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地理印度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印度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下冊地理印度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其古文明光彩照人,曾備受殖民統治蹂躪,獨立後的發展舉世矚目。在第一章亞洲的學習中,學生對印度有了初步的瞭解,爲了避免重複,在本節中應當側重學習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徵尤其應突出其現代人文地理特徵。

本節教材主要內容有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水旱災害頻繁;

(3)自給有餘的的糧食生產;

(4)發展中的工業。教材中還安排了泰姬陵、印度舞蹈等人文景觀圖和印度地形圖、南亞季風圖與印度年降水量、農作物及礦產分佈圖以及三處學生課堂活動內容。其用意在於使學生避免死記硬背,而是能夠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理解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原理等,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教材的這種安排,也從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農作物的分佈與自然條件的關係、工業生產佈局與原料產地的關係等方面體現了環境──資源──人口這一主線,正確地闡明瞭人地關係。

學習本節知識,可將印度同我國相比,從另一側面加強學生對我國的國情認識。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地圖說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徵。

2、瞭解印度的人口壓力及其對環境、社會的影響,認識人口的增長一定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

3、能夠利用孟買氣溫、降水統計圖說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理解南亞季風與水旱災害的關係。

4、瞭解印度工農業生產的分佈和主要城市。認識地形、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工業分佈與原料產地的關係,理解有關人地關係、生產佈局的基本知識。

5、透過比較學習印度,瞭解我國的地理國情。

重點難點

本節教材有兩處重點:一是印度的人口及人口問題;二是發展中的工業。難點是自然條件對農業的影響,工業分佈與原料產地的關係。

教學方法

1、自學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爲會學;

2、圖導圖練法: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手填圖、動口說圖,使學生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多種地理智能;

3、分析講解法:對地理原理和難點,教師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4、比較教學法:透過與已知的地理知識的縱向、橫向比較,開拓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教具準備

1、多媒體電教設備及課件

2、南亞地形圖、南亞季風圖、印度年降水量分佈圖、印度農作物分佈圖、印度礦產資源與工業分佈圖等;

3、印度空白地圖

4、自制幻燈片:

(一)印度農作物分佈與自然條件;

(二)印度的工業分佈與原料產地;

(三)印度工業佈局與日本之比較;

(四)印度概況與中國之比較。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情景創設

幻燈片放映: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恆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爲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卻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件生產國;這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10億,僅次於中國……

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

新課學習

1、揭曉答案──印度,轉入新課

看來大家對印度還是比較瞭解的,那你們能夠利用地圖說說印度的地理位置嗎?

2、學生活動

*讀圖,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瞭解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讀印度地形圖,說出印度的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周邊鄰國,找出主要的地形區

*在空白地圖上填出: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繪出北迴歸線──瞭解其三面環海、大部分處於熱帶的地理位置。

*在空白地圖上填出:喜馬拉雅山脈、恆河平原、德干高原,瞭解印度的地形特點: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地形比較平坦耕地面積廣

南部:高原

*讀印度人口增長圖,計算:從1951年到2000年,印度每隔10年,人口增長了多少?50年間人口增長了多少?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長有什麼特點?

*讀資料“印度部分資源、產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討論:衆多的人口對印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資源環境等方面產生什麼影響?

*閱讀資料“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長”,討論: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人口壓力大,會給我國帶來哪些負面影響?應當如何解決?

3、教師講解

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產生人口問題。所以,人口的增長要同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與資源環境適應,爲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爲一項基本國策。

4、轉折

人口增長快,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農業又深受地形與氣候的影響。印度的氣候有什麼特點呢?我們先來看幾幅圖片。

5、學生活動

*讀孟買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說說這是什麼氣候?有什麼特點?

*讀南亞季風圖,比較分析1月、7月盛行風向有什麼不同?對氣候有什麼影響?

*看圖片印度的洪災與旱災,分組討論:爲什麼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何治理?

*思考討論:我國東部也是季風區,我國的季風氣候與印度的'季風氣候有什麼不同?在水資源的利用中,我們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來抗災減災?

6、師生小結

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爲主,降水季節變化大。季風活動不穩定,造成水、旱災害頻繁,影響了農業的發展。

第二課時

複習鞏固

印度的地形、氣候、人口有什麼特點?對農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師生評議,引入新課: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

新課學習

1、學生活動

*讀課文,瞭解20世紀上半葉與20世紀60年代後,印度的糧食生產情況有什麼不同?

*讀資料“綠色革命”,說說它有什麼意義?

*讀印度水稻和小麥分佈圖,說說它們的分佈與地形、降水量有什麼關係?

*讀資料“飲食習慣”想一想:爲什麼印度南、北方人民的日常飲食有這麼大的差異?

*學生互相交流,評價,完成上述學習。

2、轉折

印度是一個資源、物產豐富的國家,獨立後,不僅僅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3、學生活動

*讀印度礦產資源、棉花、黃麻分佈圖,看看棉花、黃麻和煤、鐵、錳等礦產資源主要分佈在哪裏?

*想一想,在這些資源、物產的基礎上,印度可以發展哪些工業部門?這些工業部門可能分佈在哪裏?爲什麼?

*讀印度工業分佈圖,找出主要工業城市加爾各答、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看看這些工業城市主要發展了哪些工業部門?爲什麼?

*思考分析:印度的工業分佈有什麼特點?這樣分佈有什麼好處?

對比觀察“印度工業分佈圖”和“日本工業分佈圖”,分析這兩個國家的工業佈局有什麼不同?

*讀資料“印度、日本等國的產業構成”,分析:印度、日本的產業構成有哪些差異?印度哪一產業的比重最大,哪一產業比重最小?這能說明什麼問題?

4、師生相互交流,評價,完成上述問題。

5、承接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相當於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9%,但是印度各方面都很落後嗎?

6、學生活動

*閱讀資料“印度的核工業、航天工業和軟件生產,”談一談有什麼感想?

*從印度的經濟發展中,我國可以借鑑哪些經驗?

*比較印度與我國的國情有哪些相似之處?

7、課堂總結

印度和我國都是人口衆多、歷史悠久、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壓力大,經濟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後。但是發展中國家也不是樣樣都落後的,大力發展科技、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開拓高科技產品的國際市場,是發展中國家逐步趕上世界經濟水平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