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迷戀網絡 追求心理滿足是重要原因

                         中國青年報     2002-12-13     

 

 本報訊(記者閔捷)共青團四川省委和四川省社科院日前聯合完成的一項大型青年調查顯示,一些青年迷戀網絡的重要原因,是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獲得成功的機會遠遠高於現實生活,個人可以獲得心理滿足。 

 此次調查範圍包括四川的絕大部分地區,回收了5000多份有效的問卷,調查組織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李東山教授介紹說,許多新聞報道過一些青年因爲迷戀網絡而出現荒廢學業等問題,這不僅僅因爲青年缺少自控能力,還在於網絡的虛擬特性。 

 在接受調查的上網青年中,有16.52%的個人完全隱瞞真實身份,有37.86%的人基本隱瞞身份,兩者合計超過了一半,而從不隱瞞身份的只有12.98%。李東山說,隱瞞身份的目標就是期望在網絡中重新塑造一個形象,一個隱藏自身缺點,增加更多優點,能夠吸引他人的形象,顯然這種虛擬的個人具有更多的`成功機遇。 

 上網者中,有26.32%的人認爲網絡中間沒有真實,有24.83%的人認爲匿名就是爲保護自己。超過一半的人都採用了匿名方式來拒絕爲自己的行爲後果負責。換句話說,他們認爲只要自己沒有暴露真實身份,也就沒有人來追究責任。匿名效應使得個人能夠放手地在網絡中創造自己的事業,即使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也不會有個人的責任。相反,如果獲得了成功卻可以得到充分的心理滿足。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獲得成功,不僅需要自身付出代價,而且也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環境。這在許多青年看來就是需要一定的機遇,認爲制約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機遇的被調查者,佔到了總數的30.49%。 

 網絡爲這種期望與現實的衝突提供了一種緩衝的方式,虛擬世界獲得成功的機會遠遠高於現實生活,而且這種虛擬世界的成功是虛假的,並沒有佔用實際的資源,特別是在網絡的遊戲與聊天活動中,青年更能充分體驗這種成功的喜悅。 

 網絡遊戲已經不同於以往的電子遊戲,它既沒有確定的程序,也不是個人與計算機的對戰,而是網絡中不同個人所支配的替身所進行的拼爭。如果遊戲獲得了成功,就可以較好地滿足個人渴望成功的需求,如果失敗了,也可以重新開始,甚至重新尋找替身以求獲得成功。成功的相對性與可能性都有力地吸引着尚未成功的青年人。 

 網絡聊天情況也相同,當個人以暱稱進入聊天室的時候,就已經選擇了自己的替身,如果在與其他人聊天時得到稱讚,就會獲得成功的感受。如果被其他人所漠視,則可以更換替身來改變自己,最終獲得心理滿足。 

 李東山說,網絡爲滿足青年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新的方式,但是,替身畢竟不是真實的個人,如果將替身的成功看成是自身的成功,就會迷失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

 

標籤: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