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頭條

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

  我們常說一個人有教養,那麼教養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教養的最高境界,是讓人舒服,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便是不讓人難堪。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真正有教養的人,反而很寬厚,很真誠。他們懂得別人的不容易,也會換位思考!

01

  作家楊奇函就寫了這樣一個個小故事

微信羣裏,大家吐槽,爲什麼這個社會那麼虛僞?爲什麼不崇尚說真話?最鄙視那些有話不直接說的人了,不真誠。

這個時候有人說,你們這幫腦殘。其他人怒了,你怎麼罵人呢?

對方說,我覺得你們是腦殘,我就說了,那你們覺得我是真誠,還是沒教養?

 一個人的有沒有教養,不取決於自己,而取決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你只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卻從不考慮過他人的感受,這樣就是自私。以直率自居,其實不過是沒教養。

真性情只留給必須真性情的'時候,時刻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纔是爲人處事之道。

不讓人難堪,看似簡單,卻依然難免不小心傷害他人。


 

一個人的教養體現在細節之處:

       1、把你說的“不對”統統改成“對”。

   不要輕易否定他人,肯定對方的觀點,再給出不同的見解。

       2、你再憤怒,也不能說真正傷害對方自尊的話。
  越熟悉的人,反而越瞭解對方的死穴,但不要因爲熟悉而傷害別人。
  3、看破,但不點破,給別人留一點餘地。
  發現對方說錯話或者說謊,不要當面拆穿。別人背了山寨包來炫耀,沒有必要當面戳破。
  4、你可以偶爾和朋友開個玩笑,但絕不可拿他喜歡的東西開玩笑。
  5、初次見面,一定要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
  很多人說自己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其實你不是記不住,而是不在意。

這些事都不難,難的是面面俱到,用智慧去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這便是教養。

很多人覺得,時時保持着高修養的人,很虛僞。

但是如果對方的修養讓你感到的只是距離感,而不是一種的溫暖的話,那也不是真的高修養。

02

詩人白居易說待人接物之道,無非“以心度心,以身觀身”,自己想被重視,就得先重視他人。

他們能記住每個人的名字,用心對待每一個人,發現你的閃光點並加以稱讚。

有人會說這些人有什麼了不起?沒實力,只會投機取巧,搞人際關係。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許多人,都對旁人漠不關心,懶於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也極少稱讚他人。懶惰冷漠的人,有什麼資格評判努力生活的人呢?

  好的教養絕不是虛僞,也不是投機取巧,智商是硬實力,教養卻是軟實力——

有個大V講他第一次見李嘉誠的情景,在他的想象裏,這樣的商業大鱷,必定會姍姍來遲,待衆人鼓掌完畢,再來一番演講。

但真實的場景卻是,大哥親自站在電梯口,與每一位來客握手,遞上名片。餐桌的座次也沒有刻意劃分,而是抓鬮決定,他自己則在每張桌子坐15分鐘。

告別時,他又逐一與大家握手,包括牆角站着的服務員都沒有漏掉。

  在中國,飯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修養。十數人的聚會,每一句話都能照顧到所有人,不讓任何人被冷落,也難怪李嘉誠有如此成就。

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告訴我們,你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成功的程度。讓別人舒服,就是最好的教養!

標籤:不讓 難堪 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