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根除作弊,任重道遠!

             2002-09-29     K12網友:出塞曲 

 

    看到高科技作弊的新聞,心中憂慮,看來,不勞而獲者們從未停止對作弊方式的探索。一開始是原始危險度高的小紙條,然後是變幻莫測的體態語言,現在又有種種通訊手段,當手機呼機禁止入內,高科技應運而生。老話說的沒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所以監督者對作弊方式的覺察總是在此方式大獲全勝之後。 

    作爲一名中學教師,我對這類新聞早就見怪不怪了。我還可以列數許多效果顯著安全性高的作弊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體態語言。想必有很多網友看北京電視臺的《第七日》欄目,有一期的內容是兩個發小(打小就是好朋友的意思),有心靈感應,你觸摸其中一個身體的某個部位,另一個不用看就能感覺到。百試不爽。最後,兩人說了真話:哪有什麼心靈感應,只是兩人互相約定了一些暗號,相處時間長,有了默契。這個節目和用體態語言作弊道理完全一樣。兩個同學甚至多個同學很熟,相約考試時作弊,選擇題中撓頭是選a,拉耳朵是選b,摸臉是選c,彈鼻尖是選d,你可以設想一下,老師怎麼會知道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動作被賦予了這種含義;即使監考老師有所察覺,無憑無據,又怎麼能指責學生的確是在作弊呢?這樣一來,當然不勞而獲成功嘍。 

    說以上的話,是爲了表明我對作弊的態度:監督、管理、嚴查,這些對一部分非死硬分子技巧差的也許還有點用,對於一門心思偷奸取巧的人毫無用處,他總能先你一步找到科學的安全的方法。所以,象對待所有的'社會問題一樣,只在考場”堵“不是治本的最佳方法。 比如,用權宜之計,在考場中使用監控器,以其人之道還至其身。你不是會使高科技嗎?我們也會,你終究會被我看穿。那麼馬上會出現一種高科技的東東,它的特點是從考生角度能看到答案,而其他角度看是空白。 

    還是要制定具體詳盡的考場制度。比如考生的筆、紙等器具一律有考試組織單位發放,考生兩手空空進考場;儘可能消除作弊的可能,創造健康環境。一個考場的考生安排,監考者的來源要嚴格審查。這些制度多已存在,只是執行不夠普遍不夠嚴格。我曾經參加過幾次中考、會考、高考的監考工作,負責任地講,我們的監考工作很多沒有抓到實處,沒有實效,盡是走個過場而已。組織單位但求無過,不出錯誤就可以了,至於作弊,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不太過分,過去算了。考生單位和組織單位也會有一定的交流,風水輪流,誰知道誰會落在誰手裏,多個朋友可比多個對頭好多了。一旦在考試中發現作弊的,監考者可比考生緊張多了!做不做記錄呢?領導已經交代了,對作弊要謹慎處理。考慮再三,多是不了了之。甚至有時監考者與考生存在了無言的默契:你別太過分,我就不抓你。你別給我找麻煩,我就讓你過去。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情往來,是監考制度不能嚴格執行,甚至監考考生合作走過場的根本原因。想不給熟人講人情,很難,所以最好儘量請不相干的人來監考。這個問題不用找市長,找市場就行,一場考試幾個”小時工“就解決了。需求引發市場,說不定,不遠的將來會出現一個全新的行業--監考員。 

    也要多重考覈,一張考卷定終生早就該廢除了。一個學生是不是優秀,除了看這次升學成績,是不是還要看看平時成績;一個員工能力如何是不是要考察一下平時表現;一個領導政績如何是不是要聽聽羣衆的反映。這樣適當減輕一下本次考試生死在次一舉的重要地位,把它分攤到工作學習中的每一個小結考覈中,作弊的可能性相信要小得多,誰不想安分守己,沒有必要作弊誰還幹呢? 

    重要的還是教育,讓”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觀念深入人心,當然,前提是在社會中“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是大部分情況,是真實存在的。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那麼任何一種壞現象都將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