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對作文的理解,能夠從美術的角度進行概括,並能用漫畫的方法畫下來。

2、過程與方法:透過對作文漫畫的繪製,鍛鍊學生的繪畫構圖能力、繪畫表現能力,並在對原作進行繪編的同時進行適當改編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進行漫畫創作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恆則成,靜則勝”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對作文的概括及畫面的組織;創作出“源於原作,高於原作”的漫畫作品。

三、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2、出示作文。

(1)先仔細通讀一篇作文。

(2)說一說,這篇作文講了什麼事情?說明了什麼道理?

3、構思。

(1)你覺得這篇作文可以從幾個畫面來介紹?請你說得稍微具體一些。

[我和爸爸在釣魚;我沒有耐心,走開了;爸爸釣到了魚;我繼續釣魚;我最終釣到了魚;得出了一個結論。——六格漫畫或五格等等]

(2)第一自然段你覺得一定要用嗎?

4、編寫腳本。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分好格數,並在每格上寫清這一格介紹的事情或現象。

5、討論。

(1)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相互交流、完善。

教師根據學生的腳本作一些點評。

(2)思考:能不能給本篇文章進行改編?把你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看到的幽默、有趣的現象與本文結合起來,創作一幅新的漫畫?

(3)學生思考交流。

(4)師生反饋。

6、作業。

(1)根據自己的設想創作漫畫。

(2)人物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可以是“我”和“爸爸”,也可以是某人與某人。

7、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在繪畫表現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8、交流反饋。

教學反思:

本課的的第一層目標是讓大部分的同學能夠根據作文的具體內容,從敘事的角度畫下來,也即是根據故事情節“原封不動”地畫下來;第二目標是讓一部分同學根據本作文,有選擇性地創作漫畫作品,也即讓學生透過對文字的閱讀,概括出重要的因素,進行漫畫表現;第三層目標是不部分同學創作“源於作文又高於作文”的漫畫作品,也就是說對文字的理解從自己的角度,展開合理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相關經驗或認識用幽默的方法表現出來。透過本課的教學,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進步。

1、促進了學生漫畫水平的提高。

對於故事性的漫畫來說,一般的表現爲連續性的畫面,這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爲每一格連續性的畫面都要遵循“構圖美、畫面美、人物一致、人物造型誇張有趣”的漫畫審美標準。漫畫的構圖與畫面雖然簡練,但也要遵循構圖飽滿的審美原則;漫畫相對於兒童畫來說表現力稍顯簡單,但對於物象表現如人物的表現來說,要示也更高,因爲對於同一個人物形象,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表現又要求使人物的造型表現特點相同。因此,對於學生來說,能夠較完整地完成本次作業,對於他們的漫畫水平來說也是一種提高。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次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們大部分完成了作品,雖然在畫面的表現及人物的造型上還有缺點。

2、學生思維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學生創作的連環漫畫,往往都是較爲簡單的一個故事情節,當然這個情節中含有漫畫所要求的幽默有趣的“點”。但對於本課來說,文字本身沒有包含這個“點”,而且文字相對較爲複雜。這就需要學生對於文字作出一定的概括、取捨,從文字中找出對自己有益的資訊。因此,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整體性得到了培養。從學生的作品中,我們發現他們中的部分作品都包含了個人的平時積累。如:六(2)班的周哲浩同學,根據本篇作文,創作了以“張飛、劉備、諸葛亮”爲主人公的四格漫畫《釣魚》,畫面雖然簡單,但是人物造型有個性,故事情況幽默有趣,也含有一定的意思;再如五(1)班的周嘉誠同學的《釣魚》,從故事情況上基本一致,但是後面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回家後的事情等等。

3、多元漫畫的研究。

透過本課的練習,從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創作此類作品的時候,往往以一些有趣、搞笑的作爲個人創作的目標。仔細分析了一下,覺得有這幾種可能:一是學生目前普遍喜歡一些純稿笑、有趣的漫畫作品,這一點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也有所發現。而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漫畫,學生們可能覺得較難“接受”,有時可能會有“硬套”的感覺。

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啓示:漫畫應該走向多元化,不能只守着傳統意義上的漫畫進行研究。二是在純搞笑版的漫畫作品中,作品中各物象特別是人物、動物的表現力較爲強烈,特別是人物的表情、動作。如畫人物大哭,學生們很會畫出從人物的眼角處畫兩條長長的折線,而傳統的漫畫表現則是較多的“水滴”而已,也就是前者的誇張性更強。因而,學生們的創作偏於趣味性爲多。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

3、理解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爲什麼實踐起來卻很難;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

重點難點:

1、體會 “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在課前尋找、查閱關於魚類生活習性的資料,初步瞭解定時禁捕對保護鱸魚繁衍生長的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糾正生字讀音,指導書寫。

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三、品讀感悟,體驗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板書(如:得意 依依不捨 感激)

(一)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課文並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3、指導朗讀。

 (二)父親的情感

1、自讀課檔案找出描寫父親情感的句子。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板書:不容爭辯)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4、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釣魚”部分的體會。

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裏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麼?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時態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麼?

二、品讀感悟

(一)默讀思考: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二)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劃上橫線。)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3、“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麼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裏,是道德問題嗎?

4、“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麼?

5、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啓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導朗讀這段話。

三、課外拓展

1、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

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2、 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四、作業:小練筆

生活處處有規則,學了這篇文章,老師心潮起伏,不禁要對所有的人說:“人們啊!請自覺遵守規則吧。”同學們,你們希望人人遵守規則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注意事項,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爲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也可以爲洗手間的水龍頭寫一則“用水須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發現的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做一個善意的提醒。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3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我校是第一批參加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學校,新課程的理念不僅爲教師的所掌握,而且已體現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校學生在課改的理念指導下,已逐步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了愛提問題,敢於探索的好學風,對學習語文已經積累了一些方法,如讀中感悟,抓關鍵詞理解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設身處地地體會詹姆斯的心理變化過程,理解詹姆斯對“規則”的態度和認識。

3、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修養。

教學過程:

一、抓住“啓示”,直奔文字

1、詹姆斯在與父親的一次釣魚中收穫了終生有益的啓示,這個啓示是什麼呢?(生說)

2、齊讀,倒數第二自然段。

[設計思路:學生在第一課時已初步感知課文,這裏從結論入手,既勾起學生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回憶,又提示學生尋找詹姆斯得到“啓示”的心理歷程,進一步探討課文的內涵。]

二、緊扣重點,咀嚼文字

1、詹姆斯是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後才獲得如此寶貴的啓示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2-12自然段,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詞語或句子畫出來。

2、四人小組交流。答案不同的要說明理由。

3、小組代表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釣到魚時:緊張、激動。放魚時:“爸爸!”――不情願;“可哪兒能釣到這麼大的魚呀!”――抗議。放魚後:悲哀。

4、誰來完整地說一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

[設計思路:這是對文章內容的概述,也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嘗試表達的過程。在說話的過程中吸收語言,進行內化。]

5、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是真實的。從來沒釣過這麼大的魚,心裏怎麼會不激動呢?面對自己辛辛苦苦遛了兩個小時才得來的魚卻要白白放掉,心裏怎麼會情願呢?現在,假如我們就是詹姆斯,讓我們把描寫他的心理變化的句子換成“我”的角度來說說,並適當加進自己的心理活動,體會他當時的心情。

例: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這是我見到過的最大的魚。

6、學生練說後全班交流。

7、點名彙報。師相機點撥說出真實的感受。

[設計思路:與詹姆斯的心理產生共鳴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這裏,結合課後的“金鑰匙”,讓學生轉換角色,讀、說,體驗詹姆斯的內心變化。]

8、爸爸心裏也知道詹姆斯的想法,爸爸的態度又是怎麼樣的呢?再讀課文,說說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9、學生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

10、學生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相關句子: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裏去。”②“父親再沒有說話。”

11、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設計思路:剛纔已經引導學生用抓重點詞語句子的方法解決了詹姆斯的心理變化歷程的問題,現在再次用同法,透過找出描寫爸爸的態度的句子理解課文,再次強化學法指導。]

12、爸爸的態度爲什麼這樣,絲毫沒有爲詹姆斯的抗議所動搖?爸爸當時是怎麼想的?

13、如果你也和他們去釣魚,目睹了這一經過,你會想些什麼?

14、生思考後交流。

15、詹姆斯也和有些同學的想法一樣,無可奈何地把魚放掉了,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導感情朗讀11自然段。注意“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捧起、沉甸甸、吃力地”這些能體現詹姆斯無可奈何地放掉大鱸魚的心理的詞語。

[設計思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讀文字,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理解感悟,議論文字

1、就是這樣一次平常的釣魚活動,卻對詹姆斯的一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他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13-16自然段,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的理解。

2、生思考後小組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

4、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爲什麼要遵守規則,怎樣才能遵守規則?

5、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次釣魚得到的啓示,注意語言要精煉,概括性要強。

例: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要自覺遵守規則。

[設計思路:學生已經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理解了它的內在聯繫,再借助文字就能領悟“啓示”的真正含義,讓學生透過充分議論,發表見解來進行自我教育,比教師單純的講效果要好得多。]

四、讀寫結合,昇華文字

1、小練筆。生活處處有規則,學了這篇文章,老師心潮起伏,不禁要對所有的人說:“人們啊!請自覺遵守規則吧。”同學們,你們希望人人遵守規則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注意事項,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爲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也可以爲洗手間的水龍頭寫一則“用水須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發現的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做一個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人人遵守規則,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秩序井然,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就會越來越文明。

[設計思路:學習語文是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學習使用的過程。讀寫結合的安排,是學生運用自身語言積澱自由表達的方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昇華。]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總體來說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注意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滲透,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嘗試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達到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具體來說,主要體現爲以下三個特點:

一、活用文字,感悟語言。“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釣魚的啓示》文質兼美,生動感人,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範例。教學時,我儘量避免平均用力,直接進入文字的重點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另外,還透過朗讀體會詞語的作用,從而感悟語言的魅力。

二、轉換角度,體驗內心。文中的當事人經歷的事是學生未曾經歷的,如何讓學生與主人公的感情產生共鳴?我兩次採用了轉換角度的方法,讓學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地體驗了人物的內心變化,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培養能力,激發情感。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朗讀的能力,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等。在培養這些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情感。

本課教學也有不足之處,如: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還應該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如在湖邊釣魚除了遵守時間的規定,還應注意什麼?(如保護環境等)這樣,學生寫的文章會更充實。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鉤、小心翼翼、操縱、皎潔、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能正確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和課文的重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3、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請同學們讀單元學習提示,看看從中可以知道什麼?

1、生活是一本書。

2、學習本組課文的方法。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詞語和不容易讀好的句子,一會兒和大家交流。

2、交流詞語和句子。

(1)交流字形詞意。

(2)屏幕出示詞語檢查。

(魚餌、鱸魚、操縱、魚鰓、翕動、皎潔、嘴脣、沮喪、抉擇、告誡、實踐)

(3)把課文中難讀的句子讀通順。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4、再來讀一讀課文,想一想“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裏,而父親卻爲什麼堅持要“我”這麼做。

(老師出示關於鱸魚捕撈開放日的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5、默讀課文的4-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提示:如果課文裏有合適的詞語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他畫出來;如果沒有這樣的詞語,你可以自己找出合適的詞語來概括,把這個詞語寫在書邊上。)

6、交流學生概括的詞語,指導朗讀相應的語句。

(重點指導讀出“急切、難過、依依不捨、沮喪”的語氣。)

7、完成書後練習題二。

三、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體會到了作者當年放掉大鱸魚時的那份無奈和沮喪。課文中還有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下節課我們交流這些句子的含義。

(提示學生抄寫本課要求寫的字,下節課聽寫。)

第二課時

一、聽寫

1、我小心翼翼地將魚竿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

2、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的是與非的選擇時,就會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

3、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聽寫後對照屏幕自查改錯)

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1、指名讀課文第二部分(後三自然段)。

2、默讀思考,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自己試着體會其中的含義。

3、交流語句及自己的理解。

(1)體會第一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引導學生思考: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聯繫生活實際思考,誘惑人的“魚”指的可能是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2)體會第二句:當我一次次……

引導學生思考:就“釣魚”這件事來說,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裏的是與非簡單嗎?做起來難在哪裏呢?

“我擡頭……目光投向了父親”,結合這句話請學生想象,當時“我”的心理活動,以及父親面對孩子委屈的淚水時會說些什麼?

思考:“我”失去的是鱸魚,但“我”得到的是什麼?

(3)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遇到誘惑的時候,“我”會怎樣做呢?爲什麼?(引讀最後一句話:“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

三、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穫呢?課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有啓示?請你把這些語句摘錄到筆記上,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五年級語文《釣魚的啓示》教學設計5

一、今天,我們學習第四組文章。先翻開課本第57頁,齊讀“單元導讀”,讀完後,說說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麼要求。(生活中的啓示)

確實,人生會有許多經歷,有的經歷能給人留下終生難忘的啓示,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啓示》,看看釣魚這件事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啓示。相信同學們讀了後也會有不少收穫。

二、自由讀文,學習生字詞,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主人公是誰?發生了什麼事?)

課文回憶了“我”小時候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把它放回湖裏,父親的教育讓“我”從中獲得了終生的啓示的故事。

三、爸爸和我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釣魚的?

四、過了好長時間,他們終於調到魚了!(幻燈示):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1)你覺得有多大,用手勢比畫一下。

(2)如果此時此刻,你是作者,你最想幹什麼?

(3)此時此刻,你是怎樣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樣?

五、然而,爸爸卻要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我願意嗎?默讀、自學第3-9自然段思考:1、“我”做起來很難的原因。 2、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相關句子,讀一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彙報1:“我”不願意放魚的原因是什麼?

(1) 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纔釣到的。

(2) 鱸魚這麼大,這麼美,很誘惑人。

(3) 周圍沒有人,不會受到限制和批評。

彙報2:找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相關句子。

1、啊,好大的魚!一條我從來沒見過的大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2、“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3、“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哭出了聲。

4、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 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5、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A、談談你從句子中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B、指導朗讀,特別注意表現作者心情的關鍵詞。

C、既然四周輕悄悄的,沒有任何人的影子,那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兒子:四周沒有人,有誰知道呢?我們還是不放吧? 父親:孩子,正因爲沒有人看見你的行爲,你更應 該把魚放呢。否則,你就自己欺騙了自己。 兒子:我這一次不遵守,下一次遵守不就行了嗎? 父親:有第一次就必然有第二次,你必須把魚放回湖裏。

6、感受爸爸的優秀品德

爸爸要我放魚的態度非常堅決,是爸爸不講理、不愛我嗎?找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出來。

(1) 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2)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3)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A:談談你從這些詞句當中體會到什麼

B、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他在想些什麼呢?

C、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7、示句子: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父親要求“我”把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六、朗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A、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

1、“永久的回憶”指的是什麼?(作者回憶了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自己和爸爸在湖中的小島上釣魚和放魚,並從中獲得啓示的事情。)

2、“終生的啓示”指的是什麼?(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理解】B、我再沒有釣到過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句中的“魚”分別指什麼 “魚” ?

2、他每次都會怎樣做?

3、他爲什麼都能這樣做?(再讀終生的啓示)

4、正因爲我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

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

七、引起共鳴,昇華啓示

1、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會怎麼做? 早讀、午讀或自習課上,沒有老師在,你會怎麼做?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會怎麼做?

2、看看下面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並聯繫個人的生活實際和體驗想一想,說一說。

3、送你一句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孟德斯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