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等待舒克申

瓦西里舒克申,俄羅斯又一個英年早逝的電影天才,不僅電影,他還是一個文學天才。舒克申僅活了45歲,還不如老塔。

等待舒克申

舒克申是一個電影全才,編、導、演,無一不能。他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應該算是羅姆和格拉西莫夫的學生。1957年,舒克申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一舉成名。此後又主過格拉西莫夫六十年代著名的道德三部曲影片之一《湖畔》,並因而獲得國家獎金。

我看過的舒克申演出的電影還有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他們爲祖國而戰》。記得一下子被他征服了,他有些象姜文,是個魅力高於角色魅力的演員,在根據肖洛霍夫的名著改編的主旋律電影《他們爲祖國而戰》中,舒克申扮演的只是一個戲份不多的配角,但他是全臺演員中最有光彩的一個,風頭甚至蓋過了第一主角邦達爾丘克。

舒克申自編自導並扮演主角的第一部影片是《有這麼一個小夥子》。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關於他的導演作品,記得八十年代大陸出版的外國電影劇本叢刊中的.舒克申卷中,收入了《伊萬斯捷潘諾維奇》和《我的兄弟……》這兩個劇本。此外,舒克申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和《普通的故事》,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在文學領域,舒克申同樣是碩果累累,他共創作了五部中篇小說、兩部歷史長篇小說、一部話劇和近百篇短篇小說。舒克申在1972年早逝的四年後,被蘇聯追授列寧獎金。

舒克申最廣爲人稱道的代表作是1973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莓》。這是舒克申第一次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也是舒克申創作思想趨於成熟的代表作,反映出舒克申對電影的哲理性的追求。在當時蘇聯興起的道德反思的電影潮流中獨樹一幟,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獲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紅莓》是我寫這篇博的緣起。

記得第一次看《紅莓》,是央視播出的譯製片。八十年代後期,幾乎每年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中央電視臺都要播出一部優秀的當代蘇聯電影,《這裏的黎明靜悄悄》、《女政委》、《43年的德黑蘭》、《岸》、《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命運的嘲弄》和《昇華》,還有《紅莓》等大量最優秀的當代蘇聯電影,都是這一時期看的。當時曾感慨過,到底是社會主義國家啊,輸入中國的都是最好的電影。因爲當時我們能看到的好萊塢電影都是三、四流或老掉牙的商業電影。

總覺得劉恆的《本命年》(原作叫《黑的雪》)受《紅莓的》影響。都是講一個邊緣人的毀滅的宿命。《紅莓》的主角是因盜竊被判刑的葉果爾(舒克申)。影片一開始是一個監獄犯人合唱的場面,按照傳統,即將刑滿的犯人都會在合唱演出中伴唱,葉果爾就是在伴唱中出場了。這個一心想改邪歸正,作個養奶牛的農民的四十多歲的老男人,在刑滿出獄後,卻遭到家鄉的排斥,沒有人歡迎他的回來。只好投靠在監獄時透過書信往來結識的柳芭。雖然柳芭家裏的人也不歡迎葉果爾,但他還是想務農成爲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終於如願成爲拖拉機手,並和柳芭結成了恩愛夫妻。但是,舊日的盜竊集團不肯放過他,最終死於盜竊頭子“老巢”的槍下。影片最後,柳芭抱着葉高爾的屍體痛哭失聲。據說,在影片中扮演柳芭的女演員,在生活中就是舒克申的妻子。

昨天偶然驚喜地發現,噹噹網上竟然有這部影片賣。於是,我在剛下了一單獲還未到的情況下,又下了一單。同時購買的還有前索洛維約夫導演的蘇聯電影《童年過後的一百天》(這部電影也是值得一說的道德題材電影,下次再說)和茂文李洛埃導演的著名監獄片《我是越獄犯》(30年代重要的這個片D出了,一直未見)。記得《紅莓》是上海譯製廠配的音,葉果爾由邱嶽峯配音,蘇秀在影片中給柳芭配音,簡直是夢幻組合啊。不知道博潁出的這個版本有無配音。

今後的三天裏,等待舒克申,期待重溫《紅莓》。

標籤:舒克申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