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白楊》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白楊》教學設計模板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裏需要哪裏安家”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者像白楊一樣,“哪裏需要哪裏安家”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白楊的特點。

2、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瞭解白楊的特點。

2、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楊,哪位同學見過,你能介紹一下嗎?

(調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們的介紹將同學們帶入描寫白楊樹的情景中。)

同學們講得好。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沙漠地區種植非常廣泛,因爲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二、學習本課生字詞,掃除文字障礙

1、填寫生字表格:

音序、音節、部首、再查幾畫、結構、字義、組詞。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導學生讀準本課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區別形近字,然後組詞:

教師出示形近字,也可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它與哪個字相近及怎麼區別,以促使學生記準字形。

撫(撫摸) 洪(洪水) 埋(埋怨) 介(介紹) 疆(邊疆)

扶(攙扶) 烘(烘托) 理(道理) 價(評價) 繮(繮繩)

茫(蒼茫) 辨(辨析) 挺(挺拔) 晰(清晰) 戈(戈壁)

芒(光芒) 辯(辯論) 廷(宮廷) 析(分析) 弋(弋獲)

4、辨析詞語,理解詞義。

5、區別近義詞、反義詞,進一步理解詞義:

近義詞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別 粗壯──健壯

軟弱──懦弱 界線──分界 分辯──辯解 沉思──深思

⑵ 反義詞:

清晰──模糊 軟弱──堅強 動搖──堅定

精壯──細小 消失──出現

三、理清脈絡,瞭解課文內容,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以白楊爲線索,用自然段合併法,把課文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着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一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並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二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孩子們”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們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楊樹。

第四段(第十六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他們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四、朗讀課文,瞭解白楊樹的特點,爲理解邊疆建設者的高貴品質做準備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品質。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白楊》。請四位同學每人朗讀一段課文,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出示幻燈片,請同學齊讀題目,《白楊》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件什麼事?

請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白楊》這篇課文記敘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衛士”指什麼。

(這裏講的“衛士”指的是戈壁灘上的白楊樹。)

這位旅客“出神”爲什麼呢?我們分析課文之後,就會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突破課文難點

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特點的話,並說一說每句話都講了白楊樹的什麼特點。

(第一句是這樣寫的,“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這句話寫出了白楊樹直的特點。第二句話是,“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這句話寫了白楊樹適應性強的特點,無論“在哪兒”它都能適應,並且很快生根、發芽。)

集體朗讀這兩句話,再一次體會白楊樹的特點。

板書:

適應性強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談一談哪些地方表現了白楊樹直和適應性強的特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高大挺秀”,說明了白楊樹又高又直。爸爸講白楊樹特點的話中有兩個“哪兒”,說明了無論在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白楊樹都能夠很快生根發芽。表現了白楊樹適應性強。)

說得很好。請看書上的圖,這些白楊樹生長在什麼地方?

(大戈壁上。)

對。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圖畫,聽配樂朗讀第一段的錄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樣子,談談你的感覺。

(大戈壁荒無人煙、環境很惡劣。)

在這樣荒無人煙,環境很差的地方,白楊樹卻生長得這麼“高大挺秀”,這一點不僅說明白楊樹直,而且也說明白楊樹適應性強。請一位同學再來讀一讀爸爸的第二句話,體會白楊樹的這一特點。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爸爸講的第三句話介紹的是白楊的什麼特點呢?

(這句話講的是白楊堅強,不軟弱,不怕艱險和抵禦災害的特點。)

板書:

堅強

從這裏可以看出,白楊樹不但“高大挺秀”,適應力強,而且還能抵禦災害。爸爸講的話無不流露着他對白楊樹的讚美。請同學們以讚美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同學們,請你想一想,爸爸的話只是在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請你用書上的話來談一談。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麼意思?

(“表白”就是向別人解釋或說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時此刻孩子們還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們“只知道”什麼呢?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汽車。”)

課文連續用了三個“只知道”告訴我們孩子們知道的全部內容。他們不知道的是什麼?我們同學能不能替他們想一想呀?四個人一組討論、研究一下,他們不知道的內容是什麼?

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的討論,然後請小組選出代表發表意見

除了孩子們知道的,他們不知道的是什麼?請各組派代表談談你們的討論結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媽媽在新疆做什麼工作,怎樣工作?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爲什麼不在自己親人身邊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學們講得很有深度,他們還不知道什麼?

(他們不知道爸爸爲什麼要把他們接到新疆上學?他們還不知道新疆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同學們討論得很好,如果繼續討論下去,可能還會有衆多的不知道。現在我們一起來歸納小結一下。

請同學們朗讀三個“只知道”,教師在每個“只知道”的句子後,加上同學們討論的“不知道”的內容。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爲什麼去新疆工作?做什麼工作?

(“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爲什麼要把他們接到新疆唸書?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可是他們不知道新疆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師:同學們,孩子們不知道的這些內容,都是爸爸想讓他們知道的。那麼,爸爸到底想讓他們知道什麼呢?請同學們再一次分小組議論議論,替孩子們找到答案。

(因爲新疆是祖國的邊疆,生活條件及生活環境都很不好,需要很多有能力有才幹的人去建設。所以他們的爸爸媽媽就來到了新疆。)

當年很多邊疆建設者都和課文中的爸爸媽媽一樣,聽從祖國的召喚來到新疆。爲什麼他們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爲他們的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們能繼承他們的工作,建設邊疆。)

爸爸的心願,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沒有直接講明,卻讓同學們給解釋得這麼好。看來同學們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可是爸爸好像對白楊樹情有獨鍾,爲什麼?

(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實際上他透過介紹白楊樹表白了很多邊疆建設者的心願:祖國需要他們在哪兒工作,他們就到哪兒去安家。)

的確如此,許多邊疆建設者離開了繁華的城市。告別了朝夕相處的親人,毅然來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貢獻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還爲此獻出了生命。同學們,你們說他們是不是具備了白楊樹的高貴品格的人呢?

我們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讀爸爸讚揚白楊樹的幾句話。

三、默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學們,透過以上的分析,前面提到的爸爸在車上望着車窗外“出神”,是因爲他想到自己。可現在爸爸“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麼?從哪兒看出來的?

(課文最後一段的'第二句話是這樣說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是因爲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幾棵小樹象徵的是:邊疆建設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難,茁壯成長。這一點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剛纔爸爸沉思的內容,他在想孩子們是否也能同他們一樣迎着困難,不怕艱苦,建設邊疆呢。)

說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經說明,他不必擔心了。

四、朗讀全文,體會邊疆建設者具備白楊樹的高貴品格

五、理解《白楊》的中心思想

教師出示投影:

選擇你認爲概括的最準確的中心思想:

1.課文講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

2.課文表達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

3.課文透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這件事,讚揚了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請三位同學讀三種答案,同學們進行比較,然後找出一種最準確的答案,並說一說爲什麼?

(我認爲第三種答案是最準確的。因爲第一種只寫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沒有寫出作者的寫作目的。第二種沒有講課文中的什麼事,只寫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好像還不全面。而第三種講的是最全面、最準確的,它把課文的寫作目的與主要內容結合在一起。)

請同學們齊讀第三種答案。

板書:

紮根邊疆

建設邊疆

六、總結全文

從課題我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白楊樹,可是透過分析課文,我們又進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寫白楊樹,實際上讚揚了邊疆的建設者。這種寫法很新穎,能夠引人入勝。這種方法叫做借物喻人。表面上寫白楊,可真正的目的是寫那裏的人。白楊的品格,正是邊疆建設者的品格。小白楊迎着風沙成長,也正是邊疆建設者對孩子們紮根邊疆健康成長的期待。

板書:

借物喻人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記住白楊的特點,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七、探究活動

1、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續寫,想像20年以後,課文中的“哥哥”“妹妹”是如何心繫新疆,建設新疆的。

2、透過讀書看報,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瞭解西部大開發的情況,與同學交流。

標籤:教學 模板 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