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熱門】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四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四篇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期三年級共有四個班,本人任教有一個班。由於每個年級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同時爲了和其他三個同時執教的老師保持在學生習慣要求和教學內容措施上的一致步調,所以對於三、四班的同學在學習的要求的要相對的針對不同班級間的差異有所區別。這是三年級的同學第一次接觸的到科學這門全新的學科,樹立良好正確的觀念來看待這門學科,並學會初步的研究,探索科學世界知識技能的方法,能夠與別人合作,自己動腦筋來思考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本學期的重點。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特點:

(一)、以活動爲基本結構和呈現方式;

(二)、重視構建良好的活動結構;

(三)、貼近兒童生活,適應學習主體的發展需求。

教材教學內容分析

《科學》三年級上冊由《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紙》和《米飯和澱粉》六個單元組成。

本冊共有40個典型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開始,激發了孩子們的課程興趣。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到爲什麼要安排這些活動?該活動在科學研究中有什麼作用?

1、植物:透過對樹的觀察,初步掌握觀察的方法,認識到樹與樹葉的特點。

活動安排:看樹,我的大樹,做樹皮拓片,大樹觀察記錄,收集落葉,葉的觀察(顏色、形狀、大小,完整的葉,不同的葉片),描述一片葉的特點,拓印樹葉。

本章是科學活動的開始,應注意讓學生認識到觀察活動是科學重要的方法,初步掌握一些觀察技巧,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的興趣。並指導學生寫最簡單的觀察記錄。在情感上應讓學生在瞭解自己環境的基礎上,熱愛自己的環境。

2、動物:透過對動物的觀察,初步瞭解動物的一些特徵,以及不同動物的異同點。仍然重點是對觀察能力的培養。

活動安排:尋訪小動物(做好調查記錄),蝸牛的觀察(身體、殼、吃食物、運動、爬行的痕跡、蝸牛賽跑),蝸牛和蝗蟲的比較(大小等方面),螞蟻的觀察(觀察方法設計、身體),觀察研究(方法、對象、記錄)。

本章應在第一章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的方法。特別是讓學生學會找到不同的觀察點,嘗試從已知的問題找到未知的問題進行觀察,比如對蝸牛殼的觀察就是這方面的內容。透過繼續指導學生寫觀察記錄,鍛鍊其交流能力。在情感上應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不要破壞動物們的正常生活,使其懂得尊重生命,尊重環境。

3、我們自己:觀察自身,初步瞭解身體特徵,手以及各種感官。

活動安排:觀察我們的身體(外形、裏面、觀察記錄),生長過程(生長過程中的變化),人的特徵(我的特徵的記錄),手的觀察(外形,感覺、指紋,成果記錄),感官的觀察(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延伸人的感官的儀器。

本章對人體的觀察,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過程,應讓學生了解到這樣一個過程是科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知道個體間的異同。進一步指導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4、水:透過對水的觀察,初步認識液體的特徵。

活動安排:用感官觀察杯中水,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聲音、感覺、形狀、其它特性),水平面,比較不同的液體(沙與水,油與水),常見液體,比較水的多少(測量)。

本章應讓學生了解到比較這一個在科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一定的測量常識。情感上可以適當教育學生一些水環境知識,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習慣。

5、紙:透過對紙的觀察,瞭解紙的特點、作用、製作過程。

活動安排:觀察白紙,造紙,觀察不同用途的紙,做一輛紙車。

透過造紙,做紙車,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就是實驗的能力。

6、米飯和澱粉:透過對米飯和澱粉的觀察,初步瞭解澱粉的特點用途。

活動安排:稻穀的觀察,大米的觀察,米飯的觀察,澱粉的觀察,觀察澱粉的蹤跡。

本章進一步結合實際。同時讓學生了解事物的變化過程和聯繫(稻穀——大米——米飯——澱粉)。在情感上讓學生了解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培養他們愛惜糧食的習慣。

三、學生情況分析

1、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2、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業務研修活動

每週四下午按時參加區科學教研活動

科學組每週五下

午進行教學研究,集體備課

五、教學進度、課時內容安排

一、活動安排:看樹,我的大樹,做樹皮拓片,大樹觀察記錄,收集落葉,葉的觀察(顏色、形狀、大小,完整的葉,不同的葉片),描述一片葉的特點,拓印樹葉。

二、尋訪小動物(做好調查記錄),蝸牛的觀察(身體、殼、吃食物、運動、爬行的痕跡、蝸牛賽跑),蝸牛和蝗蟲的比較(大小等方面),螞蟻的觀察(觀察方法設計、身體),觀察研究(方法、對象、記錄)

三、觀察我們的身體(外形、裏面、觀察記錄),生長過程(生長過程中的變化),人的特徵(我的特徵的記錄),手的觀察(外形,感覺、指紋,成果記錄),感官的觀察(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延伸人的感官的儀器

四、用感官觀察杯中水,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聲音、感覺、形狀、其它特性),水平面,比較不同的液體(沙與水,油與水),常見液體,比較水的多少(測量)。

五、觀察白紙,造紙,觀察不同用途的紙,做一輛紙車。透過造紙,做紙車,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就是實驗的能力

六、稻穀的觀,大米的觀察,米飯的觀察,澱粉的觀察,觀察澱粉的蹤跡。

六、能力、習慣培養

透過對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步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發展。

七、教學措施

1、應用新課程理念,用好《大綱》、《教材》、《教師用書》三本書;

2、記錄試教過程——教育敘事研究;

3、敞開教室的門——共同研究;

4、用探究的方法學習科學。

5、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6、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7、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8、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八、潛能生分析

學生接觸新的老師容易被以前的表現束縛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從而自暴自棄。不爭取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

輔導措施:

積極鼓勵這些孩子,讓他們知道在任何時候糾正自己的偏差行爲都是不晚的,老師對於每一個同學的進步表現都是同樣高興的。不要以爲老師會時時刻刻將自己的過錯記在腦海裏。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有三個班,,這些學生因初步接觸英語,對它有些陌生也有些好奇。學生中大部分的人都積極主動的英語交朋友,大膽的去說去練,因而這些學生在三年級上半學期中英語上有一定的進步。但也有少數學生不重視和怕學英語,而使英語成績不好。在新學期裏我會主動接近並瞭解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英語的興趣,去認真的瞭解和學習,從而能在新學期裏取得好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兒童。教材以話題爲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爲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上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貫徹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的宗旨,現將教材具體分析如下:

1、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編寫。話題、功能、結構、任務四個方面緊密聯繫、融爲一體,既吸取國外教材注重交際、情景真實的優點,又發揚國內以往教材結構清晰、系統性強的長處,以利於學生在掌握語言基本結構的同時獲得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透過機械性的單句操練進行教學,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對話之中,力求使學生在操練句型時就學到現實生活中有交際價值的語言。

2、內容淺顯易懂、重點突出,題材結合實際、貼近生活,語言正確規範、真實地道,插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比較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

3、採用循環式編排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的原則。

4、在安排詞語和語法項目時採用了“早滲透”和“重積累”的方法。所謂“早滲透”,是指某些詞語和某個語法項目在進行正式教學之前,先在前面課文中少量出現,使學生對之有所接觸和了解,以便正式學習時比較容易領會和掌握。所謂“重積累”,是指把已學過的詞語或語法與教授內容結合起來,以舊帶新,溫故知新,逐步擴展,不斷積累。

四.教材重點和難點

1、能按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三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透過聽、說、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4、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6、活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進行整合,重組,降低難度。

六、實施方案

1、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說多練。

3、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引導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

三年級共有學生148人,他們聰明活潑、勤奮好學,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未曾接觸過英語,他們對英語感到好奇,對英語都有着十分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是小學開設英語的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透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透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爲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學目的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和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方法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爲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五、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Unit 1 Hello 6課時

Unit 2 Look at me 6課時

Unit 3 Let 's paint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Unit 4 We love animals 6課時

Unit 5 Let's eat 6課時

Unit 6 Happy birthday 6課時

Recycle 2 3課時

每單元安排一次練習:8課時;複習、考查:2課時

本學期共計課時:88課時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這些學生都是第一次學習英語,以前基本沒有接觸過英語,要求他們從基礎開始學習,所以對學習英語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養成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始終保持高昂、積極的熱情。從上學期的期末成績看,這個班的語文、數學學科成績較差,因此,要從根本上解除他們學習差的顧慮,向他們講明英語是三年級的起始學科,要想學好英語並不難,只要從現在開始,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大膽說,積極做,努力唱,就能學好英語。在平時的教學中,更要特別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這些閃光點,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然後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對班裏一部分優秀學生要教育他們不要驕傲,不要以爲自己的語文、數學成績不錯,就不用努力了。這樣認爲就錯了,要教育他們英語同其他學科沒什麼聯繫,要從頭開始,同其他同學展開比賽,比一比,看誰學得,記得快。

總之,要透過種種手段和方法,對他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各方面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勇往直前,不甘落後,這樣,使他們處在一種比學習的氛圍之中,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分11個模組,內含一個複習模組。每個模組分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單元呈現本模組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單元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或小詩。在這一冊,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所以設計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語句,主要內容包括:問候並回應;詢問姓名、年齡、地點、物品名稱,並給予回答;數字1———12;談論人、物品、地點、動物;表達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內容都是依據語用、語境和語義相結合的原則而呈現的,透過學習讓學生結合語用和語境掌握語句和語詞的基本語義,逐步獲得最基本的運用英語的能力。

這冊教材編寫的總思路是以話題爲綱,以交際功能爲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冊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能力。貫徹語言應用的基本原則,把知識和技能目標融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從而體現教材提出的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起始階段採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說唱中體驗語言,在輕鬆愉快的行動中輸入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唱中學,在表演中學,從而爲培養他們運用英語進行順利地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