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關於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的教學計劃

今年我帶一年級三班和四班的數學課。一年級學生入學不久,大部分孩子聰明可愛,活潑好動。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強的可塑性。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學習更說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還未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但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爲主要目標。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

1. 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並能認、讀、寫0--1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圖形的特徵和名稱,並能進行設別。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爲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爲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四、教學措施

1. 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並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願望,達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2. 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爲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爲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資訊,加深知識的理解。

3. 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 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內容 備註

一 9.1-9.2 新生開學

二 9.6-9.11 生活中的數

三 9.14-9.18 生活中的數

四 9.21-9.25 生活中的數

五 9.28-9.30 生活中的數

六 10.8-10.10 比較

七 10.12-10.16 比較

八 10.19-10.23 加減法(一)

九 10.26-10.30 加減法(一)

十 11.2-11.6 加減法(一)

十一 11.9-11.13 期中考試

十二 11.16-11.20 分類

十三 11.23-11.27 位置與順序

十四 11.30-12.4 認識圖形

十五 12.7-12.11 加減法(二)

十六 12.14-12.18 加減法(二)

十七 12.21-12.25 認識鐘錶

十八 12.28-12.31 總複習

十九 1.4-1.8 總複習

二十 1.11-1.15 總複習

二十一 1.18-1.22 複習

二十二 1.25-1.29 複習

二十三 1.30-1.31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