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臺階》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臺階》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臺階》教案(通用5篇)

《臺階》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學習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優秀品質。

2、體會本文圍繞“臺階”命題立意,選材剪裁的好處。

3、學習本文平實、質樸、充滿深情厚意的語言。

二、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自瀆課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的能力。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人物形象。

3、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任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1)教師講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學生體會故事的寓意: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願望,體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追求的精神。

(3)《臺階》中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與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書課題——臺階)

(4)本文是一篇小說,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小說的基礎知識。

2、學生快速的閱讀課文,注意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1)注意下列詞語的形、音:門檻、煩躁、晌午、瞬間、尷尬、煙癮、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廣衆。

(2)使用第三人稱說說本文的故事梗概: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

舉例: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的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幹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於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臺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3、明確小說的結構:

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組成,本文是一篇結構完整的小說,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分析本文的結構:

(1)開端:父親覺得自己家的臺階低,要造高臺階的新屋。

(2)發展: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準備。

(3)高潮:終於造起了有九集臺階的新屋。

(4)結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第二課時:

(一)教學任務:

理解人物形象;與《背影》比較分析。

(二)教學過程:

1、理解人物形象:

問題探究:

(1)父親爲什麼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2)父親爲了建造新屋以及臺階作了哪些準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3)作新屋和造臺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4)臺階造好以後父親有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理?

(5)爲什麼新臺階造好了,父親反而感到處處不對勁?

小結主旨:本文敘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臺階》暗寓了中國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2、寫作技巧探究。

(1)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三集青石臺階上用了那麼多的筆墨?

(2)爲什麼造新屋的主體工程寫的簡略,造臺階反而寫的詳細?

(3)文章較詳細的寫了父親的腳板的泥沙以及洗腳一節,似乎與文章的中心無關,可以刪除嗎?

小結:本文選材精當,詳略有致。凡是與臺階有關的內容不惜筆墨,盡情揮灑,而與臺階無關的則惜墨如金,有的點到爲止。

3、比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請分別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結:這兩篇文章所寫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作者卻能挖掘深邃的內涵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情,體會意蘊,從中受到教益。

《臺階》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涵。

2、研讀重點語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線索,學習如何選材。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父親”的形象特點及其意義。

三、策略和方法:

教師,學生合作探究。(析讀法、討論法)

四、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字詞,思考課後問題,瞭解課文內容。

老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匯入語:我們學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摯的愛,看到了在困頓中前行的身影,在我們的眼中,父親是含蓄的、堅韌的,默默承擔家庭的重任,

壓彎了腰板……今天我們學習一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位父親。

(二)整體感知,把握故事情節

1、速讀課文,簡略概述故事內容(提示:誰幹什麼?)

2、提示思考:

a、父親爲何要造一間有臺階的房子?

b、父親是如何造起一間有臺階的新屋?

c、新屋造好後,父親變得怎樣了?

3、學生表述:講述的是一個……的故事。

(三)研讀賞析,領悟人物形象

1、再讀課文,看看作者還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父親,作者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分析一下。

學生細讀、思考、交流。

2、提示思考:

a、造屋原因的關鍵一句話是什麼?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文眼)。(分析本句,感知父親形象。因爲臺階是地位的標誌。我們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父親渴望受人尊重。)

b、從那些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性格?

c、作新屋和造臺階時父親是怎樣操勞的?劃出這些句子,體會父親的性格特徵。

d、品味下列語句,談出你的感受:

①“父親坐在綠蔭裏,……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表現父親怎樣的感情?

②“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

e、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纔對,可是卻表現得極不自然,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學生表述:在我心中父親是一個……的人。

4、主旨:敘述了父親建造高臺階的過程,表現了父親爲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堅韌不拔、不知疲倦的,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憐憫。《臺階》暗寓了一般農民人生的奮鬥過程。

學生表述:臺階是父親的……

爲了臺階,父親……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1、父親是這樣一個老實厚道、謙卑而又要強的農民,那麼你認爲父親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房子僅僅是爲了顯示地位嗎?若不是,那又是爲了什麼?(生:a、實現自我價值

b、追求人生目標c、爲了子孫後代……)

2、父親爲了建造高臺階的宏願勞苦了一生,但是,當新屋真的建成了,父親卻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的代價,你認爲父親這樣做值嗎?請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3、學生表述:父親,我想對你說……

(五)佈置作業

談談你心目中的父親。選一個角度寫下來。

《臺階》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2.理解、積累“尷尬、煩躁、微不足道、大庭廣衆”等詞語。

3.把握課文敘述角度,體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4.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5.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教學流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們曾透過飽含作者對父親困頓前行中的父輩的身影,體會到父親對兒女那深沉而厚實的愛;今天學習的李森祥的小說《臺階》,體會作者透過獨特的視角,爲我們展現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去感受父輩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誦讀感知,整體把握

教師提示閱讀要點: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父親覺得自家的臺階低,望着人家高高的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爲了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都,父親作了哪些準備工作?

(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父親每天撿磚、瓦、鵝卵石等。往瓦罐裏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

(終於建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願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父親爲此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三、學生速讀全文,就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分析評價和心得。

教師啓發、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交流中不太準確的理解,一般不予糾正,留待深入理解課文時解決。

學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說以農民的兒子爲故事敘述者,採用第二人稱的寫法。

(2)課文圍繞“臺階”命題立意,安排材料的詳略。“臺階”是全文的焦點,顯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親這一非常要強又老實厚道的農民形象。

(4)課文的關鍵句是“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對高臺階新屋的追求,深層地說是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臺階砌好後放鞭時,文親喜悅的神情描寫是非常個性的,很有特色。

四、合作研討。

學生小組內研討以下問題,然後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1)爲什麼“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

(因爲臺階是地位的標誌。人家高的有十幾級,自家臺階只有三級,被人小看,“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沒有地位,所以總覺得自家的臺階低。)

(2)在父親的努力下,新臺階終於砌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爲什麼父親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了?

(不對勁。臺階底,意味着經濟地位地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3)作者爲什麼在老屋的三級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這篇小說題爲“臺階”,先在老屋的臺階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造新屋的時候託石板閃了腰,前後就形成對比。

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

第三,寫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貧困。)

(4)“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裏栽着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爲什麼不作心理描寫?

(父親抽菸時專注地望着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他嚮往,他在謀畫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這篇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寫神。)

(5)爲什麼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父親放鞭炮時的神情有什麼特色?

(文章的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則要詳寫。

父親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奮鬥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裏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他一輩子老實厚道低眉順眼,高興起來也自有他高興的樣子。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衆不同的樣子,他手足無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尷尬的笑。這副喜悅的樣子是非常個性化的。)

(6)爲什麼“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父親幹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是創造,勞動有收穫,勞動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幹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

(7)從父親苦幹大半輩子蓋起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生活經歷,你受到怎樣的啓示?你如何看待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的?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九級臺階砌好後,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教師引導分析父親形象的意蘊。

父親“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爲了造出像人家一樣有高臺階的新屋,也叫人羨慕,競花了大半輩子去準備,才蓋起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親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同學認爲,父親這樣做,值得嗎?

學生談自己的價值觀。

教師可以從如下方面加以引導:

(1)從人類需要層次論的角度:人都有獲得社會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贏得尊重,是父親最大的心願。

造新屋,當然首先是爲了改善居住條件。但是,建築物,無論大小,都具有人文性。“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這篇小說着眼在臺階,寫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要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總是在自己視野的範圍裏,由比較而產生的。父親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目光那麼專注,他羨慕那個氣派,他感嘆“我們家的臺階低!”尊重的需要使他產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現實可能性的基礎上的。父親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謂理想遠大。他的血管裏有民族特質中拼命硬幹、堅韌不拔的精神。

(2)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角度:父親創業之所以如此艱難,根源在於生產力水平低下。

這篇小說固然謳歌了父親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創業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種悽楚、辛酸的情感籠罩全篇。

父親造的新屋,規格並不很高,不過是屋基高些,臺階從三級增至九級。但是他爲此付出了大半輩子的辛勞。年輕時,三百來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沒覺得花了太大的氣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體也垮了。

小說告訴我們,父親創業的艱難困苦,根源在於農村經濟極端落後。小說深沉地響着時代對先進的生產力的呼喚。

六、變換人稱練習。

請學生速讀全文,試用第三人稱說說小說的故事梗概。

七、說話延伸請學生從家居住房變化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社會發展引發的人們思想觀念(如按揭買房)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的獨特的體察和感悟。

八、課堂小結

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裏,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臺階》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合作、討論、探究父親的形象,特別是其中的細節描寫。

3、讓學生聯繫實際,從文章中領悟父親的感情;教育學生去關心父母,仔細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這個人物形象,瞭解作者命題立意。

教學難點:

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對於父親的情感和文章的寄託的思想。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許多人渴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親是不是/也如此……”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講述父親的小說,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位父親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二、檢查預習字詞檢測

三、踏上臺階,走進父親——整體感知

1、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用文中句子回答。

2、父親是怎樣造臺階的?

3、新屋、新臺階造好後,父親怎麼樣了?

4、爲什麼“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麼理解?

三、凝望臺階,感受父親——分析形象

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章,並且把能表現父親性格與品質的句段圈點評註,以“我從________看出父親是一個______的農民”說一句話。

四、回首臺階,探究父親——評價父親

1、父親爲了臺階付出了——歲月、青春、健康等。

2、你認爲這樣值得嗎?從中體會作者淡淡的憂傷。

五、配樂誦讀

父親

我的父親,你喜歡坐在臺階上遠望,你喜歡把那煙槍在青石板上敲得嘎嘎作響

我的父親啊,搖來搖去的柳樹枝總也搖不散你那專注的目光

我的父親,你那古銅色的臉,你那黃几几的腳板

我的父親啊,你把你的胸膛挺高一些吧

我的父親,你挺直的腰板爲什麼擔不起一擔水,你倔強的頭顱爲什麼埋在膝蓋裏

我的父親啊,你滿掛着的笑容爲什麼在九級臺階築起的鞭炮聲中尷尬

我的父親,我知道你的夢想三級的臺階到了九級,我的父親啊,怎麼了——你老了我的父親,還有我呢。

六、課堂小結

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裏,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臺階》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改用第三人稱複述課文。

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

瞭解圍繞中心選材的寫法。

【教學重點】

父親的形象特點及其意義。

透過故事情節展示人物的寫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新課匯入】

一、整體感知

回憶性的記人文章,總會有一根線索貫穿始終,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標題和開頭第一句話告訴我,這篇文章的是圍繞什麼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

二、那麼課文圍繞臺階寫了哪些事?

三、問題研討

1、課文圍繞臺階所寫的這些事,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東西,那就是父親爲什麼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對,就是因爲我們家的臺階低。而在我的家鄉,鄉鄰們常認爲: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很羨慕別人家的高臺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願,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既然父親一生的願望就是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爲什麼文章不就造新屋來詳寫,而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了那麼多筆墨?

這篇小說題爲臺階,先在老屋上用了那麼多筆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麼大,後面寫挑水時閃了腰,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第三,寫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當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經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造房,前後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之低。寫父親在臺階上的坐姿,也是寫臺階之低。

3、父親是怎樣造起新屋的?(準備造屋)

細節刻畫。冬天砍柴賣柴,不知道他賣了多少錢,只知道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這是個細節描寫,用父親穿破的草鞋的數量來說明父親冬天爲建造新房的辛苦。

4、在造新屋時,作者對父親作了怎樣的描寫?(課件)

造臺階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父親個性、人品、精神包括思想情感的一種寄託的印證。

5、新屋造好後,父親怎麼樣了?

不自在──放鞭炮時的描寫;(21段)打招呼不自在(27段)

身體垮了──擡石板時他的一隻手按着腰;挑水時腰閃了(28段)

若有所失──勞動人民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

你如何理解本文的文眼?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

這是父親建造新屋最根本的原因。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他對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對尊重的要求。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沒人說過他有地位,父親也從沒覺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準備着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他希望透過改建房屋、砌高臺階來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得別人的尊重。因此他花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不怕千辛萬苦,起早摸黑,就是爲了要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找出最讓你感動的描寫父親的語句,有感情的談一談,說說使你感動的原因。(體現父親的什麼特點)

從幾個方面把握:立下造屋目標,併爲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建成新屋的喜悅、侷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

小結父親的形象特點。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着中國傳統農民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作者對父親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讚歎;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標籤:通用 臺階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