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高粱情》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粱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粱情》教學設計

《高粱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2、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形象感知,導情導標,回憶學法

1、師:在北方,有這麼一種植物,長着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出示畫面,師邊說邊指)這就是高粱(板書)。你覺得高粱長得怎樣,有什麼特點?(讓學生暢所欲言,有個初步印象)。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師補充完成板書,加上“情”字,齊讀課題,看着課題,我們猜想一下課文可能會寫些什麼?(估計學生:⑴會寫高粱是什麼樣的;⑵會寫作者對高粱的感情)

3、自己讀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呢?

學生自由讀後交流,只需簡單回答即可,師相機板書。

內容——思想

4、揭示本節課學習目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探究高粱根的特點,從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直奔重點,自主探究,體悟情感

(一)讀課文,找出寫高粱根特點的自然段。

(一般學生能找到3~5自然段,如果學生出現問題,則再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

(二)探究“高粱根上有氣根”的特點、品性,體悟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如何表達的。

探究一:高粱根有什麼特點?

利用學法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具體談;同學交流。

交流。

A、出示:“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揭示出:長有氣根。

B、根據這段話,畫一畫高粱的氣根,想想氣根的特點。(兩生上臺板書畫,其它下)。

C、交流:畫得怎樣?這一過程其實是對氣根特點的深入理解。讓學生結合圖、語句談。

師相機教學

a、“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是否都是比喻句

估計學生答到⑴不是比喻,師追問:爲什麼這樣寫?(說明堅韌)⑵是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大。)

b、比較。

1、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2、彷彿抓着一個物體。

爲什麼這樣說呢?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

3、自己揣摩讀這段話,把它的特點讀出來。

4、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這一小節篇幅較長,直切重點,讓學生找出描寫高粱根特點的句子,探究氣根的外形特點,使探究目標更明朗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聯繫生活談到“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則師相機教學,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不到之處師點撥;再透過“活物”、與“物體”的用字比較,深入體會氣根的特點,其實也是探究“表達方法”的過程。

5、探究二:爲什麼高粱根上長有這麼多氣根?體悟高粱的品性。

(1)師承上:高粱與衆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長有氣根,堅韌有力,自然而然,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

(估計學生問:爲什麼高粱根上長有這麼多的氣根?)

師:自己讀上下文,探究一下。

(2)學生自主探究。

(3)交流。

a、出示:“對於高粱,氣根是最不可缺少的……等着對手向他撲來。”

b、指讀,說說爲什麼長有這麼多氣根?

c、自由讀文,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讀這段話?

d、交流。

估計生:敬佩、讚美的

師追問:爲什麼?

(估計學生答到:高粱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性。)

e、再自由讀,讀出這種感情;指讀;男女生賽讀。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然而然產生的疑問引入探究高粱的品性的教學,使得教學順着學生的學路走,讓其自主學習得到張揚。朗讀,化解了從外形到品性的理解過程,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刻領悟到了高粱的品格,爲下文體會作者的思想埋下伏筆。

6、探究三:從第三自然段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讀着讀着,同學們你體會到了課題“高粱情”“情”字的內涵了嗎?四人小組討論。

(2)交流。(估計生:表達了作者對高粱有“堅韌不拔的品性”的讚美,敬佩之情)

(3)齊朗讀第三自然段。

(4)同學們學到這兒,你對高粱想說些什麼嗎?

設計意圖:從探究了高粱特點——品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教學環環相扣,逐層深入的原則,由表及裏,披文入情,使學生很容易地就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礎上,第一次迴歸課題,初步說說“情”字的內涵,緊扣了教學目標。

7、探究四:再次讀第三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對高粱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的?

(1)同桌讀課文、交流。

(2)大堂交流。

(抓住高粱身上最與衆不同的地方,最能表現高粱品格的部分寫具體。)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內容,思想上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學會表達。如何表達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字裏行間去感受,長此以往,有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學4~5小節,探究高粱根的其它特點,高粱的品性,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達的。

1、回顧第三小節的學法

探究特點→探究品性→探究情感→探究表達方法

2、四人小組學習。

3、派代表交流。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裏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學習第三自然段後,引導學生回顧探究方法、步驟,給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時間,去學習,更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鞏固了學習的方法。

三、迴歸目標,回憶學法,暢談收穫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是如何“從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

讀、思。

內容——思想

探究

高粱的特點,聯繫上下文作者想表達_______的思想感情,高粱的品性,聯繫生活展開聯想和想象。

2、我們還探究了什麼?

(生:寫法)

3、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從學法、知識、技能、思想方面等讓學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有目標、有操作過程,有評價,有回顧的教學過程,是最有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利用方法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地引導其整理腦中新的認知結構,有利於學生利用方法,下一步更有效地去探究新的知識、技能,從而再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四、佈置作業

摘抄下你對高粱根印象最深的片段,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體會思想”,由文中內容引申到對作者思想情感的認識,教學中已達成目標。但作爲讀者,肯定從內容也會有自己的感受,用寫的方式來表白,更加深了對高粱品性的敬意,同時還進行了語言文字寫的訓練。

板書設計:

20、高粱情

讀、思

內容———思想———表達方法

探究

高粱的特點聯繫上下文

作者想表的思想感情

高粱的品性聯繫生活

展開聯想和想象

板書設計意圖

(1)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過程。

(2)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方法。

(3)體現出了學生的學路,教學設計的思路,有利於學生腦中形成新的系統的技能、認知結構。

《高粱情》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這篇略讀課文主要介紹了高粱根的特點,讚揚了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1課時)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學習它堅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

難點:理解父親和伯伯對我說的話語的意義;體會這兩段話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小黑板、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有這麼一種植物,長着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學都沒見過,那麼高粱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大家開啟書第102頁看插圖,認識一下高粱。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板書課題:高粱情。學習高粱的粱與樑的區別。)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開啟書第102頁看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高粱,從圖上看,你覺得高粱有什麼特點?說一說。

2、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很好,那麼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高粱的特點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課文。

三、指名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找出描寫高粱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2、指名朗讀描寫高粱特點的句子,談談你的感覺和想法。然後概括一下高粱的特點。(邊討論邊板書:正直的稈子、碩而紅的穗頭、緊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並說說高粱最具特點的是哪個部位?(在根下劃△)課文是怎麼描寫的?用重點號劃出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所劃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麼特點?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板書:堅韌、像鷹爪)並說說爲什麼會有這些特點?

5、再朗讀,說說這些描寫中蘊含着作者的什麼感情?

6、練習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四、讀中激情。

同學們,由於高粱具有堅韌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千百年來,土地、人和高粱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課文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敬佩、讚美)

請大家帶着敬佩、讚美之情,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最喜歡的部分。

▲教學小結:

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激勵着作者頑強地生活。我想從今以後也會激勵着我們大家奔向21世紀的未來。

標籤:教學 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