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透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聽課記錄表作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賞析

這首被宋代洪駒父譽爲“全篇皆工”(見《宋詩話輯佚》)的五言律詩,是盛唐詩人常建的代表作,也是盛唐山水田園詩中的名篇之一。詩人常建一生仕途失意,沉於下僚,終盱眙縣尉。正因爲常建政治上不得意,所以寄情山水,寫了一些山水田園詩,《題破山寺後禪院》就是詩人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之作。

破山寺又叫興福寺,是六朝齊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的,“爲海虞之勝處”(宋米文長《吳郡圖經續記》)。它早已成了常建心馳神往之地,因而一到清晨他就迫不及待地去遊覽。首句“清晨入古寺”,既點明入寺的時間,又着重指出這是一座“古寺”。唯其是“古寺”,才激起詩人“清晨”來遊的勃勃興致,而“清晨”入寺,正表明詩人對這座有着二百多年曆史古剎的嚮往。第二句“初日照高林”,緊承首句而寫入寺所見。破山寺是一座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寺,建築壯麗,佛殿莊嚴,氣象宏偉,這些詩人都沒有去描繪,所突出勾繪的是從東方冉冉升起的旭日,以及被旭日照射的參天挺立的“高林”。這就給人以清新明麗,蔥蘢苕秀的審美感受,同時又有一種幽靜之感。在藝術表現上是“借一斑以窺全豹”的方法,就是透過具有特徵性的局部景物來表現全體,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具體而言,就是抓住破山寺內外古木繁茂,鬱鬱蔥蔥的特徵來寫。這一特徵一經寫出,古寺的深邃幽靜,也就躍然紙上。這一聯在結構上承接得十分自然,“初日”上承“清晨”,“高林”照應“古寺”,渾成無跡。宋代的葛立方說得好,詩歌“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後可造平淡之境”。又說:“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韻語陽秋》)這兩句詩正是經過詩人的精心錘鍊,達於“平淡天然”之境的。

首聯描寫的是古寺周圍的環境,還沒有進入後禪院,而詩題是《題破山寺後禪院》,因此詩人所寫的重點在後禪院,這樣頷聯就是隨着詩人的行進而作進一步的描繪,寫禪房的幽景:“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穿過佛殿步入後禪院,經過的是一條修竹夾道的小徑,置身在這翠竹掩映,靜謐無喧的氛圍中,自然會有一種超塵出世之感。“幽處”的禪房在茂密的花木叢中,一個“深”字十分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僧人們居處的幽雅寧靜。綠樹成蔭,百花盛開,陣陣清香,這真是使詩人神往和留連忘返的“幽處”!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極口稱讚這兩句詩,他說:“吾嘗喜誦常建詩云‘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爲難工也。晚來青州,得一山齋宴息,因謂不平生想見而不能道以言者,乃爲己有。於是益欲希其彷彿,竟爾莫獲一言。”(《題青州山齋》)歐陽修以自己的創作體會推重這兩句詩意新而自然,不矯揉造作,不堆砌詞藻,妙意天成,這是很有見地的。就藝術的獨創性而言,這一聯詩人以自己內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懷,抓住破山寺後禪房突出的景物特點,創造了一種幽深淡雅的藝術意境,可謂“抒寫胸襟,發揮景物,境皆獨得,意自天成”(《原詩》)。

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描寫詩人在後禪院的所見所感。紅日高照,林木蒼翠,百花繁茂,風光無限,使得鳥兒也怡然自樂,在花木叢中婉囀鳴叫。雀鳥本來是沒有情智的,客觀環境的優美或險惡,不會引起它的喜和憂,但在這裏,詩人以所見景物的強烈主觀感受,寄寓於無知無情的飛鳥,好象它們也爲這幽美旖旎風光所感染,歡快愉悅。這種“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間詞話》)的藝術描寫,不僅不直率淺露,而且構思新巧,別有情趣。“潭影空人心”,則是詩人正面抒寫在後禪院幽雅寧靜的特定環境中觀潭影的感受。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於水中,是那樣明晰,那樣澄淨,觀之使人雜念頓逝。這就很有“禪悟”的意味。《宋高僧傳》載,臨川郡守裴某,篤信佛教,“每至海霞斂空,山月凝照,心與境寂,道隨悟深”。常建雖然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不可能不受其影響,所以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透過對自然景物的審美體驗,有可能觸發自己的情懷,並把某些自然景物視爲契合自己主觀“禪悟”的東西。這“潭影空人心”一句,正是詩人在清淨無擾的破山寺後禪院,睹“潭影”而雜念俱消的感受。這一聯是一個轉折,由刻畫後禪院的幽靜轉向表現詩人內心之靜,靜境得到深化。

尾聯緊承“潭影空人心”,進一步透過靜中有聲,愈顯其靜的描繪,突出地表現詩人意中的靜境。“萬籟此俱寂”是詩人雜念消除淨盡,“心與境寂”的具體表現。在後禪院中的詩人,由“潭影”觸悟而雜念消除,此時此刻又使詩人感到萬籟俱寂,也就是客觀世界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就詩人的內心活動而論,萬籟俱寂也就是詩人萬念俱寂的表露。不過萬籟俱寂,並不能成功地創造靜境和表現靜趣,因爲靜到沒有任何音響的靜境,是一片死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不寒而慄。但常建是盛唐時期善於創造靜境和藝術地表現靜趣的詩人之一,他深知“寂處有音”才能使人感到富有詩意的靜境,也才能更好地表現自己的意中之靜,所以詩人用“但餘鐘磬音”作結。這就是說,在“萬籟此俱寂”的時候,只有佛殿傳來嫋嫋的鐘磬之音,給人的感受是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很有餘音繚繞,不絕於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