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七篇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彙編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複習生字詞,匯入新課

聽寫生字,生詞

二、講解新課

(一)走進畫面,品讀感悟

(1)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過渡:鄉下人家,如詩如畫。最獨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兒?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1、2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默讀1、2自然段,先自學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處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

(2)精讀風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學生彙報。

2、感悟對比寫法。

3、小組內競賽讀。

(3)精讀風景之二——“門前鮮花”

1、學生彙報。

2、積累描寫花開景象的詞語。

(4)精讀風景之三——“屋後竹筍”

1、學生彙報。

2、讀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後春筍”的畫面。

3、激趣引讀:

a:你看,一個,兩個,五個,十個……筍芽兒的小腦袋探出來了!讀——

b:啊,鮮嫩的筍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了!讀——

c:成羣的春筍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媽媽比高呢!咱們一起爲它們加油吧——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麼,那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往下讀吧!

(二)、精讀課文,品讀感悟

1、小組學習,精讀3-6自然段。

2、集體交流。

3、緊扣第7自然段,回顧全文,昇華情感。

4、小結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

三、指導背誦

1、閉目養神,拋棄雜念

在老師的帶領下,心遊百花園。吐納呼吸,氣沉丹田。

2、學生自讀,

3、教師出示課件(一)

4、教師出示課件(二)

四、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2、流暢地朗讀並能基本背誦課文。

3、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多角度分析問題;關注社會,探究人與動物的關係。

二、教學重點:

把握古文朗讀的方法,積累文言詞語,體會語言的精妙。

逐步培養學生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老師蒐集有關狼的文章:如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學生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瞭解文言詞語的多義現象,反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圈點勾畫,有疑難之處畫上“?”。蒐集與狼有關、帶狼字的成語,根據自己的瞭解畫出狼的形象或與情節有關的畫面。

五、教學內容: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之一,情節曲折緊張,語言描繪生動形象,既表現了狼的貪婪、兇狠、狡詐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戶的勇敢機智。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求異思維,如:狼真的該殺嗎?

六、教學步驟 :

(一)匯入 :出示狼的圖片,讓學生對狼有一個先前的瞭解。

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上的是什麼動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見過真正的狼?或許我們更多的只是在公園裏、電視、圖畫、文學作品中瞭解過狼的形象。然後師生共同交流有關狼的知識: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關狼字的成語等。(可讓學生自由回答,激發學生的熱情),並得出結論: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不夠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作品《狼》。仔細看一看,這一作品是作者是誰?

學生回顧有關蒲松齡的知識。教師出示材料。

(二)整體感知

1、朗讀並熟悉課文。

(1)教師範讀,創設情景:

聲情並茂,有急有緩,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閱讀節奏。使學生初步解決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再自讀課文,並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課文,解決暫時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詞。

(2)小組合作,質疑釋難。根據註釋梳理文句,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經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現在,如果有同學還有對文章的內容及字詞不理解的話,請自由提問。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老師可略作歸納,然後討論解決。(教師完成指導)

3、檢查閱讀。

如果大家都對文章的內容沒什麼疑問了,我想考一考大家。出示材料5-7

4、看來大家都還解決的不錯,請看下邊的圖片,你能用文中的語句複述課文嗎?

(1)複述:進一步理解,熟悉課文

(2)進一步明確故事的情節。出示材料8

(三)研讀與賞析

1、賞析:

1) 文中有兩個形象,讓學生自己選擇並扮演其中的一個形象,以該形象的語氣來說說當時的想法。這樣可以深入的瞭解課文,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2) 讓學生根據同學的自述,分別概括出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徵。提示:可提示學生分析這些詞語時從動作,神態或者心理方面表現狼的貪婪,兇狠、狡詐和屠戶的恐懼、機智等

3) 議狼:請學生多角度評價課文,並得出自己的啓示。。

4) 你能說說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嗎?或學習本文後懂得了什麼道理?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儘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 課文最後一段在寫法上與前面有何區別,它起什麼作用?(議論,點明主旨。同時明確這類文體的寫法:在記敘的基礎上發表議論,表明態度、觀點)課文寫的狼是否有別的含義?從而瞭解《聊齋志異》的特點:揭示當時社會現實,有嘲諷的意味。然後抽讀,看怎樣才能讀出諷刺的意味?

(四)拓展

1、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它還是反面形象,是壞人的象徵,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那麼狼真的是那麼可憎可惡嗎?拋開課文,聯繫社會,我們對狼還有別的認識嗎?可以查閱相關資料,老師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薦書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3、展開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提倡求異思維,可以改變故事的結果。

附:板書

狼 綴行——假寐誘敵——打洞——被殺:狡詐、兇殘

屠戶 遇狼——懼狼——避狼——殺狼:機智、勇敢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描寫及加旁註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蒐集梁啓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啓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註。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匯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xx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旁徵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後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爲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⑴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 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 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⑴ 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啓超嗎?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⑶ 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⑷ 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4、探究明確:

⑴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⑵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⑷ 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註:

⑴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 啓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爲梁任公開場白作旁註時,請一位同學上臺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

三、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字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並且爲精彩描寫作了旁註。品人作旁註時品味了梁啓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佈置作業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

【教學設計說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爲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爲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字。佈置作業則採用參照式閱讀方法,目的在於使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穫轉化爲文字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課文匯入 。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爲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爲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爲:認爲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爲: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麼晚啊!何:怎麼,爲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透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後,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爲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透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爲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爲嗎聯繫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儘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麼?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讚歎。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爲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並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係;蒙、肅皆爲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

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後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佈置作業 。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鑑》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讚歎)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微課基本資訊

知識點名稱

紋樣的變形方法

學科類型與教學對象

美術 初一年級

上課時間長度

8分鐘

教學目標:領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紋樣的.設計方法。

教學資源與環境:

廣州作爲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歡花,花卉和花卉紋樣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題,生活中經常運用花卉紋樣做裝飾,教學各環節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

教學過程:

一、匯入:欣賞各花的生長過程視頻。感受鮮花的美麗造型,引導學生以花爲元素進行紋樣的設計。

二、發展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例比較一下花卉紋樣與自然的花有什麼不同,嘗試分析圖例中的紋樣運用了什麼樣的變化方法?

2.教師分析自然花卉轉化到裝飾性紋樣的常用變化設計方法:省略法、誇張法、添加法、幾何法等。

三、總結和提出創作要求。變化是紋樣設計的靈魂,是藝術的再創造。紋樣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請以鮮花爲創造素材,設計紋樣裝飾生活。

設計理念與特色:

“源於自然的啓示”是本課總的設計理念,自然的美是美術創造的重要靈感來源,本課主要圍繞自然界的花卉美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的花卉感悟自然的美,學習運用美術的紋樣設計基本方法再透過自己巧妙提煉加工構思創造美術作品。啓發學生髮現美、探尋美的規律,在生活中創造美,把美術教學的美育功能融匯課堂之中。

教學反思

初中的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觀察力,簡單的花卉造型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在創作紋樣的時候往往是缺乏方法,所以這課是以圖例啓發學生找紋樣的變化規律和方法。先讓學生帶着問題展開思考探究,然後教師再透過典型的圖例分析幾個常用的變形方法,引導學生在創作紋樣時把自己的創意結合一定的設計方法來創造作品。當然由於微課的時間限制,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提出課後的創作要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紋樣的創作方法。

特色與點評:

從欣賞自然界花的生長視頻作爲匯入,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從生活中花卉紋樣的應用中探究紋樣的創造方法;最後落實到具體物品的裝飾紋樣的創造,啓發學生從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實物的審美中來。重點落在花卉紋樣變化設計方法中,解決了這個重難點後,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紋樣的知識就變得水到渠成了。解決重點的方法是透過圖例比較分析、教師示範、自制教具的運用,讓學生得到思維的啓發理解紋樣的創造方法。全部教學內容都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逐層深入,作品既重視美觀和實用功能,又緊扣自然啓示的主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月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祕與奧祕,同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趣匯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引讀課題《月球之謎》),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瞭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識?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異

1、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課件演示師敘述)

讓我們跟隨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麼?

2、請大家找一找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彙報彙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麼樣的景色呢?板書:奇異。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爲什麼覺得奇異?

(出示課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麼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

5、月球上的景色還奇異在哪兒呢?怎麼就覺得奇異了呢?

(出示課件)我們原本以爲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而今我們發現這裏沒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只有塵土、岩石和環行山。這裏是多麼荒涼。你能把這荒涼的世界讀出來嗎?

6、師述:在月球上我們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時能感受陽光,還能感受到那裏沒有一點生機。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異”!(指着板書引導學生說)你能把這種感受送入朗讀中,用聲音表達出來嗎?有感情的讀一讀,練一練吧。

7`就要和月球說再見了,讓我們拍些照片帶回地球,讓他們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吧。

邊出示課件邊敘述讓學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異。

8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岩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1、老師把對塵土的研究還設計了一張表格,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填的又快又好?

(1)生邊讀邊填。

(2)生上前介紹。

a、細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塵土裏,你們有什麼疑惑嗎?

評價:爲什麼?……再問一次,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聲地問出來?

很奇怪,是嗎? 是不是難以理解?

看,細菌在月球塵土裏,一下子都死了,難道……?(引讀)

b、繼續,下面誰來說說第二個實驗怎麼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聲地清楚地說一遍嗎?

評價:真不錯,說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請個小科學家來說說。

指名——口齒真清楚。

你們能根據這個實驗中驚人的發現,來說說自己的疑問嗎?

2、看到這一連串實驗結果你們有什麼感受?

課件出示: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指導朗讀。

3、你還想把什麼放進月球塵土裏進行研究?學生大膽想象。

4、科學家對岩石的研究結果是什麼?

誰比她說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齡研究出來了嗎?(強調:估計)

從“估計”我們知道月球的年齡有可能比地球年齡大,也有可能小,還有可能是一樣的。難怪,我們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難道?……(引讀)

5、面對這一個個月球之謎,你感覺怎麼樣?

課文裏有一個詞語正好表達了這個意思,是哪個詞語呢?(令人費解)

你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嗎?你用皺起小眉頭來表達“令人費解”;你用搖搖頭來表達;你用加強語氣,讀得重來表達心中的不解;

你能帶着這種令人費解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嗎?

出示課件: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5、透過對岩石和塵土的研究我們就產生了這麼多的疑問,真了不起。會提問題和充滿豐富的想象力是你們最可愛的地方。你還有什麼疑惑?這麼多疑惑文中用什麼來表示?

出示課件:省略號

三、總結昇華

1、透過剛剛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受。引出並板書神祕。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對這些疑惑,我們該怎麼辦?板書:探索。

3、我們國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出示課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師還爲這篇課文編了首詩呢。出示課件

四、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親近月球

1、快樂閱讀:閱讀有關月球的書 籍。如《美麗月球》、《月球探險》等。

2、趣味蒐集:蒐集有關月球的知識,舉辦《月球之謎》新聞發佈會。

3、盡情暢想: 20年過去了,我當上了宇航員。這一次我終於登上月球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在作品中講述“一隻鳥兒和一棵樹是好朋友”的故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在冬天將要飛去南方時,答應樹,還回來唱歌給他聽。春天又到了,鳥兒飛回來,卻發現樹不見了。於是,鳥兒四處尋找,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唱起去年唱過的歌……

這是一篇典型的“淺語藝術”特質的的優秀童話作品,簡潔平淡的文字表達留下了許多行文的空白,而恰恰是這種空白帶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和多面向的主旨理解。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故事的場裏展開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有想象,有表達,有感動,有感悟。從而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積累、運用的能力。

2、學生透過對故事的感動,相信童話是真的,從而萌芽對“朋友之間該如何相處?”、“面對分離應怎麼辦?”等諸多人生問題懵懂的認識和對正確、美好事物的嚮往。

三、教學重點

透過對課文有關空白處的補充想象,體驗鳥兒尋樹路程之艱辛,心情之沉痛,信念之堅定。

四、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對文章結尾的“哀而不傷”的內涵產生吻合其年齡特點的認識,爲關照其人生落下點滴的生命積澱。

五、教學過程預設

(一)走進去年的相聚,感受歡樂

1、透過有韻味地朗讀,引發學生的想象,描述鳥和樹在一起的畫面。

2、同桌分角色朗讀話別語。

(二)隨同今年的尋找,體驗悽美

1、情景激趣,描述鳥兒迴歸的喜悅。

2、讀對話——體味鳥兒的驚奇、悲痛、急切的情緒變化。

3、讀“飛”——體驗鳥兒尋樹的信念之堅定執着。

4、讀心語——演繹鳥和樹情誼深厚。

5、讀結尾——感悟“哀而不傷”的文字基調。

(三)走出故事,思索天長地久的意義

1、提問:什麼是永遠的?學生思考,發言。

(四)介紹相關小資料,結課

1、透過追問,學生理解“童話是真的,可以關照自我”的意義。

2、閱讀小資料,學生思索文字更深層面的的蘊涵。

六、設計理念:

1、關於教學思路的選擇。根據本文的“淺語藝術”的童話特質,進行詞語的理解和分析顯然英雄無用武之地。根據文字“哀而不傷”的感情基調,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抑鬱、平淡的。強化感情朗讀令人力不從心,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嵌入過多的詞語訓練,或者感情朗誦,都會干擾學生的對故事的欣賞樂趣。爲保持學生對故事的新鮮感與完整性,以簡單對簡單,一條路簡單地從故事起點出發,穿越語詞的密林,只是讓學生的情感在故事裏浸潤一番。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形象是大於思想的,“教育”之前應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形象。所以,透過想象實現故事人物和故事進展的形象化是本節課的選擇的基本途徑。我相信,這條路同樣通達故事的終點——一盞溫暖的燈火,輝耀內心的敞亮。

2、關於教育思想。形象感動了學生,如果只是感動,而沒有思想,則感動無益。“童話使孩子們嚮往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樣嚮往也會促使他們思考,應該擺脫些什麼、應該創造些什麼,以實現他們的嚮往和夢想。”所以,傷感的故事僅僅讓孩子感動了,是不夠的。“美好在相聚中給,在分離中仍然要給,要始終溫柔地相待。”“分離是必然的,哀而不傷,曾經美好的回憶永遠溫暖。”這些都交給學生思索,相信今天懵懂的認識會在來年開出花來。

課文內容

去年的樹

一棵樹和一隻鳥兒是好朋友。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着鳥兒唱。

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着我吧!”鳥兒說完,向南方飛去了。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裏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裏,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

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裏。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

樹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裏去了。”

鳥兒向山谷裏飛去。

山谷裏有個很大的工廠,鋸木頭的聲音“沙——沙——”地響着。鳥兒落在工廠的大門上。她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大門回答說:“樹麼,在廠子裏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裏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飛去。

在一盞煤油燈旁,坐着個小女孩。鳥兒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小女孩兒回答說:“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裏亮着。”

鳥兒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着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