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七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七篇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總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透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瞭解歌劇以及歌劇音樂的作用;瞭解曲藝以及曲藝音樂的特點及作用;認識樂器壎、古琴、馬頭琴,並瞭解其音色特點。

2、能力目標: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進行歌唱。透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以及合作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意目標: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啓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進行簡單的音樂創造。

教材總分析:

本冊教材分爲十個單元,即第一單元“開心的感覺”;第二單元“春之聲”;第三單元“紅土地的歌”;第四單元“大家園”;第五單元“世紀之約”;第六單元“放飛希望”;第七單“粵桂飄香”;第八單元“月光下的歌謠”;第九單元“一支永遠傳唱的歌”;第十單元“美好

好的收穫”。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教材重難點分析: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注意演唱歌曲的準確性,並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要適度而不誇張。

2、透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表現力。

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繼續引導學生勇於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採取措施:

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

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

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班級興趣小組。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以活動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4、採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6、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學會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識譜部分:

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並認識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並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編寫、練習聽音記譜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四、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課外延伸

備註

第一週至第五週

第一單元《鼓樂傳情》與

第二單元《碧野金山》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六週至第九周

第三單元《弦之樂》與

第四單元《歡騰的邊寨》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十週至第十四周

第五單元《動感拉丁舞》與

第六單元《逆流探源》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第十五週至第十八週

第七單元《彼岸新潮聲》與

第八單元《歌聲與微笑》的全部教學內容

自主確定內容

師生共同完成《成長的足跡》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來塑造、表現、創造音樂美,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學校教學環境分析: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樂教育目標是:努力發展創造性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和發展思維潛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可我們學校有專用的音樂教室,可音樂教學設備不齊全,如:鋼琴只有一臺,打擊樂器幾乎都沒有。說真的,要想把音樂課堂上的豐富多彩是很難的,只能進行了“互動式”教學實踐,提高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3)班的音樂老師。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着。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爲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已下基本理念:1、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2、以審美爲中心;3、以文化爲主線;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下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爲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如:1、凸現了“以學爲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啓發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我有一雙萬能手》中歌詞從我是一個誰?還會有什麼本領?讓學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五、教學目標

在音樂教學中,德育因素無處不在,它需要教師善於發現,善於挖掘,它就會像“和風催物、春雨潤田”那樣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於學生的心靈。

學段目標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應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具體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透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透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爲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透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鑑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透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透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教學重點、難點、思路分析

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爲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

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學思路: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透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七、主要教學措施

1、面向團體,因材施教;

2、以審美爲核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師生互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4、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透過對音樂進行表演,使學生得到合作的體驗。

5、音樂教學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繫;透過遊戲活動來感知、體驗、創造音樂,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6、改革評價機制。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爲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八、提優補差的途徑:

(1)透過課堂教學。(2)透過藝術節活動。

方法:示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透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九、各單元單元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具、基礎訓練內容

(略)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爲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爲教育的主體,學生透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爲本,教材組成員們透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爲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衆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爲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啓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爲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透過學習,認識到作爲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爲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爲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爲基點 作爲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透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說,首先是因爲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爲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七、教學進度第一週 欣賞《愛的奉獻》

2課時第二週 歌曲《歌聲與微笑》

2課時第三週 欣賞《重整河山待後生》

2課時第四周 歌曲《說拉彈唱》

2課時第五週 欣賞《梅花三弄》

2課時第六週 歌曲《陽關三疊》

2課時第七週 欣賞《嘎達梅林》

2課時第八週 歌曲《愛我中華》

2課時第九周 欣賞《舉杯祝福》

2課時第十週 欣賞《天上有顆閃亮的星》

2課時第十一週 欣賞《告別時刻》

2課時第十二週 歌曲《同一首歌》

2課時第十三週 歌曲《什麼結子高又高》

2課時第十四周 欣賞《街頭少年》

2課時第十五週 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2課時第十六週 欣賞《老友進行曲》

2課時第十七週 欣賞中外優秀兒童歌曲

2課時第十八週至期末 畢業晚會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爲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爲教育的主體,學生透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爲本,教材組成員們透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爲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衆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爲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啓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爲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透過學習,認識到作爲普通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爲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爲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爲基點

作爲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透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說,首先是因爲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爲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6

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學生都來自農村,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爲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本學期,請加強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提高學生識譜視唱能力。

教學總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

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透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瞭解歌劇以及歌劇音樂的作用;瞭解曲藝以及曲藝音樂的特點及作用;認識樂器壎、古琴、馬頭琴,並瞭解其音色特點。

2、能力目標:

學生能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進行歌唱。透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以及合作進取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情意目標:

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啓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進行簡單的音樂創造。

教材總分析:

本冊教材分爲十個單元,即第一單元“開心的感覺”;第二單元“春之聲”;第三單元“紅土地的歌”;第四單元“大家園”;第五單元“世紀之約”;第六單元“放飛希望”;第七單“粵桂飄香”;第八單元“月光下的歌謠”;第九單元“一支永遠傳唱的歌”;第十單元“美好的收穫”。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教材重難點分析: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注意演唱歌曲的準確性,並選擇正確的演唱方式表現音樂。要適度而不誇張。

2、透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表現力。

教學重點:

1、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繼續引導學生勇於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採取措施:

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

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

3、根據學生興趣特長,組織班級興趣小組。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以活動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4、採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6、根據學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是第一屆新教材的實施對象,經過系統的教學,打下了紮實基礎,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基礎差,對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感興趣,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不僅自己學不好,而且影響大家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瞭解樂譜五線譜、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附點音符、拍子、拍號、調號。瞭解什麼是河北吹歌、認識板胡這一樂器。

2、 能力目標:透過欣賞,瞭解多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學生透過學習歌曲,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瞭解奧涅格瑞士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透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 情感目標: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啓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 質量目標:透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六課,每課還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學進度表:

第一課:2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演唱《拉起手》,欣賞《飛來的花瓣》

第二課時:欣賞《行星組曲》,進行創作活動。

第二課:3課時

第一課時:概括介紹“亞洲音樂”,初步學習歌曲《郵遞馬車》

第二課時:繼續學習歌曲《郵遞馬車》,欣賞《搖籃曲》和《運動會開幕曲》

第三課時:複習歌曲《郵遞馬車》,欣賞《亞洲民間樂器片段》

第三課:2課時

第一課時:簡介樂譜及五線譜知識。

第二課時:欣賞《do re mi》;學唱《do re mi》片斷。

第四課:3課時

第一課時:學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第二課時:欣賞《看秧歌》與《小放驢》

第三課時:聆聽《大起板》與器樂演奏《沂蒙山小調》

第五課:3課時

第一課時:學唱《火車來了》,欣賞《太平洋231》

第二課時: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複習《火車來了》

第三課時:三首作品的綜合分析,並進行創作活動。

第六課:3課時

第一課時:欣賞《致音樂》和《美妙的琴聲》

第二課時:學唱《一二三四歌》

第三課時:組織班級音樂會。

複習3課時、考查3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