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7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7篇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最後一頭戰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課文記述了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在生命終結前,再次披掛象鞍,憑弔戰場,莊嚴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讚頌了戰象嘎羧的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也表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意。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會憑藉自己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來認識瞭解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成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昇華。

三.說教學目標

1、選擇令人感動的場景,並能用自己的話進行講述;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

3.抓住文章重點段落,聆聽戰象嘎羧的心聲,感悟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友情;

4.拓展寫話,爲戰象嘎羧題寫碑文,傾訴自己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課文,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的高尚情懷;

難點:透過朗讀感悟,領略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五.說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字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音樂,圖像等課程資源,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進而學生必然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講述戰象嘎羧的故事

以打字機的聲音逐字出示字幕:“西雙版納曾經有過這樣一頭戰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回到了曾經浴血拼殺的戰場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讀後,教師質疑:“讀了這樣的文字,你的心情怎樣?”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曾經”一詞啓動學生內心的情感,爲後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在學生進入情境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較快速度選讀課文,然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斷。這一訓練爲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培養了表達能力,又提高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娓娓道來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繼續浸潤在情意濃濃的學習環境中。

2、聆聽心聲,感悟戰象嘎羧的情懷

閱讀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對話的環境,教師與學生展開談話:“學習課文就是與文中人物、動物、景物交流、談話,在這裏我們就是同誰交談呢?(嘎羧)使學生意識到戰象嘎羧就是一個有高尚情懷的“人”,它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教師適時拋出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快速讀文,看看哪撥動了你心絃,在這樣的文字下劃出真摯的情感線,用心聽聽戰象嘎所在和你說什麼呢?“這一問題,直接文章主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片斷,重點詞句來感悟戰象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中配合多媒體課件,進一步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暢所欲言,由感而發,由感而讀。教師或情感誘導,或方法指導,或鼓勵肯定,保證學生的動態生成,“對話也就成爲一種思維碰撞,心靈共振的過程。

3.傾訴真情,體協戰象嘎羧的碑文

再以打字機的聲音逐子出示字幕:“西雙版納沒有了那頭叫嘎羧的戰象但它那雙凝望清波盪漾的眼神,和那隻睜得老大的眼睛卻久久令人回味,令人深思……“與課前的匯入遙相呼應,形成強烈的對比,近一步突出了故事的悲壯色彩。

此時學生的情感之潮,奔涌而來,達到了“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狀態,教師適時爲學生提供一個情感宣泄的平臺:“村民們爲了紀念戰象嘎羧,爲它立了一個墓碑,請你以村民的身份,爲戰象嘎羧寫一段碑文。”

4、拓展閱讀,深化單元的主題思想

語文的閱讀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的結尾,推薦學生課後閱讀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其他動物小說,如《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雕的遭遇》、《斑羚飛渡》等優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瞭解動物的內心世界,又培養了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最後一頭戰象》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戰友傘兵“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二、析學生

所教班學生語文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同學閱讀課文已有一定的速度,有讀書的良好的習慣,少數同學口語表達能力強,思維較活躍,能夠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語文。

三、說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擬採用以學生爲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1、知識的傳授點:透過學習課文,開展小組討論,使學生能透過課文中嘎羧的動作及神情變化,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

2、能力的培養點:透過學習課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全方位培養,本課重點加強對學生有語氣、分角色讀書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3、思維教育的滲透點:體會戰象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4、教學重點: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5、教學難點:透過理解描寫戰象的動作及神態變化的語句,體會內心世界及可貴品質。

四、說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若干張

五、說教學

本課時教學思路主要是運用以學生爲主體的“讀悟式”教學模式,以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爲主要授課形式。以讀爲本,以互動討論爲經,以“感知課文——感受語言——感悟形象——昇華感想”爲緯,努力達到使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的目的。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3

教材簡析:

美麗的西雙版納,神祕的動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戰役後唯一倖存的戰象,26載的光陰催它年老,知道本身大限已近,它重披當年的戰鞍,握別村寨,來到昔日戰場憑弔,又來到戰友們的百象冢,自掘宅兆,尊嚴地將本身安葬。課文以嘎羧舉動爲線索,語言精緻逼真,局面生動動人,語言普通易懂,佈局條理清楚,是沈石溪動物小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這篇課文近20xx字,學生閱讀時,對團體掌握文章內容,領會動物心田天下,感悟動物情緒有肯定的難度。

根據文字特點和學情,本課設計力圖體現以下幾點: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落實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的要求。

2.從整體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爲導向的教學。

3.抓重點情節開展學習活動,重視體驗和感悟,發揮朗讀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實現長文短教。

4.注重課內外結合,進行拓展寫話,拓展閱讀。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練習抓住主要情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體會作者透過對嘎羧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透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板塊一)

1.匯入

2.課前大家進行了預習,易錯詞糾正,易錯字教學。

3.提煉主要情節,教師板書。

4.依據主要情節,總結:抓住主要情節來概括主要內容是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文字特點,抓主要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學習重點情節,走進嘎羧內心(板塊二)

1.交代任務:學生默讀課文,找到感動的情節,畫出感動的語句。

2.學生自學

3.交流彙報

第一部分:學習“重披象鞍”

(1)聚焦語句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裏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2)讀出畫面

自己讀讀,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讀出你想象到的畫面。

(3)指導讀出情感

(4)初步體會寫法,再次指導朗讀

嘎羧不會說話,它在用什麼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動作、神態)

(5)小結:學習這段話,我們知道嘎羧是用動作和神態來表達情感的。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讀出畫面,讀出情感,體會寫法,體現對讀法、學法、寫法的指導。】

第二部分:學習“再回戰場”

(1)聚焦語句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2)發現寫法,讀出情感

第一個畫面大象用它的動作和神態來表達它的情感,這段話又是怎麼表達的呢?

指導讀出情感。

(3)對比朗讀,體會情感

出示兩段話:

老師讀:“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朝你看一眼……”

學生讀:“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面板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激發情感配樂朗讀7、14、23自然段。

(4)嘎羧的死與其他大象的死有何不同?讀課文11自然段。生彙報,體現嘎羧的忠誠,重情重義。

(5)嘎羧的樣子。讀22自然段。“土坑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着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寫話練習。嘎羧凝望着天空說:“-----------------------。”

我想對嘎羧說:“---------------------------。”

(三)回顧文章整體,總結寫作方法(板塊三)

(1)發現寫作方法

小結:動物沒有人類所明瞭的表達方式,但是作者透過對嘎羧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戰士,深深震撼着我們。

(2)拓展課外閱讀,體會表達特點,佈置作業(板塊四)

1.教師出示作者的話:“美好的情感並非人類專有,在特定環境下,許多動物也會表現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懷。這種情懷震撼心靈,滌盪靈魂。”

2.迴環課題,生讀課題。

3.佈置作業:

閱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迴歸整體,感悟戰象精神,發現本篇動物小說的特點。】

【設計意圖:在“段落閱讀”(板塊二)、“整體回顧”(板塊三)的基礎上,課內外結合,層層深入體會作者“透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五、板書設計

重披象鞍

最後一頭戰象再回戰場動作、神態、叫聲——情感

忠誠光榮歸去

教學反思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基礎知識較紮實。二課時及時落實鞏固了易錯詞,易錯字。例如“橫遭不幸”中“橫”的讀音,“日寇”的“寇”。從多音字,會意字兩個角度去落實。還有教給學生長文短教的方法。抓主要事件,抓重點段落去品讀感悟課文。課上給學生讀文思考的機會。課上我還及時的抓寫作方法,瞭解動物小說的特點,是透過神態,動作及動物的聲音來學習課文。本節課我讓學生充分朗讀,以讀代講,教師適時指導朗讀,抓重點詞體會嘎羧的情感,瞭解嘎羧的內心的感受。這節課結尾我落實學生寫話的能力,並且儘量當堂完成彙報。

雖然,教學沒有完美無缺的,遺憾之處有:對時間的掌握不敷適當。開課8分鐘才進入讀文學習,字詞教學的時間有點長,導致講堂氣氛不敷融洽。其次,對嘎羧好漢形象的闡發回不到位,應該拓寬學生的視野,更多去咀嚼它英勇無敵,忠誠,懷舊,善良等特點。

盼望列位同仁們能提出名貴意見,配合發展。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令人感動的情義世界——<最後一頭戰象>》。

說教學內容

《最後一頭戰象》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這是一篇悲壯感人動物小說。作者以時間爲序,講述了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在生命終結以前,再次披掛戰甲,重回戰場憑弔,莊嚴埋葬自己的故事。抓住戰象嘠羧的神態和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最後的輝煌和莊嚴。

說教學理念

指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是在高年級階段提出來的閱讀要求,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長的,因此我這次努力做到的是對長文有所取捨,有所側重,體現長文短教的嘗試。

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中創設學習情境,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教材,我確立了這樣的目標:

1、繼續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讀;

2、從課文的相關語句感受戰象嘎羧的重情義的情懷;

3、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

說教學重點

根據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要求,我安排了這樣的教學重點:抓住動作和神態描寫的語句,品析語言,體會課文的相關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戰象的形象,指導感情朗讀。

說教學特色

從整節課來看,這節課的設計基本上照顧到了語文基本能力的綜合培養,課堂設計的特點最主要體現在兩點:

1、在對三個場景學習的時候分別採取了自由讀、老師範讀、引讀的不同類型的朗讀指導方式,課堂上進行聽說讀寫互相結合、相互滲透的學習。

2、三個場面的學習用一根情感線索作爲紅線把幾個片段聯繫起來,基本遵循熟讀之後把握文字深層含義,進而提煉中心、總結寫作手法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規律。在感性理解的基礎上,理性的分析了作者的表達方法,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說教學過程

由於文字較長,我安排了兩課時的內容,這次具體來談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第一課時

做到對課文的熟讀以及字詞等基礎性任務的掌握,找出來自己感動的地方,讀一讀,概括嘎羧在生命最後時光做了哪三件事。複述課文。

【設計思路】這樣來安排,目的是爲了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熟悉和情節的充分把握,能夠整體來了解內容之間的聯繫,也爲下節課進行語言品析打好基礎。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真情匯入

老師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在音樂的襯托下,回顧的背景、脈絡,奠定整節課的情感基調。

老師:(配樂)在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凜的象兵。1943年,象兵在西雙版納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鬥結束後,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只有一頭戰象倖存下來了——這就是“最後一頭戰象”(板書課題)

接着引導學生概括出來嘎羧預感到自己生命將盡所做的三件事: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板書)然後透過學生上節課的學習,對戰象品質的理解回答,總結得出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

第二環節:品讀感悟(出示)

1、問題:速讀課文思考,在戰象最後做得三件事中,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嘎羧的重情重義?畫一畫,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

2、學生速讀課文,選擇自己感動的一個場景進行學習討論,老師巡視,相機指導。

3、對三個場景的學習、探討、交流:

場景一:重披戰甲

老師透過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戰象嘠羧見到象鞍時“一下子安靜下來”“吹去灰塵、摩挲”“ 淚光閃閃”(板書:摩挲、淚光)等動作和神態的描寫來體現對象鞍的重視和珍惜,分析得出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讀出自己的感受。

場景二:憑弔戰場

1、在學生談了自己對這一部分的理解之後,老師配範讀。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此時你就是嘎羧,重新回到戰場,你“凝望”(板書)的目光中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範讀文段: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面板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進行表達訓練。

2、引導學習一個關鍵的詞語,戰象嘠羧的叫聲“歐——”(板書:吼叫),因爲這個叫聲中包含的含義可以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進行多角度的體驗,充分的感受到嘠羧內心所不能言的那種情懷。(預設:二十六年來,它只能把的思念、傷心、孤獨深深地壓在心底,可是此時此刻再回戰場,終於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叫,這吼叫是在訴說什麼?是啊,這叫聲表達了對戰友的思念,這是在呼喚戰友的英靈,在告訴戰友我即將陪伴你們了,這更是和鄉親們最後的告別啊!)

3、學生進行朗讀練習,老師指導,感悟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

【設計思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應該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中的有關語句的內涵,體會表達效果。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透過自身身份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理解和感悟,表達自己的感受,目的在於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場景三:莊嚴歸去

1、老師引導到這一個場面,重點透過對“挖”(板書)字的反覆出現和一些動作細節的體會,你能從中讀出什麼?理解是什麼支撐着他這樣挖下去的,學生總結出來是他的對戰友的思念,是他堅強的毅力,讓學生感受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老師緊接着引讀,讀出來他的疲憊,他的堅強,他的思念,他的重情重義。

2、學習完三個場景,讓學生理性的回顧總結,作者是透過怎樣的細節描寫來體現戰象嘠羧的“重情重義”的。(透過動作和神態的細節描寫。板書:動作、神態。)

【設計思路】這個環節目的在於把對人物形象的感性學習上升到對的理性學習上,總結寫作方法。

第三環節:情感昇華

1、讓學生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感受戰象死去時候的莊嚴。老師接着進行引導寫話練習。

老師: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嘎羧走了,平靜的走了,寨子從此也將恢復平靜,可是我們的心卻無法平靜,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呢,請把你最深情的語言寫下來吧。

學生寫。學生練習展示——

老師總結:浴血衛國得幸存,垂暮不忘生時恩。歲月匆匆如流水,心似卵石沙中沉。這正是:山水依舊,我心依舊。與友長眠,英魂永存。

標籤:說課稿 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