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自然教學總結範文五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自然教學總結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然教學總結範文五篇

自然教學總結 篇1

20xx-20xx學年即將過去,驀然回首,我已在百小講臺上站了整整八個年頭,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爲人師者的種種滋味我皆嚐遍過;有人說,婚姻有“七年之癢”,然而我愈來愈感覺到,自己反而離不開這個職業。如果說工作前三年,是激情帶給我無比的衝勁而使我熱血沸騰的話,那麼激情過後還剩什麼呢?我想,應該是熱情;相比較而言,熱情比激情更沉穩,更具張力也更富韌性。

一、熱愛於此,情有所依

人生定向——目標。在這一年度中,我本着“校榮我榮”,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儘自己的能力讓百小科技特色教育更顯明、更閃亮,儘自己的能量在各級各部門舉行的活動或競賽中,體現我校以“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爲辦學理念的顯著成效以及“以人文增內涵,以科技創特色”辦法思想的突出成果,打響我校特色教育的招牌,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個人也充分享受着的樂趣和幸福。

愛有所出——回報。我愛我的事業,我把認真負責作爲自己的座右銘,不管是教學還是教育工作,都力爭做的更好,用自己職業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我愛我的事業,是學校給予了我,培養了我,發展了我,所以我將學校的安排視爲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盡心盡力地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我愛我的事業,所以我力爭做一個開拓進取,不斷完善的教師。熱愛這項事業,我將誨人不倦,孜孜以求,做學生的好老師,做學校的好教師。

情有源頭——事業。何爲事業?我有自己的理解。多少次校長找我談心,問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我毫不猶豫也無需思考地說:“我是從內心深處真正喜歡這份事業,所以無論是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還是學校裏其他工作,我都有一種由內而外的內驅力,這樣工作上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我是把它不僅僅當做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而是把當真正當成是一份能實現自我價值與人生理想的事業來做的。”正是由於這份情和意,所以我能把學校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自家的事來做。作爲本組教研組長,這學期,我帶領教研組全體同仁花大量精力和時間,積極配合學校特色項目建設——“百小娃娃科學宮”。爲此我們整理出了近年來學校在科技教育領域中所取得的所有成果和活動資料,還收集了許多主題式的資料,如:地質方面、各類動物方面、創新思維與方法方面、航天方面等。經過屢次的修改及與校領導與設計公司的商榷,才最終定稿;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我又多次主動進行現象檢視,提出建議,督促整改;種類動物標本訂購……我想,最終“娃娃科學宮”的如期順利揭牌及在社會上產生良好的反響,都離不開科學組全體同仁們的辛勤汗水的付出和集體智慧的凝聚。此外,我還儘可能爲學校謀求發展之路,主動邀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或努力爭取大型科技活動承辦權,以促進我校科技特色項目向更高的目標挺進。

二、執著於此,提升自我

1.網絡學習拓視野.在學科上,我一方面透過網絡、書籍不斷地汲取營養,瞭解小學科學教學的最新理念和發展動態,做到“思想上不落伍,緊跟時代步伐,努力走到時代前沿”;

2.參加活動找差距.市、區科學教研活動比較頻繁,這也給我提供了許多學習的機會。因爲在活動,我能借鑑他人豐富的經驗,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爲我所用。特別是自己感到不太適應的課型,在聽課過程中,努力做到不輕易漏掉一個字。回來後,結合本人特點作適當修改,立即上一遍,再做反思。我想,只有這樣的教研活動纔對我有更大的幫助,我也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所以,在5月份新北區小學科學培育室活動中,我執教了一堂展示課《認識固體》能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我想也與我的不斷學習,不斷磨礪是分不開的。

3.研讀專著形風格.我精讀了《日本小學科學課的學習指導與評價》一書,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科學探究的內涵和外延,更明確了常規下科學探究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此外我還帶領組內老師研討《新課程》《科學課》等雜誌,自學研討,並經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我深深體會到了一點.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和教學實施過程中,我都能以“理念先行”爲原則,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法。反思自己這幾年的成長之路,我由衷地感受到“書能明理”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從市“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進階職稱評定”,一路走過來,每次教學理論考試均能很輕鬆地以優異的成績透過,我想也得益於此。

自然教學總結 篇2

科研總結:豐富自然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自然科既是一門精確的理論學科,又是一門實驗學科,它的實踐操作性。它透過實驗來建立和驗證理論,形象鮮明地得出自然學科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基本規律。實驗教學是自然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領域。 一切創新都發源於實踐,創新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創新不僅需要豐富的書面知識,更需要廣泛的實踐活動。凡是在自然科學研究、創新上有所建樹的,大多數是勇於實踐,勤於實踐,大膽革新的人。自然課應要重視實踐,強調透過操作、觀察、學習,“導、學、做”合一。爲學生創設更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創新需要強烈的興趣和動機,需要豐富的實踐表象儲備,才能爲創新想象和創新思維提供必要的條件。

因此,我們在自然課中,儘可能讓學生親自操作,自己實踐,激活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發展。本學年,我校自然科組就以上的課題,以六年(1)班爲突破口,開展了初步的探討。

一、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爲創新作好思想準備。

小學的自然實驗,通常要求分組實驗。在做實驗時,我要求每個實驗小組分工協作,各施其職,羣策羣力。好的同學作好示範,幫助後進同學。後進同學要虛心學習,努力完成實驗任務,我常透過競賽,評選優秀的實驗小組,藉此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培養集體榮譽感。另外,在自然實驗中,有部分學生好奇心重,膽子大,會有不按實驗規程操作的現象。因此,我注意教育學生,要遵守紀律,愛護實驗器材,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說明違反規程會造成的嚴重後果,如:實驗失敗,損毀器材,造成人員傷亡等。啓發學生不亂扔亂放實驗器材,實驗完成後,要整理好實驗器材。這樣,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公物,做事認真負責的良好品德,爲創新作好思想準備。

二、讓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創新的精神。

在自然實驗中,我發現個別學生有時操作不認真,觀察不仔細,對透過實驗獲得的知識興趣不大。他們只熱衷抄襲別人的實驗成果,不問實驗的過程。爲此,我介紹了我國航天.航空科學家,爲了祖國的強大,發展我國的航天航空高科技事業,嚴肅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實驗,準確真實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往往是廢寢忘食,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使學生對科學工作者產生由衷的敬意,自發向科學家學習,人小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創新的習慣。

在自然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對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創造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十分注意創造條件,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啓發學生怎樣利用實驗現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我提醒學生除要對實驗現象產生興趣外,還要注意發現引起映像變化的原因和條件,認識倒像.虛像.實像等成因,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再如實驗認識磁鐵的性質,我要求學生自己透過實驗,發現知識,讓學生邊討論,邊小結,得出磁鐵的各種性質,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提高了學生觀察理解,實驗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創新的習慣。

四、 增強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形成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

小學生對一些新鮮的自然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特別強。在小學自然教材中,設定了不省有趣的自然實驗。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有趣生動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慾,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大氣壓力時,演示了下面的小實驗:在一隻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蓋上一塊光滑的紙片,按住紙片,倒轉杯口,不讓水流出。我問學生:“老師鬆開按紙片的手,紙片會怎樣?”在學生充分議論後,我鬆開按紙的手,這時學生全神貫注地觀察現象,並驚奇地發現,紙片並沒有掉下來。這時學生處於求知而又不能解的狀態,喚起了求知慾,激發了學習興趣。接着我把一干紙團固定在一隻空杯底部,然後杯口向下,垂直插入水桶中,讓學生猜:幹紙團會溼嗎,爲什麼?……透過實驗,學生對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注意力更趨集中,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形成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

此外,實驗中,我還注意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失敗的情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幫助學生正確找出失敗的原因,尋求解決辦法,鼓勵學生堅持實驗,直到成功。 透過以上的研究,收到了以下的成果。一、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自然實踐直接經驗,爲學生的創新做好了經驗上的準備。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保持發展了學生好奇好勝,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三、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能力。 《自然科研總結》一文

自然教學總結 篇3

豐富自然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然科既是一門精確的理論學科,又是一門實驗學科,它的實踐操作性。它透過實驗來建立和驗證理論,形象鮮明地得出自然學科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基本規律。實驗教學是自然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領域。 一切創新都發源於實踐,創新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創新不僅需要豐富的書面知識,更需要廣泛的實踐活動。凡是在自然科學研究、創新上有所建樹的,大多數是勇於實踐,勤於實踐,大膽革新的人。自然課應要重視實踐,強調透過操作、觀察、學習,“導、學、做”合一。爲學生創設更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創新需要強烈的興趣和動機,需要豐富的實踐表象儲備,才能爲創新想象和創新思維提供必要的條件。 因此,我們在自然課中,儘可能讓學生親自操作,自己實踐,激活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發展。本學年,我校自然科組就以上的課題,以六年(1)班爲突破口,開展了初步的探討。

一、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爲創新作好思想準備。 小學的自然實驗,通常要求分組實驗。在做實驗時,我要求每個實驗小組分工協作,各施其職,羣策羣力。好的同學作好示範,幫助後進同學。後進同學要虛心學習,努力完成實驗任務,我常透過競賽,評選優秀的實驗小組,藉此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培養集體榮譽感。另外,在自然實驗中,有部分學生好奇心重,膽子大,會有不按實驗規程操作的現象。因此,我注意教育學生,要遵守紀律,愛護實驗器材,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說明違反規程會造成的嚴重後果,如:實驗失敗,損毀器材,造成人員傷亡等。啓發學生不亂扔亂放實驗器材,實驗完成後,要整理好實驗器材。這樣,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公物,做事認真負責的良好品德,爲創新作好思想準備。

二、讓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創新的精神。 在自然實驗中,我發現個別學生有時操作不認真,觀察不仔細,對透過實驗獲得的知識興趣不大。他們只熱衷抄襲別人的實驗成果,不問實驗的過程。爲此,我介紹了我國航天.航空科學家,爲了祖國的強大,發展我國的航天航空高科技事業,嚴肅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實驗,準確真實地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往往是廢寢忘食,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使學生對科學工作者產生由衷的敬意,自發向科學家學習,人小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創新的習慣。 在自然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對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創造型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十分注意創造條件,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啓發學生怎樣利用實驗現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我提醒學生除要對實驗現象產生興趣外,還要注意發現引起映像變化的原因和條件,認識倒像.虛像.實像等成因,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再如實驗認識磁鐵的性質,我要求學生自己透過實驗,發現知識,讓學生邊討論,邊小結,得出磁鐵的各種性質,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提高了學生觀察理解,實驗操作,分析推理等能力,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創新的習慣。

四、 增強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形成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 小學生對一些新鮮的自然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特別強。在小學自然教材中,設定了不省有趣的自然實驗。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有趣生動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慾,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大氣壓力時,演示了下面的小實驗:在一隻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蓋上一塊光滑的紙片,按住紙片,倒轉杯口,不讓水流出。我問學生:“老師鬆開按紙片的手,紙片會怎樣?”在學生充分議論後,我鬆開按紙的手,這時學生全神貫注地觀察現象,並驚奇地發現,紙片並沒有掉下來。這時學生處於求知而又不能解的狀態,喚起了求知慾,激發了學習興趣。接着我把一干紙團固定在一隻空杯底部,然後杯口向下,垂直插入水桶中,讓學生猜:幹紙團會溼嗎,爲什麼?……透過實驗,學生對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注意力更趨集中,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形成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 此外,實驗中,我還注意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失敗的情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幫助學生正確找出失敗的原因,尋求解決辦法,鼓勵學生堅持實驗,直到成功。

透過以上的研究,收到了以下的成果:

一、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自然實踐直接經驗,爲學生的創新做好了經驗上的準備。

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保持發展了學生好奇好勝,勇於探索的創新心理。

三、提高學生觀察、分析、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能力。

自然教學總結 篇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這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回顧這學期我所任教的《人、自然、社會》課的教學工作,現總結如下:

1、多學習,多請教。對《人、自然、社會》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上我不敢有一絲馬虎,努力轉變自己的觀念,力求自己的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常去請教和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活動並學以致用。

2、認真備課,鑽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教參,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爲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在課堂上,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及時批改、講評作業,儘量做到每次作業都以三個等級對學生表揚鼓勵。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有所得。

3、多看書,多上網。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爲指導,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的變化,爲了使自己的這一桶水不會陳舊、不會用竭,我努力學習,給自己充電。還經常網上找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一年來學習,使我收穫不少,無論是在和學生相處的技巧,還是課堂教學的合理安排上,我都很大的進步。

4、及時寫教學反思。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儘量堅持每天記錄教學及課外與學生的交流,從中找出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爲了更好適應教師的角色,使自己更快成長,我爲自己設立了以下幾個目標,以激勵自己:

1、在教育教學的思想上,認真學習新課標,轉變理念,與時俱進。

2、在業務技能上,繼續夯實基本功,使個人的教育教學的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加強學習,除了向書中學習外,還要繼續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要積極參與課題探究。

在今後的實踐中,我會繼續努力工作,以真摯的愛,真誠的心,以及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風格吸引學生,打動家長。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爲培養祖國建設的合格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

自然教學總結 篇5

《大自然的啓示》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該課文不光告訴了我們許多科學的知識,使我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在不斷髮展的歷史進程中,生物爲我們人類帶來了智慧,從鳥兒飛行得到啓示,發明了飛機;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從車前草身上得到啓示,設計建造了螺旋型的樓房……而且這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震撼着學生的心靈,也啓迪着孩子們的智慧。如果學習就此打住了,那麼這課堂溫度就不可能再上升了。就像是一壺水正在加熱過程中,水已開始微微發熱,但是如果停止加溫,水反而會逐漸變冷。

於是,我又讀了一則課外的“大自然的啓示”,不過聽後要讓孩子說說人們從誰的身上得到什麼啓示。孩子欣然同意,那洋溢的喜悅之情,就像春天裏最美的桃花。一聽完,學生就爭相回答:“人們從響尾蛇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仿生紅外線和空對空響尾蛇導彈。”看,孩子聽得多認真,學生們亮晶晶的眼睛告訴我這個做老師的,這時的課堂在升溫啊!我又稍稍添了把火,儘量讓水沸騰起來:“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用我們的大腦去思考,我們一定會發現更多。

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吧,‘大自然的啓示’可說是無處不在啊!”出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表格,讓學生自己來學習。

標籤:五篇 範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