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小學教學工作計劃彙總五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學教學工作計劃彙總五篇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19人。上學期留級生1人,是:郞斌。跟讀生有:胡婧、付肖涵、鄭佳慧、胡心怡、左敏宏、鄭立斌。上課五星期後又插入一個徐茹微。本班學生男女生比例不太協調,因此,班級學生顯得比較頑皮活躍。透過幾周的觀察,我發現本班學生都比較活潑可愛,可是好動是他們的特點。有幾個同學特別好動,上課坐不好,還要影響同學,課間又經常和同學打鬧。特別是郞斌、牟敏力、謝凱、林傑、葉盛峯等同學。上課時有好多同學都不能專心聽講,平時作業又不能完成作業,尤其是胡婧、楊志遠、許志剛、許宇峯,林傑、王聰聰、林金偉、黃子豪、葉多多、蔣晶晶、等學生在學習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難。

面對本班的實際情況,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強學習常規教育,讓每位學生明確“我”是一個小學生了,言行舉止要文明,作業要按時完成。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課堂上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平時和學生親密接觸,教他們唱歌,給他們講故事,讓學生順利完成由幼兒向小學的過渡。

3、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樹立勞動觀念,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事情乾得很少,在校要教育學生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採用的主要途徑是讓學生當好一天的值日生,培養主人翁責任感。

第一冊語文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周課時數
19.1-9.4入學教育2
29.2-9.11入學教育、漢語拼音a、o、e, 2、i、u、v7
39.12-9.183、BpM——複習一9
49.19-9.255、GKH——7、ZCS9
59.26-10.2國慶長假
610.3-10.98、zh ch sh——9、ai ei ui9
710.10-10.1610、ao ou iu——12、an un in un9
810.17-10.2313 ang eng ing ong ——2 口 耳 目8
910.24-10.303、 在家裏——語文園地一 有趣的遊戲9
1010.31-11.6課文1、畫——4、哪座房子最漂亮9
1111.7-11.135、爺爺和小樹——7、小小的船9
1211.14-11.208、陽光——語文園地三這樣做不好8
1311.21-11.27識字(二)——4、日 月 明9
1411.28-12.4語文園地四——12 雨點兒8
1512.5-12.1113、平平搭積木——15、一次比一次有進步9
1612.12-12.18語文園地五——18、借生日8
1712.19-12.2519、雪孩子——語文園地六 小兔運南瓜9
18-2112.26-1.22總複習 、迎接考試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爲指導,結合一年級學生個性特點,以人爲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8人。學生熱愛學校和班集體、團結上進、思想端正、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熱愛勞動,能按照《小學生守則》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大部分學生熱愛學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發言積極,但也有個別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需要進行個別輔導和特別的關注。同時,由於種種的原因,部分學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爲中心,紀律觀念不強等現象。由於差生佔的比例不少,所以班級的總體成績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工作目標

1、繼續抓好學生的常規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

2、培養和選拔新的班幹部,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風,增強集體凝聚力,爭創文明班。

3、力爭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提高認識,不斷上進。

4、抓好班級的紀律,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5、加強寫字教學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懂得自我保護。 7、抓好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8、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9、建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的自我鼓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10、使學生愛科學、學科學,主動探索新知。

四、工作措施

德育:

1、抓好班風建設,優化班級的育人環境,營造積極向上、奮發有爲的學習氛圍。 2、培養班幹部同學的責任心,號召他們積極幫助後進的同學。班主任本着“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不忽視中間學生,讓他們同樣受到老師的關心,有積極上進的動力,從而也成爲優秀的學生。

3、班主任要“學高爲師,身正是範”,時刻做學生的表率,身教重於言教。

智育:

1、開展“課前一分鐘見聞談”活動。

2、對成績及表現好的同學要經常鼓勵,既要肯定成績,也要不斷督促,使他們不斷取得進步。

3、在學生中培養競爭意識,有“你追我趕”的比學風格。

4、開展寫好字,讀好書,做好文的活動,舉辦故事會,詩歌朗誦會等活動。 5、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發展個性教育。

體育:

1、認真做好早操,開展有益、健康的課間活動。

2、定期瞭解學生體育發展的情況,使之認真鍛鍊身體,並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

五、班級工作周進度表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中心校20xx年工作意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進一步樹立質量意識,全面提高管理質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建立和諧社會提供智力保障。

本學期,我校的教學工作繼續以課程改革爲中心,貫徹落實中心校二0一一年工作意見,以課堂教學、教師隊伍建設爲基本點,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使我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二、具體工作:

(一)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課改進展如何,關鍵又在於教師,因此,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結合校本教研做好學校骨幹教師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有一定教學個性、教學特色的學科骨幹教師,使他們在工作中得到鍛鍊,提高能力。

2、鼓勵並督促教師注重理論學習,自覺學習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並加強學校內教師間的相互聽課,每學期聽本校的課不少於10節。

3、本學期的學習主要以校本教研爲主,把校本教研作爲促進教師成長的主要渠道,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規範化、制度化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以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區各學科的論文、案例等各種比賽,使教師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得到提高。

(二)立足課堂,深化教學改革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必須以改革教學方法爲突破口,確立“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創設多種教研途徑。

1、加強集體備課。年級組教師共同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時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才智,互相取長補短,從而保證課堂四十分鐘的有效性。

2、強化聽課。加強對課堂駕馭能力欠缺的教師的聽課指導,使他們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全體教師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採用“平時檢查與隨堂聽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努力做到“開齊、上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覈,仍堅持每月考覈檢查制度。 2、重視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常規訓練與檢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嚴格班級管理,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制定切合實際的幫扶轉化方案。加強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努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索創新意識。創建積極向上的班風和勤奮刻苦的學風。

三、具體安排

3月份:

1、完成各科計劃

2、組織第一次月考

3、教案、作業檢查

4、低年級教研活動

5、參加中心校組織的課改年級雙冊教材培訓

4月份:

1、學校朗讀比賽

2、教案、作業檢查

3、組織第二次月考

4、中年級教研活動

5、參加中心校組織的課改年級數學教學研討課

5月份:

1、教案、作業檢查

2、組織第三次月考

3、高年級教研活動

4、參加興隆縣小學課改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

6月份:

1、慶祝六一

2、教案、作業檢查

3、組織第四次月考

4、畢業班考試

7月份:

1、期末複習考試

2、學期結束歸檔工作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上冊)分造型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同時本冊教材進一步延續整套教材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具體有繪畫創作、手工、欣賞。課程以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較的藝術發展空間,滿足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願望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的興趣非常高,對於美的事物很有興趣,有較強的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平時就有很多學生平時就愛動手畫畫、動手製作,也有一定的美術知識,所以教學中應保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四. 教學措施

注重培養學生塑造造型表現能力。在教學中,激勵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嘗試運用各種媒材製作創作;透過看欣賞、繪畫、手工等方法表現事物,激發豐富想象創作潛能。

重視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學生營設有利的學習環境,透過欣賞、思考、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認真欣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並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大膽創作。

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透過美術學習加深學生對人文的認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教學中,加強師生的雙邊關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係

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各科及生活實際的聯繫;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與製作;透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欣賞、觀察、探究討論、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透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視、錄像、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物體的感受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師多借助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以《新課程標準》爲動力,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校的體育工作越上一個新臺階。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爲體育工作的基本法規,以“健康第一”爲宗旨,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爲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學的管理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小學生體制健康標準》。爭創學校的體育特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本課程是在學校教育中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主要途徑。但是,這並不是說只要在學校中開設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了必要的課時,就自然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自然能夠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體育(與健康)課程自身也存在着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的問題。體育(與健康)課程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必須在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程的組織實施、課程評價等各個方面都真正體現“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2、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鍊的前提。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學生有興趣參與的活動,一定要給予熱情的支援和指導;反之,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因此,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安排,都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十分關注學生健康意識、鍛鍊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這是實現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3、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學校教育模式下,“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模式仍然是學術模式,科學家和工程師僅僅是他們的教授的複製品”。在體育課教學中,他們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由於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和反感。鑑於體育課程的特殊性質,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顯得尤爲重要。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構建課程體系的時候,十分關注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情意體驗,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從有利於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出發,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4、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受益,不但是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而且是學生的權利,也是貫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體育是一種以技能學習爲主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學生體能、技能和運動行爲的改變方面。只要學生認真、主動地完成學習要求,學生在上述諸方面的狀況就一定會發生積極的、有利於全面發展的變化。但是,人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狀況並不僅僅與其後天練習和發展有關,而且與其先天遺傳有極大的關係。從健康的角度看,每個人的運動需求和運動表現都不盡相同。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保證每個學生受益的前提出發,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了學習目標和有彈性的學習內容,提出了有益於學生髮展的評價原則;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

本學期,我擔任1、3、5年級的體育教學任務,以下是我根據新課標對各年級制定的教學目標:

(一)一年級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能夠快樂的活動起來,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遊戲的方法,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動作與方法,如排隊、

徒手操、走、跑、跳、投、滾翻、攀爬、小球類遊戲以及韻律活動和舞蹈等,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身體各種基本活動能力。

3、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求新、求變、求異的心理特點,多采用情境式、學導式、主動式、合作式、啓發式等教學方法,多運用模仿性、遊戲性的練習方式進行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和身心的愉悅,學會同學間的和諧相處。

建議與說明:

1、按教材性質及季節特點合理安排全年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制訂出學期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安排表,並確定學期評價內容及形式。

2、遊戲和發展基本活動能力是低年級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主要以遊戲形式進行。

3、各年級基本內容的安排是一個連續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按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和選擇。

4、關注趣味和體能發展,主要結合基本技術進行教學和運用於準備和結束部分。

5、瞭解民族民間及鄉土活動,注重計劃性和實效性。

6、編出簡易教本,進行比較系統的教學,作爲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監測時特色展示)。

(二)三年級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並在活動中表現出展示自我的願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和情趣。

2、引導學生透過各項體育活動內容,使學生獲得一些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和體驗運動的技術與技能,養成正確的動作姿勢和良好的身體形態,透過多種形式的遊戲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能力。

3、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精神,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透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爲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議與說明:

1、按教材性質及季節特點合理安排全年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制訂出學期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安排表,並確定學期評價內容及形式。

2、在一、二年級的基礎上基本動作和遊戲緊密結合,適當提高和發展基本活動能力。

3、各年級基本內容的安排是一個連續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各校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按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和選擇。

4、關注趣味和體能發展,主要結合基本技術進行教學和運用於準備和結束部分。

5、瞭解民族民間及鄉土活動,注重計劃性和實效性。

6、編出簡易教本,進行比較系統的教學,作爲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監測時特色展示)。

(三)五年級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有主動、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爲,表現出樂於學習和對

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並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2、使學生獲得一些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會一些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如坐位體前屈、肩肘倒立、急行跳遠、跨越式跳高、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及單手肩上投籃、足球的正腳揹帶球及腳內側踢球等,透過多種形式的遊戲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能力,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

3、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精神,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透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爲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議與說明:

1、按教材性質及季節特點合理安排全年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制訂出學期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安排表,並確定學期評價內容及形式。

2、在一至四年級的基礎上,基本教學內容以學習一些初步技能爲主,遊戲內容可以相對減少,但教學過程中還要將遊戲與學習一些初步運動技術緊密結合。

3、各年級基本內容的安排是一個連續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各校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按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和選擇。

4、關注趣味和體能發展,主要結合基本技術進行教學和運用於準備和結束部分。

5、瞭解民族民間及鄉土活動,注重計劃性和實效性。

6、編出簡易教本,進行比較系統的教學,作爲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監測時特色展示)。

(四)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在小學往往都是透過傳授,學生被動反覆練習,從而掌握知識技術的。小學生活躍積極,這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的引導會給學生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如果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內容、方法、形式、手段、進行學與練,那麼學生的天性和創新思想就得不到培養,這樣會失去小學生課堂活躍的氣氛。

激發熱情,愉快地學習。學生認可的教師,“教得很好,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一定要透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不至於“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程度。引趣——激情——愉悅——如沐春風。有時在教學中激情的音樂節奏,獨特的器材能引起學生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有時逆向教學也會引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體育教學應該改變過分強調單一的接受學習方法,教師要爲學生創造學習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豐富和完善學習方式。這裏指的學習方式是指從實際出發,讓學生髮展需要和認識規律。小學生有一種天真、活潑的天性,經教師指導完全可以從“遊戲”裏面生成很多類似的學習方法來。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多,歸納可分爲下面幾點。

1、鼓勵法。

小學生喜歡錶揚,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鼓勵是不可缺少的。透過多種的鼓勵形式並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手段,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並充分發揮學生自身潛能,這在課改後的體育教學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目標和觀察學習法。

即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出某個階段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透過視、聽器官獲得體育知識、技能等有關資訊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以強化目標的導向和動力作用,培養他們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提高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透過教師對技術動作的講解、示範、瞭解技術動作的形象、結構、技術要領,完成動作的順序及方法,感知教材,對所學技術動作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是進一步理解技術動作和模仿練習的基礎,是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前提。自主和合作學習法。老師根據體育教學任務和目標,結合學校場地、器材等因素,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整體設計,在不同階段、時間、設定不同的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己安排練習進度,自己選擇學習方法,然後在教學中教師啓發學生,大家透過互相探討、交流學習心得;互相觀察各人完成動作技術,取長補短;相互學習,進一步促進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這種學習方法的優點在於學生之間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表達方式來對體育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特別是對新內容的理解能力。

3、模仿練習對比和評價學習方法。

模仿練習法是學生實踐模仿反覆練習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建立基本技術動作必不可少的一個途徑。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理解思維與創造學習方法。學生在聽講解、看示範的同時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帶着問題學習,學生根據教師佈置的任務發現一些問題,邊練習邊思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個人特長,加快技能的掌握,從而能使學生從個人或集體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完成具有創新意義的動作,探索符合自己實際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學習性昇華。

體育課改革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就是學習評價的改革。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是體育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它關係到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因此,評價中要注意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採用多種形式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季節變化,我們學校本學期是這樣制訂的。

(六)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評價。

首先,老師先制定出評價的內容,讓學生對自己的運動技能、學習態度、合作精神以及自己的進步過程進行自我評價,然後再按照老師制定的等級標準(好、一般、應努力)來進行自我判定。

(七)學生互相之間的評價。

學生互相之間的評價與個人自評在內容、形式上完全相同。在開學初的幾次課上,教師首先把全班分成幾組,成爲固定小組,以後課上、課下,小組討論、練習,都是同樣的小組成員,以便相互之間更加了解,更好的進行互評。

(八)家長對學生的評價。

教師期末採用問卷的形式,透過家長了解學生平時是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並給予評價。

(九)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1、制定評價內容。

(1)體能與運動技能。

本學期根據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季節變化與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年級不同的考覈項目

一、二年級:廣播韻律操、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身高體重

三、四年級:5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身高體重

五、六年級:50mx8往返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身高體重肺活量

參照各年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考覈標準》給予記分。

(2)出勤、課堂表現。

一學期以來,我們對每一位學生上體育課的出勤及課堂表現做了詳細的記錄,以備學期末評價做參考。

1、參照學生自我評價與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的成績。

2、瞭解學生是否有體育特長,如:足球、武術、田徑等。

3、根據以上四項評價內容的情況,教師最後給予學生評價“優秀”“良好”“達標”“待達標”。填入《學生體育課學生成績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