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精品】水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水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水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水教案 篇1

活動的生成:

1、綱要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爲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和經驗。

2、孩子的需要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各色各樣的水果是孩子們的最愛,追隨孩子們的興趣,我班開展了“蔬果舞會”的主題活動。隨着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一次陸洲小朋友把葡萄和西紅柿放進了金魚缸裏,引來了許多孩子的圍觀與議論。經瞭解得知,原來他們是想給金魚餵食,結果發現蔬菜和水果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在水下面。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們就生成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 觀察蔬果 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 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葡萄、西紅柿、土豆、蘿蔔等蔬果。一盆水,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想一想,猜一猜。

師:小朋友快來看呀!這裏有許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它們嗎?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指點着,議論着。有的描述着它們的形狀,有的回味着他們的味道,有的掂量着它們的重量。

幼A:這是彎彎的香蕉,有點象小船;

幼B :這是紫色的葡萄,吃起來有點酸有點甜;

幼C :這是土豆,摸上去硬硬的,滑滑的;

幼D: 我覺的 這個土豆重,這個蘋果輕;

……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把它們放到水裏會怎麼樣?蘋果放到水裏會怎麼樣呢?葡萄、西紅柿、土豆、蘿蔔呢?

孩子們爭論起來:

幼 A:我猜土豆會沉到水底。

幼 B:老師我猜葡萄會浮在水面上。

幼 C:老師我猜蘿蔔會在水的中間。

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請你們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使用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二、 玩一玩,比一比。

師:那麼這些蔬菜、水果放到水裏到底會怎麼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裏試一試。

孩子們把它們一一放進水裏,仔細觀察它們在水裏的情況,然後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正記錄。教師則巡迴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三、 講一講,議一議。

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 A :我發現蘋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

幼 B :我發現西紅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幼 C : 我發現葡萄是沉在水底的。

幼D:我發現蘿蔔橫着放是沉下去的豎着放是在年水中間的。

師:對,它們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真能幹發現了那麼多的祕密,真棒!那你們還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要問呢?

幼A:老師,爲什麼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葡萄卻沉下去了呢?

水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讀“綺、和、談”3個生字,理解“綺麗迴旋應和纖細沉醉”等詞語。

2.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桃花水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1.透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愛戀與讚美。

2.學會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師生談話,匯入課題。【出示課件2】

春水,滋潤了大地,催生了萬物。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描寫這美妙春景的,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美麗的《三月桃花水》吧!(齊讀課題。)

(板書課題:三月桃花水)

2.劉湛秋簡介,學生初步瞭解。【出示課件3】

劉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生命的歡樂》《無題抒情詩》

《人-愛情-風景》,散文詩集《遙遠的吉他》,論文集《抒情詩的旋律》等共22種。談話環節可以創設一個氛圍,使學生興趣被激發,能夠集中精力到新的學習任務中來。

礎教學()例二、初讀課文,整體廓知。

(-)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出示課件4】

鈴鐺綺麗迴旋應和纖細沉醉草如茵柳如眉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出示課件5】

綺麗:鮮豔美麗。

迴旋:盤旋,轉動。

應和:呼應,附和。

纖細:細微,細小。

(二)讀懂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讀不準的字詞。用較短的時間掌握這些詞語,爲理解課文打基礎。同時,還可以學到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2.指名分節朗讀,教師相機訂正錯誤的讀音。

3.學生兩人一組,齊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以問題方式來引音。

4.【出示課件6】教師提問:這篇課文描寫的三月桃花水,給你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注意力集中。隨着問

(三月桃花水是美麗、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情感來讀課文?(用歡喜的心情、輕快的朗讀方式)

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5.學生質疑。

(對於學生提出的、較容易的字詞問題,如果有其他學生能夠解決的,就應該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方式、理解方式解決,因爲這是學生的初步自學過程,不要要求盡善盡美。對於比較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繼續學習。)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比一比誰讀得流暢而有感情。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7】

是什麼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是什麼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着藍天?

思考:這一段文字裏有幾句話?是什麼句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課文中找出和這兩句話對應的段落。

(兩句話,是疑問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對應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師引導:“是什麼聲音”一一三月桃花水的水聲(把“流水聲”比喻成“小鈴鐺”的聲音,清脆悅耳。)

“是什麼光芒”一一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鏡”般的水面比喻成“絲綢”,明亮耀眼。)

(二)學習第2-6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當你讀這一段時,你眼前會出現怎樣的景象?【課件出示8】

啊!河流醒來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動着綺麗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點點灑在河而,有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迴旋。

2.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呵,河流醒來了!”一一一個語氣詞“呵”,表現了作者乍見春水的興奮之情:一個“醒”把被束縛一個冬天的河水重獲新生的喜悅寫活了。(擬人方法)

流動的水在舞動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渦,在作者筆下成了“朝霞”“酒窩”(比喻)。

3.分男、女生讀描寫“水聲”“水面”的段落。

4.小組自學:【課件出示9】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它彈奏出哪些不同的音樂?這些不同的音樂與鄉村生活有什麼關係?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爲什麼是明鏡?它照出了什麼美景?

(板書:什麼聲音豎琴什麼光芒明鏡)

5.教師提問:課文的第3-6自然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來,讀一讀,思考:作者爲什麼這樣寫?

【出示課件10】

預設:把“桃花水”比喻成"豎琴”“明鏡氣

預設:第4自然段運用了排比、擬人修辭手法,把“柳枝"比喻成“長髮”,把衣着豔麗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分組探討,體悟魅情。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

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預設:課文最後一段直接抒情,“啊,沉醉”表達了對三月桃花水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預設:“草如茵”“柳如眉”,兩個比喻句,表現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好,令人心醉。

2.學生反饋彙報,教師指導:

這首散文詩寫的是春水,作者表達了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板書:喜愛和讚美)

五、拓展。【課件出示12】

1.反覆朗讀課文中優美句段,模仿句段,寫一寫某一個季節的自然景觀,或寫一寫春天遊園的見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發揮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會對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說什麼?

板書內容三月桃花水【課件出示13

什麼聲音?豎琴沉醉,喜愛和讚美

什麼光芒?明鏡]

H堂作業【課件出示14、15]

1.從文中找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1)三月的桃花水,舞動着綺麗的朝霞,向前流啊°()

(2)是什麼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着藍天?()

2.仿寫詞語。

草如茵柳如眉()()

3.文章第四自然段運用了(),(),()的修辭手法。

4.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想象成(),(),還可以想象成()和()。

5.短文表達了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之情,請找出句子並抄下來。

【答案】

1.綺麗(美麗)纖細(細小)

2.草如茵柳如眉(夜如水)(月如盤)

3.(比喻),(排比),(擬人)

4.(小鈴鐺),(絲綢),(豎琴)和(明鏡)。

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包括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性的自學朗讀和課後鞏固性的朗讀:課堂採取各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熟悉生字詞的字音,初步瞭解課文意思課文結構,以及初步感知課文的意境;邊讀邊想象,在朗讀中創設情境,理解課文的意境把對春天、春水的喜愛、欣賞之情帶到朗讀中,讓學生有感情、有意境地朗讀。

不足之處:

教師講解引導太多,使學生自主學習機會變少,本文是略讀課文。後期教學時,針對略讀課文,教師只要針對課文中疑難之處進行適當引導、點撥即可。學生在自我領悟的基礎上,逐步深入課文的精妙之處,更能真切地與作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

水教案 篇3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講述故事內容。

2、樂意幫助小猴討論不同的運水方法。

 準備:課件 、各種運水器具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嘗試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講述故事內容。

過程:

意圖:師幼談話 引出活動

1、出示圖片,引出活動。

教師:山上有一對猴兄弟,種了三棵小樹,可是山上沒有水,小樹快要渴死了,小猴很着急,怎麼辦呢?

2、運用已有經驗,思考怎樣幫助小猴子們解決困難?

3、教師小結。

意圖:觀察圖片中的線索,嘗試講述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理解故事內容

(1)瞭解猴子運水的方法,觀察引出小猴擡水上山很累。

教師:只有兩隻猴子擡水力氣太小,那該怎麼辦呢?

(2)得知大象來幫小猴擡水了,但小猴子還很累。討論大象會想什麼好辦法。

(3)觀察圖片,發現是大象把水吸到鼻子裏去了,猴子沒發覺只感到輕鬆些了。

(4)觀察到了山頂小猴發現了什麼,討論水去哪裏了?

(5)出示圖片,說說大象、小猴在幹嘛,並討論它們爲什麼會笑?

教師總結:大象幫助了小猴子,小猴很快樂,大象自己也很快樂。

2、師幼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嘗試完整的講述故事內容。

意圖:經驗回憶 討論各種運水的方法

1、教師:如果沒有大象,小猴的水桶又少,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小猴運水?

2、幼兒討論各種運水的好方法,鼓勵幼兒在區角遊戲中探索各種運水的方法。

活動反饋:

本次活動,孩子們能夠認真觀察畫面,猜測故事情節。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講故事內容,個別孩子已經能夠完整的看圖講述。並在看看說說中體驗到了,明白了幫助別人也能得到快樂的道理。活動中孩子們樂意開動腦筋,幫助小猴子想各種運水的好辦法,活動的目標基本達成。

水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換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如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認識興趣、好問、好學、喜歡操作,樂意探索,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我特選擇了本次科學活動《神奇的水》。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幼兒對水的喜好似乎也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就會在水裏玩耍嬉鬧,但往往受到家長、教師的制約,無法盡興的玩水。因此我們會發現在洗手時,幼兒經常會把袖子弄溼,或者洗一次手需要花很長時間,爲了徹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瞭解。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重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透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使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爲主動學習者、探究者,從而萌發愛科學、喜歡探索身邊事物的情感。

神奇的水

教案目的:

1、透過探索,豐富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狀況的不同方法,有探索的積極性。

3、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進一步萌發幼兒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教案准備:

1、各種沉浮材料:塑料泡沫、回形針、雪花片、瓶蓋、樹葉、橡皮泥人手一份。

2、大記錄表一張、幼兒記錄表人手一份。盛滿水的盆子若干。籃子與幼兒人數相等。布。

教案流程:

一:自由探索、發現物體的沉浮現象。

1、出示材料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許多東西,你們看,有些什麼呀?(幼兒回答)

2、提問: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你猜會怎麼樣呢?並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這張記錄表中。(教師出示大記錄表並講解記錄和使用方法) 3、幼兒在記錄表上填寫猜測的結果。

4、教師記錄幼兒猜測的結果。

師:我們小朋友猜的對不對呢?請你們動手試一試,並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5、幼兒嘗試,觀察實驗結果,並把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中。

6、幼兒交流探索結果。(請個別幼兒上來講)

7、教師操作並記錄。

小結:我們知道了有些東西放入水中,它會浮上來,有些東西放入水中它會沉下去的。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水是有浮力的。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一個向上託的力,叫浮力。如果浮力的重量比物體的重量大,它就會漂浮在水面上。反之,如果物體的重量比浮力大,它就會下沉。

二:第二次探索,尋找改變物體沉浮狀況的東西和方法。

1、分沉浮材料。

師:現在我們把沉的東西和浮的東西分成兩堆。

2、教師分沉浮材料。

3、幼兒動手操作。

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怎樣讓沉的東西浮上來,浮的東西沉下去? 4、探索結果。(幼兒演示自己的發現)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多東西是沉在水底的,那是不是沉的東西一定是沉的,浮的東西一定是浮的呢?我也不知道,那請小朋友回家動動腦筋、再去試試好嗎?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好嗎?

三:查閱資料,瞭解水的重要性。

1、師:小朋友們,剛纔我們透過玩水已經知道了水是有浮力的。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小圖書,請大家找一找、看一看,水還有哪些本領?

2、幼兒分組查資料,互相討論。

3、師幼共同小結。(幼兒先回答教師再小結)

小結: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動植物的生長也離不開水。水是人們的好幫手,水能滅火,水能發電,水能解渴、洗臉、洗衣服、澆花;水還是大力士呢,水還能載大輪船幫人民運東西。水有那麼大的本領,我們應該從小愛護水、保護水資源;平時不浪費水,做一個節約用水的好孩子。好嗎?

4、結束:你們知道水除了資料上的本領之外,還有哪些本領呢?我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是哥哥姐姐,明天把你們的知道的水的本領再告訴我好嗎?

水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以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幼兒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然而水又有許多特性,比如:水的三態變化、水的衝擊力、水的沉浮、水的溶解性等。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現象,提出了很多關於水的問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爲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我設計的這一科學活動,意在透過活動,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知道水具有溶解性,透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的過程中,能瞭解物質的溶解現象並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2、透過幼兒同伴之間對實驗現象提出異議,培養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態度。

3、幼兒能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培養其他幼兒傾聽的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一組一份記錄表、透明杯子若干、石頭、油、方糖、果珍適量。

小勺、筷子、小網各四個。

2、被污染的水的若干圖片,其他可溶解於水的物質,如:咖啡、奶粉、感冒顆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們可以走到實驗桌前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摸一摸,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樣的實驗材料。(幼兒活動,教師指導)師:請大家輕輕地回座位,誰願意告訴我你都看到了什麼材料?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這四樣實驗材料,它們分別是:石頭、果珍、****和油。

(教師直接出示實驗材料,充分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繼而引發了大班幼兒的探索慾望,激起了幼兒濃厚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多種感官來感知實驗材料,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二、幼兒進行猜想並學會記錄,初次實驗並觀察實驗現象。

1、引導幼兒圍繞“把這些實驗材料放到水中會怎麼樣?誰能取出來?誰不能取出來?”這個問題進行猜想和記錄。

師:老師準備這四樣實驗材料,是想讓小朋友們用它們來做個實驗。我們要把這四樣實驗材料分別放在這四個杯子中,然後攪拌,充分地攪拌,再看一看,誰還能取出來,誰不能取出來。這裏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小工具,請小朋友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記錄下來。(教師發放表格)師:好,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吧。

2、對幼兒的猜想提出疑問,引導幼兒初次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師:我發現每個小組猜想的都不一樣,我怎麼才能知道誰猜對了?誰猜錯了?

幼:試一試。

師:好,那我們就要來進行這個有趣的實驗了。在做實驗之前,我想請你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杯子中進行充分地攪拌之後,先觀察觀察,看看有什麼有趣的現象發生,然後,在你們的記錄表後面,把這種有趣的現象畫出來。(觀察完後,請幼兒講自己看到的現象。)(本環節透過發放表格,請幼兒評選出一位小小記錄員來進行記錄,幼兒在實驗的過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從而提高了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兒觀察萬現象之後,鼓勵幼兒大膽描述自己在試驗中看到的現象,既培養了幼兒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其他幼兒傾聽能力。)三、交流各自的猜想,再次實驗來驗證猜想結果。

1、請幼兒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透過各自猜想的不同,激起幼兒用實驗來驗證的想法,從而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

反思:

1、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出發,幼兒對於“水”一向來都是比較熱情的,所以我想這節跟“水”有關的內容應該不會出現冷門、不願參與的現象

2、從平常科學區情況的觀察來看,現在孩子接觸實驗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讓幼兒失去了自發探索的慾望。

所以我選擇了以實驗爲主的科學課,從課堂結果來看,我可以肯定幼兒對於課堂內容的選擇非常感興趣,參與也非常積極。透過第一環節的猜測,幼兒的注意力被教師吸引,沒有一位幼兒遊離,能夠盡情地猜測。這麼好的開頭給我對以下的環節有了信心,對於實驗任務及規則的講解對於第一次做實驗又要學習記錄的幼兒來說是有難度,所以在實驗之前,我也詳細講解了實驗的步驟,要求5樣物質要分別放入5個不同的杯子裏,這樣幼兒在觀察的時候能夠一目瞭然,還便於後面的對比及分類,雖然課堂上還是出現了有幼兒將幾種物質放入同一個杯子裏,但是在教師的及時發現與提醒下,幼兒能夠馬上改正。

對於實驗的記錄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在設計課程之前,我也思考過很多,應該是能夠溶解的畫“√”,不能溶解的畫“×”好呢,還是能夠溶解的畫“×”,不能溶解的畫“√”。按照常理說,肯定是第一種方法纔是比較被接受的。但是我考慮到了,孩子在做實驗時候根本還不瞭解物質放入水中是什麼反應,而且這些現象叫什麼也不知道,所以我只能跟幼兒這樣交流:“當物質放入水中並充分攪拌,物質才存在或者是物質已消失。”幼兒習慣於從顯性的角度分析問題,所以能會看到物質還存在或消失的現象。所以對於還不知道知道是溶解,溶解是怎樣的現象的時候,我們採用後面的記錄方式是比較科學的。同時,從同事的經驗那裏瞭解到,中班幼兒還不太會畫“√”,所以最後我對實驗的記錄解說是:如果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後物質還存在的請畫“O”,物質消失了的話請畫“×”,意象表示物質消失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從課堂上來看,幼兒對於這個記錄方式還是很容易接受的,面對杯子裏的物質一看就一目瞭然是否消失或存在,記錄顯得簡單很多。

但是,在幼兒瞭解了水的溶解的這個特性之後,知道物質消失表示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物質還存在表示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在我們班區域活動中我繼續投放了這個實驗,幼兒在記錄時就發生了跟課堂上截然不同的結果,幼兒習慣在物質放入水中消失的後面畫“√”,而在物質放入水中依然存在的物質後面畫“×”,其實看到這樣的記錄方式時我感到很開心,這表明幼兒已經很清楚物質是否能夠溶解的祕密。

從這個看似簡單的記錄方式來看,科學課不盡需要嚴密的課堂過程設計,教師嚴謹的教學語言,還需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一些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第二個部分就是實驗活動。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孩子們在實驗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活動重難點所在。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完全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自己去尋找結果,在整個活動中需要老師幫忙的孩子很少,大多數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知道如何操作、如何解決自己遇到的困惑,同時做好正確的記錄。透過記錄,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溶解還是不溶解一目瞭然,還爲後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在這個環節中,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實驗結果的講解對於實驗後的幼兒都能容易接受,因爲大多數幼兒都從自己的實驗中得到結論:紅糖和食鹽在水裏可以溶解,沙子、黃豆、玉米粒在水裏是不能溶解的。但是在實驗過程和記錄結果中,教師發現個別幼兒對於食鹽是否能夠溶解發生了一點小小的分歧:有個別幼兒認爲食鹽放入水中還存在的,不能溶解在水中,也有幼兒發現剛開始時食鹽是一日存在的,但是後來發現食鹽消失了。在分析結果的時候教師提出介意:請這位小朋友等會再去觀察一下放食鹽的杯子裏有沒有什麼變化,食鹽是否依然存在或者食鹽是否比剛纔變少了。(遺憾:課後沒有請這位幼兒觀察,在整理時發現這杯放了食鹽的杯子和不能溶解的物質放在一起。在班級區域活動中,後來也有幼兒發現食鹽是可以溶解的,但是如果放得很多的話它就會溶解得很慢。所以,更多的祕密還要孩子在課外更多的探索中得到。

第三部分是延伸活動: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可以講不同物質放如水中,觀察是否能夠溶解,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製作飲料,嚐嚐不同物質放入水中會變成不同的味道等等。並在活動過程中幫助孩子發現新的問題:溶解的快和慢,怎樣可以加速物質的溶解速度……讓孩子在持續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對探索的熱忱!

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沒有特定形狀的特性。

2、觀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個標準排序。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材料準備:水、各種透明容器,幼兒各自帶一個透明容器。

【活動重點】在實驗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利用感官發現水的別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玩水的經驗。

1、介紹自己玩水的生活經驗。

2、說說你覺得水是什麼樣子的?

二、玩水。

1、將水倒入各種形狀容器中,說說水的的形狀。

2、討論:爲什麼水的形狀會改變?它到底是什麼形狀?

3、再現試驗證實“水沒有形狀”。

4、幼兒自己操作實驗,運用自己帶的容器裝水互相觀察水的形狀。

小結:水是沒有形狀的,當容器變化了,水的形狀也就變化了。

三、幫水比多少。

1、有什麼方法才能知道哪個容器裏的水多或水少?

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

2、老師實驗?同種大小容器?不同種容器裝水。

小結:原來比較多少時,要將水裝入同種大小的容器中,然後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沒有形狀外,它還有什麼特點?

小結:水沒有顏色、透明、沒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