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初中科學槓桿課件

備課、編制教案是中小學教師日常教學中的一項必要工作。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級物理槓桿教案,歡迎大家參閱。

初中科學槓桿課件

初中九年級物理槓桿教案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槓桿,知道支點、動力、阻力、 動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

(2)知道槓桿的平衡條件及一些應用

(3)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槓桿。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繪製槓桿的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2)觀察和操作槓桿,體會槓桿的作用。

(3)經歷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 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槓桿的應用。

(2)樂於在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槓桿,具有利用槓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

(3)認識科學探究 中必須有 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槓桿的認識、 槓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支點、力臂

教學工具

剪刀、鉗子、木棍等

教學過程

教與學的過程設計

透過日常生活中簡單機械的例子,引入槓桿概念。

一.槓桿:(概念)

能繞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支點(O): 槓桿繞着轉動的點。

2.動力(F1):使槓桿轉動的力。

3.阻力(F2):阻礙槓桿轉動的力。

4.動力臂( 1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5.阻力臂( 2):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 .槓桿平衡:

槓桿在動力或阻力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叫槓桿平衡。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根據實驗結果,討論得出結論。

三.槓桿的平衡條件:

F1L1=F2L2

四、槓桿分類:

五.槓桿的應用:

1.省力槓桿:L1>L2,鋼絲鉗、開瓶器、指甲刀、起子等。

2.費力槓桿:L1

3.等臂槓桿:L1=L2,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