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五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合集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小動物回家的具體情境,發展提前資訊、提出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

2、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到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

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計算。

3、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初步的

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回顧、鞏固本單元學過的2到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構建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這一數學模型(即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師: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農民伯伯都在地裏忙着收穫豐收的果實,蘋果樹上紅彤彤的大蘋果也在等着採摘,你願意幫忙嗎?(願意)真好,咱們班同學都是樂於助人愛勞動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對蘋果上算式的得數並說出算這個得數要用到的口訣就可以把這些好吃的大紅蘋果採摘下來,準備好了嗎?

課件出示口算練習,指名生回答。

二、 新課探討

1、 出示課件(響起鈴聲)師:動物學校放學了,小動物們有序的

走出學校準備回家去,看它們多高興啊!咱們今天就在動物學校的動物們放學回家路上的情境中鞏固2到5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回家路上)

師:你能仔細有順序的觀察這幅“放學圖”用簡潔的語言把圖中的數學資訊描述出來嗎?(指名兩人說後同桌兩人互相說一說)

2、 好多數學資訊啊,那你能幫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隻小貓嗎?

(能)要求“一共有多少隻小貓”需要用到圖中的那個數學資訊?(指名生回答)你能列出算式嗎?(指名生回答)【學生列出乘法算式後追問用那句口訣計算,這句口訣是什麼意思】

3、 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兩人互相問答3、問答後請兩名同學全班展示交流)

4、 師: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我有個問題也想請

你們幫我解決一下。在這幅圖中算式2×6=12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每組有兩隻猴子,6組一共有12只猴子;橋上每隊有6只狐狸,兩隊一共有12只狐狸)

師:生活中有沒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決呢?

三、 練習鞏固

1、 師:大家都學得好認真啊,咱們玩個跳格子游戲,休息下吧(課

件出示數線圖)這個圖你能看懂嗎?你是怎麼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數字幾的?

第二個數線先讓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

2、 課件出示課本p41頁練習題

(1)請一名學生讀題

(2)要求7輛索道車可以坐多少人其實就是求“7個2是多少” 2×7=14(人) 7×2=14(人) 2+2+2+2+2+2+2=14(人)

3、 生獨立完成課本p41頁第4題第一幅圖後全班展示交流

4、 第三題拓展:生列出算式後追問:爲什麼這樣列,你是怎麼想

的?

四、 小結:

本節課重點複習了2到5的乘法口訣,並能利用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你在生活中細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問題都可以用乘法來解決,如何解決,在家中跟爸爸媽媽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隻小貓?

4 ×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貓。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23課:觀潮。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

生:(齊答)錢塘江大潮。

師: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你們可愛的家鄉——雲南有好幾千裏。如果說雲南的石林舉世聞名,那麼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爲“天下奇觀”了。

(板書:天下奇觀)

師:“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

師:快請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麼意思。

(學生)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麼“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師: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天下奇觀”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觀”就是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師:回答正確。

[“觀潮”和“天下奇觀”都有一個“觀”字,但意思卻不相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觀”字,讓學生,不僅理解了“觀”的意思,而且有利於學生養成的習慣。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先理解“觀”字,再理解“奇觀”,最後理解“天下奇觀”,由字到詞,一層進一層,顯得很紮實。]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師:昨天,你們回家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學生自讀課文)

生:作者先寫潮來之前,再寫潮來之時,最後寫潮過之後。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師:學得真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有沒有見到過

生:(遺憾地搖搖頭)沒見過。

師:別遺憾,我呀,把這大潮給錄下來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師: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

(學生看錢塘江潮錄像,不時發出驚歎聲。)

四、突破重點,指導朗讀

師:剛纔錄像裏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裏也有,在哪兒呀

生:課文3、4自然段。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學生可以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讀得不錯。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生:激動。

師:讀出這種感覺來。

生:(齊讀)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師: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多麼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生:(分組比賽讀)

生:(齊讀)

[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句的舉手。

(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一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

(指名學生個別賽讀,教師加以鼓勵,並與學生一起爲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師: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

(學生高興地點頭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的掌聲響起。)

師:謝謝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爲你們喝彩,行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棒極了!

[教師轉變角色,作爲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願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生:我特別喜歡這句。“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師:閃雷滾動的聲音是什麼樣兒的誰來學學看。

生:轟隆隆隆……

師:還學得真像,雷的聲音比較的沉悶,我們一起學學看。

生:(一齊模擬)轟隆隆……

師:這聲音作者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悶雷滾動。

師: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啊!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師:讀得真好,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學生閉眼齊背)

[熟讀後緊接着讓學生背誦,強化一下記憶,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師:人羣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麼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好!

師:準備,開始!

生:(跳着,叫着,揮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纔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裏。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齊讀)

[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後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於今後運用。]

師:把出現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這兩個句子連起來讀讀。

生:(齊讀)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五、聽聽讀讀,體會順序

師: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師: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教師用投影打出一位學生的作業,集體反饋校對。)

師:發現沒有,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潮水的

生:作者從遠到近描寫潮水。

師:是啊!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着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水的變化。來,王老師和你們一塊兒讀讀這段話,再來體會一下。

(師生齊讀這段話)

師:現在,我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纔那段話嗎

(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師:能行的起立!

生:(全體起立)

師:真有信心!給你們配上錄像好嗎

生:(興奮地點頭)

師:配着錄像,讓我們帶着對錢塘江大潮的無限讚歎之情來背誦這些描寫潮水的精彩語句。

生:(有感情地看錄像背誦)

師: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

[先讀後背,先扶後放,先分解再綜合,最後學生水到渠成,很輕鬆地將這一段課文背誦下來。這樣達到了及時將學到的精彩的語言積累起來的目的。]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

生:想!

師: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學生躍躍欲試)

師: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

生:人聲鼎沸。

師:風和浪都很平靜——

生:風平浪靜。

師: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

生:水天相接。

師: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

生:齊頭並進。

師: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

生:山崩地裂。

師:形容氣勢很大——

生:(一時說不出,有個別學生答“白浪翻滾”,師提示“浩浩蕩蕩”)

[這個複習詞語的方法有兩個特點。一是根據詞義說出詞語,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義的理解;二是用比賽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師:誰來當小老師,帶着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遍。

(學生紛紛舉手)

師:都想當老師,那看來只有我當學生了。

生:領讀,師跟讀。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天經地義。可是王老師卻讓學生當老師,自己當學生!學生既然都會讀,而且願意領讀,那就不妨自己來作學生。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可能遠遠勝過常規的讀法。這樣做表面看只是一種簡單的角色變換,然而從深層次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師對主體意識的深刻認識。]

師: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發言。)

生: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風平浪靜)。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像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一浪一浪(像千萬匹白色戰馬)。潮水聲猶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儘管(人山人海),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很遠)的地方。

(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個詞語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蕩蕩),一浪一浪(齊頭並進)。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一浪一浪(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來)。

師: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語句也能用了!

師:“人山人海”這個詞的運用有問題嗎

生:(思索)應該用“人聲鼎沸”,因爲後邊寫的是“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所以應該和聲音有關。

[這段師生共同評價非常精彩。教師沒有滿足於讓學生填寫正確,而是鼓勵學生髮揮聰明才智,在同一個括號內運用不同的詞語,對於運用正確的予以肯定,運用錯誤的加以糾正。既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師:每個人再練習說這段話。

(學生自由說這段話,進行鞏固)

[整個練習過程中,先讓學生討論統習,再指名個別學生交流,然後師生評講指導,最後再讓每一個學生自己練習說話。雖然整個環節佔用的時間比較多,但是訓練很紮實。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追求的目標,應該大力提倡。]

師:今天,我們如臨其境,觀賞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們透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並積累了好些語句,還學着用了用。你們學得真棒,那作者爲什麼還要寫潮來前,潮過後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附板書:

潮來前

雄偉壯觀

觀潮潮來時

如臨其境

(錢塘江大潮)有聲有色

潮過後

天下奇觀

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爲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透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

以讀爲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透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設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學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小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極有意義。王老師在這堂課的最後,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因爲難度不高,所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填寫出詞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過的詞句理解了,再試着運用運用,有利於促進課文語言的內化。這樣的練習在語文課中應該大力提倡。

四、恰當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爲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採用了錄像手段,第一次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二次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教師還多次使用了實物投影,打出了學生喜歡的句號指導朗讀,打出學生書面練習的結果加以評點,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計思路】

《人生》是丹麥文學批評家勃蘭兌斯的散文。它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爲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和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他對生命珍愛的情感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夾敘夾議,寓深刻的哲理於一系列形象中,寫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啓迪鼓舞。

教學本文,應引導學生概述四個場面,分析三大人羣的特點;探究主旨,明白作者的創作意圖;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激發寫作熱情。另外還應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課堂教學應採用品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學方法,注重深入探究,學以致用,除了進行必要的語文基本訓練以外,還要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測、饋贈、樂此不疲”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認識勃蘭兌斯及其創作成就。

 2、能力目標:

⑴概述四個場面,三大人羣,培養概括提煉,分析歸納的能力。

⑵學習通篇爲喻,進行說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⑶寫一段比喻性文字,訓練文字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

1、分析概括四個場面,三大人羣,體驗揣摩人生意義。

2、學習虛擬情景,進行說理的寫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生命珍愛的情感,及讓一生過得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2、延伸拓展,學以致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教學方法】

1、品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探明主旨;深入研討,問題探究:延伸拓展,學以致用。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滄海橫流,名垂青史。古往今來。許多大師用他們的生命和智慧詮釋着人生。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薩拉說;“生命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勃蘭兌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們該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峯呢?

勃蘭兌斯的《人生》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二、資料助讀

勃蘭兌斯,丹麥文學批評家,文學史家。出生於猶太血統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法律、哲學、美學,受黑格爾影響較深。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各地旅行,在法國結識了泰納。1871年回國在哥本哈根大學任教,講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評論了拿破崙稱帝前後到1848年法、德、英6個主要文學流派的作家。鉅著基本上運用泰納的種族、環境、時代三因素決定論來研究文學發展史,同時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狀態。1890年出版,轟動了丹麥思想界,也受到教會的猛烈攻擊。重要著作還有1888年發表的《波蘭印象記》和《俄國印象記》等。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瞻(zhān)望:往遠處看,往將來看。

攫(jué)取:掠奪。

臆(yì)測:主觀的推測。

饋(kuì)贈:贈送。

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學生交流初讀文章的感受。

生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四個毫不相干的事物連綴成文,並和“人生”聯繫起來,這是我不曾想到的。

生2:有些語句比較深奧,我不太能讀懂。

生3:全篇都在探討人生問題,使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4:文章寫了一幅人生的總體畫面和三種人的活動景象,我覺得還應該有更多的場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

教師總結:看來,中外語言表述的差異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障礙,不過只要我們整體感知,深入探究,是不難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的。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問: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認爲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爲什麼?

生1:我覺得非常恰當。人從誕生之日起,便開始了成長奮鬥的歷程。每前進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個臺階,我現在正在攀登這座高塔的階梯。

生2:我同意這種觀點。我們在攀登最初幾級階梯時,是比較輕鬆快樂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難度就會越大,或是體力不支或意志不堅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生3:我覺得人生就如同爬山,“無限風光在險峯”,高塔的頂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這個比喻一般,還有許多別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就很新穎。

……

教師小結:文學欣賞從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大家對生活的親身體驗和感悟,會對人生作出不同的詮釋。

2、歸納概括描述的四個場面。

教師把學生分爲四個組,每個組負責概述一個場面,由小組代表發言。

第一小組:第一個場面是描述人類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歷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這是對立統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輕時的生活經歷,心理感受是新鮮,帶着留戀,帶着對未來的希望;再後來攀登就艱難許多,缺乏新鮮感,不再留戀什麼。

第二小組:第二個場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尋地下坑道的情景。他們渴望去探索許多世紀以來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尋找坑道深處埋藏的礦物,並樂此不疲,非常快樂。

第三小組:第三個場面描述一些人在廣闊的領域開拓進取,開疆闢土,征服人羣的情景。主要運用簡練的筆法,描寫他們的性格和情態,辛勞和勇敢。

第四小組:第四個場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場勞作的情景。他們的工作是那樣瑣碎、微小,但他們是那樣專心、細緻、勤奮,工場不大.但生活的空間很大。

教師小結:作者描寫了人類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幾種人在各種不同領域中奮鬥、勞作的場景。這樣看來,作者把“人生”理解爲“奮鬥”和“勞作”。

3、分析三類人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念。

學生按剛纔的小組討論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組體會“作者在描述這些人羣時,肯定或讚揚了什麼精神”?教師隨機點撥。

成果展示:

第二小組:挖掘坑道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複雜而簡單。他們有憂傷有快樂,甚至還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爲了工作,爲了事業而忘卻生命。

我們認爲他們指的是從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這樣的科學家、腦力工作者。

第三小組:征服廣闊領域的人,他們有寬闊的視野,豐富的經驗,有徵服欲,愛冒險,愛生命,精力充沛。頭腦活躍,是屬於開拓進取的人。

他們是軍事家、政治家之類的人,像愷撒大帝、秦始皇等。

第四小組:在工場勞作的人,他們雖然工作瑣碎,但持之以恆,或許會成爲熟練的技術工人,或許會成爲大師級別的人。要想成爲後者,除了有天賦的才能以外,還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勞動。

他們指那些發明家、工藝師、設計師之類的人。

第一小組:從他們剛纔的分析概括中,我們感覺到作者肯定對時光珍惜,熱愛生命的人讚揚他們勤於勞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強的精神。

教師小結:分析討論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念和人生觀,那就是珍愛生命,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堅定的信念,讓生命更有意義,更爲光彩。

五、深入研討,問題探究

1、難句釋疑。

教師提問:剛纔我們整體把握,探明瞭主旨,但有沒有理解得還不透徹的難句。請摘選出來,互相討論交流。

成果展示:

⑴“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區別事物,它們看起來似乎都是相同的。”

生1:意思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越老經歷的事越多,所以見到的.各種事物都似曾“相識”。

生2:我不同意作者的觀點。老年人更留戀生命,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黑格爾說過:“同樣一句話,出自老年人之口要比出自年輕人之口厚重百倍。”

⑵“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生:它指人們隨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許多方面會改變。但是性格、志趣、品質之類的東西不會改變。

⑶“那像一隻可愛的手在轉動沙漏計,從而延緩了它的轉動。”“一隻可愛的手”指什麼?沙漏計爲什麼會延緩轉動?

生1:聯繫上下文,“一隻可愛的手”是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一切親切的思想”呢?

生2:我覺得它指的是思想饋贈給他的東西。

生3:至於沙漏計延緩轉動,它指的是忘記了時間忘我工作,所以好像延長了。

生4:我認爲它指的是在同一段時間內,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別人只能做一件,收穫甚豐,過得充實,時間彷彿被拉長了。

……

教師小結:這是開放性的問題,看法見解不必拘泥於一致,大家只要能各抒己見,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2、寫法探究:

提問:作者只虛寫四種場景,三大人羣,便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這叫什麼寫法?

明確:按說還可以描寫更多的人的生活場景。作者只是舉例性作簡單概述,突出這幾種人的特點和優秀品質,表達了他的人生志向。這是以小見大的寫法。即透過個別展現一般,寓深刻的道理於一系列形象之中。

六、延伸拓展,學以致用

1、古往今來,有多少人面對蒼穹,叩問心頭,人生是什麼?這是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堅貞的志向,曹操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發其人生苦短的慨嘆。你會對人生髮出怎樣的感慨呢?會把人生比作什麼?請寫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2、成果展示:

對於遠古的人,它是一部撲朔迷離的神話。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皆成滄海桑田,神話註解。

對於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關危塞,龍樓鳳閣;阿房宮冷,銅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盤中。

對於文學家來說,它是萬宏不息的鴻篇鉅製。楚辭漢賦,關曲曹夢;李杜詩歌,韓柳文章,皆成絕版經典,千古傳唱。

對於農民來說,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園。暮雲春樹,滄桑幾度;春耕夏耘,汗滴乾土,贏得稻花飄香,糧粟盈倉。

對於學子,它是一曲寒窗數載,苦讀成名的歌。懸樑刺股,映雪囊螢;鑿壁偷光,程門立雪,換來金榜題名,振國興邦。

七、課堂小結

冰心說,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動的一定會成爲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長成參天大樹,但不生長的種子一定會成爲空殼。活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珍惜纔是對生命最有價值的修飾,珍惜自己,你就能挾卷滾滾沙石,快樂勇敢地奔流,投進大海溫馨博大的懷抱;珍惜自己,你就會從地下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小樹,聽到黃鶯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猶如寂然無聲的荒野;人生是永恆的,猶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輝煌的,如果我們轟轟烈烈地走過一生。讓我們走好每一步!

八、佈置作業

1、續寫第四、五種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場面概括較爲豐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2、朗誦古詩,背誦古詩。透過看圖和誦讀,瞭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給同學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朗讀、背誦古詩和認字。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頭飾、佈置學生觀察晴朗的夜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一、匯入激趣

1、交流觀察晴朗夜空的內容和感受: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四人小組說一說,讓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組交流。

⑵推選代表或自薦上臺說一說。

⑶出示課文插圖我會說。(播放插圖中小女孩觀察天空時的錄音:在一個晴朗的夜空,我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觀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擡頭看見藍藍的天空中,有許多星星一閃一山亮晶晶的,還看見彎彎的月亮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跳出來。真美!)

2、引入新課:靜夜思(板書)

二、初讀古詩

1、看課文聽錄音或教師範讀。

2、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⑴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後鼻音的字,多讀幾遍。

⑵指名讀,評議。

三、識記生字

1、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2、認讀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學生認讀,注意後鼻韻母的讀音。

⑵認讀生字。(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看哪組讀得準)

⑷遊戲運西瓜。(把西瓜圖貼在黑板上,它們的背面都有一個生字)

西瓜豐收了,讓我們幫忙把西瓜搬上車,不過每個西瓜後面都有一個生字,要想辦法記住它,可以用組詞、說一句話、找相近的字進行比較等辦法。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⑴指名學生朗讀,評議。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點詞。

⑵配樂朗讀。

⑷師生共同朗讀:

教師引讀每句的前兩個字,學生補充,齊背誦。

過渡:我們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寫的,現在誰想辦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詩?也可以做動作。

指名學生上臺背誦,其他學生評議。

全班齊背。(配樂)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觀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寬度。

⑵指學生說一說再書空。

⑷學生書寫後展示、評議。

2、學生觀察頭、來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師範寫,注意最後兩筆,寫時要注意。

⑵書空、書寫、展示、學生評議。

六、擴展活動

學生交流各自會背的詩。

七、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兩個:

()()

()()

3、寫出詩句,選擇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舉頭望明月,( )。

舉:①向上擡();②全()。

【板書設計】

6、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作業要求說明:

(1)自己選擇某課程中一節課(45分鐘)的教學內容,在“以“教”爲主的教學設計方案表格模板”的基礎上,完成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的撰寫,要求按照表格中的項目來填寫,根據具體情況來寫,表格中多餘的行刪除,缺少的則自行添加。(請嚴格按照模板來填寫,建議選中小學教材內容,模板中加入標註的或者黃色部分文字作業時請刪除)

(2)本作業涵蓋的主要知識點都在教材第八章中,其中案例在P254——P264,另外,本作業3(教學設計)和作業4(課件製作)選題內容保持一致(也就是課件是根據前面的教學設計來製作),請在選擇內容的時候,綜合考慮。

2、學習資源:

對於不會填寫的地方請先仔細研究“案例”檔案夾提供的兩個案例。

提供案例:見“案例”檔案夾中的文檔,也可參照教材中的案例: 以“教”爲主的教學設計方案

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