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給忘恩的學生一點寬容

       人民網-江南時報     2003-04-22     作者:易家言 

給忘恩的學生一點寬容

 

我們沒有以任何方式報恩,並不代表我們沒有了感恩之情;只要牢記別人給予我們的恩情,永懷這份感恩之情,我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而曾經給予過我們恩情的人,也會因此而感到欣慰。我相信,那80名貧困生中,也有很多人的情況和我相似,或者由於其它原因沒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們並非都是忘恩負義之人,我們應該給他們一點點寬容。 

四川省某中學一位善良的食堂師傅張明星,雖然每月只有500元退休金,可他提供的“免費餐”在六年時間裏幫助80多名貧困生趟過荊棘,其中77人走進了大學校門。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受過資助的80名貧困學生沒有一個人回來看過張師傅,也沒有一個人以任何方式對張大爺表達過感激之情。此事經媒體報道後,立即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衆多網友都對這些貧困生的“集體忘恩”行爲表示了強烈憤慨和譴責,有的網友甚至認爲“人無感恩之心與畜牲無異”。 

初看這篇報道,我也感到非常驚詫和痛心。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些貧困學生接受的豈止是“滴水之恩”?爲何沒有一個學生知恩圖報,哪怕僅僅是回來看望張大爺?雖然報恩並不是貧困生的責任和義務,也不是張大爺提供“免費餐”的初衷,但是80名學生“集體忘恩”,無疑說明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成功。 

然而接下來,我又不由得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說來慚愧,當我對這些貧困生“集體忘恩”行爲深感痛心之時,才驀然發現自己其實做得未必很好。十幾年前我在南京某高校上學,一位姓貢的班主任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不僅在經濟上時常幫助我,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激勵了我、引導了我。那時大學生畢業還是由國家分配,以我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考評成績,理應優先挑選工作單位,但是像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畢業分配時自然受到了排擠。是我的班主任,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拒理力爭,才使得我如願來到了上海工作。 

當年和班主任道別之時,我在心裏默默發誓,將來一定要報答他給予我的恩情。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我沒有再回過母校。幾年前這位班主任也調到了上海工作,他所在的學校和我相距不過兩站路,但是至今我依然沒有去看望過他。看望這位恩師,幾乎成了我的一塊心病,很想去看望,又很害怕去見他。箇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我覺得自己工作十多年,還一事無成,辜負了恩師的厚望,對不住他的一片苦心,我甚至不知道見面後該跟他說些什麼,該如何面對他那殷切的眼神。雖然一直沒去看望自己的恩師,可是在我心裏,卻時時懷着感恩之情。我現在每天不停地寫稿,也曾不止一次地幻想過,將來出版一本個人文集,在扉頁上印着“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恩師×××”的字樣,然後拿着這本書去看望他---雖然我不知道,我的這個願望何時才能實現。 

嗦嗦寫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明,當我們對忘恩負義的人和事義憤填膺之時,我們中的很多人其實自己並沒能做到逢恩必報;我們沒有以任何方式報恩,並不代表我們沒有了感恩之情;只要牢記別人給予我們的恩情,永懷這份感恩之情,我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而曾經給予過我們恩情的人,也會因此而感到欣慰。我相信,那80名貧困生中,也有很多人的情況和我相似,或者由於其它原因沒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們並非都是忘恩負義之人,我們應該給他們一點點寬容。

 

標籤:忘恩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