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模板

《自己去吧》是一首兒歌,但是他的文字形式像一篇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模板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透過自己的努力,分別學會了摘果子、游泳和飛翔。文章篇幅短小,但含義深刻。小猴、小鴨、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讓它們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它們是怎麼學會的,是課文理解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童話故事淺顯易懂,很適合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好地理解課文,但課文中關於爲什麼學本領,怎麼學會的需要在指導朗讀時去深刻領悟。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十三個生字。

3、筆順正確的書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

4、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強自立、勇於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2、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自強自立、勇於實踐的精神。

2、理解小猴、小鴨、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讓它們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它們是怎麼學會的。

教學設計

一、激情引趣,直接匯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喜歡什麼小動物?它有什麼本領?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出示小猴子、小鴨子和小鷹的圖片貼在黑板上)你們看看他們是誰呀?它們有什麼本領?

我們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鴨、小鷹是如何學會本領的,好嗎?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開啟書112頁,聽好老師的要求:自由讀課文,在拼音寶寶的幫助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在讀課文時,生字都記住了嗎?老師可要考考你啦!把書扣在桌子上。

出示:去吧、學會、爬樹、洗澡、游泳、那裏、風景、飛翔。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出示“自己”自己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自己指誰?

“自”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己”字有幾筆?指導書寫。

三、深入理解課文,感悟內涵。

你瞧,三位小動物都等着急了?你想先學習哪個小動物的故事?生:我想先學小猴的故事。

師:就請你爲大家讀一讀小猴的故事吧。(一)品讀第一段課件出示小猴和媽媽圖片。

樹上有什麼?小猴此時最想幹什麼?小猴是怎麼說的?相機指導小猴的話。

聽了小猴的請求,媽媽是怎麼說的?想一想平時媽媽是怎樣說話的?用媽媽的語氣讀一讀。指名朗讀。

聽了你們讀的,老師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媽媽了,誰來做我的寶寶呀?師生對讀。

哪兩位同學做媽媽和寶寶讀給大家聽聽。生生對讀。

“這樣,小猴學會了爬樹。”

板書:小猴學會了爬樹

小猴是怎樣學會爬樹的,小猴會遇到什麼困難呢?生髮揮想象。

這麼多困難,小猴不想學了,行嗎?誰來鼓勵鼓勵小猴?

出示小猴學會爬樹圖片。小猴學會了爬樹,他多高興呀。我們對他表示祝賀。(鼓掌)

(二)舉一反三,自主拓展(學生自學第二、三自然段)小鴨、小鷹也着急了,邀請我們去讀它們的故事呢?自讀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出示小鴨圖片,我們爲畫面配音好嗎?要想配好音,必須把小鴨和媽媽的話讀好。自己練一練。

指名配音。

板書:小鴨學會了游泳

出示小鷹圖片,看誰來了?

誰想演小鷹的故事?同桌之間演一演、練一練。指名錶演。

板書:小鷹學會了飛翔

四、拓展延伸同學們的表演真不錯,老師也帶來了兩個小動物,(出示小青蛙、小公雞)看它們是誰?有什麼本領?誰想演它們的`故事?

學生續演故事。

在生活中,你學會了什麼本領?是怎麼學會的?說給大家聽一聽。【設計意圖: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把課內與課外,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說說自己在學與做時,家長的做法,懂得不能事事依賴別人,體會到自強自立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家長的過多呵護對孩子成長的害處。

五、小結

你們真了不起,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像小猴、小鴨和小鷹那樣,不怕困難,什麼事自己去做,自強自立,勇於實踐,那樣,你一定會成功的。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以後我們把自己學會的一件事或者一個本領都要寫在自己的小本本中,積累起來,比一比誰是獨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附:板書設計:

1、自己去吧小猴爬樹

小鴨學會了游泳

小鷹飛翔

教學反思

本課故事通俗易懂,孩子理解起來並不難,在教學中我透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課本劇表演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然後聯繫自己的生活,讓學生說說自己有沒有遇到過和小動物們類似的情景——被父母拒絕,繼而自己透過努力而達成了願望,學會了本領。透過交流使學生明白,有時父母的拒絕恰好是父母愛的表現。一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也不能事事依賴他人,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鍊,只有這樣才能學會本領,創造幸福的生活。

標籤:教學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