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範文(精選8篇)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讀、寫並積累本單元與戰爭相關的詞句。

2、 培養學生的關注新聞的意識。

3、 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交際能力。

4、 透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發他們痛恨戰爭,同情戰爭中的無辜着的情感,理解對和平得呼喚。

5、 突出本組訓練重點,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匯入

同學們,透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從字裏行間瞭解了戰爭給孩子們帶來的苦難,聆聽了他們對和平的呼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讀讀那些詞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 學習“讀讀寫寫、讀讀記記”

1、 學生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 小組學習:讀詞語,相互正音,交流詞語的意思,交流讀記詞語的方法

3、 學生書寫“讀讀寫寫”得詞語。

4、 師聽寫

三、 學習“我的發現”

1、 學生自由讀這些句子。

2、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3、 全班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兩組句子中帶點得部分表達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4、 從課內外閱讀材料中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5、 教師小節。

四、 學習“日積月累”

1、 自由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 指名讀成語,集體正音。

3、 再讀成語,邊讀邊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並在小組裏講講這個成語的故事。

4、 總結:流傳千古的詞語中,能看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能讓我們多日積月累些成語,把這裏的成語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 觸景生情

1、 蒐集殘酷戰爭相片。

2、啓發談話: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這張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說的?

二、 真情表達

1、 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張相片,展開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2、 指導觀察和表達

a、 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說一說,圖上講的是什麼?

b、突出圖中重點“孤獨的孩子”,引導學生想象:這個小孩爲什麼哭?他的1父母在哪裏?當時發生什麼事?這個孩子今後將會怎樣?

c、 完整表達,教師鼓勵學生調動以學的知識或課外資料幫助表達,力求說清楚、說完整、說具體。

d、 在說得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三、課外延伸

蒐集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並講給你的朋友聽。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單元教學的背景分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專題是“童話”,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3篇童話,又一次把孩子們帶入奇妙的童話世界。本組的口語交際和習作是對本組開展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總結和展示。編排的意圖是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童話的魅力,感受童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教學時,可以先寫後說,也可以先說後寫,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安排。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年級學生雖說經過兩年年的學習,可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組織好有序的語言,並規範地表達出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由淺到深分階段設計口語訓練層次,教給學生合適的表達方法和說話技巧。

三、設計理念:

透過本組閱讀教學孩子們已經對童話的特點有了深切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本次習作以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寫童話這些環節,透過創設情境,分層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科學地依照學生的思維特點來安排教學流程,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童話能力的這一目標,讓他們體驗創作的喜悅和樂趣,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進行創作的慾望。

四、教學目標:

1.透過本次活動了解童話相關知識,瞭解安徒生、鄭淵潔等中外童話作家。

2.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會編、演和寫童話故事。

3.學會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料,在活動中提高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

1.透過、講童話、演童話、寫童話,訓練學生想象表達能力。

六、教學策略:

“以學定教”爲最主要的策略,引導歸納、知童話→激發興趣、講童話→展開想象、寫童話貫穿教學

七、教學過程:

一、引導歸納,知童話

願不願意吧你的童話和大家分享?願意。讓我們一起大聲一呼號的形式來表達,好嗎??

板題:我的童話,我挑戰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於激勵,給學生多戴一些高帽子。讓學生喜歡童話,喜歡聽故事,喜歡講故事,並讓學生懂得什麼樣的童話故事是有趣的,是大家喜歡的。]

二、小組講故事訓練與點撥

1、講童話:要求 板書:繪聲繪色

2、四人一組,可自由組合,小組內講故事訓練與點撥:

3、選出本組的故事大王(可選講的好,寫的好等多人),選出一個最佳故事,

三、表演挑戰賽

1、規則點撥:板書:挑戰 虛心學習 文明點評

2、挑戰點評:⑴ 演出每組。 ⑵ 點評每組。

四、議一議,找特點

1、讀了那麼多的童話故事,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童話故事在編寫上有些什麼特點嗎?

2、學生自由暢談。

3、有兩位細心的同學也有他們的發現:

引導學習“我的發現”:先快速默讀,再男女生分角色讀小林和小冬的對話。

[設計意圖]:從學過的課文中進行復習,讓學生知道童話故事怎麼編,實行遷移,交流自己想編的童話,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或糾正。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他們的表達方式,是用自述的形式,還是用對話的形式。

4、歸納童話故事編寫的特點,教師投影:

《童話故事編寫歌》

編寫童話請記住,主人公呀不簡單,要有言行和思想,情節想象要有趣(擬人、誇張)

故事當中蘊道理 ,無拘無束去創作。

[設計意圖]:掌握編寫故事的完整性,有起因、經過、結果。會把動物童話的主人公的關係寫清楚,充分發揮想像,運用擴充說,擴充對話活動。動物之間的爭論可以作爲教學重點,問題的解決是個具體化的過程,以爭論和解決問題爲擴充的主體內容。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教你學一招”,和同學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領,交流時做到自然、大方,表達流利,透過介紹、演示、學習,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2.習作練習: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自主發現: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4.日積月累: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並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5.拓展延伸:透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教你學一招

1.激趣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絕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場,一定也會有令人吃驚的絕招,老師讓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咱們這節課就來展示展示,好嗎?

2.示範交際

抽一個準備充分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扮演記者,進行採訪,其餘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學生對示範交際進行評議。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己準備教別人哪一招,應該怎麼做,這一招好在哪裏,你是怎麼練成的。學本領的同學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評出班上的絕招得主。

5.小結延伸

剛纔同學的表演確實令大家佩服,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希望大家好好練習,今後有機會展示出你們更拿手的絕招。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

1.談話: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展示了許多本領,再回憶一下,你還會哪些本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本領,如:煮麪條、洗碗、洗手絹……可以是在學校學到的本領,如:畫畫、速算、彈鋼琴、做手工……

2.學生自由交流:你都會哪些本領?

3.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習作提示:這些本領是怎麼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麼體會,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5.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6.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7.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8.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9.謄寫作文,字跡工整。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4

【習作內容】

如果問到同學們都會做些什麼,大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會畫畫、會游泳、會滑冰、會照相、會做飯、會幹農活……回憶一下,這些本領是怎麼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麼體會。選一樣寫下來。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設計理念】

本着“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的語文教學理念,本設計着重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讓學生快樂地寫。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學本領的經歷,讓每個學生都產生想與夥伴交流感受的慾望,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心地說和寫,大膽地與老師、同學交流。

2.讓學生們有話可寫。“有創意的表達”需要有內容,要啓發學生從容易忽略的“小事”中發現“趣”、“奇”、“新”,感受童年生活的色彩斑斕和作文內容的豐富多樣。

【教學目標】

1.能把自己學會做一件事的過程寫完整,表達出從不會到會的喜悅之情。

2.在寫作的過程中,能用上自己喜歡的詞語,把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有趣的經歷寫得完整些、具體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起表達慾望

師: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特長愛好,都會一種甚至好幾種本領,比如游泳、滑冰、燒飯等等。我們先來交流一下自己的本領,讓同學們也分享自己的快樂,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人人都參加介紹,同時要求把話說完整。引導學生大膽說,自由說,讓學生思想放開,情緒活躍起來。)

師:據我瞭解,這些本領,有些是同學們自己琢磨着學會的,有些是在同伴的幫助下學會的,有些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學會的,還有的是透過“拜師學藝”才學會的。請大家仔細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麼學會本領的。(播放事先錄好的,張亮在媽媽的指導下學習用電飯煲煮飯的錄像及王成剛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游泳的經過錄像。)

師:大家都看得很仔細。現在我們請張亮同學和王成剛同學說說他學習燒飯和游泳的經過吧!

(張亮和王成剛說說自己學燒飯和游泳的經過。)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比較完整,把學習本領的主要過程都說了,也說了自己的內心體會,這很好。大家也很想說吧!現在請大家選一樣自己學會的本領,把學習的經過和體會跟學習小組的同伴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要求人人都說。教師巡迴瞭解,指導部分學生把話說完整。)

二、圍繞話題,正確表達

師:如果大家把自己學本領的經歷寫下來,在班裏的習作園地交流,這樣,大家共同分享,就會有更大的收穫。先請同學們從自己學會的本領中,選出一次自己感到最快樂的,或是感到最不容易的,感受最深的,認真地寫下來。

1.重點引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具體要求。

寫之前,要求學生仔細想一想,並相互交流。如果要寫好學本領的經過,有哪些需要寫得詳細些呢?哪些問題需要大家互相提醒的?(啓發學生思考。)

教師根據本次作文的要求,把需要學生注意的問題進行整理,以下面形式出現:

大屏幕出示:友情提示

(1)要注意寫清楚學的是什麼本領。

(2)學本領的經過要注意一步一步寫清楚、寫具體。比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怎麼樣了。

(3)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詞語或喜歡的詞語,把自己印象特別深的,或者特別有趣的地方寫得生動些、詳細些。

(設計意圖:變習作要求爲“友情提示”,意在使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提示中明白:寫作,還需要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詞語變化,而且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幫助。)師:有了上面的提示,同學們再想想在寫作的時候還有哪些困難,比如開頭難,寫不具體等等,教師將給幫助。

根據同學們的要求,教師給大家提供以下參考材料:

●我想向大家介紹自己學習舞蹈的經過……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裏組織的游泳興趣小組……

●看到媽媽從電腦裏打出的字又快又好,我也想試試……

●前幾天,我剛剛學會了炒青菜……

2.學生開始寫作文。

3.學生交流習作,師生根據“友情提示”的要求互相點評。

點評時,可採用“答記者問”的方式。一位同學說的時候,其餘幾位同學對習作中印象最深的、特別感動的地方發表賞識意見,或者就寫得不夠清楚、完整的地方進行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賞識、討論,把學習本領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環節說清楚,說完整,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指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說說、寫寫學本領經歷的內容時,力求引導每一個學生大膽、不拘一格地說出、寫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學習本領的經歷,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心裏話,表現出童真童趣。)

三、賞析交流,展現自我

鼓勵學生把修改後的習作拿出來與同學交流。

1.提醒學生在朗讀自己習作的時候,讀好自己感受特別深的地方,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在語氣、語速上加以強調,以吸引同學的注意。

2.引導學生認真地聽同學的朗讀,要求能聽完整、聽得懂,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

3.鼓勵學生互相推選或自己推薦習作,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張貼交流。

4.佈置“學習園地”。師生共同爲本期“學習園地”命名一個交流的主題,如:“教你學一招”、“讓我告訴你”、“請分享我的快樂”等。

5.指導學生認真地修改並抄寫好自己的習作,鼓勵學會文字輸入的同學用電腦打印,並根據習作的內容配上自己喜歡的插圖,使“學習園地”圖文並茂,生動有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目的是透過指導學生展示賞讀,創造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展示的機會和空間,引導學生賞析自己的習作和同學的作文,能發現其中的亮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懂得展示、賞析自己的學習成果。)

【設計評點】

學生在寫“自己的故事”的時候,先是怕寫不好,不怎麼願意寫。開始寫了,雖然很想寫得生動些、有趣些,但又往往感到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本次設計,老師針對學生的這些寫作心理,首先,啓發學生“以黎明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來看自己的成長經歷,使自己學會本領的過程由朦朧到清晰,產生“突然發現”的感動,使作文從被動到積極。同時,透過“友情提示”、“記者訪談”等學生易於接受的形式、方法和過程,使學生明白:寫作,需要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需要一定規範的語言。值得一提的是,楊老師還鼓勵學生帶着“觀賞的心態”來賞析自己或同伴的作文,透過師生共同對“學習園地”的設計和佈置,促使學生的習作活動從課內向課外延續,與資訊技術、美術等學科融合,在師生共同的合作與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文的快樂,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和別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領。在交流中,能清楚地告訴對方拿手本領好在哪裏?如何做?

2、能將自己學習本領的過程寫具體,並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會補充短句,體會“的、地、得”與詞語搭配的特點。

4、積累有關讀書、治學的四字成語。

5、看圖說成語,積累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等方面的成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從小到大,我們學會了許多本領,說說看,你有什麼本領?你最拿手的本領是什麼呢?

總結:小朋友們真棒,聽你們說着自己的拿手本領,我的心都癢癢,我也真想學一學。今天,我們就將來說說自己最拿手的本領,教教別人你的拿手本領。

二、創設情境,示範引路

1、今天,我們學校的記者團也要舉行一個“比一比,誰的本領最拿手”評選活動。來,我們去看看比賽現場吧!

2、教師扮演記者,請另一個同學接受採訪。

3、小朋友們,如果讓你來當裁判,你認爲剛纔同學的表現如何?

4、在評議中小結並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中心內容:你準備教別人哪一招?這一招好在哪裏,是怎麼練成的?明確交際時應該注意的地方:不但要講述清楚怎麼做,還要解決學本領的同學提出來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答。

5、同學們,比賽還在進行,你們想報名參加嗎?不過,要想取得好成績,充分準備很重要哦!讓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6、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

選一個代表來參加比賽(展示),大家評議。

評出誰的本領最拿手!頒發“能手獎”!

三、總結談話

看來,我們班個個是小能手,而且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只有愛學習,我們纔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今天,我們又學到了新的本領,回家後可以向父母展示一下,好嗎?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習作。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2.習作做到語言較通順,內容較具體。

3.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說真心話,吐真情。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做好鋪墊

師:老師有一項拿手的本領,每到逢年過節時,我都會在親戚朋友面前大顯身手。今天老師就把這項看家本領教給你們,好嗎?(板書:教你學一招)

點評:開課之初並沒有直說今天是一堂作文課,而是激起學生對學習的極大興趣,爲下一步習作教學做好鋪墊。

師:請大家稍等

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老師慢條斯理地繫上圍裙,並出示謎語:一羣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猜猜今天要學的本領是什麼?學生猜出包餃子,老師宣佈:今天我們就舉行一個包餃子大賽!(學生們一定興奮不已,喜悅之情早已掛在臉上)老師順勢像記者一樣採訪學生:你一直在笑,爲什麼?

點評:學生也許對包餃子感興趣,也許是老師的着裝引得他們發笑,總之,這是他們真實情感的流露。老師巧妙地設計了笑什麼的問題,引導學生捕捉他的情感體驗。

二、組織活動,交流過程

這次包餃子大賽活動設計分爲像不像美不美新不新三個環節,分別側重於習作的詳細具體個性三個側面的指導。

第一回合:像不像,重點訓練寫詳細。

投影出示比賽要求:

1.認真觀察老師包餃子的步驟,看清每一個動作。

2.自己模仿老師的樣子包餃子,看誰模仿得最像。

學生仔細觀看老師的示範,並口述老師包餃子的過程。引導學生運用首先、然後、接着、最後等詞語,訓練其言之有序。此外,在這個類似於錄電影、放電影的過程裏,學生要儘可能錄下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如拿、鋪、舀、放、捏、握、擠、壓、擺等,播放時才能真實全面。

老師給這些躍躍欲試的孩子們5分鐘的時間,放手讓他們學着老師的樣子自己包餃子。衆多同學中肯定有餃子包得合不攏口露餡兒的,那就請他們說說失誤之處,或提出困惑,請成功的同學談談經驗。

點評:學生們愛乾的事,他們會爭着幹,搶着幹,而且它將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發揮最大的積極性來完成任務。

第二回合:美不美,重點訓練習作寫具體。

包餃子不僅要做到不露餡兒,還得美觀。老師給同學們出示一個漂亮的餃子,然後投影出示比賽要求:

1.比較,找找這個漂亮的餃子與自己包的餃子有什麼不同之處。

2.總結經驗,請教他人,試着包一個更漂亮的餃子,注意動作的細節。

明確要求後老師再給孩子們5分鐘時間自己嘗試,與上次實踐相比,學生們應該更投入更認真。老師參與其中相機指導。最後選出餃子包得相對漂亮的同學,讓他們說說注意了哪些細小動作,餃子就會大不一樣。比如,舀適量的餡兒,均勻地鋪在餃子皮中間等,這些都是在訓練學生把觀察到的說具體。

點評:在學生的作文評語中常常見到生動具體一詞,但究竟什麼是生動具體,怎樣才能寫得生動具體,大部分學生並不太清楚。老師在此環節中設計的細小動作,很自然地讓學生明白這樣就可以把動作說具體。

第三回合:新不新,重點訓練習作寫出個性。

老師出示各種餃子的`圖片,有月牙餃、小鎖餃、三角餃、鯉魚餃、元寶餃、葵花餃、蛤蜊餃、錢包餃、四喜餃、波波餃就在學生們越看越興奮、越看越激動時,老師出示第三環節要求:

1.動腦筋想想你能包出什麼樣的餃子。

2.給你的傑作起一個好聽的名字,看誰包的餃子最有創意,誰起的名字最新穎。

學生動手實踐後展示並介紹。

師小結:俗語道: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過餃子。你覺得我們今天的餃子好吃嗎?是啊,怎麼能不好吃呢,我們在其中加入了特別的作料:心和辛。

點評:不論成功與否,對學生都是一種鍛鍊,都是一種真切的生活體驗,而作文所需要的就是這種生活體驗。

三、心靈驛站,捕捉情感

回憶比賽中的精彩瞬間:

當老師宣佈今天我們要舉行包餃子大賽時,我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

當我笨手笨腳地包完第一個餃子時,我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當__________時,我__________。

點評:此環節引導學生由關注事情到關注心情,寫出自己當時的心情,不僅能使習作具體,而且真實。

四、範文欣賞,領會神韻

學生讀範文,並從中找到自己有切身體會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學習範文,交流自己在包餃子過程中發生的趣事。

點評:對於習作基礎較好的學生,範文從不同角度記述一件事情,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對於習作基礎較差的學生,範文給他們提供了仿寫的素材,降低了作文難度。

五、明確要求,自主作文

1.擬一個自己喜歡的題目。

2.想想你是怎麼學會這項本領的,在學本領過程中有什麼趣事,有什麼體會。

3.表達你當時的真實感受。點評:當學生有了生活體驗後,最大的慾望就是把心中的話寫出來,教師要善於抓住這個時機,讓學生盡情習作。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7

【設計思路】

本設計以《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我校國家級課題“學生自由習作指導研究”的實施爲背景,透過藉助課件與連結課文,達到“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讓“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籲在學生的習作中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

【導寫過程】

一、觀察照片,感知內容

1、老師這裏有這麼一張相片兒,(出示照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誰最聰明,你看到了什麼?從中知道了什麼?(學生自由地跟周圍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想。)

2、現在由我來揭示它的謎底,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同學們,你說對了嗎?

設計說明:學生的思維方式是由形象向抽象發展的,因此,在學生觀察照片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自由,鼓勵學生不加約束地表達出自己的發現和想法。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激發習作的慾望。

二、拓展思維,豐富內容

1、藉助課件,想象事情的經過:

⑴出示課件:

(課件內容爲美伊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的痛苦場面。看,隨着戰爭的打響,硝煙滾滾,倒塌的建築物,不斷髮生的流血與犧牲,那場面是觸目驚心的。年老的雙親在爲失去兒女而心碎,年輕的妻子在爲失去丈夫而悲泣,年幼的孩子在爲失去父母而痛哭……)

⑵看了這些畫面,你最想說的是什麼?(學生從不同角度暢談自己的感受,但都表達了同樣的一種心聲:要和平不要戰爭。)

⑶同學們說得多好啊!說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要和平不要戰爭。因爲戰爭必將給世界人民帶來災難,帶來痛苦。你看,這個小孩在哭,哭得多傷心、多無助啊!可你知道他爲什麼哭嗎?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他的父母呢?(出示習作要求:仔細觀察照片,想一想這個

小孩爲什麼哭?他的父母在哪裏?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⑷學生先在小組內自由說說,然後全班交流。

2、連結課文,想象孩子的命運:

⑴透過學習《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同學們有什麼收穫?學生結合學習談收穫。

⑵是的,透過本組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夜鶯”、雨來、雷利等兒童英雄,再一次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呼籲: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那麼,誰能來說說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後的命運會如何呢?(出示習作要求: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後的命運如何?)

⑶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如:

孩子被一有志之士救起,撫養長大後加入抗戰隊伍,成爲一名“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少年英雄。

孩子無父無母,過着“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日子,飽受戰爭之苦。

……

設計說明:“硝煙”“流血”“犧牲”等與戰爭相關的一些字眼,對處於和平年代的中國孩子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課件的運用讓學生的認識變得感性化,結合課文對學生的想象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同時,這些訓練又使學生的資訊處理能力得到提高。

三、再現照片,構思內容

1、談話引渡,指點迷津:

(出示照片)望着照片中的人和景,傾聽着同學們的交流,我們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戰爭!(出示習作要求:聯繫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你想以怎樣的身份來講述這照片上的故事,看誰的想法最與衆不同。大家分小組互相說一說。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家比一比,看誰擬定的題目最新穎。

2、自主寫作,教師巡視:

設計說明:學生看懂了圖意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身份去講述照片上的故事,能夠使學生在相同的題材下寫出有自己個性的習作。而指導學生根據圖意及講述的身份來擬定題目,引導學生多角度命題,能夠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

《語文園地四習作》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先引導學生回憶回憶,再同桌說一說自己都會哪些本領。學生說的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本領,如,煮麪條、洗碗、幹農活;也可能是在學校學到的本領,如畫畫、速算,彈鋼琴,做手工。教師巡視,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適當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積極好學的精神,開拓學生的習作思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過程與方法

1、寫一寫自己學會的一項本領。

2、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培養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培養學生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教學重點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課前準備

1、表演絕招的道具

2、習作例文

教學過程

(一)定向觀察收集素材

1、同學們學習了《絕招》一課,都非常佩服小柱子的本領,同學們也很了不起,在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上,也有許多同學大顯身手展示了令人吃驚的絕招,比如我們班的“悠悠球冠軍王欣”“滑板之王英豪”“溜冰之星劉浩”“小巧手吳雯綺”等同學,咱們這節課就來寫寫你的“絕招”,讓更多的人瞭解你是怎麼學會的,看看你的“絕招”是不是很吸引同學,好嗎?

2、板書課題1.回顧口語交際所學內容。

2.齊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請一位準備充分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來扮演記者,進行採訪,其餘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舉例一:一位同學表演繡“十字繡”。

(1)提問:你什麼時候學的?你繡過幾幅作品?有什麼竅門嗎?

(2)表演神態、動作:眼疾手快、專心致志、不慌不忙、穿針引線、靈巧、針線在手中跳躍……(引導學生準確表達)

(3)表演的同學回答提出的問題,並介紹操作步驟。

(4)引導學生有條理的介紹,用“先……然後……接着……最後……”清晰地表述。

2.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習作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己準備教別人哪一招,應該怎麼做?這一招好在哪裏?你是怎麼練成的?學本領的同學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三)放膽試寫自主修改

剛纔同學的表演確實令大家佩服,“絕招”的講述也非常清楚。只要我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希望大家寫作文時好好練習,把自己拿手的“絕招”有條理地表述清楚。

1、學生仔細觀察。

2、表演的同學回答提出的問題,並介紹操作步驟。

3、學生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5、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

6、學生認真習作。

7、初步修改自己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