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檢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試題7.21K

 一、最佳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檢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1.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實質上強調( )

A.人活着就是爲了含辛茹苦

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C.牢記併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

【解析】選C。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強調了必須發揚艱苦奮鬥精神,A、B兩項觀點錯誤,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

2.2009年9月11日,一年一度的廣州市政協委員學習培訓班在廣州市政協機關舉行。廣州市政協一改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培訓的慣例,把此次爲期一天的學習培訓班安排在市政協機關大樓,並特意安排這些平時吃慣大餐的委員們屈就食堂吃盒飯。飯後也只能在會議廳休息。爲了把食堂讓給委員們,機關工作人員都把盒飯捧回了辦公室。廣州市政協之所以要節儉開會,是因爲( )

①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任何時候都要繼承和發揚的優良傳統美德

③是愛惜民力,維護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需要

④改革開放,我國取得的成效微乎其微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選D。本題透過廣州市政協節儉開會的具體事例,考查學生對勤儉節約的認識,注重對學生提取資訊、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透過對重大時事的瞭解,滲透着全面看問題的認知要求,對增強學生的艱苦奮鬥意識有一定作用。④的認識是錯誤的,排除即可得出答案爲D。

3.下列對漫畫中這位男士的行爲認識正確的有( )

①這是缺乏艱苦奮鬥精神的表現

②這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嚴懲

③這不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

④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這是應當倡導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④

【解析】選C。解答本題關鍵是要讀懂漫畫。漫畫主要反映了當前社會中奢侈浪費的現象,是缺乏艱苦奮鬥精神的表現,當然這種現象不值得提倡,要受到道德的譴責。但要受到法律的嚴懲,顯得過於誇大。因此,①③說法符合題意,②④說法錯誤。

4.(2009泉州中考)下列詩句蘊涵艱苦奮鬥精神的是( )

A.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我們對艱苦奮鬥精神的理解和認識。解答本題需要我們弄懂四句詩句的意思。只有B的詩句蘊涵着艱苦奮鬥的精神。

5.杜健是四川大學2005級自考旅遊本科班的學生,他的父親2000年就去世了,母親經常生病,家裏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就連他大學第一年的學費都是朋友給湊的。進入大學後,他發現許多同學把喝完礦泉水的瓶子都扔掉了,於是他決定收集這些瓶子,並把賣瓶子的收入作爲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費用。杜健的行爲( )

①是艱苦奮鬥精神的體現

②是自強不息的表現

③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效仿的

④是不應該提倡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選A。杜健不因家境貧困而放棄學業,而是撿被別人丟棄的礦泉水瓶維持學業,這是艱苦奮鬥精神的體現,也是自強不息的表現。因此,①②說法正確,③④說法錯誤。

6.(2010湖北模擬)右圖是中國單人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他的頒獎詞: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翟墨的事蹟告訴我們( )

①艱苦奮鬥是戰勝困難的唯一力量源泉

②理想的實現需要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奮鬥

③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

④依靠艱苦奮鬥精神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艱苦奮鬥精神相關知識的理解。翟墨爲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他駕駛着懸掛中國國旗的無動力帆船,用自己的行動再次證明炎黃子孫面對海洋的勇氣、豪情、信念和智慧;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了理想的實現需要堅持不懈的奮鬥。可見②③正確,①④表述絕對化,故選C。

7.(2009晉江中考)憂患增人慧,艱難玉汝成這句名言對我們的啓示不正確的是( )

A.要繼承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B.只有自覺磨鍊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培養成能擔負重任的人

C.提倡艱苦奮鬥,就是提倡過苦日子,當苦行僧

D.要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

【解析】選C。解答本題首先要讀懂這句名言的意思。這句名言的意思是要成大器,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鍊,即要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其次,要注意題幹要求選出不正確的選項。提倡艱苦奮鬥,並不是提倡過苦日子,當苦行僧。顯然,C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8.以下對右邊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

A.蒼蠅幫人們清理垃圾,是我們的朋友

B.艱苦奮鬥精神已經過時

C.剩菜剩飯已裝不下,學校應增添垃圾箱

D.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解析】選D。觀察漫畫可以看出,學校垃圾箱中的`剩菜剩飯堆積如小山,說明一些學生嚴重浪費,是與艱苦奮鬥精神背道而馳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A、C不是漫畫反映的內容,故不符合題意。B的說法是錯誤的。

二、材料分析題(共12分)

9.(2009貴陽中考)某位中學生請同學吃飯,一桌飯菜竟花

費了2 000元。

(1)你認爲這種行爲與我們提倡的什麼精神不相符合?請你

根據教材內容,用兩句話簡要說明理由。(6分)

(2)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你會怎樣發揚這種精神呢?

(舉出兩例)(6分)

【解析】本題是一道簡答題。回答第(1)問首先要弄清楚材料反映的是中學生鋪張浪費的現象,這與艱苦奮鬥的精神不相符合。然後運用教材內容從兩個方面回答爲什麼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即可。第(2)問要注意審題,要求我們從學習和生活兩個方面回答如何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答案:(1)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然需要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作風。

(2)在學習上:頑強拼搏;在生活上:艱苦樸素(提示:本題具有開放性,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

三、活動探究題(共14分)

10.情景一 9月20日是小華的生日,幾個要好的同學到餐館給他過生日,點了一桌菜,花了400多元,最後還剩下很多沒有吃完。

情景二 《一位辛酸父親的家書》這封信主要講的是兒子考上了大學,有文化了,卻沒有了孝心,只知道向父母要錢,在同學面前擺闊氣、講排場,穿用都是名牌。母親下崗了,父親收入微薄,兒子也全然不顧。

情景三 小明看到個別同學有手機,自己也想要。他兩個月不吃早飯,用省下的錢買了一部二手手機。父母發現了,他說,手機是同學的,借他用幾天。

針對上述情景,同學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學說:提倡艱苦奮鬥,就是過苦日子,當苦行僧。

B同學說:是否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由個人決定,浪費點、奢侈點,只是生活小事,沒必要看得那麼重。

C同學說:時下國家提倡、鼓勵消費,慷慨解囊是在爲國家發展作貢獻。

(1)請你與A、B、C三位同學分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6分)

(2)請你寫出一則關於艱苦奮鬥的名言警句。(1分)

(3)經過討論,大家都認爲要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請你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艱苦奮鬥意識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4)活動結束後,你打算寫封提倡艱苦奮鬥精神的倡議書,提綱如下,請補充完整。(3分)

在學習上,我們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上,我們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消費時,我們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如何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認識和理解。題目以學生熟悉的身邊事例作爲背景材料,體現了試題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特點。既有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有對學生知識儲備的考查,具有開放性。第(1)問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對艱苦奮鬥的理解;第(2)問是考查學生平時的知識儲備;第(3)問和第(4)問都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一定要注意貼近實際。

答案:(1)對A同學說:提倡艱苦奮鬥,並不是提倡當苦行僧,而是反對鋪張浪費和貪圖享受,我們要培養吃苦耐勞、不畏艱險、不斷進取、奮發向上的艱苦創業精神。

對B同學說:艱苦奮鬥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通向共同理想的必經之路,爲實現共同理想而艱苦奮鬥,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歷史使命。

對C同學說:合理、適度的消費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誇張、盲目的消費則是在浪費全社會的資源,加重國家的負擔。

(2)示例: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進行基本國情教育,使之認識到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必要性;進行艱苦奮鬥史的教育,使之認識到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號召初中生學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勞動的艱辛;組織開展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爲主題的活動,比如演講、辯論賽等。

(4)①自強不息,奮發向上。②樸素大方,克勤克儉。

③量入而出,合理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