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堂吉偉德《談大氣污染》的閱讀答案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10月17日發佈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爲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

堂吉偉德《談大氣污染》的閱讀答案

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其實並非新鮮話題。因爲基於常識性判斷以及現實的諸多案例都足可證明。比如,國外有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提高一級,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會增加3%。同時,作爲空氣的處理器官,呼吸道和肺部必然首當其衝。每當一些地方空氣質量下降,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數就會增加,高污染地方的肺癌發生率也會比低污染地方高。

然而,這些都沒有經過權威機構的認定,並作出科學的結論。世界衛生組織及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聯合國負責衛生的專門機構,其權威性、科學性和專業性自不用說,其發佈的相關醫學研究結論,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

儘管大家都對空氣污染的後果有所畏懼,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使訴求很難引起正視,監督的正當性難以獲得保障。時下,隨着人類活動的加快,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是,由於沒有權威的科學依據,從官方至民間對其危害性還未能形成統一的意見,自然在行動上也就搖擺不定。同樣,無論是公共政策的出臺,還是個體的行爲表達,都缺乏自覺遵守的動力和互相監督的依據。

大氣污染 “對人類致癌”,意味着任何一種污染行爲都可能“殃及池魚”。事實上,相比於土壤污染和水質污染,空氣污染更具公平性。正如有論者所言,你可以不吃受污染 的食物,不喝受污染的水,卻無法不吸被污染的空氣,除非你生活在空氣被淨化的環境中。很顯然,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也正 因爲如此,我們纔看到,隨着京津冀的空氣污染加劇,霧霾狀況日益嚴重,治理手段也日益嚴厲。而在國外,比如霧都倫敦的空氣治理,其成功的最大動力,還在於全民性的健康需要。

大氣污染 “致癌”當聚凝成防治共識,其帶來的最大變化在於,無論公共治理還是個人行爲,都將更加註重對空氣的保護,並強化彼此的責任意識和監督精神。一方面,由於 沒有了“擋箭牌”,公共權力將無法迴避自己的保護和治理責任。若其不再履行責任,必然會招致公衆的強烈抗議,並面臨極大的民意壓力;另一方面,對於每個人 來說,由於空氣質量關係到自己和家人的切身利益,其在保護大氣環境的.行爲上將會更加自覺和主動。更重要的是,由於每個人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沒有了認識上的 分歧作爲障礙,監督和被監督,促進與被促進也就會成爲常態。(本文有刪改)

1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4分)

(1)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意味着任何一種污染行爲都可能“殃及池魚”。

(2)一方面,由於沒有了“擋箭牌”,公共權力將無法迴避自己的保護和治理責任。

14.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其指導意義有哪些?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4分)

1 5.分析第二段中寫“國外有研究顯示”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及作用。(3分)

16.作者在文中得出的關於“治理大氣污染”的結論有哪些?請根據最後一段的內容加以概括。(3分)

參考答案

13.①任何一種大氣污染的行爲都有可能造成較大區域內的人羣受到癌症的威脅。② 以大氣 污染“不會致癌”作爲推卸治理大氣污染責任的藉口。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可以作爲引起正視和保障監督的理論支撐;可以對大氣污染危害性形成統一的意見;可以作爲自覺遵守公共政策和互相監督個體行爲的動力和依據。

(4分,寫出一點得2分,寫出兩點得3分,寫出三點得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舉例論證;證明了大氣污染會對“人類致癌”(並非新鮮話題),也論述了這些不是權威機構的認定,因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相關醫學研究結論意義重大。

(3分。論證方法1分;作用2分,兩個要點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16.公共權力要履行起保護環境和治理大氣污染的責任;每個人將會更加自覺和主動地保護 大氣環境;對大氣環境保護的監督和被監督、促進與被促進就會成爲常態。

(3分,三個要點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