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通用4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悅中收穫着,寫好教學計劃纔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爲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通用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通用4篇)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1

一、基本情況:

本年級學生對音樂有了一定的感悟,本學期將繼續對本年級音樂教學實施較爲更加系統訓練。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共有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2、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單元總要求:

要求學生初步瞭解我國西部地區有代表性的音樂特點及相關文化,如西藏的拉薩、長江三峽及三峽工程,西南地區苗族、彝族的音樂特點等,透過音樂抒發對家鄉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視譜演唱歌曲、分辨音樂結構和音樂情緒的能力,能爲歌曲設計領唱與齊唱。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單元總要求:

透過集中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我國古詩文化的瞭解。

在演唱方面,進一步要求學生能用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靜夜思》。

在感受與鑑賞方面,要求學生能透過《讀唐詩》的欣賞,感受古詩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詩裏有畫,唐詩裏有歌,唐詩裏有苦,唐詩裏有樂”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組成古詩歌曲《春曉》。要求學生能積極組織並參與“古詩朗誦演唱會”的活動,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發揮學生的音樂創造性,即興吟唱古詩。

在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朗誦古詩和演唱古詩歌曲,並能理解這些古詩的含義。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單元總要求:

透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體驗和感受,增進學生對草原各民族和音樂的感情,能用深情的歌聲表現牧民放牧時的愉快心情。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單元總要求:

這是以歡快的流行音樂爲主題的單元。透過本單元的學習,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透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瞭解世界的多元文化,豐富音樂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在活動中,培養訓練學生的節奏感、運動協調感等方面的能力。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單元總要求:

透過歌唱和演奏,加深對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更加關注綠色事業。在器樂合奏中體驗表現音樂的樂趣和合作的愉快。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單元總要求:

1、透過欣賞、唱歌及音樂活動,使學生們瞭解鼓給人們生活中帶來的歡樂,激發學生對鼓樂文化的興趣。

2、學唱歌曲《木鼓歌》,使加深學生對我國優秀鼓樂文化的瞭解。

3、小組合作進行創編活動——“鼓的對話”。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單元總要求:

這是以欣賞爲專題的單元。透過本單元的學習,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透過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鞏固和運用已學過的樂器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單元總要求:

1、透過欣賞、歌曲演唱及組織音樂會的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從小有愛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帶給自己的長輩、老師和小夥伴。

2、進一步瞭解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3、在音樂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組織新年聯歡會的活動。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2

一、生情況分析

本屆五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音樂教學,已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如:樂理、識譜、視唱等。演唱的技巧和聲音都日趨完整。並有一定的豎笛吹奏能力。能夠自覺的聆聽音樂。整體素質不錯,但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糾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新的人音版教科書,沿襲了以往的以單元爲單位的編寫風格,嚴格遵循以審美爲核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學科爲基點的理念。加強了時間與創造,加強了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與始終。教材中所選的歌曲或樂曲都能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童趣。本冊教材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安排了2首歌曲進行表演,另外2首作爲聆聽曲。

內容圍繞主題展開,如第2單元“農家樂”就選擇了富有農村氣息的歌曲和樂曲。如《蘋果豐收》,《趕圩歸來啊哩哩》爲表演內容,《豐收鑼鼓》,《快樂的農夫》爲2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家樂”。而教材中的樂理知識,如:6/8拍,裝飾音,升降記號等的認識和運用則要求滲透於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會和運用。另外,本冊教材加強了合唱的訓練,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中都能滲透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一)表現

①能充滿自信的獨立背唱2~4首歌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表演合唱曲目。

③能自編動作,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排演歌曲。

(二)基本樂理知識

①能認識6/8拍並瞭解強弱規律。

②認識“#”倚音,波音等音樂標記

③瞭解變拍子的含義新課標。

④能視唱所學歌曲的旋律。

(三)聆聽

①能積極的聆聽教材中的樂(歌)曲,並隨着音樂的情緒進行情感的表達。

②能用語言,線條,圖片描繪聽到的音樂

③瞭解中外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如舒曼,格里格。

(四)器樂

①能獨立吹奏2~4首歌曲或樂曲。

②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合奏多聲部曲子。

③能用豎笛爲歌曲伴奏。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參與程度納入考查範圍。

2、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3、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4、鼓勵學生課外學習音樂。

5、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多方位感受音樂。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三個班的學生情況有所差異,一班樂感較好,學習能力強,模仿能力好;二班上課紀律差,表演時不活躍;三班性格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後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級第九冊的音樂教學內容人爲八個單元:朝夕、農家樂、足跡、可愛的家、故鄉、歡樂的少年、雨花、冬雪。這八個單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風景等各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全面地體會到不同的審美意識。這學期的教學主要以唱歌爲主,同時結合欣賞、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歌曲創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三、教學目標

1、要求學會唱課本上的8首歌曲,透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樂理知識:下滑音、前倚音、拍號等。

3、上好欣賞課,透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是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聽起來津津有味,學而不厭。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五、考覈內容

1、本學期要求學會唱課本當中的7首歌曲:清晨、趕圩歸來阿哩哩、蘋果豐收、外婆的澎湖灣、牧場上的家、雛鷹之歌、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考試時隨教師自由抽取。

2、認識6/8拍號,並知道指揮方法,認識下滑音及唱法。

六、考覈標準

1、期末考覈的成績應以平時成績(20%)和期末成績(80%)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20%)包括: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紀律等,遲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曠課1次扣3分,紀律嚴重不好者,經老師多次批評後屢教不改者扣1分。

2、因爲藝術課不像語數外可以用一定的標準(考試分數)來衡量,不能用一定的視覺或聽力去辨別出好與壞、差與優之間的絕對距離,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制定的考覈標準也就不太相同,針對一年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我想在本學期末要求每班學生考試的優秀率平均在40%上(個別班級除外),合格率在75%以上。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4

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努力把教書育人提高到一個新階段,使學生成爲:“四有”新人,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優秀品質。並透過各種題材歌曲的學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藝術和高尚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心理條件等,努力進取,爲中國的明天奮發向上。

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3、初步欣賞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並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透過“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

5、透過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內容

本學期透過對學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養,爲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透過對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以及歌舞唱遊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素質。本學期,我還加強了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的學習力度,注重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改革進取,加快教育現代化,使學生能在他們的薄弱環節上加強學習,透過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2、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5、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並瞭解一些音樂知識;

6、透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7、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遊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參與耳、眼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生活,開拓音樂視野。

9、以素質教育爲本,不斷提高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並落實於教學,充分發揮音樂課益智、促體、輔德的功能

學生情況分析

本級段執教班級爲五年級一個級的音樂課,我從綜合課入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在五種課型中,學生比較愛好歌舞唱遊課,這種課型使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高,創新能力自然發揮出來。

執教的一個班級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爲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課時計劃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週歌曲《嘀格調》

第二週欣賞《土家喜愛咚咚喹》

聽賞與跟唱《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

第三週欣賞《黃河船伕曲》歌曲《刮地風》

第四周聽賞歌曲《走絳州》隨《擁軍秧歌》跳秧歌舞

第五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唱一唱《秋天的小雨》

第六週欣賞《洗衣歌》《大紅棗兒甜又香》

第七週歌曲《祖國印象》

第八週聽賞《我和我的祖國》讀譜唱歌《美妙的歌聲》

第九周歌曲《小鳥請到這裏來》聽賞《森林晨光》聽賞與跟唱《綠色的歌謠》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漁夫與金魚的故事》

第十二週歌曲《在葡萄架下》

第十三週欣賞《看馬戲》活動:快樂的隊日

第十四周欣賞《阿里郎》《道拉基》演唱《嗯嘿呀》

第十五週演唱《藍色的雅特朗》聽賞《還鄉》

第十六週聽賞與跟唱《故鄉的親人》

第十七週音樂家賀綠汀

第十八週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