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彙編5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彙編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兩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的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課前準備】

佈置蒐集關於文成公主的資料。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播放文成公主進藏圖──布達拉宮壁畫中的圖)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爲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交流彙報閱讀收穫

1、彙報朗讀:

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透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爲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⑴爲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⑵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爲什麼人們要這樣說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說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四、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

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五、拓展讀另一傳說《文成公主進藏》

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爲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地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着彎曲的孔道往裏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裏,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爲梢,重者爲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着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位老婦那裏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着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穀種子、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子、1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裏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着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裏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空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一後人稱之爲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六、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

2、初步句式的訓練。

3、初步寫左右結構的字。

4、熟記成語

5、朗讀背誦詩歌。

6、按要求連貫地說幾句話,寫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拼音訓練、詞句訓練、寫字訓練、讀背訓練、說話訓練。

教具學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書:練習1。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藉助拼音讀題目。

(2)教師講清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指導讀字母的呼讀音或名稱音。

(2)教學《漢語拼音字母歌》,熟記字母名稱和順序。

(3)背誦大寫字母,並練習默寫。

3、練習。

(1)出示卡片,集體練讀。

(2)按字母表順序背誦。

(3)默寫大寫字母。

4、反饋。

(1)請學生試背字母表,從讀音、順序、連貫等方面給予評價表揚。

(2)展示默寫寫得好的字母,表揚默寫寫得好的同學。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導學生學習第一組句子。

a. 朗讀句子,要求讀通順,讀連貫。

b. 再讀句子,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c. 這組句子有什麼特點?

d. 初步認識句式。

第一句:用兩個句子把意思說明白。

第二句:用一個並列複句把兩個意思說明白。

第三句:用一個單句把句子說明白。

(2)。指導學習第二組句子。

a. 指名朗讀,讀正確、讀流利。

b.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

c. 師生共同評論朗讀情況。

3、練習朗讀。

4、反饋。

用開火車的方法,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爭取檢查到每個學生。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認讀漢字。

(2)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3)指導書寫。

(4)學生練寫,師巡視。

(5)反饋。

表揚姿勢好、寫字寫得好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成語。

(2)教師範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範讀。學生了解詩歌的內容。

a. 詩歌寫的是什麼季節的事?

b. 第一、第二節分別寫什麼?

(3)學生邊讀邊想象莊稼的樣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讀詩歌,讀好停頓和輕聲,逐步達到生動和流暢有感情。

(5)練習背誦。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檢查朗讀、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第六題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9月10號是教師節,小朋友給老師祝賀節日,還親手做了賀卡送給老師,大家都是尊敬老師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

2、板書課題;老師,祝賀您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投影出示圖畫,問:教師節到了,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朋友怎樣做賀卡?賀卡上會寫些什麼?

2、指導說話。

(1)看看圖,想想你自己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是怎樣做賀卡的。說話時用上“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怎樣做,卡片上寫了些什麼”等,用幾句連貫的話說說。

(2)你把賀卡送給哪位老師?送賀卡時,你對老師說了什麼?老師又會怎樣?

(3)分角色扮演老師和學生,練習對話。

3、句式訓練。

(1)你去送賀卡,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

(2)句子練習。

找老師

a. 你去送賀卡,怎樣找老師?

b. 你看見老師正在幹什麼?你有什麼想法?

把“找老師”是這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

送賀卡

a. 你找到老師,把賀卡送給他,當時你是怎麼做的?

b. 全班討論,板書動詞。

c. 要把內容說具體,還可以加上:你怎樣走到老師那兒,怎樣把賀卡遞給老師,怎麼說的,是什麼神情?

d. 出示句式:我()地說:老師()。

把“送賀卡”的經過說說。

收賀卡

這時,老師非常高興,臉上是什麼神情?會對你說什麼?

句式:老師()地說:“()”。

4、練習說一段話。

個別練說、指名說、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鳳等12個生字,會寫龍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寫字。

2、感受傣族人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設計思路

自主識字,在朗讀課文,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體會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認識到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

讀前要求:

⑴ 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⑵ 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字音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⑴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詞,指名讀自己喜歡的讀得好聽。

⑵ 去拼音讀生字詞,開火車讀。

⑶ 全班齊讀。

⑷ 學生分段抽讀,互相評議。

三、再讀,學習新知

1、再次自讀課文並想:

爲什麼1961年的潑水節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

2、學生討論交流。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帶着問題(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讀第三自然段。

4、看圖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畫出描寫總理衣着和表情的詞句。

⑵ 看圖上除了周總理,還有誰也是笑容滿面?

5、體會第五自然段:

⑴ 老師做動作扮演總理。

⑵ 啓發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

二、讀中感悟

1、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2、讀一讀,再口頭填空:

鮮紅的( ) 敬愛的( ) 難忘的( )

一條條( ) 一串串( ) 一座的( )

3、詞語積累:

敬愛 鮮紅 大紅 歡樂 歡呼 開心

幸福 難忘 水紅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4、照樣子寫句子:

⑴ 周總理一手盛滿水的銀碗,一手拿着柏樹枝蘸了水,向人民潑灑,爲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⑵ 傣族人民一邊呼喚,一邊向周總理潑水。

一邊一邊

三、寫字指導

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用重點指導:

1、都是半包圍結構。

2、第一筆是豎撇,第二筆是橫折彎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將第六段作爲講析的切口,板書:

外貌——落泊潦倒

動作——一片深情兩次

背影分離時:走幾步、回頭、說:落淚

混入、再找不着

 二、父親送行的地方、動作、言談。板書:

終於自己送——愛子心切我自責

看講揀囑——無微不至內疚

 三、當時的家境、原因。板書:

祖母死,父親差使交卸——禍不單行

還虧空,辦喪事,賦閒——家境慘淡

 四、讀首段,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讀末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課文所飽含的真摯的父子之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啓迪。

教學重點

配樂朗讀、默讀課文,品味細節和關鍵詞句。

課前準備

學生

預習讀一讀,寫一寫。蒐集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準備與同學交流。想一想自己過年的故事和體會,講給同學聽。查閱有關琦君的生平,課外閱讀她的作品《琦君說童年》。

教師

準備思鄉的音樂。準備古今中外表達遊子思鄉之情的文學作品。

教學內容

《春酒》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對故鄉、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課文中的細節寫得很有情趣,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中的人情民風之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1.匯入建議

學生談自己過年的故事、感受,或說一說當地有哪些民風民俗;或教師談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故事

2.導語示例

青島的啤酒不僅是青島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每年的青島啤酒節都迎來許多國內外的客人,這在當地已經成爲一種民風民俗。每逢過節,人們也都要喝啤酒以示慶祝。好多離鄉在外的青島人總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這是爲什麼?今天學習《春酒》一文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啓迪。

3.教師投影學習目標和字詞

學生自查讀一讀,寫一寫,根據查找的資料交流琦君的事蹟。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思考問題。

4.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a.本文記敘了作者童年的哪幾件事?表達怎樣的感情?

b.課文題目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5.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明確

本文記敘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過新年、吃春酒、吃會酒的幾件事,表達作者對故鄉民風、人情的讚美。就像琦君曾說過的一樣: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作者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滲透在本文的字裏行間。

6.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透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旨。

研讀賞析

1.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優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構思的結果。本文圍繞思鄉的主旨,穿插了許多有家鄉味道的細節、關鍵詞語,使文中幾個人物生動形象,尤其是對母親的描寫極爲傳神。

2.教師投影出示思考題

請同學們朗讀或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有情趣的細節或詞語,與同學們合作交流,以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學生閱讀,小組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精讀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童年、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透過對細節和詞語的品味,加深對文中作者情感和課文主旨的理解。讓學生自主閱讀,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閱讀的質量。

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寫過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課前準備的文學作品與同學們交流一下,看誰積累的資料多,交流得好。

(學生小組交流,推舉1~2名班級交流。學生可以吟頌詩歌,也可以以唱詩的形式)

2.設計此教學環節的目的

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積累知識,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延伸練習

把與同學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練筆本上,並試着仿寫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