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範文(通用7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範文(通用7篇)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美術基礎知識方面差異較大,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較膚淺,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缺乏,但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爲四大塊

1、造型表現

有意識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適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應用

瞭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3、欣賞評述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4、綜合探索

調查、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透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三、任務和目標

1、美育

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重點是讓學生感覺、體味、把玩世界傳統文化的內涵,以提高學生現在和今後的生存質量。

2、智育

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想象能力和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2

爲使初一新生更好的適應初中美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發展健康個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全面地發展。

二、學情分析

初一共有四個班,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較高,但美術基本技能掌握較低,有一種盲目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特長,有待於進一步發掘提高。

三、基本內容分析

本冊劃分爲五個單元,共16課時,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走進美術世界》:主要透過欣賞活動,讓學生對美術的定義、功能與分類有基本的認識,能夠積極表達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懂得美術與人類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第二單元《多彩的校園生活》:透過對人物面部五官比例和表情特徵、人體全身比例和動態、人物活動場景的構圖安排以及服裝設計等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理解,基本掌握其相關的步驟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人物活動場景速寫和學生裝的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共同的`繪畫設計練習和創作展示活動中,感受合作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透過對平面設計領域中版面設計和美術組創意設計和板報編排設計的實踐練習,瞭解和運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來,認識設計的審美功能和應用價值,感受設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參與校園文化生活的熱情。

第四單元《美麗的校園》:透過對校園環境寫生、想象中未來校園規劃設計等方面的教學,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加深學生對校園的瞭解,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和發現美、創造美的願望。

第五單元《物以致用,求藝尚美》:透過對幾類生活日用品的欣賞和評述活動,使學生認識設計的任務、價值和目標,啓發學生積極關注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初步瞭解現代生活用品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及“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

四、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2課時

第二單元:約4課時

第三單元:約4課時

第四單元:約4課時

第五單元:約2課時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把握課改理念,因材施教,改革教學方法。

2、認真備課、上課,注意蒐集相關的美術資料服務於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班班通,努力讓美術教學多彩多姿,學生有興趣,學習有收穫。

3、積極發揮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高素質有特長的人才。

4、加強特長生培養,成立興趣小組,利用課餘時間,更好地培養其藝術才能。

5、經常組織相關的美術活動,互助互學,共同提高。

6、注意聯繫生活,聯繫實際,到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7、教學活動中注重德育滲透,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培養行爲美、心靈美的高素質人才。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3

爲使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透過對本冊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特作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根據上學年級執教時對他們的瞭解,優秀生約佔5%,差生約佔3%,其餘學生均爲一般水平。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授本冊教材所面臨的困難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情況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透過美術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爲宗旨,培養學生的美術基本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業類型主要分爲造型表現課、設計應用課、欣賞評述課和綜合探索課四大類。

1、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透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三)教學總體目標:

從學生身邊環境熟悉的事物中發現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透過觀察、記憶、想象表現生活中有特色的環境,體驗生活的情趣,提高繪畫表現技能,學會裝飾,美化生活,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設計、想象、創造的能力。

要求:實際是基礎,想象是延伸,教師要用正確、健康的審美觀來引導和影響學生,培養文明、樸素的觀念,讓學生沿着一個健康、文明的審美軌道創新、開拓,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四大領域:造型?表現領域,設計?應用領域,欣賞?評述領域,綜合?探索領域。四類中仍以“造型?表現領域”爲主要教學內容,約佔總教學量的三分之二。

(四)教學措施:

課堂上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開闊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改變課程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擇的功能,推行發展性評價,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學習,在玩中學,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實施素質教育的執行機制爲重點。加強素質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學生美術技能,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期擔任初一三個班的美術教學。透過初步摸底,七年級學生美術基礎較好,對於美術學習的興趣較高,這是學好美術的前提。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擬定19課時的課程,分爲六個單元教學:

第一單元《世界遺產之旅》,屬於欣賞與評述,欣賞、鑑賞、討論、評述課。

第二單元《生活中的點、線、面》是學習點、線構成的知識。

第三單元《源於自然的啓示》,介紹的設計方面的知識,以大自然的花卉爲設計元素的平面構成。

第四單元《靜物畫構圖與色彩》學習運用三角形構圖的知識,進行靜物畫構圖練習。

第五單元《我心中的大海》用紙版畫的製作方法進行海洋題材的創作。

第六單元《發現與創造》探究、感知生活中的美術門類及其特徵。

四、教學總目標

1、認識和了解祖國優秀文化的情感,開闊學生視野,瞭解世界的美術文化;進一步學習色彩和構圖知識。

2、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和基礎造型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

3、透過學習素描、構圖、製作等知識,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並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對大自然主生熱愛之情。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新課程,走進新課程。

2、我認真地分析初中美術教材的編寫特色及體系,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

3、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

4、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5、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5

新的學期,面對美術學科在社會發展,教育改革中的實際狀況,結合生活中的藝術,我將繼續以課堂教學研究爲基本點,狠抓45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爲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現制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並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使我校的美術教學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將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針對於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透過美術課教學,將欣賞、繪畫、工藝融合貫通在一起,以多種有趣的吸引學生的教學手段來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使學生掌握繪畫技法,繼續接受色彩和國畫的傳統教學,設計和手工繼續深入學習,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擴大美術的知識面,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並在教學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能夠脫離開書本教材,自己獨立的,大膽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三、具體工作

1、繼續加強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業務培訓,深化教學觀念和理念。

本學期繼續加強自身的業務培訓,利用一切時間,多學,多練,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課堂教學研討爲主要研究活動,加強自己對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認識新課程到走進新課程。

2、課堂教學活動。

加強課堂教學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要開展把“美術作爲一種文化學習,作爲一種文化傳承的`教學研究。”同時發揮自己的創造精神,結合實際情況開發教材內容,運用新理念,嘗試新教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針對於初中學生在心理上漸漸成熟的特點,針對於對知識高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課堂上將討論交流,分工合作,資料調查,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欣賞等教學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有主,使學生開闊眼界,擴展學習的興趣和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處理

1、新課程改革中雖然不提倡教師板演,但是我覺得適當的`示範,也能促進課程的學習。

2、一些手工課需要涉及一些現成的實物,而課本中的`平面實物圖像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爲克服這一不足,我在教學將準備一些實物,使教學更直觀,提高教學質量。

3、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我將有些課題進行刪減或增加其它的內容,從而更利於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本校美術課的特色教學。

4、要求學生作好材料的準備工作要做到:課前佈置,課時檢查,課後整理。材料的準備寧可充足有餘,不可臨時不足,影響教學進程。

五、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課堂秩序,防止意外發生。因爲美術課在操作過程中比較活躍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響教學秩序,影響其他班級上課。

2、自調顏料比較難把握,應該注意課室衛生,用品的清洗。

總之,美術教學活動在遵循基礎課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課程標準爲準繩,以學生興趣、經驗、知識的發展爲目地,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以及紮實的美術基礎知識,學會簡單的美術技能和美術創造意識爲教學的目標,提高美術教學工作的質量。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6

爲使初一新生更好地適應初中美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發展健康個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全面地發展。

二、教學任務與目標

本冊劃分爲五個單元,共17課時,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主要透過對錶現勞動題材的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第二單元:透過對校園環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並瞭解對相關環境、人物活動的最基本的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

第三單元:透過教室壁報的編排設計練習,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熱愛,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團結、密切合作的人際關係,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第四單元:透過對學生裝、校園環境藝術品的設計與模擬製作活動和校園規劃模型的設計製作活動,創設人與環境的自然和諧情景,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以及發現美創造美的願望,同時在活動中提高綜合運用多領域知識、技能的能力。

第五單元:透過對幾組常見的生活用品的欣賞和評述活動,啓發學生積極關注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設想與措施。

1、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並結合具體實際運用,採用競賽、多媒體等,形象、直觀、大容量,紮紮實實上好美術課

2、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經驗,生活世界和社會、科學世界緊密聯繫。將學習美術富有時代生活氣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3、不斷吸納先進的美術教學理論和方法,深入挖掘文字,藉助資料分析教材,駕馭教材,對文章把握有自己獨到見解,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衝實,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帶給學生充實的精神生活。

4、欣賞課部分,主要採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注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欣賞方法,引導學生自覺的去感知美術作品的藝術風格和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5、技能技法課部分,本學期將着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將採用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觀察,學會製作,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概況

初一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並具有必須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潛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潛力一般,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資料豐富,富有生活情趣。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羣衆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潛力,構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比較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彩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資料,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及重點

1、透過對印象派作品的賞析,分析比較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異同。

2、透過臨摹和寫生,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潛力和用線造型的表現潛力。樹立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和意識。

3、初步掌握漫畫的基本表現方法,認識漫畫的本質。

4、感受和體驗卡通形象的造型特點,激發對美術的興趣以及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讓學生把個人創新和羣衆合作相結合,發揮個性,學會合作,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潛力和探究發現潛力。

6、瞭解線的韻律和線造型的基本方法,學會用線的多種表現技法表達思想情感。

7、學習和掌握重複構成方法,並進行有創意的創作。

8、瞭解立線裝飾的概念和基本表現方法並進行創作。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資料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忙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應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潛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爲具體成果的潛力。透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潛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潛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歲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過去了。回顧這學期所從事的初一美術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當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穫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所享有的收穫我會用於下個學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問題我要認真反思改善。現作一番總結,以便擇優汰劣,取長補短以待以後的教學水平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