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中學化學課件

化學是初三才有的課程,因此作爲老師要認真做好課前備課工作!以下是中學化學課件,請參考!

中學化學課件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課件

一、教學設計理念

在課題1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和氧氣,酸等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

九年級的學生己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於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本課題中,我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做過鎂條、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爲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讓學生補做鋁片、銅片與氧氣反應的實驗,重點說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應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屬不活潑。教材的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上,採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透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並透過對某些金屬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透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做中學,學中會”。

爲節省時間,在做金屬與酸的反應時把全班學生分爲兩部分,一半做金屬與稀鹽酸反應,一半做金屬與稀硫酸反應。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地判斷,並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體驗和學習利用控制實驗條件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運用控制實驗條件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

(2)學習透過對實驗現象進行篩選、對比、歸納、分析、進行資訊處理,獲取科學結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透過對五彩紛呈的化學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實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瞭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有趣的實驗與老師的點撥中輕鬆掌握化學知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1)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

(2)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對實驗事實進行篩選、分析、歸納、綜合等科學方法的建構。

四、執教者自我分析:本人對新課標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能恰當的處理教材,正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對象,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結構的過程。

五、教學方法分析:

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試管、鑷子、酒精燈、坩堝鉗、鎂條、鋁絲、鋅粒、銅片、稀鹽酸、稀硫酸

板書設計

一、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金屬的活動性:

Mg>Al>Fe,Cu>Au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Mg+2HCl==MgCl2+H2↑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金屬的活動性:Mg>Zn>Fe>Cu

三、置換反應:A+BC→AC+B

標籤:中學 化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