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組“技術與設計1”,使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匯入模組,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並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爲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透過本模組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瞭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透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三、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各班學生分爲2—4人的技術小組,便於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週填寫《技術課過程考覈小組量化表》,便於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於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繫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四、課時計劃

每週1學時,每學期20課時,共計40課時。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2

一年一度的軍訓工作,在泰州武警支隊直屬中隊直接支援下、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在各部門的通力協助下,經過全體學員的頑強拼搏,取得了圓滿成功。

今年軍訓從8月18日開始,至24日結束,歷時7天,受訓學員爲1045人,因病請假6人。本次軍訓以提高同學們的國防觀念、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吃苦耐勞的作風爲目的,實行科學化的訓練。透過軍訓,同學們學有所成,綜合素質提高了,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增強了,鍛鍊了體魄、磨練了意志、形成了團隊合作精神,達到了舉行軍訓的預期目的。

爲了高質量完成每年的新生軍訓,切實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學校黨總支、校長室非常重視,做到早計劃、早安排,多次召開有關部門會議,研究部署軍訓工作,併成立了以燕校長爲組長的軍訓領導小組,由政教處具體負責軍訓的籌劃、準備工作,學校領導與武警領導組成新生軍訓指揮中心。承訓武警部隊抽調專門力量,進行了具體分工。軍訓期間,燕校長、何副校長多次深入訓練場檢查、指導軍訓工作,各排長堅持冒着炎熱的天氣,跟隨在訓練場協助教官抓好訓練,極大地鼓舞了軍訓人員的熱情。政教處全體同志明確分工,不顧繁瑣,嚴密組織,確保了軍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透過軍訓,同學們學習和掌握了有關的國防知識和技能,增強了國防意識。同學們第一次穿上了軍裝,真切地感受到作爲軍人的深刻內涵和神聖職責。透過軍訓,同學們大大增強了國家意識、國防意識、民族意識,增強了祖國安危在我心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到不僅要認真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還要努力拼搏,肩負起保衛祖國的重任。同時,同學們還了解了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學會了隊列操練等基本軍事技能。

透過軍訓,同學們還樹立了自主、自立、自強、自信觀念,競爭觀念,時間和效益觀念,拼搏和進取觀念,經受住了身體和心理的考驗。軍訓,不僅磨練了同學們的堅強意志,也培養了同學們的良好作風。在教官的言傳身教下,同學們透過自身的磨練逐漸懂得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克服困難,如何用堅忍不拔的意志來支配自己的行動,達到預期的目標。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同學不論是在驕陽烈日下,還是在秋風細雨中,總是邁着矯健的步伐,喊着響亮的口號,唱着嘹亮的歌聲,在汗流浹背中錘鍊自己的意志,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個動作,克服每一道難關。

透過軍訓,同學們的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了。軍訓,使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團結一致,纔會取得成功;只有努力拼搏,纔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要樹立團隊意識,要一切行動聽指揮。軍訓,使同學們的心中涌動着一股綠色的清泉,使同學們逐步擁有了軍人那種純潔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本次軍訓活動雖然結束了,而我們同學們的高中生活纔剛剛開始,我們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要保持軍訓中形成和表現出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堅不可摧的作風、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保持高度的組織紀律性,認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爭做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新世紀高中生,力爭在三年後再創輝煌,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爲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剛接觸這些新生,並沒有深入地瞭解,雖然大家都說這屆高一年學生的基礎相對說比較差,但是目前從整體上課的情況來看,學生普遍聽得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課堂氣氛活躍,遇到不懂的就會問,作業也按時有效完成。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們肯學。

二、教材與教輔分析

本學期高一物理的教學任務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必修1這本書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課程的四個特點:注重基礎。1、強調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保護探索興趣,學習慾望; 2、強調知識的構建過程,注重培養物理實驗、科學探究能力;3、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物理學核心概念的建立。必修1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基礎,有很多重難點都是高考、會考中的重難點,比如勻變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等可以說是整個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質點、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學們進入高中新接觸到的,理解起來又比較費勁,但是這些概念是學習運動學部分的關鍵,因此務必要引起學生重視。

三、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帶領學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礎,爲進一步學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輔墊。學生能夠在活躍的教學氣氛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把握好重點。並在學好基礎之上,有意識讓學生接觸到往年的高考題,拓展他們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並在平時注重養成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規範解題的格式和步驟。堅持小測並保證質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鞏固。爲此,具體要求如下:單元考、期中、期末考試中力爭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相對別的平行班級穩步提高。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因材施教,精講精練,及時鞏固,改進不足,爭取每位學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強實驗課的教學和探索,特別是分組實驗,要保證學生都能獨立地完成,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用實驗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努力滲透物理研究問題方法的培養。

3、重視課外活動,進行物理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的指導,進行研究性學習,給學生以充分的課外研究探索的舞臺,使學生的課外物理活動豐富多彩,真正成爲培養興趣、發展能力的陣地。

4、在教學中可以理論聯繫生活,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有用,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五、教學研究的計劃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開發本校的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節課後進行教案的整理以及進行教學反思,重新備課,同時對一些典型的習題、例子、素材加以蒐集和整理,爲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資料做出應該做的工作。

3、堅持每週與備課組成員進行一到兩次的集體備課,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探討,尋找更好的教學模式。

4、堅持每週聽一節同行的課,課後及時與上課老師探討交流,研究教學中的長處與不足,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六、繼續教育的計劃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多聽講座,多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深入鑽研高中新課程理念,以先進理念推進高中新課程實施,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化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化學角度逐步認識自然界,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分析社會現象,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和僞科學,而且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新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繼續感受化學再生長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進一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繼續推行“六步實效教學流程”策略,培養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試題方面注重考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整合三維目標全面考查的基礎上,注意試題的基礎性,探究性、開放性、應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爲社會和上一級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

二、研修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研讀《化學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4、結合學情,探尋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實驗能力。改變學生實驗操作不規範的現狀。

5、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

三、重點工作

1、透過對《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校規、校紀的學習,用自檢、自查的方式提高師德水平。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3、積極進行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認真學習、結合新課改的理論,進行資源包的學習。

四、具體措施

1、利用業務學習等時機,深入學習《規範》,經常向師德先進的教師,對照先進人找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

2、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時時做學生的表率。

3、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學生,深刻領會教材內涵,準確把握教材的深淺度

4、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創新,努力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上40分鐘還給學生。

5、堅持用標準音、規範字教學,認真搞好基本功訓練。

6、參加學習時認真記錄,認真完成隨感,案例等書面材料。

7、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心靈上與學生溝通,既做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益友。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5

一、關於教學計劃的說明:

上學期由於複習初中內容,將繼續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及本學期繼續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別爲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總共四章內容。

二、教學目標: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爲例,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2。方法目標: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現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從能量的觀點和守恆的觀點來處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曲線運動》可分爲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單元第二節、第三節,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並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三單元勻速圓周運動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象。講述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爲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單元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三單元第四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第三章《機械能》可分爲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第一節和第二節,講述功和功率。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第三單元第六、七節,講述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6

知識目標

1、能夠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一個已知力的分力;

2、會用三角形法則求解;

能力目標

1、熟練掌握物體的受力分析;

2、能夠根據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分解;

情感目標

培養分析觀察能力,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的研究態度。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分析

是力的合成的逆預算,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將一個已知力進行分解,所以平行四邊行定則依然是本節的`重點,而三角形法則是在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基礎上得到的,熟練應用矢量的運算方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的難點。

教法建議

一、關於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

是力的合成的逆預算,是求一個已知力的兩個分力。在對已知力進行分解時對兩個分力的方向的確定,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的。在前一節力的合成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於運算規律的掌握會比較迅速,而難在是對於如何根據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課本上列舉兩種情況進行分析,一個是水平面上物體受到斜向拉,一個是斜面上物體所收到的重,具有典型範例作用,教師在講解時注意從以下方面詳細分析:

1、對合力特徵的描述,如例題1中的幾個關鍵性描述語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與水平方向成角,關於重力以及地面對物體的彈力、摩擦力可以暫時不必討論,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合力產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現象入手(如下圖所示)。由於物體的重力,產生了兩個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壓靠在牆面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鉛筆、橡皮筋,用手代替牆面體會一下鉛筆重力的兩個分效果。

3、分力大小計算書寫規範。在計算時可以提前向學生講述一些正弦和餘弦的知識。

二、關於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議: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實際上是利用了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後就變成了在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的問題了。使計算變得簡單。由於學生在初中階段未接觸到有關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師在講解該部分內容時,首先從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靜止物體的受力平衡問題時,粗略介紹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學設計方案

一、引入:

1、問題1:什麼是分力?什麼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麼定則?

2、問題2:力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教師總結:如果幾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原來的一個力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幾個力就叫做原來那個力的分力。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反之,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課程內容。

二、授課過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教師講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過程,所以平行四邊形法則同樣適用於。如果沒有其它限制,對於同一條對角線,可以作出無數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如圖)。這就是說一個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無數對不同的共點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樣,一對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個確定的結果。一個力究竟該怎樣分解呢?(停頓)儘管沒有確定的結果,但在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時,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下面我們便來分析兩個實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

例題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一個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該力與水平方向夾角爲,這個力產生兩個效果:水平向前拉物體,同時豎直向上提物體,,因此力可以分解爲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沿着豎直方向的分力,力和力的大小爲:

例題2: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爲平行於斜面的分量和垂直於斜面的分量(如圖),使物體下滑(故有時稱爲“下滑力”),使物體壓緊斜面。

3、練習(學生實驗):

(1)學生實驗1:觀察圖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學生可以利用手邊的工具(橡皮筋、鉛筆、細繩、橡皮、三角板)按圖組裝儀器、分組討論力產生的效果,並作出力(細繩對鉛筆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圖。

實驗過程:將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將鉛筆與橡皮筋連接,鉛筆尖端卡在手心處,體會一下鉛筆的重力產生的效果,在鉛筆上掛接上橡皮,思考拉力產生的效果?

教師總結並分析:圖中重物拉鉛筆的力常被分解成和,壓縮鉛筆,拉伸橡皮筋。

(2)學生實驗2,觀察圖示,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鉛筆重複實驗,對比結論是否正確。

教師總結並分析:圖中重物拉鉛筆的力分解成和,壓縮鉛筆,拉伸橡皮筋。

儘管沒有確定的結果,但在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時,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

4、課堂小結:

探究活動

題目關於“杆的受力分解”與“繩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勞動、學習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繩子爲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進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與“繩的受力分解”具有實踐意義。有關內容可以參見備課資料中的“擴展資料”。讓同學觀察周圍的力學工具,對比杆與繩子,分析說明各個物體的受力特點,與其有關的題目可以參見如下:

1、晾曬衣服的繩子,爲什麼晾衣繩不易過緊?

2、爲什麼軟紙經過摺疊後,抗壓性能提高?對比拱橋的設計,有什麼感想?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7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學設計選自人教版新課標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節《質點參考系和座標系》,要描述物體的運動,首先要對實際物體建立一個最簡單的物理模型—質點模型。由於運動的相對性,描述質點運動時必須明確所選擇的參考系。爲了準確的、定量的描述質點的運動,還要建立座標系。質點、參考系和座標系是描述物體運動的基礎知識,教材中逐步展開這些內容,最後介紹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本節介紹質點、參考系和座標系,不僅是這一章學習的基礎知識,也是以後力學各章學習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在實踐中有廣泛的、重要的應用。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知道科學抽象是一種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參考系的選取在物理中的作用,會根據實際情況選定參考系。

(3)會用座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和位置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1)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律中的作用,讓學生將生活實際與物理概念相聯繫,透過幾個具體的例子讓學生自主討論,在討論與交流中,自主昇華爲物理概念。

(2)透過參考系的學習,知道從不同角度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從熟悉的常見現象和已有經驗出發,體驗不同參考系中運動的相對性,提示參考系在確定物體運動時客觀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學生形成勤於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熱愛自然,關心科技,正確方法,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理解質點的概念;

2、從參考系中明確地抽象出了座標系的概念。

(2)難點

1、理解質點的概念

四、教學突破

課前師生收集豐富的圖片、視頻、文字等資料,聯繫學生日常生活中身邊熟悉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透過老師引導,學生得出有關物理概念,從而使學生樂於探究和思考。

五、教學流程設計

(一)引入課題

教師活動

1、(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反映物體運動的視頻,雄鷹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綠茵場上飛滾,連靜靜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萬裏”……)。請同學們思考回答:這些場景中哪些物體是在運動的?在物理學中,什麼叫做機械運動?舉例說明。

2、對學生的舉例分析給予評價,並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總結機械運動的概念。

3、指導學生分析視頻資料,指出: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運動是宇宙間永恆的主題,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詩人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描繪氣勢磅礴的瀑布,畫家也可以用美麗的畫筆描繪出動感十足的情景,那麼,我們怎樣描繪物體的機械運動呢?即怎樣地描述物體上各點的位置及其隨時間的變化呢?

(二)物體和質點

教師活動

1、研究物體的運動,首先要確定物體的位置。物體都具有大小和形狀,在運動中物體的各點的位置變化一般說來是不同的,所以要詳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其變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多媒體展示三幅圖),在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圖片中,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注意地球同時又在自轉,所以地球的各部分離太陽的遠近在不斷變化。

2、分析:地球是一個龐然大物,直徑約爲12800km,與太陽相距1。5×108km,也就是說地球直徑約是它與太陽距離的萬分之一。當我們討論地球的公轉時怎麼看待地球?有什麼巧妙的方法?

3、指導學生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想到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採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即不考慮物體各部分的差異,把物體簡化成爲沒有大小、形狀的點,或者說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物體。

4、可見,引入質點是爲了使物體的位置有一個確切的概念,使物體的複雜運動轉化成點的運動。

5、總結得出①質點的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即沒有形狀、大小、體積而具有質量的一個點,質點具有物體的全部質量。②質點是人們爲了使實際問題簡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引入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儘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是物理學上經常用到的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科學抽象。

6、進一步說明:物理學對實際問題的簡化,必須從實際出發,撇開不考慮的(只能是與當前考察無關的因素),和對當前考察影響很小的次要因素。

1、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研究地球公轉時,由於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個部分的差異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視爲一個點。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狀把地球看作一個點時,能夠忽略地球質量嗎?

聽講,記錄,認真體會,理解引入質點的意義。

2、討論①是不是隻有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②地球的自轉和轉動的車輪能否被看作質點?

③物理中的“質點”和幾何中的點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關於質點簡化的條件

一個物體能否抽象成質點,並不是取決於物體的形狀和體積大小,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①平動的物體一般可以看作質點

做平動的物體,由於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用一個點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在這種情況下,物體的大小、形狀就無關緊要了,可以把整個物體當質點。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車身上各部分的運動情況相同,當我們把汽車作爲一個整體來研究它的運動的時候,就可以把汽車當作質點。當然,假如我們需要研究汽車輪胎的運動,由於輪胎上各部分運動情況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質點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體在不同情況下有時可看質點,有時不可以看作質點,一列火車從北京開到上海,研究火車的執行的時間,可將火車看成質點,而火車過橋時,計算火車過橋的時間,不可以將火車看成質點。

②有轉動但轉動爲次要因素

例如:研究地球公轉時,可把地球看作質點;研究地球自轉時,不能把地球看作質點。

③物體的形狀、大小可忽略

再如:乒乓球旋轉對球的運動的較大的影響,運動員在發球、擊球時都要考慮,就不能把乒乓球簡單看作質點。

(三)參考系

1、坐在教室裏的同學看到其他同學都是靜止的,卻不知道他們都在繞着太陽在高速運動着,這裏面蘊含了什麼問題呢?

2、讓學生觀察圖1。1—3和1。1—4,閱讀圖右文字,回答以下問題。

①得出什麼結論?②就圖1。1—4能否提出一些問題?(例如爲什麼跳傘者總是在飛機的正下方)

小結

①參考系是參照物的科學名稱,是假定不動的物體。一個物體一旦被選爲參考系,就認爲它是靜止的。在選定參考系後要假定自己站在參照物中去觀察物體的運動,即“參考系上長着觀察者的眼睛”。

②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同一參照系,比較纔有意義。

③在運動學中,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但在實際選擇參考系時應以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爲原則。在沒有特別說明時,通常以地面爲參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通常選地面或相對於地面而靜止不動的其他物體作爲參考系。

(四)座標系

1、提出問題:怎樣定量(準確)人描述車或劉翔所在的位置?

2、提示:你的描述必須能反映物體(或人)的運動特點(直線)、運動方向、各點之間的距離等因素。

3、總結:①爲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座標系。座標系是在參考系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概念,是抽象化的參考系。爲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需要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座標系,如果物體在一維空間運動,即沿一條直線運動,只需建立直線座標系,就能準確表達物體的位置;如果物體在二維空間運動,即在同一平面運動,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當物體在三維空間運動時,則需要建立三維座標系。

①一維座標:描述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即物體做一維運動時,可以以這條直線爲x軸,在直線上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建立直線座標系。如圖1—1—1所示,若某一物體運動到A點,此時它的位置座標XA=3m,若它運動到B點,則此時它的座標XB=—2m(“—”表示沿X軸負方向)。

(五)鞏固練習,交流和小結

教師活動

出示課堂練習;

引導組織學生回顧本節知識;

組織各小組成員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教師對該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對學生的總結給予肯定和評價。

學生活動

按照要求完成課堂練習;

根據老師提供的資訊回顧本節知識;

在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做好書面總結;

聽老師總結,補充修改自己的書面總結。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8

一、教學要求

本學期繼續使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在我區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新大綱修改而成的。《高中物理學習講義》在我區連續試用了11年,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我區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特色。經過修改後的這套教科書,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學習講義》的基本特點,並且根據教育部頒佈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的精神,對教科書的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課後的習題等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注意加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繫,有助於高一學生的學習。

根據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精神,在使用該教材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基本出發點,樹立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思想,根據各校、各班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計劃和和教學目標要求,滿腔熱情地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二、本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本學期共20周,實際安排授課時間17周,按每週3課時(未計入可安排的選修課一課時)計算,共51課時。期中練習安排在第11周,期末練習安排在第21周。建議各章的教學時數爲:

第一章力力的合成和分解6課時

第二章直線運動9課時

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6課時

第四章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6課時

期複習與練習

第五章物體的平衡4課時

第六章圓周運動6課時

第七章萬有引力6課時

第八章功動能定理5課時

學生實驗7課時

三、幾點說明:

1。建議期中練習前教學進度控制到第四章結束。

2。在教學中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首先是會考要求與要求的關係,高一學生的文理傾向並不形成,因此不要過早的向要求靠攏;第二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關係,特別注意

九、十兩個月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一定要適當,這套教科書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希望在教學中認真體會,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第三是知識的形成過程與講練習題的關係,切忌以講練習題替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3。對於學生實驗,教材中將遊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實驗的起始位置,請任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實驗內容與進度,注意從一般的實驗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以形成良好的實驗素質和實驗習慣。

三、主要教研活動

本年級教研活動的重點是對新大綱的學習和落實,特別是最近幾年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和剛開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師更要加強研究。全體的教材教法分析與介紹,一般每月一次,對新高一教師則準備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項活動內容,包括集體備課、經驗介紹、研究課等。具體活動安排見每月的《進修活動日程安排表》。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9

就內容來說,目前有這麼幾項工作:數學教學、班主任、新教師培訓、繼教網工作、個人發展。如果不做高要求,這些活兒已經可以駕輕就熟了。然而在成型的文案和經驗裏,有些問題是無法視而不見的,於是,解決問題就是當下的行走方向。架幾座橋(設計框架)、鋪幾條路(調整思路)、換幾雙鞋(探索方法)、邁幾道坎(突破難點)就是這學期的目標。這學期的心理目標是實現樂教樂學。

一、數學教學

1.初高中銜接知識的處理。軍訓期間如果每天能抽出一點時間,儘量把初高中銜接的幾個知識點補充完畢,否則加自習課去做,往常捎帶腳的講解效果很差。

2.一貫性做法。(1)預習方式和學生商量,晚上或課前5-10分鐘填寫學案,晚上效果不佳且增加心理負擔,課前如果不抄襲的話也同時達到了提前準備好課上用品的目的,試驗幾次看5分鐘是否能完成。(2)作業分兩項,作業本把握簡單、基礎、題量適中、規範書寫的原則,練習冊批閱完後發答案、習題課上點撥跟蹤幾個訓練題。(3)單元複習系統歸納,學生腦子裏形成知識網。(4)查漏補缺、知識配題、識記檢測等需要設計形式與時間。

3.授課準備。(1)在學案中刪去過時、不精準的部分,添加情景、新感悟(知識、題目等)、學生活動等內容。(2)通讀教材、教參、名家解讀,先做練習冊。(3)針對課時不夠的問題,不能影響教學進度,若不加自習課,必須整合教材內容,大膽刪減,直擊重難點。(4)學習性總結一切可以調動學生熱情的手段,最大化實現主被動關係的轉換。

二、班主任工作

1.摸索一套集體管理機制取代量化扣分。(1)誠信教育先保證學生心理安全。(2)紀律教育轉化到班組、小組、自己那裏去,嘗試班規由學生制定、執行、懲罰、討論,重點是自我管理的參與熱情,主動的勇氣和小改變的實現形成的成就感是難點。

2.完善幾個系列活動。(1)集體組織的設立承載着規範秩序和發展班級的職能,逐步探索實施。(2)教師主講的班會課按發展階段制定主題,寫出教案。(3)學生、班級成長記錄以不同的形式展開,教師負責的更不能鬆懈。(4)每一個難題背後都埋藏着智慧,這一輪不要再輕易錯過。

3.嘗試一下李鎮西的“五個一”,看是否能實現。

4.嘗試一下近期閱讀的相關書籍中收穫的新觀點、新做法,進一步觸摸教育本質。

三、新教師培訓

1.希望獲得的效果。形式向簡單、可操作靠近,生成性自然越發散越好,把用理解式的談心取代說教。

2.希望達到的目標。與不參訓教師相比較的話,新教師收穫三個“一點兒”就算成功:懂的多了一點兒,做的好了一點兒,想的深了一點兒。如果有一個種子在心裏發芽了,那將是最完美的結果。

3.管理與發現。在人的培養過程中,與其說是管理,不如訓練管理者去發現,進而讓新教師正視弱點,發揮優勢。把教育的景象展現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暴露出來。提升他們的能力是本事,包容他們的不足是高見,批評卻不能給出解決方案是無能,若不能敏感的捕捉到他們的進步願望反而打消或誤導了其工作熱情,則是犯下了難以收拾的錯誤。

四、繼教網工作

1.九月、十月初發簡報兩期,值班的晚上發一篇文章,每天放學前批閱作業一次,日常交流用手機答覆一日一次。文字性評價留存,同類答覆節省時間。

2.與專家做幾次溝通,瀏覽一些優秀輔導教師的工作室,記錄一些學員帶給自己的啓示。

五、個人發展

1.來年需要的幾個硬性指標找機會完成,表格備份。

2.做事是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寫作的素材,寫作是發展的路徑。這是目前所能達成的最佳方案。

3.繼續學習與外部世界的和諧相處,心理強大不僅在於我能,理智的認同和感性的解放是自己當下最需要的。

4.站得高一點,粗放一點,學會放手,抓住要害,效率也許會高一點。

高一教學教學工作計劃10

對於剛升入高中的學生而言,有五方面的計劃與高中生密切相關,具體包括作息計劃、必修課計劃、選修課計劃、拓展計劃和選科計劃。

“作息計劃最關鍵在於執行,有的同學雖然計劃10點鐘睡覺,可是做作業拖沓,時常是十一二點才睡覺,這樣的作息計劃,就等於沒制訂。”良好的作息計劃,不但可以保證同學們有規律的生活,也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

其次,針對必修課計劃,很多同學認爲,“這有什麼好計劃的?不是按老師的要求學就可以了嗎?”必修課計劃是重要的學習計劃,不但要在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中都要有所體現,而且對於具體學科,每個學期要取得怎樣的成績,要達到怎樣的要求,都應該逐一分析自己的實力以及自己所處的學校環境,制訂課前預習計劃,課堂學習計劃、課後複習計劃、補充學習計劃。

而選修課計劃是學校提供平臺、選單,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計劃。與必修課計劃不同,同學對選擇哪些課程有一定的自主權,因此,選修課計劃更能體現同學的個性和興趣。

“三大方法”監督調整計劃

在實現目標、實施計劃的過程中,反饋與調整是自始至終的。在此,推薦三大方法供高中生不斷調整計劃。

第一是日記法。“在睡覺前,想想這一天究竟做了什麼事,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每天保持這樣的思考,不怕自己沒有良好的學習狀態,也不必擔憂自己無法達到目標。

第二是自主互助法。即以自己爲主導,同學們要互相幫助和監督。比如,可以請一位同學,讓他來監督自己高中語文,這種監督是公開的、透明的。這種辦法對於自控力不強的同學是比較管用的,針對同學提出的意見,來改變自己,促進自我完善。

第三是階段小結法。高中的階段小結有很多,比如單元測驗、中期考試都是階段小結。階段小結法可以分析階段目標是否合理,階段計劃是否得到執行,以此找出哪些地方表現不錯,哪些地方尚有不足,及時進行調整,同時可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計劃進行適當修正。

下面爲高中新生介紹三種新的學習方式,首先是閱讀,有意識地培養閱讀興趣,多讀書,讀好書。其次是網絡,網絡是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利用搜尋引擎可以方便查找我們想要的資訊,網絡還是巨大的交流平臺,透過Email,同學可以向老師講述心裏話,透過建立個人博客,記錄自己的成長感受、學習心得,網上還有很多名人博客,這也是同學們的學習資源。再次是生活,現如今,很多同學其實是遠離生活的,現在有不少中學開設了通用技術課,教同學如何裝電燈,修馬桶等基本生活技能。對於中學生而言,投入到生活中,纔會愛上生活。

標籤:高一 計劃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