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留學熱引發高中國際班招考門檻提高

“孩子考了553分,想去國際班,十一學校和北京四中哪個更好些?”“公立學校國際班排名有知道的嗎?”“孩子要上國際部,三年需準備多大一筆費用?”……《現代教育報》記者在某教育論壇上,看到有關國際班的討論十分熱烈,一度成爲“24小時熱帖”。眼下北京中考提前批招錄工作已拉開大幕,對公辦高中國際班來說,今年的火熱程度較往年只增不減。

留學熱引發高中國際班招考門檻提高

公辦高中國際部招考現場火熱

近日,記者前往北京二中、十一學校等國際部招考現場,發現前來諮詢、考試的考生數量衆多,校門口附近被圍得“水泄不通”。

在北京二中,還未到9點,考生們已經自覺排起了百人長隊,家長們則站在門口焦急地向裏張望。“來二中也是試一試,多一次機會。考上就上,考不上就上普通高中。”北京朝陽區一位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女兒莉莉(化名)畢業於日壇中學,幾乎報名了北京所有公辦高中國際班,但礙於學校招錄時間較爲集中,只能“趕場子”或者“忍痛割愛”了。記者還了解到,張先生和妻子都屬於工薪階層,家庭條件中等,但倆人堅持認爲:“只要錢上還過得去,孩子又願意出國學習,家長會盡力支援。”

“目前國際班課程裏我還是鍾愛A-level,它是全球影響力最強的課程體系。而孩子在國際班學習要接受盡量接受純正的國際教學模式和課程……”爲了孩子能上心儀的國際班,劉女士“不打無準備之仗”,對國際班進行了一年之久的“鑽研”。這段時間,從十一學校、北師大二附中到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等到處都留下了劉女士奔波諮詢、報考的身影。

近年來高中國際班門檻拔高

記者瞭解到,選擇上國際班需要承擔較爲高額的學費壓力。以前有部分家長存在偏見,認爲“有錢就能讀國際高中”。真的是這樣嗎?據記者調查,至少在北京這個想法行不通,不斷上漲的門檻讓不少家長十分煩惱。目前,不少名校國際班對學生都有比較嚴格的入學標準,而中考成績是個硬指標,還會參考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外語水平等。

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公辦名校的高中國際班,其中考成績並不亞於多數示範高中。在某教育網站公佈的“北京2014公辦高中國際班錄取分數線”一文中,記者看到北京四中國際校區、十一學校國際部、北京101中學國際部、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等分數線均到達540分以上。

近五年來,北京公辦高中國際班一直都保持着較快的增長態勢。據“”最新發布的《2014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北京共有17所公辦高中開設22個國際班,計劃招生人數達到1355人;而在5年前的2009年,北京公辦高中國際班只有9個,招生人數僅爲440人,招生人數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長率,可以說是5年翻了近兩番。

學生家庭要承擔一定經濟壓力

事實上,國際班的逐漸升溫與富裕家庭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不無關係。越來越多的富裕家庭對教育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紛紛瞄準“出國留學”,爲孩子未雨綢繆。

近日,來自新浪教育的一份網絡調查顯示,雖然85%參與調查的網友一致認爲北京國際高中學費“很高或略高”,但有不少家長願意“投資”讓孩子讓國際高中。參與調查的六成網友爲孩子選擇國際高中就讀的原因都是“孩子未來要出國”。

據《2014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顯示,北京市公立高中國際班的平均學費約爲每學年8.65萬元,遠遠超過北京市普通公立高中學費每學年800元的標準,是普通高中標準學費的百餘倍。

北京二中國際部一名老師透露,高中國際班的辦學成本,主要取決於國際課程類型,取決於所配置的教師及管理團隊,尤其是外教的數量和質量。該校開設的國際班每年的學費也要達萬元,因此良好的家庭經濟條件,是選擇國際班的前提條件。此外,赴美留學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在美國上私立大學,每年大約要花費6萬美元,公立大學則大約是4萬多美元。”就讀於美國紐約大學的學生小林說,若申請不到獎學金,家庭的經濟壓力將會很大。

儘管面臨強大的經濟壓力,但這絲毫抵擋不住家長學生的報考熱情。送子女高中畢業後出國深造,已日益成爲國內一線城市中產以上家庭除走傳統升學道路外的一種新的教育選擇。

國際班考查學生綜合能力

“在考驗學生家庭經濟實力的同時,選擇國際班也在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溝通能力強,有創造性思維和超強適應能力的孩子比較適合上國際班。”據北京35中國際部校長王紅軍介紹稱,並不是經濟實力過硬就一定能上國際班,學校最終會結合英語測試、面試等成績,並參考中考分數從高到低進行錄取。

同樣,在北師大二附中國際部副校長馬驪看來,“學霸級”的孩子並不適合上國際班,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生比較適合。“到國外留學是選擇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環境,會面臨很多和當下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大心臟’”,馬校長建議性格比較外向、獨立自主意識較強、溝通參與能力優秀,並具備某種特長的考生選擇國際班。

■專家就訪

記者:“國際班”緣何受捧?

袁桂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際班熱”的背後有政策、經濟、社會等因素的正常推動。“比如‘教育規劃綱要’鼓勵基礎教育國際化、多樣化辦學,不少學校紛紛將中外合作辦學作爲重要發展戰略,而富裕的家庭希望送孩子出國留學,這些都客觀上促成了國際班的火熱。”

“國際班熱”另一方面也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例如收費偏高並缺乏依據,部分高中爲了追逐名利,條件不符合仍強制上馬國際班,以及不正規中介機構引發的虛假宣傳等問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熱”。

記者:早在今年3月底,北京市教委就宣佈不再審批新的高中國際班,繼續加強對高中國際班的招生管理。而在6月份北京市教委又發“重彈”,發文指出:公辦普通高中單方面引進國際課程,以課程改革實驗班等名義辦學的,所需費用納入學校辦學經費,不得向學生收取北京統一規定的高中學費以外的任何費用。可見,公辦高中國際班已經被套上了“緊箍咒”。“緊箍咒”下國際班如何發展?

汪明(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公辦高中引進國際課程,不應簡單做成出國留學‘預備班’,而應當致力於深化課程改革,滿足和服務於所有學生的需求。”

除了規範公辦高中國際班的收費和課程設定外,還應當根據國家和省市普通高中課程及學分規定開齊開足必修課程,“這種基本的規範要求,有利於解決當前高中國際課程班在課程設定、課時安排和學分互認等環節上隨意性過大的問題”。

據教育部統計,2013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45萬人,較2012年相比增長幅度達到13%。同時,2013年,低齡學生出國留學的人數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峯——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申請海外高中的人數增長尤爲明顯,留學低齡化已成潮流。業內人士提醒,低齡留學要求家長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需要家長“睇清”當前教育格局的走勢,爲孩子“打頭陣”。

上年2.3萬中學生赴美求學

陳卓文今年12歲,他和另外三名同學正在廣州一家英語培訓學校裏面等待上託福語言課。在當下,像卓文這樣提前準備留學的例子,已屢見不鮮。在其他學生正忙碌的準備着“小升初”、“中考”的時候,他們卻在求學路上探索着一種更爲新穎的嘗試。隨着出國讀中學的人數飆升,已經在國內習慣了“天天看排名,年年拼成績”的中學生,縱使是走到出國留學這一步,也是競爭依舊,只不過是“易地再戰”而已。

根據統計,在2012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共有2.3萬名學生赴美接受中學教育。但令人驚訝的是,在7年前赴美讀中學的學生僅有65名。集團留學行業研究院的數據也顯示,2013年,低齡留學的人數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峯——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增加兩到三成。

與高考後留學不同的是,中考後留學大都不需要提交語言成績,但學生必須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否則出國後難以跟上學習步伐。“海外中學的招生較爲靈活,我們有些語言水平並不太好的學生,在數學、邏輯等其他方面表現突出,仍然受到招生官的青睞。”廣之旅留學移民中心總監尹曉霞介紹,現在國外中學接受的語言考試包括SLEP、SSAT、TOEFL JUNIOR(美國、加拿大)、AEAS(澳洲),但語言考試並非必須條件。

中產家長期望“把最好的資源給孩子”

出國留學低齡化,正以爆發式一樣的速度發展,風潮席捲全國。這裏面摻雜各種客觀原因,國內家長對年青一代的寄託、國內外教育水平的差距等等,都促使更多的家長帶着孩子投身到其中。

採訪中,記者發現,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的家長,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或是知識分子家庭,接受過高等教育,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高;或是因公因私經常有到國外出行的機會,熟悉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一些實際情況;或者擁有比較穩固的經濟基礎,可以支撐他們比較容易地去實現一些中遠期的目標。“盡我所能,把最好的'資源給孩子。”陳卓文的媽媽的話說出了這類家長的普遍心聲。

當前國內的社會發展水平,已經不能充分滿足各個階層的生活需求。相比在經濟市場進行投資,把時間和資源灌注在孩子身上,開發孩子潛能,這種培養接班人式的教育投資,更能體現財富的價值所在,這成爲部分中產階層人士的一種共識。

低齡留學,家長最爲關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因此,陪讀成爲一些家長的選擇。“家長是否陪讀並無絕對,對年齡確實太小的孩子,陪讀對他的身心成長還是利大於弊的。”尹曉霞介紹,在熱門的留學地區,澳洲和新加坡的陪讀政策相對寬鬆,但澳洲的陪讀簽證不可以工作;新加坡公立學校、教會學校及國際學校允許母親陪讀,其孩子在校就讀一年後可以工作。

換了環境,更是換一種生活模式

“一方面,國內高中競爭激烈,能進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只是小部分,而海外教育資源豐富,學生有更加多元的選擇;另一方面,對於偏科的學生,即使在某個方面有特別突出的天賦,在國內現行的教育制度下,還是沒有辦法升入比較好的高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黃淑華分析。

黃淑華表示,海外高中充分尊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每所中學都有其特長的領域,如有的院校體育特別突出,有些學校在音樂、舞蹈等領域表現優秀。

“赴海外留學,不僅是轉換了學習、生活的環境,也是投入到一個全新的思維環境當中。”景鴻集團留學公司總經理黃思嫺提醒,面對着居所、學校及其他生活硬件的改變,這些都不是轉換的核心。“最爲本質之處,是你將會與一個有着不一樣思維模式的羣體進行廣泛接觸,人文環境從此‘大變身’。”

黃思嫺舉例,以美國中學教育模式爲例,他們也唯“分數”,但卻不是國內的考試分數,而是“學分制”。學生只要修滿指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學校同時會關注學生在領導、組織、社交及創新方面的個體表現,這些都是衡量學生成長、學生升學的綜合參考指標。黃思嫺認爲,隨着留學漸趨低齡化的趨勢持續加大,更多的中學生將會在海外展開新的求學生涯,這就要求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睇清’當前教育格局的走勢,爲孩子打好‘頭陣’。”

TIPS

熱門高中留學地申請要求

美國

申請要求:國內完成初三(9年級) 學生,成績中上,英文良好,可申請美國10年級;成績中下,英文一般,需倒讀回美國9年級。需要參加學校的面試。

申請時間:

一般提前半年申請私立中學

(備註:美國法律規定,公立高中只允許接受短期的外國交換學生,法定的最長時限爲一年。)

接受的考試(非必須):SLEP、SSAT、TOEFL JUNIOR

加拿大

申請要求:國內完成初三(9年級) 學生,成績中上,英文良好,可申請加拿大10年級;無語言可雙錄取。

申請時間:提前半年申請

接受的考試(非必須):SSAT

澳洲

申請要求:國內完成初三(9年級) 學生,成績中上,英文良好,可申請澳洲10年級;無語言可以雙錄取;

申請時間:

私立:提前半年至一年申請

公立:提前半年申請

備註:可辦理父母陪讀

接受的考試(非必須):AEAS

英國

申請要求:國內完成初三(9年級) 學生,成績中上,英文良好,可申請英國GCSE或A-Level課程;部分學校要求筆試或面試;無語言可參加學校內測。

申請時間:

私立:提前半年至一年申請

公立: 提前半年申請

新加坡

申請要求:國內完成初三(9年級) 學生,成績中上,英文良好,可申請私立中學O-Level課程;無語言可以雙錄取;或先讀3-6個月的政府中學預備班,透過考試後,擇優錄取進入公立中學中三

申請時間:

私立:靈活入學

公立:提前三個月至一個月申請政府中學預備班

備註:公立學校、教會學校及國際學校允許母系陪讀,且孩子在校就讀一年後可以工作

每年寒暑假,海外遊學就成了經濟條件相對不錯的中國家長給孩子的“假期必修課”。以往囊括劍橋、牛津、哈佛大學以及麻省理工等着名英美高校的產品最受中國家長青睞,而今年歐元區小衆深度遊也開始冒尖。

決勝網市場部副總裁南楠向《新民週刊》介紹,決勝網上“意大利奢侈品遊學團”就賣得很不錯:“歐洲奢侈品和貴族歷史相吻合,中國奢侈品歷史較短。現在就有意大利的學校專門組織那些想要學習奢侈品的中國學生,系統瞭解一下文化和當地特色。”而法國2周到一個月的“夏令營”也愈來愈受歡迎,“這些遊學以‘學’爲主,首先是語言培訓,其次是當地社交活動,與當地學生交流,還有一些短期周邊遊。”據悉,參加的學生以18-22歲爲主,他們往往都有去歐洲留學的計劃,現在的遊學只是“打前站”。

據悉,意大利奢侈品遊學團,一般收費在5萬人民幣左右,而“夏令營”大概3.5萬元人民幣。以上海法語培訓中心今年暑期的遊學項目爲例,20人遊學團將在法國待三個星期,其間入住當地家庭,除了法語培訓,當然還會有遊覽和購物環節。

至於歐元區留學,目前中國學生首選的是德國、法國這兩大歐元區經濟引擎,也有一些學生選擇意大利甚至芬蘭。在南楠看來,歐元相對人民幣貶值的吸引力對中國學生很有限。“美加留學成本30萬人民幣,歐洲一般20萬-25萬,一般家長首選學校質量再考慮費用,畢竟去留學的家庭都能承受這樣的經濟壓力。”

方方工作室負責人郭涵芳也持有相同觀點,她告訴《新民週刊》:“這幾年歐元其實貶值幅度並不大。而且歐洲現在學費都在漲,每年漲幅5%-10%,學費升值比歐元貶值可快多了。”25歲的南京小夥Jeremy今年9月要去巴黎念文學博士課程,他對《新民週刊》感嘆現在歐元還是太貴:“我前兩年去念碩士研究生課程的時候,歐元曾經‘破八’,現在都8.45了,早知如此,當年多兌一些歐元了。”

即便當下歐元貶值,最快也要對明年春季開學的學生有影響。南楠說:“留學因爲要提前一年申請,所以家長都是提前準備換好歐元的學費和生活費。例如,2014年歐元區入學的中國學生,家長在2013年就準備了。”

事實上,對於從小學英語的中國學生而言,留學歐元區的最大挑戰是學習小語種。據南楠介紹:“如果是去歐元區念研究生,中國學生可以選擇英語授課,但生活還是需要當地語言,所以也要在國內學3個月,考一個當地語言成績才行。而如果是去念大學本科,中國學生至少要在開學前半年把語言搞定。”

以上海法語培訓中心爲例,這幾年密集班(每週20小時)和強化班(每週10小時)開班越來越多,相對以往普通班(每週5小時)的“玩票”性質,更多的中國學生帶有留學目的而不是純粹興趣來學習法語,希望短期內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與此同時,暑期班也應運而生——通常4個月一級的學習時間被壓縮到2個月,爲的就是能讓一部分趕在9月開學的中國學生能夠在法國獨立生活。本文節選自《新民週刊》,原標題爲:“留學+置業:抄底歐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