀語後置句、詩酒、諮各1分,語句通順,2分。

9. (4分)(1)兩亭成爲勝景,是因爲建亭之人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和忘懷得失的胸襟;(2)他人不具有歐陽修的情懷卻效仿建亭,想法陳腐淺薄。

評分建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註釋

(1)豐樂亭:在安徽滁縣西豐山北麓,宋代歐陽修建,自爲記,蘇軾書刻石。醉翁亭:在安徽滁縣西南,宋僧智仙建,歐陽修爲滁州太守,曾在此飲宴。因歐陽修自號醉翁,故將亭起名爲醉翁亭。歐陽修撰有《醉翁亭記》。

(2)清流關:在安徽滁縣西北清流山上,是江淮要衝。

(3)鴝鵒:鳥名,俗稱八哥。

(4)辛丑:1061年(萬曆二十九年)。

(5)檄:公文。

(6)趣:催促。

(7)癸卯: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

(8)爲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9)曾子固:宋代曾鞏,字子固。

(10)垞(ch茶):土丘。

(11)永叔:歐陽修,字永叔。

(12)靈臺:周文王所建之臺。華胥:《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避於華胥氏之國後藉以喻上古理想之國。

(13)茶陵:在今湖南省。

(14)讞辭:議罪之辭。

(15)左官:降職。

(16)蘧(q衢)舍:旅舍。

(17)館閣:指中央大臣。

(18)見任官:即現任官。

(19)禿:指智仙和尚。

(20)浮躁:指輕浮急躁的議論。

(21)崔文敏:即明代崔銑,字子鍾,河南安陽人。1505年(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因得罪劉瑾,出爲南京吏部主事,劉瑾事敗後,召爲經筵講官。嘉靖(15221566)初年任南京國子監祭酒,歷南京禮部右侍郎,卒諡文敏。他主張效法程朱,斥王守仁爲霸儒。

(22)蒔:栽種。

(23)頤:下頷。

(24)子瞻:蘇軾字子瞻。

(25)座主:進士稱主考官座主。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6

八年級下文言文閱讀整理《醉翁亭記》

環(圍繞)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各個)峯,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樣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順着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從)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像鳥一樣張開翅膀)臨(靠近)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誰?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誰?太守自謂(命名)也。太守與客來飲於(在)此,飲少輒(就)醉,而(表並列關係)年又最高,故(因此)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領會)之心而寓(寄託)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關係)林霏(霧氣)開,雲歸(聚攏)而巖穴暝(昏暗),晦(昏暗)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香花)發(開)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長)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四季)也。朝而(表修飾關係)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背)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腰背彎曲)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到)溪而漁(釣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清),山餚(野味)野蔌(菜蔬),雜然而前陳(擺開)者,太守宴也。宴酣(盡興地喝酒)之樂,非絲(絃樂器)非竹(管樂器),射(投壺)者中,弈(下棋)者勝,觥(酒杯)籌(酒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面容)白髮,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跟從)也。樹林陰翳(遮蓋),鳴聲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遊人去(離開)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錶轉折關係)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謂(是)誰?廬陵歐陽修也。

一、解釋加點的詞語。

二、翻譯句子。

1、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幾座山峯,樹林山谷尤其優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遠遠看上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就是琅琊山。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醉翁亭記練習題

3、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漸漸聽見潺潺的水聲,從兩個山峯之間流出來的,就是所謂的釀泉。

4、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勢迴環,路也跟着拐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的,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造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起名字的是誰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稱呼這亭子的。

6、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太守和賓客們來這裏飲酒,喝一點點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因此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賞山水的樂趣,是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要說那太陽出來以後,樹林裏的霧氣散了,雲霧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野花盛開,幽香陣陣;林木繁盛,枝葉成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樂趣也就無窮無盡了。

12、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至於那些揹着東西在路上邊走邊唱,走累了在樹下歇歇腳,前面的的呼喊,後面的迴應,拉着老人和孩子,來來往往不間斷的,是滁州人在遊玩。

13、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邊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隨意放在地上,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

宴會暢飲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有的站了起來,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鬧鬧的,是諸位賓客快樂的樣子。

15、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那個面容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衆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不久,夕陽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們跟從啊。

17、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着,是遊人走後,鳥兒在歡唱啊。

18、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遊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着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爲快樂啊。

1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樂,酒醒後可以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太守是誰呢?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三、理解

1、按課文內容填空

(1)現在用來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別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寫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時之景的句子分別是什麼?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四時之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號由來的句子是什麼?“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與賓客出遊,不事鋪張、不講排場,表現這一特點的句子有哪些?

臨溪而漁;釀泉爲酒;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

(5)“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呼應前文什麼話?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6)後文與“暮而歸”相呼應的句子是:“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7)表明全文線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將“醉”於“樂”統一起來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2、作者寫醉翁亭是怎樣落筆,一步步自然入題的?寫景順序是什麼?

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寫景順序是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微露主旨,爲全文奠定抒情基調。

4、本文寫景的作用是什麼?以景美寄託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幾層?分別用三字概括層意。哪一層是核心?

四層:(1)滁人遊;(2)太守宴;(3)衆賓歡;(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麼?

太守勵精圖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歡樂,自己也能與民同樂。

7、醉和樂有什麼關係?

醉樂統一。因樂而醉,醉又增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

8、作者怎樣使用陪襯手法的?

以禽鳥樂襯托人之樂,再以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層層推進,突出了太守之樂。

9、怎樣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一是借欣賞山水秀麗景色,排遣心中抑鬱,二是借與衆人遊琅琊山,寄寓與民同樂的理想。

10、“太守之樂”有哪些?

(1)“山水之樂”;(2)“宴酣之樂”;(3)“樂人之樂”。三樂歸一,都是“與民同樂”。

11、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看,兩人的思想有什麼共同之處?

兩人有都被貶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憂民”及“與民同樂”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7

醉翁亭記

歐陽修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2)雲歸而巖穴暝 暝:

(3)雜然而前陳者 陳:

(4)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翳: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譯:

(2)野芳發而幽香 翻譯:

小題3:.作者在第④段中說“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對“太守之樂”中“樂”的內容進行概括說明。(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情趣(2)昏暗(3)擺放,陳列(4)遮蓋 (共2分,共4小題,每小題0.5分)

小題1:(1)那草木繁茂幽深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 (2)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共2分,共2小題,每小題1分)

小題1:示例一:賞山水之樂;感受滁人平和生活之樂;與衆賓朋遊宴之樂(或:宴酣之樂)。

示例二:賞山水之樂;與民同樂。(共4分。示例一;“山水之樂”2分;“滁人之樂”1分;“與衆賓朋遊宴之樂”1分答“禽鳥之樂”不扣分。示例二:“山水之樂”2分;“與民同樂”2分)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麼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合所在句子進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爲主,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補充上。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結合第四段內容即可概括出來。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然白髮,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名之者誰 名:_____________

(2)雲歸而巖穴暝 歸:_____________

(3)至於負者歌於途 負:_____________

(4)雜然而前陳者 陳:_____________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第1段由遠而近、從面到點,寫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環境。

B.第2段描寫了山間朝暮、四時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樂。

C.第3段寫“滁人遊”“太守宴”“衆賓歡”“太守醉”,是爲了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D.“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是作者被貶後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極度消沉的表現。

4、在歐陽修治理下,滁州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請你結合選文第3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對“滁人遊”的景象加以描寫。(60字左右,不得翻譯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命名;(2)聚攏;(3)背;(4)擺

2、(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或:遊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託在酒上罷了。)

(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或:野花開放而散發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陰。

3、D

4、示例:琅琊山上人來人往,人們扶老攜幼,有說有笑,盡情遊玩。有的遊客引吭高歌,有的遊客前呼後擁,一派歡樂熱鬧的景象。(答案不唯一)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9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亭以雨名,誌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餘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爲亭子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爲休息之所。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爲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爲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而樂於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邪?(節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

(1)太守歸而賓客從也_____________

(2)餘至扶風之明年_____________

(3)既而彌月不雨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雨亭記》突出表現出蘇軾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這與歐陽修《醉翁亭記》的主旨______________有共通之處。

4.甲、乙兩文中畫線句子句式有什麼共同特點?它們的表達效果是怎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跟從,隨從(2)第二年(3)下雨

2.(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2)憂愁的人因此歡樂,生病的人因此痊癒,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3.關心人民疾苦 與民同樂

4.駢散結合,句式整齊而有變化,並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節奏感和迴環美。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0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 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 .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臨溪而漁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B.①射者中,弈者勝②吾射不亦精乎

C.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②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D.①太守謂誰②太后明謂左右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②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B. ①雜然而前陳者②吾恂恂而起,視其缶

C. ①而不 知太守之樂其樂也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D.①醒能述以文者②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3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歐陽修儘管被貶滁州,仍能有所作爲。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啓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C

2. B

3.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羣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4. 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得失,積極樂觀”回答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1

文言文閱讀(共12分)

閱讀文言文,完成12-15題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來源:學#科#網Z#X#X#K]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雲歸而巖穴暝 暝:

(2)野芳發而幽香 芳:

(3)雜然而前陳者 陳: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欲信大義於天下

B.而年又最高 而其主不能守

C.名之者誰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

D.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句: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譯句:

15.歐陽修儘管被貶滁州,仍然有所作爲,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啓示(3分)

答:

12.(1)昏暗 (2)香花 (3)擺開

13.A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象,難度較小。A.都是介詞,“在”的意思;B.而且/可是;C.代詞,它/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用/因爲。

14.(1)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亭子,是醉翁亭。

(2)醉翁的意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欣賞)山水的景色。

15.略。(能圍繞“在逆境中仍保持曠達的胸襟,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樂觀”談感受即可)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2

醉翁亭記

歐陽修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9、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醉翁之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B、雲歸而巖穴暝:昏暗

C、傴僂提攜傴僂:指老人

D、泉香而酒洌洌:冷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1、對此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先介紹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着由寫景到寫人,最後再到寫“樂”。脈絡清

晰,層次分明。

B、本文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寫宴會之盛,而在展現人民的安居樂業。

C、文章結尾處寫了“樂”的幾種情境,依次是禽鳥之樂、太守之樂、遊人之樂,並且層層遞進,點明主旨。

D、文章語言簡潔流暢,委婉有致。開篇“環滁皆山也”五個字寫盡滁州環山的特點,舉重若輕,令人歎服。

工之僑①國得良桐焉,斫而爲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爲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②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奇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戰,世也!豈獨一輩戰?”(選自《古文百篇譯釋續編》)

[注]①工之僑,古代的音樂家。②窾:通“款”,即款識,器物上刻寫的文字。

12、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B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C、匣面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匣而埋請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13、琴的美惡在於聲音,而不在於古今。工之僑借獻琴批判了現實中的現象。(答案8個字以內)(3分)

答案:

9、D

10、①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②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

11、B

12、D13、重外表輕內在品質。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3

原文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閱讀試題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 (2)四時之景不同(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小題3】請說說本文“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的“樂”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樂”的相同點,以及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的積極意義。(2分)

醉翁亭記閱讀試題答案

【小題1】(1)命名,取名(2)助詞,的。

【小題2】(1)遊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託在酒上罷了。(2)揹着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小題3】相同點:兩篇散文都是借觸景生情來抒發自己的抱負和情懷,都表述了自己雖遭貶謫卻仍懷濟世安民、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積極意義:他們這種不以自己的進退得失爲念,而“與民同樂”思想對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只有心爲民所繫,關注民生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名,名詞作動詞-命名、取名;之,結構助詞-的。

【小題2】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樂”“寓”“負”“行”,都是課本註解中的重點字,分別譯爲“樂趣”“寄託”“揹着”“行走”。瞭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 首先要理解“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這句話是寫與民同樂的。聯想《岳陽樓記》中的內容,可以看出文中的樂爲懷濟安民的,因此,兩者的樂均具有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同時這種情懷也將對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4

比較閱讀。

(甲)爲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爲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鉢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乙)醉翁亭記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貧者語於富者曰()

③樹林陰翳()

④遊人去而禽鳥樂()

(2)下列句中的而與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捨身而取義

B.面山而居

C.登軾而望之

D.人不知而不慍

參考答案:

(1)①邊境

②告訴(對說)

③遮蔽(遮蓋)

④離開(離去)

(2)D

醉翁亭記閱讀答案15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

(1)臨溪而漁()

(2)雜然而前陳者()

(3)蒼顏白髮()

(4)太守謂誰()

2.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①往來而不絕者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①人影散亂②盜竊亂賊而不作

C.①太守歸而賓客從也②微斯人,吾誰與歸

D.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②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第二段中“人之樂”和“太守之樂”的“樂”分別具體指什麼?

“人之樂”的“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之樂”的“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捕魚

(2)擺開

(3)臉色

(4)爲,是

2.D

3.(1)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

(2)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4.“人之樂”的“樂”指遊人“從太守遊”之樂,“太守之樂”的“樂”指太守與民同樂之樂(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意對即可)

標籤:閱讀 醉翁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