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生態建築如何體現生態理念閱讀理解及答案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許多城市也紛紛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規劃。而生態建築,有人也叫它綠色建築,則是生態城市建設中一個關鍵的要素。我們經常提到或者聽到生態小區生態建築,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些東西,它們又是如何實現生態的呢?

生態建築如何體現生態理念閱讀理解及答案

綠色建築,跟綠化無關

許多人理解的生態建築綠色建築,似乎就是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建築環境。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築,跟綠化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目前在世界各國的各類建築環保評估、綠色建築評估以及建築可持續性評估中,美國的LEED認證被認爲是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LEED認證體系,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能源與環境的領先設計。它追求的是在建築的整個建造和使用期限內,在完成建築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儘可能地減小。而就像我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高檔小區,種植名貴的花草,需要昂貴的維護費用,雖然看起來非常綠色,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反倒最不符合生態建築的理念。

生態建築的關鍵

顯然,生態建築也好,綠色建築也罷,強調的都不是把建築修得更漂亮、更氣派。它的核心是透過提高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這一途徑,對整個自然界實行生態保護。但是,追求方便舒適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生態建築也無法以犧牲建築的功能爲代價。比如,在氣候炎熱的地區,爲了降低能源消耗而強行不許使用空調,是不現實和不必要的,這也不是生態建築的目標。

實現建築或者城市的生態化、綠色,高科枝的應用是根本途徑。比如說,如果大量使用透明玻璃,那麼對自然光的利用率就會增強,從而降低照明用電。但是用玻璃代替牆,一方面需要玻璃的強度足夠大,否則玻璃易碎的話整個建築的安全性就無法保證;另一方面,需要玻璃的隔熱效果、足夠好,否則對空調和暖氣的需求就會增加含而這又會增加能源消耗。同時,生產強度和隔熱效果滿足要求的`玻璃和生產普通的牆體材料相比,生產成本和消耗的資源可能會更高。只有把所有的這些因素綜合考慮,並結合建築的整個使用月期中的能源消耗,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可以說,生態建築的評定標準,既然是領先設計,那麼就會隨着建築材料和能源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

建築用於人,生態建築作爲一個概念,也必將要透過人的努力和犧牲來實現。生態建築鼓勵節能的交通方式,如公交、拼車、自行車等途徑,如果所有人都把駕車作爲追求的話,建築設計中爲節能而做的所有努力都大打折扣;而節約與循環用水、分類回收廢品等等這些,也都是要靠使用者的生態意識來保證的。

生態建築不僅僅是一個口號,也不應該是一個噱頭,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科學技術應用與人類日益增強的生態意識的結合。當政府、社會和公衆都對生態建築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瞭解,並且有意識地去追求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會得到貫徹。

(選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19期,有刪節)

5.下列關於生態建築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生態建築,也有人叫它綠色建築是生態城市建設中一個關鍵的要素。

B生態建築綠色建築,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建築環境。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建築,跟綠化沒有什麼關係。

C 現在有許多高檔小區,種植名貴的花草,雖然看起來非常綠色,反倒最不符合生態建築的理念,因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

D無論是生態建築還是綠色建築,它們的核心都是透過提高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這一途徑,對整個自然界實行生態保護。

6.下列解釋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美國的LEED認證被認爲是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它追求的是在建築的整個建造和使用期限內,在完成建築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儘可能地減小。

B.生態建築也不能以犧牲建築的功能爲代價,因爲追求方便舒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C.高科技的應用是實現建築或者城市的生態化綠色的根本途徑。尤其在一些建築材料方面。

D.生態建築不是一個口號,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科學技術應用與人類日益增強的生態意識的結合。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現在有些小區環境優美、鳥語花吞、綠樹成蔭,因此我們可以稱之爲生態小區。

B.生態建築綠色建築都想提高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在氣候炎熱的地區,爲了降低能源消耗不許使用空調也是合理的。

C.要想實現建築或者城市的生態化¨綠色需要把各種因素綜合考慮,並結合建築的整個使用週期中的能源消耗。

D.要想實現生態建築這一概念,就需要人的努力和犧牲,因此以後我們出行儘量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

參考答案:

5.B(說法絕對,應該是基本上跟綠化沒有什麼關係。)

6.D(生態建築不是一個口號錯,應該是生態建築不僅僅是一個口號)

7.A(推斷錯誤,因爲生態小區不是從環境角度來說的,而是對能源的利用角度提出來的。)

標籤:閱讀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