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精華】小學教學計劃模板錦集五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小學教學計劃模板錦集五篇

小學教學計劃 篇1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和1噸的質量觀念。使學生學會單位間的換算。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發展測量的技能,培養估測意識和能力。

2、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體驗驗算的意義,學會加、減法演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使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邊形。

4、使學生了解周長的概念,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透過長度和周長的估算,培養學生的長度觀念。

5、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初步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6、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時間的簡單計算,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7、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8、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9、使學生初步體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學會列出簡單實驗所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事件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10、使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有續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小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選用的教材是,浙江攝影出版社的《小學資訊技術》六年級下教材。此冊教材分兩個單元,第一單元是“學習好幫手”,第二單元是“與機器人零距離,本冊教材有以下特點,從內容上看:

1、知識點介紹重點突出,有詳有略,適當分散、更易入門。

2、學習方式爲學生構想,更多樣。課本中涉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有自學、討論、動手實踐、小組合作等

3、與學科結合更緊密,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如房間的佈置、周曆的製作、編制古詩集等。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豐富多彩的形象知識比較感興趣,對資訊技術這門課程本身與其他

三、教學進度安排表

第一週:課堂常規教學

第二週:漢字的發展

第三週:世界之最

第四周:房間的佈置

第五週:鋪地磚

第六週:編制古詩集

第七週:周曆製作

第八週:我們的生活變化多

第九周:二十年以後

第十週:畢業留念冊

第十一週:認識機器人

第十二週:走近機器人

第十三週:機器人郵遞員

第十四周:機器人導遊

第十五週:機器人衛士

第十六週:機器人避障

第十七週:期末考試

四、本冊的教學目標:

1、透過資訊技術手段的運用,來綜合學習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瞭解機器人的一般知識,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意識。

3、以網絡中的各種實際應用爲主線,突出網絡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現網絡對生活的改變以及網絡的實際應用價值。

4、能夠運用搜尋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

5、INTERNET:瀏覽網頁。

五、教學措施與方法:

1、加強資訊技術基礎教育。班級學生中運用資訊技術的基本能力普遍較差,文字輸入、排版、製作幻燈片等掌握得不紮實,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切實提高全體學生駕馭資訊技術的能力。

2、注重直觀教學,充分利用“實物”、圖片、視頻等教育手段,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學中更多地給予學生表現自己,展示自我的機會,注重教學民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4、要跳出資訊技術來教資訊技術,注重學科間的有機融合;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運用資訊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58人,大部分學生年齡都在6—7歲之間。初入學的小學生,對小學生活一無所知,一切都幾乎是從零開始。他們就像一張一塵不染的白紙,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在這潔白無暇的白紙上繪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二、全冊教學內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較快熟悉新環境,適應小學生活,情緒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規則和有關安全的規章制度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有作爲小學生的自豪感和上進心,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意識到作爲一個小學生應遵守的行爲規則,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和自己的學習任務,團結友愛,愛親敬長。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對新環境有探索的願望,能想辦法進行自己的遊戲和活動。會使用簡單的工具。

三、全冊教學目標

1、體驗學校生活的樂趣,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2、熟悉班集體,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

3、學會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瞭解學校及其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有探索的興趣。

四、具體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週一、上學真快樂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和作爲小學生的自豪感。

2、與同學、老師熱情、禮貌地交往,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瞭解集體生活的知識和有關知識。

3、自我介紹、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能;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第二週二、瞭解我們的學校1、瞭解學校的設施及其功能、學校的各種活動和各方面的規章制度;瞭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2、認識學校的花草樹木、自然環境。

3、表現、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技能。

第三週

三、我們小學生要這樣做1、作爲小學生的初步的獨立性和責任感,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學校紀律。

2、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生活自理的技能;爲集體服務的初步技能。

第四周四、遵守交通規則,安安全全上學1、遵守交通規則和社會行爲規範。

2、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第五週

五、祖國真美麗1、初步瞭解祖國的標誌和代表性的風景名勝。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2、初步認識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等祖國名山大川。

第六週

六、歡度國慶1、感受、體驗國慶的歡樂氣氛,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體驗對人民應小腦感的崇敬之情。

2、認識國旗、國徽等國家的標誌,瞭解有關國慶節的常識;初步瞭解人民英雄的事蹟。

第七週

七、我愛秋天1、感受的大自然的美,體驗在自然中探索、發現的樂趣。

2、瞭解秋天與人民生活的關係,瞭解秋天的特徵和有關種子的知識。

第八週

八、和秋天一起玩1、學習製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感受探索、創作的快樂,初步形成樂於探索、創作的習慣。

2、學習製作植物標本、蔬菜印章等。

第九周

九、中秋節1、體驗傳統佳節的溫馨和家庭團圓、祖國統一的美好情感。

2、初步瞭解關於月亮的科學常識和人類探索月球的成就。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十週

十、我的家1、學會關心父母,尊敬老人,體驗親情;與家庭交流、溝通的知識。

2、人際交往幾與家庭成員交往的技能。

第十一週

十一、我是家裏主人

1、培愛勞動,不斷增強獨立性、自立性。

2、學會禮貌用語幾與不同人交往的知識。

第十二週

十二、好玩的冬天1、體驗冬季的愉悅,感受冬天生活的快樂;敢於迎接寒冷的考驗。

2、瞭解冬季生活和運動的常識,獲得必要的動機保健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動機生活。

第十三週

十三、奇妙的冬天1、冬季物候特點的快樂;對自然現象、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興趣。

2、瞭解冬與人民生活的關係;懂得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第十四周

十四、新年到了1、對新一年的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體驗集體過節日的快樂,儘自己的所能爲活動出力。

2、瞭解祖國各地、世界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3、學習策劃、準備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透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爲,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風氣。

小學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是六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最後半年,如何提高我班語文教學質量是這學期教學工作的重心。爲了使我班語文成績在本學期有大幅度的提高,使學生樂學、願學、會學,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特擬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六年級有學生28人,從整體上看學生知識參差不齊,雙優生5—7人,學困生9人,其餘皆爲中等生。大部分學生思維能力差,學過的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特別是字寫得歪歪扭扭,。雖然上學期加強訓練,但仍有個別學生許多“字”不象字。所以必須加強基本素質訓練。

二、本學期教學任務

第十二冊教材共有26篇課文,6個積累運用,選讀課文6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2篇,選讀課文6篇。全冊教材分6組,每組由四個部分組成:導讀、課例、讀寫例話、積累運用。

要求是: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助人爲樂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環保意識。

2、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135個生字,其中100個能讀準字音,認清自形,正確書寫,會認35個生字,不要求會寫。

4、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查字典理解詞語。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閱讀中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6、樂於參加討論和辯論,能講清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

7、能抓住重點事務進行觀察,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動筆的習慣,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條理清楚,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詞句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寫作、想象能力;能感情真實、內容具體寫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本期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學爲主,引導學生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能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樂於學,培養他們分析寫作與實踐、想象的能力,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批改好作業,輔導好後進生,以優帶中差,使其成績得到大面積豐收。

2、基礎知識是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六年級的這一學期的知識綜合性強,生字力求人人會寫,會認的字要求會認、讀、寫,而文中要求背誦的要求會背,不能馬虎。

3、狠抓學生閱讀理解這個薄弱環節,本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貪玩、注意力不夠集中,針對這些,本期重點放在讀上,從讀中理解詞義、句子的含義,從讀中體會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概括、創新。以學生自學爲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從讀中感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主動參與,老師和學生有一種心靈上的默契來提高他們的各科成績。

4、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展開想象,做到勤動腦、動筆的習慣,做到敘事完整、語言精煉、生動有趣、具體地表達出來。能說真話,吐真情,寫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5、認真落實好素質教育,杜絕學生死記死學,教學過程中重點在‘創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創造思維、激發自覺探索知識的奧祕,使他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好、記牢。

6、多激勵學生。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要以欣賞、讚美、誇獎、鼓勵,作爲主體,勇氣是把利箭,能幫助你斬出前進途中的'障礙,由此可見,激勵學生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成長途中的點點星光,讓他們像一棵棵自信的小樹一樣,茁壯成長,只有這樣,學生纔會有閃光的機會、纔會有上進、自信心,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人人才會進步。

7、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培養學生課外知識量。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小學教學計劃 篇5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能力,以審美爲核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2課,後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聽賞”“活動”等內容。

在本冊中,歌曲內容健康生動活潑,體現了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礎上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以及體驗各種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音樂知識有:節奏的把握、人聲的分類、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和音樂家聶耳的故事等等。活動和音樂童話劇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透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並達到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透過表演童話音樂劇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教益,以音樂爲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整冊教材以審美爲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爲動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學生分析:

1學生人數多,不太易於管理,要有適當的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好動,還有一部分學生頑皮,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

3現在的小學生智力水平相對高,動手能力也較強。

4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5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6雖然已經是小學階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還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演唱姿勢、上音樂課的習慣、遊戲的規則等等)。

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透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鑑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爲您服務

()爲您服務

2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瞭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並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教學進度安

第一週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麼幸福》

第二週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週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週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週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週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週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聽《媽媽的歌》《小白菜》

第十週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週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週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週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鍾》

第十四周表演〈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週聆聽〈對鳥〉〈空三鳥語〉

第十六週聆聽〈一隻鳥〉〈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週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第十八週表演〈圓圓和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