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水北山居記》原文及翻譯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雖繁華之膠葛,恬然視之,而卻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雖清曠有餘,往往嗤鄙爲不足,而數興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豈人之彝性或固然歟?抑習俗相仍之久而弗克變歟?有能特立而不爲所移者,殆所謂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經歷②葉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爲海右名郡,南引七閩,東連二浙,宦車士轍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氣勢薰酣,聲光淪浹。人生其間,孰不聞雞而興,奔走於塵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慾?伯旼則不然。結廬蜃江之北,茅檐竹扉,僅蔽風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間與二三友攜酒壺,出由白鹿城,登華蓋名山,持杯浩歌,聲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綸於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隨,行吟夢草堂上,詩句不逼古人不欲休。當其適意時,乾坤空闊,竟不知榮辱之代遷,而寒暑之往來也。人皆曰:賢哉,吾伯旼!高情逸韻,皦皦霞外,跡雖朝市而心實山林,其近於古之君子哉!

    然予竊有疑焉:使伯旼爲布衣時,假此以洗心滌慮,庶幾可也。今佐大府,爲元僚,任七品之職,聳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猶不忘乎山居,無乃不可乎。試以伯旼之意逆之:官書叢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猶以爲不足,其能索句於寂寞之濱乎?上承乎府公,下轄乎掾曹,不敢抗之以爲高,不欲抑之以爲卑,慮宜詳矣,其能釣滄波而出白魚乎?民情真僞而莫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極乎毫釐,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連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鹹無之,而猶道之不置者,將馮夢以見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處二其心,故賤貧不能懾,富貴不能驕,始終一節,卓爲名臣。伯旼之賢所可稱道者,蓋如是而已。

    雖然,予猶有一說,爲伯旼告焉:當大明麗天,萬物畢照,名一藝者必收,佔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學之美,誰不羨之,其有不登於樞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闕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歸老於水北山居岸巾而坐與二三友追敘平生舊遊烹鮮酣觴從容而賦詩尚未晚也。

(本文有節選)

注:

①罍洗:古代祭祀或進食前用以潔手的器皿。②經歷:官名,職管出納文書。③鞅掌:繁忙勞累。④魏闕:朝廷的代稱。

翻譯

    古代的君子,他們身在朝市,雖然(面對)繁華紛亂, 卻能安然自得地看待,常有身處山林的遐想。如今的君子,他們身處山林,雖然(山林)清靜空闊有餘,(他們)常常不屑地認爲不夠,多有對山林之外朝市的嚮往之意,唯恐失去。難道人的常性或許原本就是這樣嗎?還是習俗沿襲久遠不能夠改變呢?有堅定的志向操守而不被改變的人,大概就(像)是所說的凡庸粗俗器物中的尊貴器物吧!

    湖府經歷葉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永嘉是海右著名的郡縣,南邊連通七閩,東邊與二浙相接,是官宦士子的車馬歇息之所,外國的商船珍寶紛集之處,氣勢盛大,聲名深入人心。人們生活在其中,誰不是聽到雞鳴便起,在昏暗無涯的塵世中奔走,來追逐(自己)小小的慾望?伯旼卻不是這樣。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的房檐兒、竹製的門扇,僅僅能夠遮蔽風日,給它取名爲“水北山居”。空閒時與二三好友帶着酒壺, 由白鹿城出發,登上著名的華蓋山,手持酒杯放聲高歌, 歌聲高亢響徹山林;有時划着小船,準備好魚簍,在江中垂釣;有時叫上小童僕相隨,行吟在夢草堂上,詩句不接近古人不罷休。當他順心合意時,(感覺)天地空曠遼闊,竟然不知道榮辱變化,寒暑交替。人們都說:賢明啊,葉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風韻,高潔脫俗,雖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卻歸於山林,他真是近於古代的君子啊! 

    然而我私下卻對此存有疑問:假如葉伯旼是平民百姓,藉此來摒除雜念消除憂愁,或許是可以的吧。(但)現在他輔佐上官,身爲僚佐,擔任七品職務,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說是(職責)重大啊;然而(他)還不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試着站在葉伯旼的角度來揣測:官府的文書細碎、雜亂,沒有時間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歸,還是認爲(時間)不夠,哪裏能有時間在清靜的水邊尋求佳句呢?上要承命於府公,下要管轄掾曹, 認爲上級尊貴不敢違抗,認爲下屬卑微不想壓制,考慮得應該很詳盡了,哪裏能(有心思)於碧波之中垂釣呢?民情真僞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卻不能完成,思考得深遠細緻,又怎能飲酒觀山流連風景呢?這三種情形,葉伯旼如今都沒有,還說不放棄,(難道)將依靠夢境來實現嗎?或者記載下來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懷嗎?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爲出仕或退隱改變心志,所以貧賤不能(令其)恐懼,富貴不能(令其)自滿,操守始終如一,超越(衆人而)成爲名臣。葉伯旼的賢明之所以值得稱道,大概就是這樣罷了。

    即便如此,我還是有一種想法,向葉伯旼告知:當光華照耀天宇,萬物普照,擁有一技的人一定會被招收,擁有一才的人一定會得到任用。就像葉伯旼美好的才學,誰不羨慕,豈有不被委以重任之理?伯旼應徹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頭,多一些爲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辭官到水北山居養老,衣着簡率不拘,灑脫而坐,與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遊覽,烹魚暢飲,從容賦詩,還不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