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太陽教學設計1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太陽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陽教學設計15篇

太陽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感悟民族的膽略和氣概,崇高的南極精神。

2、揣摩準確、凝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第二課時)

3、在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和協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南極精神”。

2、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問題匯入:

1、在地球上建一所房子,它的四面均朝北,應建在哪兒?

2、我國已經在南極洲建立了哪兩座科學考察站?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南極長城科考站相關的通訊——《三個太陽》。

二、閱讀思考:

1、簡要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課文主要刻畫了哪些人物。

3、結合課文語句,說說這些人物有哪些值得我們敬佩的精神和品質。

討論分析:

1、讓學生嘗試着用“女畫家 去南極,在途中 ;踏上喬治島的雪原後, ;離開南極前, 。”這樣的格式來感知熟悉課文內容,

2、女畫家:獻身事業的執著追求,(爭去南極)吃苦耐勞,自我激勵,(參與建設)

熱愛南極,熱愛生活,(創作壁畫)熱情、充滿博愛之心(投下漂流瓶)

一羣南極人:

(1)隊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巧妙的鼓動藝術

(2)測繪工程師——聰明有智慧、不怕苦不怕累,大膽探索,敢於實踐

(3)地球物理研究生——以苦爲樂,持之以恆,熱愛生活

(4)郵局局長——以事業爲重,愛子情深

女畫家的父親等老一輩科學家:

獻身事來,愛國,不畏艱難險阻

南極精神的內涵就是——

熱愛南極、開拓事業的奉獻精神

艱苦卓越,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

積極進取,勇於探索的民族膽略

三、品讀探究:

女畫家在離開南極前,創作了壁畫“三個太陽”,品讀課文177頁“一幅壁畫終於誕生了……對嗎?”,結合“南極精神”,談談你對壁畫中“三個太陽”含義的理解。

(小組合作討論)

四、活動拓展:

女畫家回國了,請你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去採訪她,你會設計哪些問題,作爲女畫家你又怎樣回答喲?

小組中,男同學扮記者,女同學扮演女畫家。(上臺表演)

問題設計參考:

1、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您爲南極創作的壁畫內涵豐富,我想知道您在創作時主要是從哪個角度來思考的呢?

2、作爲第一位到達南極的女畫家,你的執著進取的精神打動了很多人,我想知道,如果給你第二次機會去南極,你還會去嗎?又會爲南極留下什麼作品?

3、我想知道,你在南極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4、這次南極之行對你今後的人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太陽教學設計2

一、匯入

1、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補充成語的小遊戲,好不好啊?

出示成語。

2、看到這些成語,你發現了什麼?

3、是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花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平時,你覺得什麼花最美啊?爲什麼?你能說一說嗎?

4、大家說的真好!我們的作者李天芳從鄉間來到城市,住進了機關的四合院,種下一片太陽花。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他的《種一片太陽花》。

(板書課題:種一片太陽花,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從課文中瞭解什麼?(指名回答)

歸納板書:太陽花是什麼樣子的?

爲什麼要種太陽花?

太陽花有什麼特點?

2、同學們想了解的真不少!有一些問題我們透過預習就可以解決;有些問題我們可以在學習中共同解決。

那就請你帶着自己想知道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不明白的地方作出標記,多讀幾遍。

3、檢查生字生詞的讀音。

①生詞會讀了嗎?我想請一組同學們來讀一讀,誰想讀?

課件出示生詞:

焦躁、斑斕、花圃、服侍、貪婪、充沛、繽紛、慵倦、熾熱、興旺、偃旗息鼓、昌盛、美人蕉。

②大家看着拼音能夠準確的讀出生字來,如果去掉拼音,你會讀嗎?

課件出示,小組內讀一讀這些生詞,看哪一個小組讀得又認真,又準確。(小組合作讀生詞)

③讀得不錯。哪位同學想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4、看來大家對生詞掌握的不錯。課文讀得怎麼樣了?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評價:讀得不錯。

三、細讀體悟

1、作者爲什麼要種太陽花呢?

①請你仔細聽錄音,邊聽邊思考,畫出有關的語句。(課文第一自然段)

②誰能說一說?爲什麼要種太陽花呢?

板書:對色彩的渴望

2、透過剛纔的朗讀,太陽花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你覺得太陽花怎麼樣?

請你自己讀讀課文,畫出描寫太陽花美的句子來。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就請你同桌兩個人交流一下你畫的句子吧。

①你能讀讀你畫的句子嗎?(5—8自然段)

②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太陽花的美?

③你還能體會到太陽花美在哪裏?

3、同學們讀得真好!

①哪位同學想讀給大家聽聽?老師爲他配上音樂。(指名讀)

②請其他同學比上眼睛想象一下太陽花開的情景。

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小組內說一說。

誰還想讀?

4、太陽花如此美麗,卻又經久不衰,這是爲什麼呢?

請你讀讀8、9自然段,找一找原因吧。

誰能說一說爲什麼太陽花經久不衰?你能用書上的句子來回答嗎?

讓我們帶着讚頌、欣賞的語氣來讀讀第9自然段。(齊讀)★(指名配樂讀)

5、讓我們一起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後兩個段落,誇誇美麗的太陽花吧。

6、看到美麗的太陽花,你能不能想到些什麼?

現實生活中有和太陽花一樣的人嗎?

四、拓展

1、小結:美麗的太陽花有着美好的品格,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太陽花的這種美好的品格。

2、課後,希望大家能夠找來《白楊》這篇文章來讀讀,感受一下白楊樹的高潔品格。

3、蒐集有關花的資料,準備習作。

五、佈置作業

1、摘抄課文中優美的句段。

2、仿照課文的寫作手法,寫寫你鍾愛的花吧。

3、課外閱讀:找來與花有關的文章讀一讀。

太陽教學設計3

台州市椒江區第二實驗小學 郭恩平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第一次見面,教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好嗎?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個太陽,你們說九個太陽好嗎?(不好)對呀。熱死了。所以人們都叫苦連天。有一個漂亮的姑娘,叫嫦娥,你們知道嗎?她有個好朋友,一個神箭手,名字叫后羿。他去用神箭把八個太陽射了下來,於是一直到現在,天空就只有一個太陽。你們說一個太陽好,還是九個太陽好?(一個好)

可是有一個小朋友,總是覺得一個太陽不好,他就畫了四個太陽。那麼,他畫了哪四個太陽,怎麼樣的太陽,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開啟書本18課,認真朗讀課文。

二.初讀,瞭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2遍。

2.反饋討論

這位小朋友畫了哪四個太陽?(板書:綠綠的、金黃的、紅紅的、彩色的)

你會畫這四個太陽嗎?四個學生上來畫。(準備彩色粉筆讓學生自己挑)

這位小朋友爲什麼只畫四個,不畫五個、六個、九個呢?(四季)

3.課件演示

這位小朋友們真聰明,給每個季節都畫一個太陽。讓我們看看他畫的太陽。課件。

三.選讀課文

1.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個太陽?請讀一讀你喜歡的太陽,讀得有感情,讀出你的喜歡好嗎?開始練習朗讀。

2.誰來把你喜歡的太陽讀給大家聽聽?(課件同步出示)

指名讀,每節2個學生左右,教師隨機表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並隨機正音,讀生字。

3.集體選讀(課件同步)

喜歡綠太陽的請站起來齊讀第一段。

喜歡金黃的太陽的請起來齊讀第二段。

喜歡紅紅的太陽的請起來齊讀第三段。

喜歡彩色的太陽的請起來齊讀第四段。

四.學習第一段(10分鐘)

小朋友們讀得真好。太陽公公聽了一定很高興。

今年夏天快要到了,我們就先來學習第一段吧。

1.齊讀:有幾句話?

2.讀第2句。誰來讀一讀?

大家聽聽,聽了他的朗讀,你們有沒有感覺到清涼?

誰能讀得讓大家感覺到清涼?

3.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什麼時候會感覺到清涼?

4.有了綠太陽,我們會在哪些地方,哪些時候感覺到清涼?

5.再來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五.鞏固生字與書寫指導

作者郵箱:

太陽教學設計4

一、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通訊,報道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着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爲中國南極長城站建設出力併爲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爲祖國、爲科學事業艱苦卓越的奮鬥情景,讚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文章構思巧妙,線索清晰。在組材時,沒有逐年逐月地悉數照錄女畫家生活的全過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尚品質,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以女畫家的切身感受這一強烈感情爲線索,將南極戰鬥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寫鏡頭組合有序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突出了各自的側重點。本文修辭手法運用巧妙得體,如寫南極的冰雪世界,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綜合運用,描繪女畫家眼中的南極冰原壯觀,或生動形象,或情滿行間,或深化中心,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教學目標:

1、能說出文中“南極精神”的內涵;理解“三個太陽”的含義。

2、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3、能結合文中具體內容分析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三、教學重點:

1、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2、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和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瞭解南極洲:

1、設題討論:依據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資料,談談你所瞭解的“南極”有哪些特點?

(最孤立的大陸、最寒冷的大陸、風最大的大陸、最高的大陸、最乾燥的大陸、河流最少的大陸……海浪、冰山、雪原、暴風雪:極其惡劣、艱苦)

2、觀賞南極探險記錄片

二、本課時學習目標

1、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構思、選材上的巧妙之處。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三、標題與作品

1、觀賞圖片:南極的雪、山和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

2、這是一篇通訊,一篇以描寫一位嚮往南極的女畫家和我國南極考察隊員的生活爲內容,以歌頌南極精神爲主題的文藝通訊。

四、初讀識音義

1、填字:吞shìcù眉步lǚ翩xiān

2、注音:亙()古佇()立粗獷()俯瞰()

3、改錯別字:喜出忘外漚心瀝血晶熒剔透

五、再讀知人事

1、本文主要寫的是女畫家,而敘事線索是什麼?(屬人、物、事、情的哪一種)

2、記敘順序是什麼?

[提示:線索---畫家的切身感受。時間順序,部分結合插敘。]

六、感知品標題

瀏覽全文,找出並概括有關女畫家的主要經歷事情;並與文中小標題比較優劣。

1、歷盡周折,申請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極,參加建設。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艱苦創作“三個太陽”壁畫。

領起緊密聯繫又相對獨立的四個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尚品質,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以女畫家的切身感受這一強烈感情爲線索,將南極戰鬥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寫鏡頭組合有序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內容,突出了各自的側重點。

七、探究課題義

“三個太陽”既緊扣女畫家的長城站壁畫內容,又突出南極的特點:這裏沒有黑夜,正如南極考察隊員開拓事業的忘我獻身精神。

作用:這樣命題,新穎醒目,含義深長,給讀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間。

八、想像與創造

朗讀第15、16段,體會女畫家臨近南極後,向大海投下一個漂流瓶的情景;請你以此爲開頭,展開想像,創作一個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更精彩。

九、課後作業題

1、筆頭完成續寫《漂流瓶的故事》。

2、用複述的方法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複述課文內容。

2、本文體裁是什麼?敘事線索是什麼?

二、出示目標:

1、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

2、領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3、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三、閱讀品味

(一)品味內容:

1、踏上雪原,女畫家看到了什麼樣的南極?爲什麼“遲遲不敢邁步”?

[提示:純潔、寧靜、可愛的南極。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極。]

2、第44段描寫南極雪原的文字,你認爲寫得好不好?好在哪裏?

[提示:運用三個比喻,生動地寫出了南極這個雪世界的奇異風光。]

(二)品味南極人

1、仔細閱讀第24--27段對南極考察隊員的描述,小組討論、分析他們各有什麼樣的性格、品質。

(1)隊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有巧妙的鼓動藝術

有豐富的情感世界(40段)

其他隊員也各具以苦爲樂、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質。

(2)文章爲什麼不更具體地寫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寫女畫家的南極之行;

②每個南極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動人故事,一篇文章無法完成。

2、課文的哪些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女畫家

獻身事業的執著追求,吃苦耐勞、自我砥礪的高貴品格,熱愛生活、充滿激情的良好氣質,(從漂流瓶中字條的語言描寫,從她同暴風雪搏鬥後的心理活動,從她過生日接受同伴們祝賀時的情感流露……都可見一斑。)

四、深入探究:

(一)仔細研讀第57-59段,小組討論南極精神的內涵。

1、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

2、獻身事業、代代追求的民族膽略和氣概。

(二)探究“三個太陽”的`含義

讀了這篇通訊,你對畫中的“三個太陽”作何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五、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歸納:

1、線索清楚,構思巧妙

問: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有什麼作用?〔提示:組材沒有逐日逐事地悉數照錄,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貴品質,中國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2、多處運用比喻,並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富有表現力。

3、語言準確、凝練,富有感情,表現力很強。

(1)對考察隊長用個性化的描述

(2)善於運用女畫家的真情流露、畫畫前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

(3)還藉助景物描寫來烘托女畫家的心理感受。

六、總結全篇

這篇通訊記敘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着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爲中國長城站建設出力併爲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爲祖國、爲事業艱苦卓絕的奮鬥情景,讚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

七、佈置作業

閱讀課文53-61段,回答下列問題:

1、女畫家創作壁畫運用了哪些手法?

2、你認爲她賦予了這幅畫什麼內涵?

3、作畫之前,女畫家有哪些構思上的表現?你在創作詩、文、畫等之前有沒有類似經歷?請舉一個親身事例談談。

太陽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氏、獸”等7個生字,會寫“差、抵”等14個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學習閱讀說明文,認識本文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文中“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4、瞭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培養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氏、獸”等七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太陽的特點、作用,太陽與地球的關係。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製作能夠直觀反映太陽特點的課件。

2、蒐集與太陽、月亮有關的圖文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請看這邊的圖畫。你們認識它嗎?對,就是太陽公公,太陽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們,他最喜歡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問太陽公公什麼問題?

2、肯定學生的提問,並將學生的問題分類概括。

但有些問題現在還是個謎,要等同學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去自己去探索。

3、那麼帶着剛纔同學們提的問題我們一起進入課文尋找答案。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課件,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蒸”、“蔬”、“繁殖”在田字格中的書寫。

3、說一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課文圍繞太陽講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太陽的特點,二是太陽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係。)下面我們來深入學習介紹太陽特點的這部分課文。

三、品讀體驗。

(一)閱讀課文第1—3自然段,瞭解太陽的特點。

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於射箭)射日的傳說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是真實可信的嗎?

(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說。)

2、既然不可信,課文爲什麼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說“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麼作用?

3、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說和“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麼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還有這個詞或類似的詞語。其實,所說的是實際情況。起轉折作用。

4、接着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字)

如果不用數字,只說“很遠很遠”或“特別特別遠”,哪一種說法好?爲什麼?

(肯定:用數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太陽的特點:

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5、第2、3自然段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麼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爲什麼用鋼鐵作比較?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是什麼?(列數字、打比方和作比較)

6、爲何把太陽比做大火球?

7、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

小結: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太陽離我們那麼遠,它與我們的關係是不是也很遠呢?

(二)學習課文4----8段,太陽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1、指名讀這一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係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2、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這兩句話在說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說明太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的關係非常密切。說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是事實;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不是事實。)

第二句雖不是事實,可是當作事實說的,從哪個詞看出來?(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設的句子裏。“如果”後面提出的事實“沒有太陽”是假設的,“就”的後面是假設的事實所產生的結果: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4、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產生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樑,________________

5、讀第五自然段。根據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爲有了太陽,纔有雲、雨和雪,爲什麼?根據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麼生成的?(雲)

雲是什麼生成的?(無數小水滴)

無數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

水蒸氣是哪裏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樣變成水蒸氣呢?(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6、看看這一小段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討論: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句話?上一句末尾的詞語和下一句開頭的詞語有什麼特點?

(上一句末尾的詞語也是下一句開頭的詞語)

歸納:這一小段話,承上啓下,環環相扣,清楚地寫明因爲有了太陽,纔有了雲、雨和雪。

7、讀第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生了風,從段中指出的,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麼?

(風是流動的空氣)

空氣爲什麼會流動?

(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

空氣爲什麼會有的冷,有的熱?

(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爲什麼空氣有冷有熱就會流動呢?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膨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着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8、讀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光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同舉例)。

提問:第8自然段共寫了三句話,哪一句是全文的總結?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第一句話)

再談談“第一句話”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用什麼詞語可以替換它?

(總之、總而言之、總括起來說)

9、回憶一下第4自然段的學習,再看看這一小段前兩句的意思和說法上有什麼特點?

(意思相同,說法不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是假設的,也用了“如果”。)

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麼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嗎?用什麼詞可以替換它?

(當然、理所當然)

同學們真是太有愛心了,太陽都種好了,有一天,太陽公公來到我們班做客,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會跟我們說什麼呢?(生表演太陽的自述)

四、課外拓展,豐富知識。

1、閱讀資料袋,瞭解太陽黑子,太陽壽命,日全食等。(課件演示)

2、閱讀語文書P155頁〈妙不可言的位置〉。

五、作業自助餐

1、讀〈太陽〉有感。

2、蒐集有關太陽的故事,小知識。

3、寫寫跟太陽有關的成語。

板書設計:

遠引用反問

特點大比喻比較

熱數字舉例美麗可愛

太陽

動物植物的世界

人類生活

與人

類的氣候變化

關係治病防病

太陽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一個新偏旁。

3·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白天出現,晚上不見,萬丈金光,照亮大地。”猜猜是什麼?板書:太陽。你知道太陽有什麼特點?

小結:太陽會發光發熱,給人類帶來光明。那小朋友見過晚上的“太陽”嗎?板書:晚上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要求:邊聽邊思考晚上的太陽是真正的太陽嗎?它指的是什麼?教師範讀。指名回答。

3·小結:原來晚上的太陽不是真正的太陽,指的是像太陽一樣會發光的東西。所以太陽上要加個引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晚上的“太陽”》誰來讀讀課題,讀好輕聲,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這個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長句多讀幾遍。

讀完後數數課文有幾段,標好自然段的序號。這篇課文有幾段?

2·檢查生字詞

出示:急性闌尾炎

手術

請來

醫生

無可奈何

一分一秒

擋手

簡易

自己先練一練,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生字的讀音?前鼻音\後鼻音\三拼音

相信有了大家的提醒,你一定會把這些詞讀得更準。指名讀。表揚。齊讀:邊讀邊想這些帶有紅色拼音的生字你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3·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炎”:在字典裏有三種意思,我們來看一看,在這個詞裏它表示什麼意思?還會給炎組詞嗎?表示什麼意思?中國的漢字可真奇妙,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裏表示不同的意思。

“急”:你遇到什麼事會急呢?學生說話,原來急是一種心裏的感受,所以它是心字底。

“性”:豎心旁加生。

認識了這三個生字,誰來讀讀這個詞?介紹“急性闌尾炎”:是一種腹部急病,發作起來腹部劇烈疼痛,還會噁心嘔吐,不及時手術的話會引起生命危險。誰再來讀這個詞?評價。

“術”:這個詞兩個翹舌音連在一起,你能讀好嗎?

“何”:愛迪生的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手術,可當時是晚上,油燈的光線太暗做手術太危險了。眼看着媽媽痛苦,爸爸很着急,醫生很猶豫,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就是:無可奈何。你能帶着這種感情來讀一讀嗎?評價。“何”在百家姓裏是一個姓,我們班有姓何的小朋友嗎,告訴老師你叫什麼名字?恩,老師記住你了。

“請”:加一加,換一換的辦法。我們來玩個小遊戲,老師說一個詞,請你在老師的詞前加個請字,坐下\喝茶\進來。“請”字真奇妙,小朋友用上它就更有禮貌了,我們在生活中可要多用用“請”這個好朋友。

“醫”:認識新偏旁 三框。醫字的筆順很會寫錯,翻到93頁自己認真看看,指名寫,全班寫一寫。

“秒”:看看鐘面的時針\分針\秒針,秒是很小的時間單位,可以用來精確的記錄時間。我們小朋友要做個珍惜時間的人,因爲時間對我們來說意味着知識本領,對醫生來說更意味着生命,我們要從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讀一讀。

“擋”:是提手旁,和手有關。你能給擋找找詞語朋友嗎?

“簡”:看,古人用來寫字的竹簡,它是用什麼做的呀?所以它是竹字頭,還會給簡組詞嗎?

4·鞏固生字詞

開火車讀詞卡,表揚又快又好的小火車。齊讀詞語。

5·接下來我們把生字詞送回家,一起來讀一讀課文。評價。

6·剛纔我們一起合作讀了課文,初步瞭解了課文的意思,你能根據這道填空簡單地來說說這個故事嗎?

愛迪生的媽媽得了(),正當大家()的時候,愛迪生髮明瞭一個()的“手術檯”,用智慧()。

自己先練習說一說,指名說,表揚。

三·指導寫字

過渡:要學好語文不光要讀好課文,還要寫好字。

1·炎。仔細觀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說說怎樣把它寫漂亮。

教師範寫,學生描一個寫一個,講評。

2·醫。怎樣寫才漂亮呢?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5課《晚上的“太陽”》,不光和這一課的生字新詞交上了朋友,還讀通讀順了課文,學寫了兩個生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後收集一些有關愛迪生的資料。

太陽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閱讀詩歌,瞭解詩意,體會太陽渴望喚醒人們,敲開人們心靈的急切心情。

2、透過朗讀,體會作者詩中優美、樸實的語言,感受太陽美好的願望。

3、在朗讀中進行審美享受,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審美能力。

學重點,難點:體會詩意,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匯入:同學們,看看我們教室外面陽光明媚,百花爭豔,這是誰的功勞?你想對給了我們光明和溫暖的太陽說些什麼?(學生交流)

太陽也有話對你說,你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板書《太陽的話》

一、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解決生字。

2、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流利朗讀。

3、同桌互讀,並思考課後題。

4、班內交流。

(1)、“我”指太陽,“你們”指的是人們,太陽給人們帶來了亮光、溫暖、花束、香氣和露水。在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東西。

(2)、“心的空間”是讓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身體到內心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1、默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想,把自己的感受標註在詞句的旁邊。

2、班內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延伸。

生:(1)、我從文章的第一小節,體會到太陽希望進入小屋的急切心情。

(2)、我從“帶着”……中感受太陽確實給了我們很多東西。

(3)、我能感受到人們正開眼看到這些東西時的喜悅表情。

……

3、是啊,太陽給了我們這些美好的東西,我們應該怎麼辦?

教師:我們應該敞開我們的心扉,去迎接它們,熱愛生活,積極樂觀。

三、聯想、想象,步入詩的意境。

1、默讀詩歌,展開聯想和想象。

金黃的花束,林間的香氣,亮光、溫暖和露水等等美好事物將構成怎樣的畫面呢?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

2、有繪畫才能的爲詩配畫。

三、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根據學生彙報相機給予感情讀文的指導,重點指導以下幾句話的朗讀:

(1)“讓我進去,讓我進去。進到你們的小屋裏。”

同學們,請大家閉上眼睛,稍作靜息。

相機用非常溫和、輕柔的語氣讀兒歌引導:

“太陽太陽起得早,急急忙忙把門敲,快快起牀煉身體,外面風景多美好。”

同學們,太陽公公敲門叫醒每一個睡懶覺的人時,心情怎麼樣?帶着你體會到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引導生讀出急切的語氣,體會太陽渴望快步進入小屋的感情。)

(2)“快起來,快起來,快從枕頭上擡起頭來,睜開你的被睫毛蓋住的眼。”(引導生聯繫實際,模仿早上媽媽叫自己起牀的情景。)

帶着此時的這種語氣與體會到的心情讀好這句話。(引導生語速由慢到快,由緩到急,讀出急切心情。)

(3)“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溫暖和露水,灑滿你們心的空間。”(引導生先讀,並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同學們,太陽無私的把花束、香氣、亮光、溫暖和露水送給人們,讓人們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身體到內心,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喚起人們珍視生命,追求光明,熱愛生活,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太陽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着我們大家。來,帶着你現在的體會再讀這句話。(引導生語氣加重,體味到太陽的無私奉獻精神。)

(4)、班內展示讀,師生評價,交流朗讀方法和心得

(5)、小組內背誦課文

四、仿寫,積累感悟。

要求學生仿照“我帶着金黃的花束,我帶着林間的香氣﹍”進行仿寫。

文字解讀:

《太陽的話》這首詩寫於1942年1月14日,是艾青到延安以後寫的一首詩,富有浪漫氣息,是詩人的一首代言詩。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的一些優秀的詩篇不是寫太陽就是寫火把或黎明。他爲我們歌詠了太陽的美、太陽的善和太陽的真,讓我們認識到了太陽的重要。

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抒情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太陽人的語言與思想,展示了太陽渴望走進小屋,開啟人們關閉的心靈,讓人們享受亮光、溫暖、花束、香氣和露水,召喚人們敞開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信念。

《太陽的話》這首兒童詩,是語文新教材中不多的極適合這個年齡的孩子閱讀的文章,輕靈而又簡單,生動而又活潑。詩歌中描述的內容畫面性強,因此在閱讀時,在聯想想象過程中,讀者會漸漸進入了詩歌描繪的境界中,既理解了詩句,又輕鬆的感受到置身美景時的快樂心情。把詩句轉化爲鮮明生動的畫面,步入詩的意境中去。

詩歌語句簡潔,語句雖短,但往往含義深刻。如:“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溫暖和露水,撒向你們心的空間。”只有透過默讀、朗讀、誦讀等多種方法瞭解詩意,才能體會出太陽給人們美好的事物,讓人們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身體到內心,切身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喚起人們珍視生命,追求光明,熱愛生活的情感。

詩歌採用排比的句式,讀來琅琅上口,但讀着讀着,

“我帶着金黃的花束,

我帶着林間的香氣,

我帶着亮光和溫暖,

我帶着滿身的露水。”

就會敞亮自己的心靈之窗,吸納太陽帶來的馨香,以飽滿的激情,珍視生命,熱愛生活,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太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會複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朗讀 (2)瞭解這句話是誰說的

2、介紹“愛迪生”,教師適時介紹

愛迪生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爲“世界發明大王”。他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在愛迪生小時候,母親就教育他要愛祖國、愛人類。

有一天,他的媽媽生病了,情況危急急需要做手術,可是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是什麼難題呢?

3、揭示課題:晚上的“太陽”

(1)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說說自己奇怪的原因

(2)引導學生髮現“太陽”的引號,說明這不是真正的太陽,那又是什麼呢?

二、學習課文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剪輯跳過)

(二)整體交流

1、晚上的“太陽”指的是什麼?(用鏡子反射出的“油燈”的光)

2、這晚上的“太陽”解決了媽媽手術中的大難題,所以醫生說:“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媽媽!”

(1)“你”指的是誰?

(2)設疑:爲什麼說愛迪生用智慧救了媽媽呢?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媽媽得的是什麼病?(急性闌尾炎)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教師介紹“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在現在看來是比較常見的,只要及時醫治一般問題不大。但在100多年前,由於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人因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而死亡,所以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4、那你覺得,這個夜晚對愛迪生一家人來說,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5、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引讀:在這樣一個夜晚,媽媽急需要做手術,可是當時還沒有電燈,油燈——,用它照明做手術——。

2、面對着痛苦呻吟着的媽媽,醫生、愛迪生、爸爸各有什麼表現?學生默讀課文的相關內容。(默讀就是不出聲地讀)

(1)面對正痛苦呻吟的媽媽,醫生猶豫了。

理解“猶豫”:說說醫生猶豫的是什麼。

(2)面對正痛苦呻吟的媽媽,爸爸無可奈何地搓着手。

爸爸一邊搓着手,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______________”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理解“無可奈何”。

(3)面對着正痛苦呻吟的媽媽,愛迪生心裏急嗎?從哪裏看出來?(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媽媽,連手心都攥出了汗水。)

你知道此時此刻,愛迪生着急的是什麼?(醫生猶豫,媽媽痛苦,爸爸無可奈何,還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時間就是生命,媽媽的痛苦一點點加深,危險也一點點加大)

(4)指導學生讀好這部分內容。

(5)教師小結:那緊皺的眉頭,握緊的手心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愛迪生對媽媽的愛。(板書:愛)

3、就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愛迪生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辦法。究竟什麼辦法呢?

(1)學生讀相關段落,用“先……然後……最後……”說說愛迪生是怎麼做的。

(2)根據學生課前所做的實驗,指導學生說出先不用鏡子,再用上鏡子之間的變化。(鏡子不光可以增加亮度,還可以調節光源的方向。)

(四)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讀好醫生說的話:這麼好的辦法,難怪醫生高興地說——

2、再次回憶愛迪生是如何用智慧救了媽媽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分兩人來讀)

3、爲什麼別人都沒有想出來,而愛迪生卻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平時注意觀察、愛思考、沉着冷靜)再讀醫生說的話。

4、媽媽終於轉危爲安了,快看,現在的一家人——

引導學生想象,爸爸、媽媽會說些什麼。(聯繫媽媽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5、看到媽媽轉危爲安,愛迪生的心中也樂開了花,他拉着媽媽的手——(出示)

(1)大家注意到沒有,愛迪生的話裏有兩個太陽呢?有什麼不同?

(2)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一本正經)

(3)愛迪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把光明帶給更多的人)

(4)讓我們再一齊讀一讀他的錚錚誓言吧!讀好這段話。

(五)第五自然段

1、引讀:正是有了這份遠大的理想,後來,愛迪生——。

2、愛迪生最終發明了電燈,他的靈感來自於哪裏?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愛迪生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從小就善於動腦、積極思考,並且一直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終才發明了電燈。)

3、教師小結:如果說對媽媽的愛,使得愛迪生急中生智,創造了這晚上的“太陽”;那麼正是出於對全人類的愛,使得愛迪生克服了重重困難發明了電燈,從而使人類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所以,在每個漆黑的夜晚,當我們在享用着電燈帶給我們的光明時,千萬別忘了一個偉大的名字——愛迪生。

三、默讀課文,複述故事

(一)回憶內容,列出提綱:

1、媽媽得病,急需手術

2、想出妙法,“太陽”發光

3、手術成功,醫生誇獎

4、鄭重表示,要造“太陽”

5、發明電燈,造福人類

(二)練習講故事。

(三)指名講故事。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

2、學習筆順圖,重點指導 “醫”的筆順和偏旁(匠字框)

3、指導書寫,學生練習反饋。

五、作業

1、把《晚上的“太陽”》講給別人聽。

2、找一找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再讀一讀。

太陽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研究天體的熱情。

2、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及興趣。

3、理解“覺得……其實……”“看起來……實際上……”“如果……就……”“雖然……但是……”等關聯詞的作用。

【課前準備】

適逢有日環食,先帶領學生觀察,或放太陽的幻燈。

【教學流程】

一、導語

結合兒童的生活,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1、昨天下午整整三個小時,同學們密切注視着太陽的變化,同樣在這樣的這個時間,有上億萬眼睛注視着太陽,觀看、研究日環食這奇異的天象。從同學們的熱情來看,大家對探索天體的奧祕懷有相當大的興趣。

2、這一課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研究研究太陽。

(板書:太陽)

二、創設研究太陽的情境,促使兒童對新課主動地思考

1、啓發:

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早晨,從東方升起,把光明帶給大地;傍晚,從西天落下,黑暗便來臨。太陽對於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爲對於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去研究它,揭開它的奧祕。

2、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會提出問題。(板書:“?”)現在你們面對太陽,你們想知道它的什麼?學生提問。(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溫度及現象均會提出有關問題。)

3、教師將學生問題分類概括。

4、教師鼓勵:

這些問題提得很好,說明同學們很有些科學精神、科學態度。

你們提的這些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答案,二是課外自己去閱讀有關資料進一步瞭解,三是有的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得出結論,要靠你們去研究、去發現、去解答。

這樣處理問題,不僅使學生懷着極大的興趣主動學習課文──這是最主要的;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導引作用。

三、自學課文,尋找答案

1、關於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與人的關係,課文上說得很清楚:

現在我們就把這篇課文當作一份資料閱讀。研究科學,要提出問題,還需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學會查閱資料,有的還要搞實驗。現在就請你們閱讀這份有關太陽的資料。看誰透過自己的閱讀找到答案。

無形之中,就把學生帶入了研究科學,查找、閱讀資料的情境中。他們似乎是一個小小科學家。這時,他們讀起課文來分外專注。

2、學生自學:

⑴指導①:

對於這類科普的說明文,一般一小節說明一個意思,我們閱讀時首先要概括出每節的內容。

(板書:一節一意)

要求學生讀時把每個節概括的內容寫在每一小節前,像加註一樣。

⑵指導②:

每小節內容概括出來了,就要進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引導學生交流,充許多種分段起訖:

指點:閱讀說明文,一節一意首先分清層次,概括段意。(板書符號〢〢)

實際上,這是教給學生學習說明文、閱讀科普讀物的方法,弄清每節每層說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讀課文,運用不同形式進行檢查,報告答案

(讓學生繼續擔當小小科學家的角色,這就把學生進一步帶入研究太陽,深入瞭解學習資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你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嗎?(學生回答,教師將數字填入表中。表格見下)

2、指點:

從這表上我們可以知道課文上說太陽的遠、大、熱是透過什麼來說明的?

(板書:列舉數字)

對資料中數字比較多,可以列表,將數字一填,就一目瞭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數字來說明的?還用了什麼辦法?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後回答。

⑴引用傳說:

(板書:引用傳說)

誰還記得我們二年級時學過的一個關於太陽傳說的故事?(《后羿射日》)誰能說說。

如果這裏不用傳說,光用數字,這三節課文就變爲:“太陽離我們很遠,有3萬萬公里,太陽很大,有130萬個地球大,太陽很熱,表面溫度有6千度,中心溫度有1800萬度”。

文章這樣寫,你們的閱讀興趣怎麼樣?

這樣教學豐富了課文內容又緊扣課文,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⑵指點:“傳說”是流傳在民間的口頭上的故事。研究科學非常講究科學性,必須說明它的實質。這兒在傳說以後,用一個什麼詞語來揭示實質?(“其實”)文章中引用傳說,引人入勝,接着用“其實”一詞揭示實質。

(板書:說明實質傳說其實)

下面一節說明實質的又用了什麼詞?(板書:覺得實際上)

⑶說太陽,怎麼又說了地球,說了沸水和鋼鐵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詞語。)(板書:進行比較)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的方法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所說明的事物。

⑷引導學生從事物相互關係上思考問題。太陽的“大”、“熱”、離我們“遠”這三大特點,與我們的地球關係是相互聯繫的,你們要做科學家,閱讀資料時,就得認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問題。

例句:(出示句式:因爲……所以……)

①太陽雖然大,但因爲遠,所以看起來小。

②太陽雖然熱,但因爲遠,所以燒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③因爲太陽大,所以整個地球太陽都照得到。

④因爲太陽熱,又離我們遠,所以太陽光使我們感到溫暖。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⑴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_________;

⑵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⑶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⑷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各小組彙報學習成果並相機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並鼓勵學生積累。

3、在小組彙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延伸,鼓勵質疑

1、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鼓勵學生質疑)

2、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瞭解,鼓勵學生課餘查閱資料。

四、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比較“菌”“藻”,書寫“菌”“藻”“項”“遐”。

五、積累詞語

鼓勵學生課餘把詞語表裏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太陽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 瞭解有關太陽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

2、 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掌握“估計、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詞語;瞭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和人類的關係。

3、 歸納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讀懂說明文;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開想像,體會太陽的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太陽的特點,知道太陽和人類的關係密切。

難點:

1、具體想像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它有多大,有多熱。

2、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十課《太陽》。(板書:太陽)

談話: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這個落下去,那個升上來,人們熱得受不了,就請來一個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個太陽。還留下一個。你們說這可能嗎?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太陽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1.這篇文章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2.文章是從幾個方面來介紹的?板書:特點關係

三、講讀第一大段。默讀思考:

這段介紹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是怎麼介紹的?

(一)講讀第一小段。

1.指名讀。

2.這小段重點介紹了什麼?(板書:遠)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3.“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三萬萬里遠……”爲什麼用“其實”呢?

4.指名讀第一小段。

(二)講讀二、三小段。

按同樣的閱讀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紹了太陽的哪些特點,從哪裏看出來的。

1. 指名讀第二小段。

“抵”是什麼意思?(查字典) 你怎樣理解這段的內容?( 板書:大)爲什麼我們看太陽覺得它並不大呢?

2.指名讀第二小段。

3.指名讀第三小段。

4.你怎樣理解這段的內容? 板書:光 熱

(三)默讀、思考:

文章這三小段都介紹的是太陽的特點,文章用什麼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老師小結:作者用數字和比較的方法說明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寫得生動、真切。

四、講讀第二大段。

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樣說明太陽和我們的關係的,我們看課文第二大段。

(一)指名讀第四小段。提問:

1.文章的第一句話在這裏起什麼作用?

2.從哪裏看出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板書:植物動物 人

3.煤炭的形成和太陽有什麼關係?

(二)指名讀五、六小段。

1.這兩小段說明了什麼? 板書:雲 雨 雪 風。

2.前面講到太陽和植物、動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雲、雨、雪、風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三)指名讀第七小段。

這小段介紹了什麼?板書:殺菌 有利於人類的生存。

(四)(看板書)提問:文章是從哪幾方面來說明太陽和我們有關係的?

小結:太陽與植物、動物、氣候、殺菌的關係,這些都說明了太陽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

(五)講讀最後一小段。我們看文章的最後一小段,得出總的認識是什麼?

1.齊讀。

2.指名讀第一、二兩句話。思考這兩句話與以上小段的關係?

3.第二大段是什麼樣的段式呢?

4.文章的最後一句話起什麼作用?

五、總結全文

這篇文章主要說明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既然這是重點,前面爲什麼用那麼一大段文字介紹太陽的特點呢?(太是個能發光、發熱的大火球,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太陽雖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給地球上的萬物生長、人類生存送來適當的陽光溫度、氣候環境。

正因爲太陽有這些特點,才和我們人類有這樣密切的關係,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地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觀察和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爲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實驗目的

1.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二、實驗重點:

本學期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部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

三、實驗難點:

1.將探究方法和創新精神用於教學中。

2.將演示實驗變爲分組實驗。

四、實驗措施:

1.對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

2.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操作。

3.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4.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競賽活動。

5.積極組織並指導物理課外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活動。

五、實驗配檔:

周次日期演示實驗(節次)分組實驗

第一週星期一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6、7)

星期四用刻度尺測長度

第二週星期一二氧化氮的擴散(3、4)

星期二決定擴散快慢的因素(6、7)

星期三做功與內能的關係(2、7)

星期四熱傳遞與內能的改變(3、4)

星期五研究比熱容(5、6)

第三週星期四測平均速度

第四周星期二一切聲源都在振動(2、3、5、7)利用內能來做功

星期三研究聲音的音調和音色(24、5、6)

第五週星期一摩擦起電(3、4)

星期二用手感覺水的溫度(2、3、5、7)

星期三電流的形成(2、7)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星期四觀察熔化現象(3、4、6、7)導體和絕緣體(3、4)

第六週星期三組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

星期四觀察水的沸騰

第七週星期二壓縮體積可以使氣體液化(2、3、5、7)電流(6、7)

星期三觀察碘的昇華(2、4、5、6)

星期四用電流表測電流

第十一週星期三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4、5、6)用電壓表測電壓

星期四觀察平面鏡成像(3、4、6、7)

第十二週星期一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3、4)

星期二光的折射實驗(2、3、5、7)變阻器(6、7)

第十三週星期二照相機

第十四周星期三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係(2、7)<

星期四幻燈機放大鏡

星期五伏安法測電阻

第十五週星期三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星期四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3、4、6、7)

第十六週星期一電功(3、4)

星期二額定功率(6、7)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星期三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星期五焦耳定律(5、6)

第十九周星期二物重跟質量的關係(2、3、5、7)

星期三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2、4、5、6)

太陽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抒情詩,詩人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太陽人的語言與思想,展示了太陽渴望走進小屋,開啟人們關閉的心靈,讓人們享受亮光、溫暖、花束、香氣和露水,召喚人們敞開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信念。學生對本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注意引導,以自己的激情煽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學情分析:

自使用北師大版教材以來,學生接觸優美的詩歌型課文逐漸增多,學生對此類課文非常喜歡,拿到課文,都會情不自禁的大聲朗讀,並且也已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引導他們在讀中悟,從而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兩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抓住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太陽渴望喚醒人們,敲開人們心靈的急切心情,激發學生熱愛太陽、熱愛生活的情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引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朋友,請認真聽好:大大圓圓,高掛空中,東昇西落,萬物難離。猜猜它是誰?

生:太陽。

師:看到太陽,你感覺到了什麼?

生:光明,溫暖……

師:每一天,太陽陪伴着我們,讓我們感受着光明和溫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把心貼近太陽,去聆聽太陽的心裏話。(板書:太陽的話)齊讀課題,作者是?

生:艾青

二、瞭解作者,初讀詩歌

師:對於艾青,我們並不感到陌生,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一首詩歌嗎?

生:《下雪的早晨》。

師引背,生齊背第一節。

師:艾青是一位對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有着很大影響的詩人,他寫過許多詩,《太陽的話》是其中的一首。請同學們開啟書本,在預習的基礎上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看看詩歌有幾個小節。

生自由練讀

三、檢查自讀,整體感知

1、出示詞卡,檢查自學。

比較形近字“睫”“捷”,透過部首瞭解意思。

重點強調“窗”後鼻音,引導觀察寫法:裏面點出頭,不要寫成“夕”。

指導讀準輕聲“枕頭”。

2、分節讀詩,正音。

師:詩歌一共幾節?

師:誰來試着朗讀第一小節?第二小節誰來讀?其他同學請認真聽,看看他們是不是做到了字字落實,句句通順。

3、詩歌中哪些字眼出現最多?說說“我”“你們”分別指誰。

生:“我”指太陽,“你們”指人類。

三。 品讀詩歌,讀中感悟

1。 學習第一小節

師:詩人艾青賦予了太陽人的語言,讓我們聽到了太陽的心裏話,請同學們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太陽說話時心情是怎樣的?

生:急切的。(板書:急切)

師:那你能來讀一讀這一小節,讓我們感到到這種急切嗎?

生朗讀

師:你從第一小節的那些地方感到了太陽的急切心情?

生:讓我進去,讓我進去

師相機指導朗讀“讓我進去,讓我進去”

師:你們就是一個個小太陽,當清晨你帶着光明,溫暖來到了人們身旁,可卻到處門窗緊閉,你會這樣說。

太陽教學設計12

教學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講述太陽的外形特徵,透過看一看、擺一擺、貼一貼,初步瞭解故事內容,並學習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字和詞,以及其中的對話等。

2、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活動,並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活動準備

1、音樂(幼兒熟悉的音樂,配上形容太陽外形特徵的歌詞),錄音(太陽叫小朋友的聲音)

2、用以故事表演的場景:一間小房子,兩盞燈籠、三個紅蘿蔔、紅氣球、太陽,兔媽媽、小兔頭飾若干;一教師扮演兔媽媽在小房子裏配合表演。

3、故事中的角色和物品圖片、反覆出現的字和詞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講述太陽的外形特徵

1、教師以兔姐姐的身份帶領着頭帶小兔頭飾的幼兒出現

教師:兔弟弟、兔妹妹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出動玩玩吧。(聽音樂做動作)

2、幼兒講述太陽的外形特徵

教師:剛纔的音樂真好聽,它唱的是什麼?

教師:它唱的是太陽。那太陽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告訴我。(當幼兒說出故事內容中反覆出現的詞時,如紅紅的、圓圓的,教師就出示相應的字卡)

教師:原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那我們一起去找太陽吧。

(二)、遊戲“找太陽”讓幼兒親身經歷故事情節

1、教師:我們先回家找一找,紅紅的、圓圓的---(發現燈籠問)這個是紅紅的、圓圓的,它是(出示字卡“是”)太陽吧。(幼兒回答)我們去問問媽媽。(兔媽媽回答,同時出示字卡“不”)

2、

教師:兔媽媽說太陽在哪兒?(屋子外面)那我們到屋子外面去找找。紅紅的、圓圓的---(發現紅蘿蔔問)這是(出示字卡“是”)太陽嗎?(幼兒回答)我們問問媽媽。(兔媽媽回答,同時出示字卡“不”)

3、教師:兔媽媽說太陽在哪兒?(在天上)那我們找找。紅紅的、圓圓的---(發現氣球問)這是(出示字卡“是”)太陽嗎?(幼兒回答)我們問問媽媽。(兔媽媽回答,同時出示字卡“不”)

4、教師: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兒呀?(幼兒回答,同時出示大的太陽圖片),誰來說說太陽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三)、學習擺擺講講故事內容

教師:我們坐下來,講一講剛纔我們是怎樣找到太陽的。(出示圖片,並和幼兒一起找圖片和字卡,拼貼成完整的故事內容)

(四)、去室外觀察

1、教師:兔弟弟、兔妹妹們真聰明、真能幹,你們講得太好了。

2、聽!是誰在叫我們?(放錄音)原來是太陽!它讓小朋友帶一些朋友和它一起去做遊戲呢!它喜歡什麼樣的朋友呀?(聽錄音:告訴你們一個祕密,紅紅的、圓圓的東西我最喜歡,看上去漂亮又健康,小朋友的小臉就是這樣子的呀。)

3、原來太陽喜歡我們小朋友的小臉!那還有哪些東西和太陽一樣是紅紅的、圓圓的?(幼兒回答)

4、我們一起乘上小火車到外面更大的地方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紅的、圓圓的。

延伸活動

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紅的、圓圓的,並仿編故事內容。

2、在分區活動中,讓幼兒邊拼貼圖片和字卡,邊講述故事內容。

太陽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研究天體的熱情。

2、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及興趣。

課前準備:

適逢有日環食,先帶領學生觀察,或放太陽的幻燈。

教學過程:

一、 導語(結合兒童的生活,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出示“日”字的象形字,匯入課題,板書:太陽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一開始先說了什麼?爲什麼先寫后羿射日的傳說?

板書:傳說——引人入勝

出示句子: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美麗可愛的世界。

1. 這句話中哪個詞語起總結作用?

2. 能夠在句子中起到總結作用的,除去“一句話”這三個字,還有什麼詞?(總之,綜上所述……)

3. 學生髮言,把這些詞語帶到句子中,大聲朗讀。

(這個環節是透過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體會漢語的豐富多彩。)

三、 精讀課文,理清順序。

1.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並畫下來: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2. 學生彙報,並把自己的成果各自書寫在黑板上,老師相機指導,並和學生一起介紹收集來的有關太陽的科學知識。

3. 理清順序,把黑板上大家寫的這些凌亂的句子,按照課本的敘述順序排列整齊。

學生排列後如下:

1、太陽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遠

2、步行去太陽要三千五百年

3、坐飛機要二十幾年

4、130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

5、太陽是個大火球

6、太陽表面溫度有六千度

7、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兩千五百倍

8、關係密切

9、形成生態環境

10、產生氣象變化

11、殺菌,防治疾病

12、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美麗可愛的世界。

4. 找這些句子之間的關係,進行分類,明白結構,如下圖。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透過自己的閱讀,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弄清材料和順序的關係,並能夠運用到以後的寫作中去。)

四、 學習方法,讀寫結合。

1、 讀課文,文中是怎樣說明太陽的遠,大,熱這些特點的?找出來,大聲朗讀,強調數字。

板書:列舉數字。

2、 出示月亮的圖片和相關資料,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關於月亮的說明文。

太陽教學設計14

【教材簡讀】

《四個太陽》是新課程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童話。講的是一個小孩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炎熱的夏天、豐收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和多彩的春天,願爲大地和人們送去一份愛心、帶來一片歡樂。文章字裏行間充滿着純潔的童真、童心、童趣和童樂,語言意象中折射出孩子的純淨、無暇、虛幻和希冀。作者把孩子的這種心願和希冀融於太陽與萬物之間,化於天真無暇的童謠韻語之中。景與文,文與人渾然一體,處處涌動起生命的靈動。

【設計理念】

1、創設活潑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趣味盎然中主動識字;設計不同的語言環境復現生字,實現閱讀和識字相互促進。

2、讓學生在各種讀書活動中感受讀書的樂趣,體驗語文的意境,感悟語言的情味,力求讓孩子們喜歡讀書、喜歡語文。

【預設目標】

1、學會認13個生字。

2、學習讀通、讀好課文,體會小作者的美好心願或希冀。

3、培養學生主動認字、自能讀書的本領和習慣。

教學準備】課件。

【學習過程】

一、后羿射日神話引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1、看《后羿射日》課件,引出課題《四個太陽》。

2、從天上的一個太陽到四個太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引入學文。

二、自由朗讀課文,初次瞭解四個太陽

1、自由讀全文,感知課文內容。

2、交流:這是四個怎樣的太陽?(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

三、學生自主識字,闖過13個生字關

1、闖關一:“熟、夥、伴、嘗、甜”5個生字關:

⑴ 自由嘗試拼讀5個生字。

⑵ 指名試讀。

⑶ 交流學習的好辦法。

⑷ 檢查認讀

2、闖關二:“該、因、季”3個生字關:

⑴ 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認讀。

⑵ 找朋友讀。

⑶ 檢查認讀。

3、闖關三:“掛、街、溫、臉、凍”5個生字關:

⑴ 試着用自己的辦法認識5個生字。

⑵ 檢查讀。

4、開火車認讀13個生字。

四、美美地朗讀課文,用心感悟美好的心願

1、自由讀文,想一想:四個太陽送給了誰?

2、交流:四個太陽送給了誰?有什麼美好的心願?(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出圖片)指導讀好相關的段落。

以綠太陽爲例設計如下教學方案:

師生交流:你想把綠綠的太陽送給誰?有什麼美好的心願?

⑴ 嘗試讀好這一段。

⑵ 教師示範讀。

⑶ 學生表演讀。

3、師生、生生合作讀好全文。

五、檢測13個生字,共享自主識字的快樂

1、送禮物。

2、在兒歌中找到13個生字。

3、全體拍手按節奏讀兒歌:

⑴ 回顧課內外讀過的古詩詞,其中有很多詩歌表達了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請默寫兩句。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該句除外。)

⑵ 文學作品中數字“三”及三的倍數大多表示“多”的意思,如詩句“白髮三千丈”。在記憶中,你還有哪些這樣的詩句。(“白髮三千丈”除外)

⑶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在這部長篇小說中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比如寫了關羽等人的“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等故事,你能用簡潔的語言再寫出兩個有關“三國人物”的故事嗎?(該題提到幾個的除外)

⑷ 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神機( )算 心悅( )服 陰謀( )計

滔滔不( ) 走( )無路 斤斤( )較

⑸ 我國許多成語都來自於古代的寓言故事,比如“杯弓蛇影”“掩耳盜鈴”“畫蛇添足”“邯鄲學步”“買櫝還珠”,你能給其他同學介紹一個成語並扼要概述故事嗎?(以上幾個除外)

太陽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悟明明笑中的堅強樂觀。

2、理解文中三個“番茄太陽”含義。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情“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個漂亮、聰明和富有愛心的小女孩,感悟三個“番茄太陽”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複習詞語

番茄盲童天使清脆

蔬菜捐獻親戚忙碌

2、讀題。讀出溫暖而美好的感覺。

3、過渡:番茄,太陽,太陽,番茄,這是一個怎樣的奇妙組合呢?讓我們開啟書本一起去感悟。

二、精讀感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一)

1、自讀課文,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哪裏?把它們圈出來,想想它們的含義。

2、交流:

(1)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

看着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着我的心。

(2)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

3、過渡:第三個不明白,沒關係,讓我們走近明明與作者,看看這一直掛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陽”到底是什麼?

自主學習(二)

1、讓我們先去了解一下明明吧!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快速地讀課文,畫出描寫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寫到旁邊。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交流,先讀句子,再談感受。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自主學習(三)

1、那麼明明給“我”帶來的是什麼呢?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2、朗讀練習

a、練習讀句,讀出感動。

b、“我爲什麼會這麼感動,示句:我彎下腰,……好不好?”

明明並知道把腿給別人意味着什麼,但她是誠心誠意的,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她也想做好心人,她將好心人的關愛毫不做作地傳給了我。

她讓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

小結:學到這裏,你覺得第三個“番茄太陽”是什麼?(是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板書。

這顆愛心中包含着什麼?(熱愛生活,關愛他人)

三、總結

同學們,溫暖我的心的人,僅僅是明明嗎?你感到誰也是?(齊讀後三個自然段感悟)

生活中,哪些人也是“番茄太陽”?是啊!所有心中有愛,無私奉獻的人都是“番茄太陽”。只要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番茄太陽”,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到處充滿愛與溫暖。(播放《愛的奉獻》集體朗讀課文)

四、有效訓練

1、從文中找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容易( ?)永久( )明亮( )

衰老( )空閒( )粗糙( )

2、按課文內容填空。

1、文中的“我”因爲( )、( ),所以心情灰暗無比。

2、好心人爲明明捐獻了( ),明明打算爲“我”捐獻( )。可見明明是個(善良、富有愛心的)孩子。

3、“番茄太陽”是文章中的盲童小女孩對(太陽)的特定稱謂。小女孩雖然雙目失明,但她對生活右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用摸過的番茄來稱呼太陽,表達了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課文以“番茄太陽”爲題,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麪對困難的(勇氣)。

文中三次出現“番茄太陽”它的意思不同,分別是( )。

五、拓展——積累有關愛心的詞語或名言。

六、板書:

“番茄太陽”

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