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八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豔”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係,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係,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 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 cháng)着一張細長(zhǎng cháng)的嘴。

b 盡(jìn jǐn)管小魚只(zhǐ 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 huán)是難(nán 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並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麼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範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用劃出。

(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豔)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豔”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豔?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爲什麼?

③用喜愛、讚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麼關係?(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 ) 隱( ) 疾( ) 襯( )

桃( ) 穩( ) 病( ) 村( )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疾飛( )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銳利( )

①快或尖 ②感覺靈敏 ③勇往直前的氣勢。

板書:

總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總起句 主要寫什麼

讀分述部分 從哪幾方面寫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後,學生坐下)

師:同學們,這一單元的生字,上一節課我們已經集中學完了。

現在,我們複習幾個生字(老師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課中的生字卡片進行演示,讓學生集中讀、個別讀、再對比較難的字進行分析。)

同學們,誰會分析“掰”字的字形結構?

生:(一個學生髮言說)“掰”字是左中右結構,兩手中間一分開,就是“掰”字。(這個學生還用兩隻小手做了一個“掰”的動作。)

〔分析準確,比畫得當,動作示義,一目瞭然。〕

師:好!(老師接着問)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結構誰會分析?

生:(一個男孩舉手,大聲說)“蹦”字是左右結構,山下有個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師表揚同學們把生字記得牢固)

〔根據字形結構特點,把一些筆畫多的生字化整爲零,編成簡短的口訣,形象有趣,幫助學生識記,這也是一種識字方法,這樣做,小學生對所學的生字,想起口訣會認,揹着口訣能寫。〕

師:現在,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好不好?

生:(學生齊聲回答)好!

(教師板書課題)

(老師一邊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一邊演示幻燈片,彩色的小猴子動來動去,同學們仔細地看着畫片、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故事。)

師:這一課的生字我們學過了,老師又把這個故事講了一遍,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遍。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後都幹了些什麼?

(學生開啟課本,先小聲預讀課文,然後集體大聲朗讀了一遍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分析這篇課文。

大家看,這隻小猴子從山上下來後,先到哪裏?

生:(學生齊聲回答)走到一塊玉米地裏。

(老師把彩色玉米圖片掛在黑板的第一條線繩上)

師:玉米結得怎麼樣?

生:(齊答)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老師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第一幅圖畫,再把詞語卡片“又大又多”也掛在第一條線繩上。)

師:小猴子看見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樣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生:小猴子心裏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玉米,扛着往前走。

(老師把“非常高興”的詞語卡片豎掛在黑板上的線繩上,把“就”字的卡片掛在“非常高興”的右面的中間線繩上。接着在第一條線繩的右端掛上“掰”、“扛”的卡片。)

師:小猴子走到玉米地裏後,又到了什麼地方?你們按小黑板上提出的幾個問題,邊看圖、邊思考,自學下面幾段課文。(老師同時掛上小黑板後,請一名學生念一遍問題。)

生:(念題)小猴子到了什麼地方?看見了什麼?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學生唸完後,同學們小聲讀起課文,同桌互相討論,氣氛比較熱烈。)

師:誰先回答?

生: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看到又大又紅的桃子,心裏非常高興。小猴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小猴子捧着幾個桃子,又走到一片瓜地裏。看到又大又圓的西瓜,心裏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生: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看見一隻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師:結果,小猴子得到什麼?

生:小猴子沒有追上兔子,結果一樣東西也沒有得到,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去了。

〔由於課文第二、三、四、五段有共同的構段方式,老師重點指導第一段,其餘幾段透過引導學生自學來理解課文,從小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黑板的板書如下:

〔老師將課文裏的關鍵詞語,用圖片、字卡展示,予以巧妙組合:橫觀爲段,豎顯特點,連接起來,全文可見,使故事內容提綱挈領,條分縷析,對於幫助學生理清層次、把握重點、概括大意、歸納中心,定有裨益。〕

師: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知道了小猴子下山後,做了四件事。

(老師讓學生看着黑板上的圖片、字卡,複述課文。幾個同學都很流利地複述課文。這時,老師便趁熱打鐵,及時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這隻小猴子下山後看見了許多可愛的東西。它扔了這個抓那個,結果什麼也沒得到,一件事也沒做好。

現在大家想一想,你們平時做事情時,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

(小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小聲嘀咕,互相議論,小手都舉起來了。)

生:我預習生字時,拿字典查字,有時第一個字沒查出,就去查第二個字,第二個字沒記住,又急着學第三個字,結果沒有預習好。

生:我打掃衛生也和小猴子一樣,地沒掃完,就去搶着擦桌子,桌子沒擦完,又去掃院子,結果人家把教室打掃乾淨了,自己一件事也沒做好。

師:同學們聯繫小猴子的做法,檢查自己,這很好。今後我們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樣,扔了這個去抓那個,結果什麼也沒做好。我們不論作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認認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纔能有收穫。

〔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先將小猴子的行爲與小學生的實際掛鉤,這種由物及人,從課文內容到生活實際的過渡,是同一現象的類比,屬生動直觀的感性認識,易被學生接受。再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昇華爲理性認識,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實現了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然後,用“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認認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這樣纔能有收穫”的哲理指導學生日常行爲。這一教學過程既體現了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又進行了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我們再看看黑板上這些圖畫,畫的是什麼?(老師用教杆反映着四張圖畫)

生:畫的是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師:這些詞屬於什麼詞呢?(教師以前曾初步講過識別幾種常用實詞的方法。)

生:是名詞。

師:對這些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叫名詞。

(老師用教杆指着詞語卡片中的“大”、“多”、“紅”、“圓”等詞)這些詞是什麼詞呢?

生:是形容詞。

師:對!這些說明事物、描寫事物樣子、好壞的詞叫形容詞。誰能用這些詞造句呢?(學生爭着發言)

生:冬於,王奶奶買的蘿蔔又大又多。

生:農民伯伯種的玉米又大又多。

生:學校裏種的西紅柿又大又多。

生:我家有個又大又紅的氣球。

生: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

師:同學們這些句子造得都比較好。

(老師用教杆指着卡片的“扛、捧、抱、掰、摘、扔、追”等詞,讓學生讀。有的學生還邊讀邊做動作。“扛”,兩手舉起往肩上一放;“捧”,兩手在胸前做捧的動作;“抱”兩手抱成一個大圓形……)

〔一般爲說,表示相近動作的詞語,其細微區別,小

學生不易掌握。然而,他們能夠比畫出不同動詞所表示的不同動作,可見學生對詞義理解得透徹。〕

師:這些詞的名字叫什麼呢?

生:動詞。

師:對!同學們再想一想,表示動作的動詞,哪些部首最多?

生:因爲手腳和“動”最有關係,所以提手旁、走字旁、足字旁的部首最多。

(老師表揚了這個同學會想問題。接着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才”、“辶”、“足”偏旁部首的動詞。學生議論。老師用幻燈片打出學過的帶“扌”、“辶”、“足”部首的動詞進行復習。)

師:(老師小結)形容詞和動詞都能用在名詞的前面,表示事物的樣子、動作,可以把事物說得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現在我們做一個填空練習,老師用幻燈片打出來,看誰能填上適當的形容詞或動詞。

(同學們舉手發言,填詞)

(又酸又甜)的桃子(又大又白)的兔子

(又紅又沙)的西瓜(又大又黃)的桔子

(爲了加深對形容詞的理解,教師用幻燈又打出一組題來。同學們爭着填詞。)

(火紅的)太陽(紅紅的)果子(勇敢的)戰士

(綠色的)森林(粉紅的)桃花(親密的)朋友

(溫暖的)春天(又大又圓的)西瓜(天真活潑的)孩子

〔低年級語文在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重視詞和句的訓練,無疑應予肯定。老師採取組詞、造句,填空練習等方式,有益於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詞或詞語。至於幾種常用實詞的定義及基本特徵,學生掌握得如何,仍需教學實踐的再檢驗。〕

(學生做完練習,鈴聲響了,下課。)

從小、求實、創新

《小猴子下山》課堂教學評析

本課爲“集中識字、分步讀寫”實驗第三輪一年級的一節閱讀課。此項實驗以統編教材爲基本內容,把小學語文教學劃分爲兩個階段:即前兩年集中識字,讀寫啓蒙;後三年讀寫並重,全面提高。

僅就本節課而言,至少具有“從小、求實、創新”之特點。

對於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閱讀課如何進行?把握他們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接受能力至關重要。米老師採取編口訣記難字,以動作示詞義,用圖片、幻燈等手段輔助於教學,兒童化的語言,這些做法都是服從兒童實際,體現了一個“小”字。

從實際出發,利用課文結構特點安排教學。小猴子下山,做四件事,其表達方式基本相同。米老師在教學中透過課文形式的特點、抓住主要內容,較好地處理了課文形式和內容的關係。對於課文第一件事詳講,其餘引導學生自學。抓住關鍵詞語不放,提出恰當的問題思考,聯繫學生實際正面誘導。注意讓小學生從主要詞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的訓練,不只使低年級以詞句訓練爲重點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有益於學生了解課文的意思,而且對學生以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爲進行篇的理解的訓練奠定的基礎。再者,米老師在教學中,還利用本課圖文對應的編排特點,以具體的畫面形象,幫助小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文字,又以抽象的語言文字,促進學生加深對具體形象的畫面的認識,圖文密切配合。這樣做,把學生觀察和學習表達聯繫起來,把發展思維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無疑,促進了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

識字教學,全國兩大流派,一是分散識字,一是集中識字。平心而論,各有所長,各有其短。實驗力圖兼蓄所長,補其所短。於是,將教材每單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集中起來,以類相聚、分類相比,按形聲字、同音字、基本字帶字,偏旁部首歸類等方式組合,循其特點,教一個字,學一批字。謂之曰,小單元集中歸類識字。小單元集中歸類識字,從識字角度看,由於每單元閱讀課文均在本單元分組集中識字之後,因而使剛剛學過的生字在閱讀課文時得到復現,從新的角度予以重視,在新的情境中獲得鞏固。從閱讀角度看,爲小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掃除了生字障礙,易於喚起閱讀興趣,利於理解課文內容,促進學生早閱讀多看書,益於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㈡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後果。

㈢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質,受到教育。

㈣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二、學法引導

㈠教師教法

導讀法

㈡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㈡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㈢解決辦法

透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㈠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後果。

㈡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2、透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透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七、教學步驟

㈠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㈡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㈢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㈣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㈤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遊峯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㈥課外閱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一塊仙石迸裂產石猴成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想

教學本文,宜把誦讀作爲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悟其妙。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爲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複述課文內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於本文是學生入校後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師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課前可安排預習。

教學目標

1.背誦,翻譯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體驗一一物外之趣。

3.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重點、難點

理解文言詞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法

傳統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覆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容: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矯正自己在朗讀上諸如語氣,節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後進一步朗讀,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內容的理解上,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難點問題可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合作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爲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於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爲了把言和意融爲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教學手段

錄音機、投影儀。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掃除字詞障礙,疏通文意。

2,反覆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一)匯入 新課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對世界,他們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過家家遊戲,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媽媽,有的當孩子。有句兒歌唱道(教師唱):小板凳啊擺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啊坐上來。我當司機把車開啊,我當司機把車開。轟隆隆隆,轟隆隆隆,轟隆隆隆,鳴一一。看,小板凳排起來就成了火車了。多有趣!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麼意思嗎?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

(二)板書課題

(三)出示教學目標

(四)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五)採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方法上,教師要在語音、語氣、節奏、感情等方面給學習以點撥和指導。對學生的課堂訓練,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鼓勵。

以下內容應出示投影儀或彩屏顯示。

1.檢查預習,讓學生試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讀一讀,寫一寫。

童稚(zhì)藐(miǎo)小項爲之強(jiáng)鶴唳(lì)雲端怡(yí)然稱快凹(āo)凸(tū)土礫(lì)壑(hè)龐(pá)然大物蝦(há)蟆(ma)

2.認真默課文,仔細揣摩課文內容,試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搞不清的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解決。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4)昂首觀之,項爲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雲端。(唳,鳥鳴。)

(7)凸者爲丘,凹者爲壑。,(丘,山丘。壑,山溝。)

(8)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9)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10)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於,在。)

(11)昂首觀之,項爲之強。(之,指蚊子。)

(12)徐噴以煙。(以,用。)

(13)使之衝煙而飛鳴。(之,蚊子。)

(14)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15)以草爲林。(以,把。)

(16神遊其中。(其中,這裏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17)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爲,被。)

(18)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3.在大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請試着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爲之強。

(5)作/青雲白鶴/觀。

(6)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鬥草間。

4,聯繫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想一想該怎樣翻譯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裏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雲端飛鳴,[我]爲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3)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4)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遊覽。)

(5)見二蟲鬥草間。

([我]看到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

(6)捉始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二、佈置作業

1.完成研討和練習第二題。

2,寫一個複述課文內容的提綱。

3.思考題: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麼?作者爲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

這對你有什麼啓發?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授課類型:講授新課

二、授課時間:40分鐘

三、授課方式:多媒體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

①文化傳播途徑有哪些。

②文化傳播的傳播媒介的過程及作用。

(2)、理解

①現代傳媒的產生是否意味着舊的傳媒的消失。

②中法文化交流的作用。

(3)、分析

透過所學內容,分析傳媒的演變過程。

2、能力目標

(1)能例舉史實說明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結合實際,運用知識分析中法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3)透過觀看不同圖片、不同視頻培養學生善於思考並能準確尋找資訊的能力;透過表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透過小組競賽可以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探索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瞭解文化傳播的作用,提高對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自覺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自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透過圖片視頻的展示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並由此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方法:講授、提問、小品表演、小組競賽等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互相聊天,交流着各自的思想、觀點、知識等內容,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實現了文化的傳播。這也就是我們本節要學習的內容《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二)、講授新課

一、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1、 文化傳播的含義(提問)

文化交流、借鑑與融合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2、文化傳播的途徑

a.播放視頻《絲綢之路》,讓學生思考視頻中出現的是哪一種文化傳播的途徑。

1、商人進行的貿易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2、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展示圖片)

永嘉之亂(兩晉)安史之亂(唐朝中期)靖康之亂(南宋)

b.播放視頻《古代“留學生”》,讓學生思考視頻中出現的是哪一種文化傳播的途徑。

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

一種更爲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是------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a.學生表演:小品《梁祝私奔記》b.在《梁祝私奔記》中梁山泊與祝英臺藉助了哪些現代化工具逃跑的?

二、大衆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1、傳媒的發展

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聯繫小品)

2、大衆傳媒的標誌及方式

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爲標誌

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形式。(聯繫小品)

3、當前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衆傳媒

a.大 擂 臺(小組競賽):你知道哪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史料?

b.視頻:《鄭和下西洋》

三、文化交流1、文化交流的作用

(1)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走出去”)

(2)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引進來”—優秀文化)

研究性學習探究

現今,各國間的聯繫和交往日益緊密、便捷,那麼,面對全球化趨勢,在文化交流上我們應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後,由代表總結大家意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文簡介

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爲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後講了船伕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後說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相關連結

1.馬克·吐溫:美國作家,原名薩繆爾?克里斯曼。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主要作品有《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哈里貝利·芬歷險記》等。

2.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400多座橋樑把他們連結起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蹟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鐘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樣聞名於世。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從幾個方面介紹小艇的寫作方法,並以次爲依據給課文分段。

3.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4.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感受威尼斯的風光美、小艇的形態美。

學習重點提示

1.從幾個方面介紹事物的寫法;

2.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方法 運用直觀語言,藉助書中插圖,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理解課文內容。由於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馬路。學生缺乏這些實際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上有難度,體味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難了。

教學時,首先應適時適度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簡要介紹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島城、橋城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同時指導學生看書中插圖,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透過與一般城市、馬路、汽車的比較,展開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裏嗎?那你們知道哪座城市被人們稱爲橋城﹑百島城嗎?一座城市擁有這麼多的名字該是多麼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裏走走看看,你們願意隨老師一起前去參觀嗎?那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2.投影顯示,介紹威尼斯:威尼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那裏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接着118個小島。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板書:26.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根據書後預習題自學

1.讀準生字表中生字讀音,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看註釋或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英尺船梢簇擁譁笑殘破矗立停泊威尼斯操縱自如

3.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準生字表的字音。

2.巧用心,記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艄:與捎﹑梢﹑消﹑悄、梢換偏旁記憶。 艇:與挺、庭、蜓、換偏旁記憶。

3.理解個別生字(艇、艄、艙、姆、禱、僱)的意思。

4.齊讀書後讀寫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譁笑:很多人說話並夾雜着笑聲。 矗立:高聳﹑直立。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沉寂:十分寂靜。 殘破:殘缺破損。 停泊:(船隻)停留。 操縱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礙,很靈活﹑熟練。

5.指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6.自由正確朗讀課文。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根據課後閱讀思考自學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給課文分段,能合併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內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總起全文,點明中心)

3.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威尼斯小艇的?

4.討論分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麼樣的?用~~標出。

2.抓詞句,談體會:小艇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樣子奇特內部舒適)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指名分讀2-3自然段,說說這兩節各講了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 小艇的樣子奇特。 * 坐在船艙裏面感到很舒適。並列關係(投影顯示)

5.師:在一個結構段裏,如果講了幾層意思,並且它們同樣重要,在總結段意時,就要把它們合併起來,誰來說說這段的段意?誰還能說得更簡單些?(投影顯示段意:小艇的樣子奇特,坐在船艙裏面感到很舒適。)

6.總結:透過剛纔的練習,同學們會發現合併幾層意思,並不等於幾層意思的相加,需要我們再進行歸納和整理,把多餘的詞語去掉,這樣就比較簡練了。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用()標出。

3.討論學習:(明確:課文先概括地寫出在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的情況下,船伕總能操縱自如。然後列出三種情況做具體說明,寫出船伕的技術好。) 4.自由讀課文,判斷這段是什麼段式?可以怎樣歸納段意?

(四)自學課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讀自學:(投影顯示) * 課文寫了哪些人坐小艇?人們坐小艇幹什麼? * 想象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幹什麼? * 課文最後爲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景色,這與小艇有什麼關係?說明什麼?

2.集體討論,明確: * 人們:商人﹑婦女﹑小孩﹑保姆﹑老人去:做生意﹑郊遊﹑教堂﹑看戲﹑回家 * 關係:課文用威尼斯靜寂的夜晚結尾,進一步襯托小艇的作用,說明人們與小艇的關係密切,整個城市的喧鬧與靜寂是以小艇的動與不動爲前提的。

3.歸納段意,想:小艇在哪些方面爲人們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離不開小艇。)

(五)總結全文

1.快速瀏覽課文。 思考:爲什麼說威尼斯的小艇等於街頭的汽車? (板書:重要的交通工具) 2.作者是怎樣把威尼斯的小艇寫具體的?

3.小結:細心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關鍵。我們今後寫作文也要做到這些,才能把作文寫好。

(六)作業

1.抄寫詞語並複習。

2.朗讀課文, 背誦並抄寫第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背誦第四自然段。

2.完成書後練習。

3.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檢查背誦

1.指名分讀課文,回憶如何給課文分段,說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齊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伕的()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來往(),他總能(),毫不()。在()的時候,他(),在()的時候,他()。我們看是()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而且(),兩邊的()飛一般地()。我們的眼睛(),不知()。

5.聽寫詞語。

(二)完成書後練習: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倒退-前進筆直-彎曲散開-聚集靜寂-喧鬧

2.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以* * * 最講衛生或* * * 行動最敏捷爲重點句,練習寫一段話。 要求:圍繞重點句,從幾個方面寫具體。 例:在家裏穿衣服* * * 最講衛生在學校怎麼做或吃飯在公共場所洗澡學習時* * * 行動最敏捷 遊戲時勞動時。

3.完成語訓的有關習題。

(三)作業

1.完成本課有關作業.

2.背誦第四自然段。

課後練習

1.寫出下列字的讀音: 艄( ) 矗( ) 殘( ) 拐( )

2.判斷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殘( ) 斯( )

3.組詞: 尼( ) 嘶( ) 貨( ) 艄( ) 縣( ) 殘( ) 泥( ) 斯( ) 華( ) 梢( ) 具( ) 線( )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倒退- 筆直- 散開- 靜寂-

5.填空並完成練習: 船伕的()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來往(),他總能(),毫不()。在()的時候,他(),在()的時候,他()。我們看是()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而且(),兩邊的()飛一般地()。我們的眼睛(),不知()。

6.用====標出這段話的重點句。

7.分層並說出層與層之間的關係。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文精解與編排意圖

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於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着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後寫了離開家鄉後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讀着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瀰漫在字裏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裏行間。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略讀課文粗知大意,並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法點睛

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①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②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③研讀“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體會作者母親懷念家鄉之情及作者表達方式的特點。──回讀全文,歸納用人事景物表達童年樂、思鄉情的寫法特點

──評價歸納,轉換運用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寫作思路。

3.指導學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讀自悟,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敘事、寫景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審題,“桂花雨”什麼意思?跳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關於桂花的什麼事?

2.按“小時候念在家鄉──中學時在杭州”的提示把課文分成二段。“小時候”主要寫了()、()、()、()那幾件事。“讀中學時”主要寫了()、()二件事。

3.勾畫“小時候”“念中學的時候”作者愛桂花、搖桂花、賞桂花的語句,思考批註體會。

(1)勾畫“喜歡桂花香”的語句,思考批註,表達了作者()思想感情。

(2)搖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搖桂花”的動作有();“搖桂花”的美妙樂趣是()。搖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賞桂花”“帶桂花”中“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這句話表達了母親什麼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寫了()的事情,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的寫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小時候:1.愛桂花2.送桂花3.搖桂花4.收桂花──讀中學時:5.賞桂花6.帶桂花

二、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1.研讀作者愛桂花香的語句。

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

2.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1、默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流連忘返”、“飄飄欲仙”、“瞬息萬變”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流連忘返”、“秀麗”造句。

3、繼續學習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閱讀感悟,抓住語言文字,感受廬山雲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美的文字,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雲霧的美的。

教學準備: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學會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雲霧的奇麗。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匯入 :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遊嗎?說到旅遊,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峯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誌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緻。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峯)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緻要算雲霧了,今天我們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遊一遊。

板書:廬山的雲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

B、用“------?”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繫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態(zi tai)遮擋(zhe dang)

B、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

第一節:

這小節有好幾個成語,你透過自學,懂得了哪個成語的意思?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雲霧變化多、姿態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雲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雲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雲霧飛行,這裏指看到美麗的雲霧,心裏很舒暢。

第二節:

絨帽(rong)纏繞(chan rao)

系ji繫鞋帶

xi關係

這小節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同學來幫幫忙。

瀰漫:(霧氣)佈滿、充滿。

纏繞:環繞。

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

第三小節:

這小節也有好幾個成語,你理解了嗎?讓同學也來享受你學習的成果。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節:

雲遮霧照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雲遮霧罩”、“流連忘返”。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默讀,理清文章脈絡。

幾遍讀下來,廬山雲霧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來介紹廬山的雲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麼?

1、總學了廬山雲霧的多和美。

2、廬山雲霧千姿百態。

3、廬山雲霧瞬息萬變。

4、人們對廬山的雲霧流連忘返。

四、作業 :

1、抄寫詞語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語,並解釋。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精讀課文,透過朗讀、想象情景、抓重點詞語等學習方法體味廬山雲霧的奇麗,走進廬山雲霧奇妙的意境。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匯入 :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雲霧》,廬山的雲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想細細品味廬山雲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

你讀懂了什麼?

2、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麼在這衆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雲霧,你特別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尤其)(神祕美)

3、確實,廬山的雲霧神奇美麗,你看,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此時,你會感覺自己就象————?

4、那麼奇麗的雲霧想想細細去欣賞?

三、精讀第二小節:

1、自由讀第二小節,想一想:這小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山頭的雲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雲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雲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峯的雲霧(象巨大的天幕)

3、你覺得這千姿百態的雲霧怎麼樣?(美奇麗神奇美不勝收……)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千姿百態的雲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小句好在哪裏。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的雲霧?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的雲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6、總結學習這一小節的方法:讀——劃——品——讀

四、精讀課文第三小節:

1、運用剛纔第二小節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小節。

2、指名說這一小節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3、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怎麼讀吃來的?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雲變化之迅捷之多。

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雲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雲霧的瞬息萬變嗎?

4、這麼奇異的景緻,我們應該讀出自己的驚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小節。)

五、到這裏,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雲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想說什麼?

六、作業 :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山頭絨帽

千態姿態

半山象玉帶

廬山的雲霧 山谷大海

奇麗 瞬息萬變 眼前……剛剛……

轉眼間……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