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設計範文

一、激趣匯入

小學語文二年級《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設計範文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出示課件)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冬天。你們知道嗎?我的本領。可大了,我能給大地帶來很多很多的變化。大家都誇我是個神奇的“魔術師”。

二、播放錄像,整體感知“冬天”

1、過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開始給你們變魔術啦!你們看,它“呼地一吹”,大地發生了什麼變化?

2、播放錄像(老師可以相機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畫面的內容:同學們,冬天的本領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滿天飄起了雪花,一會兒,大地就變白了。小樹像株潔白的珊湖:那些房子有的像一座座銀磚搭起的城堡,有的像一朵朵蘑菇,還有的像個奶泊麪包,可愛極了:雪越下越大,大山像一位披上白紗的仙女:過了一會兒,大地就像一塊白白的軟軟的地毯。公園裏的湖面很快就變成了大玻璃。那些紅色的、黃色的葉子,都凍在玻璃裏了:不知怎麼的,棉衣啊,手套啊,都從衣櫃裏跑出來,街上的`人都變胖了。在這麼冷的冬天裏,小朋友們一點兒也不怕冷,他們三人一羣兩人一夥到公園裏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極了!

三、揭題並質疑

1、揭題:

(出示課題)現在,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這句話一一冬天是個魔術師,全班一起讀一讀。

2、質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四、合作學習,初讀課文

1、過渡:同學們,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鼕鼕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感到太有趣太神奇了,於是他們就寫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冬天是個魔術師》。你們想不想讀一讀?

2、學生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畫條橫線作個記號:

3、在2人小組內互相學習,把這些字記住:〈學完後檢查一個組〉

4、再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

5、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一套字卡),遇到不認識的字請同組的同學教一教。

6、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五、學習課文一、二節

(一)學習課文第一節

1、過渡:同學們學得不錯。但是,潘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在剛纔的錄像當中怎

麼沒有小動物呢?他們都到哪裏去呢?(指名回答)

2、觀看錄像。

3、指導朗讀第一節。(出示第一節)

4、指名讀,評議。

*你們覺得“冬天”這個魔術師變得快不快?它變得怎麼快,你能不能用朗讀來表現?(指名讀,評議)

5、讀這句話時,還要注意什麼?(輕聲——啊)指名讀,評議。

6、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要冬眠?

(二)學習課文第二節

1、過渡: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冬天這個魔術師要給我們變什麼?

2、(出示第二節課文)指名讀,說一說大地發生了什麼變化?(指名說)

3、播放“雪景”錄像,感受雪景的美。

4、冬天真不愧是個魔術師,太神奇了!你願意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嗎?(出示第二節第二句)自己試讀一一讀給你的朋友聽(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老師)——評議——指名讀

5、齊讀第一、二小節。

(三)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好像來到了遙遠的北方,真是太高興了,太激動了!

六、學生字

(一) 記生字“呼、地、吹、雪、變”

1、 齊讀——指讀

2、 2、猜字遊戲。

(二)寫生字“冬、是”

1、討論這兩個字的筆畫筆順。(小組討論)

2、觀察範字“冬”,記住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師範寫,學生評議:學生練習寫一遍:評議。

3、觀察範字“是”,說說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臺寫,學生評議,修改:學生練習寫一遍。

七、小結。

教學反思與分析:

一、 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冬天是個魔術師》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散文。它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對於從小生活在廈門的學生來說學習這樣的課文有一定的難度。由於他們沒有感受過北方的冬天,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麼樣的,也不大瞭解北方的冬天有什麼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嘗試運用多媒體手段廣泛採集有關北方冬天的錄像,讓學生透過圖像具體感知北方冬天的雪景、人們的活動及動物怎樣過冬的情況。如在教學前播放一段“冬天的景色”錄像片讓學生在優美的畫面和動人的音樂中進入冬天的情境,加上老師富有表情的解說,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北方冬天的神奇和美麗。當孩子們在看到這樣美麗的冬景時都顯得十分激動,他們告訴老師他們真想躺在“雪白的被子”上睡大覺,可見孩子們是多麼想到北方去感受冬天。又如,在教學第一小節時,透過錄像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青蛙、蛇和熊是怎樣過冬的,從而理解動物“冬眠”是怎麼一回事。

二、抓住“趣”字展開教學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緊緊抓住“趣”字,圍繞“魔術師變魔術”這條主線來展開教學。如看完錄像後讓學生直接從課題中的“魔術師”匯入,讓學生展開質疑。也有的學生問,爲什麼冬天是個魔術師:還有的學生問,冬天這個魔術師會變什麼:有的學生問,冬天這個魔術師是怎麼變魔術的。看來孩子們的心已經被“神奇的魔術師”揪住,此時,他們一定很想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於是,老師趁勢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透過學習課文自己去發現。

三、以學生爲主體進行合作與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注意尊重學生,並提倡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閱讀體驗透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閱讀課文。如在課堂上,老師鼓勵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生字,學生有的當老師,有的當學生,互幫互學,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又如在學寫“冬”和“是”這兩個字時,老師大膽嘗試讓學生走上講臺當一回小教師來教全班同學寫字的做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樣由學生來教學,由學生來評價的過程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探究的學習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