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專業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專業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專業教學計劃

專業教學計劃1

一、專業設定概述

1.專業設定背景

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直接關係到我國二十一世紀勞動者的素質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推動職業教育教學學科專業建設現代化,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的戰略意義。

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緊跟市場變化,隨行業結構調整和社會進步以及對職業人才的需求隨時進行調整。助理會計師專業的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和對財會人員素質提出的新要求的必然選擇。隨着市場化進程的加快,競爭的加劇,對財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設定了會計職稱資格考試,分設了進階、中級、初級職稱,以此提高財務從業人員專業水平。行業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爲了適應這一市場需求並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我們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取得助理會計師這一初級職稱,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爲此開辦該專業勢在必行。這對我們提出了挑戰,同時也是機遇。

2.專業設定必要性

本專業的設定是基於90年代後,特別重慶直轄以來重慶的經濟發展迅速,需要大量具有較好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質的財會人員。`在我國,各單位都必須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定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定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同時,凡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是從事會計職業的“准入證”。爲適應社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市場需求,我校開設助理會計師專業,培養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備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熱愛會計工作的會計從業人員。

3.專業設定的可行性

(一)有堅實的辦學基礎

計算機部從1985年開始開設計算機應用的專業,1992年開始開設財務電算化專業,其十幾以來,先後開設有財務電算化、金融保險、經濟管理、計算機稅收、電子商務、計算機財務管理職業中專班。建立了嚴密的教學體系和教學質量管理控制體系。畢業學生分別被市各專業銀行、各證券公司、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等單位錄用。因他們專業理論知識紮實,業務技能過硬,深受社會用人單位的好評。因此,重慶市電大1996年主動與其我校計算機專業部開展聯合辦學,其中所設專業包括財會電算化專業,由該專業部全面實施教學和管理(全部由該專業的部教師上課)。歷次參加中央電大和市電大的學科結業統考,成績總是名列市電大同專業同級的前矛。共有三屆學生畢業,畢業合格率100%。透過五年電大教學,培養和鍛鍊師資,積累了大學專科的辦學經驗。

(二)有比較強的師資

我校計算機部現有財經專業教師6名,其中80%的財經專業老師均透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了會計中級職稱,並均具有10年以上的專業教學經驗且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能承擔本專業相關學科的教學。

起草了重慶市財經類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編寫出版的《經濟法》、《企業財務會計》、《基礎會計》等教材被國內許多職業高中廣泛採用。除了已有財經與金融方面的師資。爲了加強專業理論教學、辦好高職,還要引進1名曾經正在證券期貨待業工作5年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爲開展金融實訓工作配備人才。

(三)校內教學條件

學校了擁有全市最先進的1000Mbps校園網,校園監控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有76間帶有中控、電子書寫屏、計算機和投影機的多媒體教室;12間計算機實驗室,計算機600多臺;有電子商務實驗室、會計模擬室、網絡實驗室等實驗中心,在硬件條件上也具備開設該專業的條件。

二、專業培養目標及知識、能力、素質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及會計準則及專業知識,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助理會計師的實務處理及操作技能,能夠勝任工商企業、事業單位手工及會計電算化覈算工作的初中級應用型專業人才。畢業前應陸續取得會計證及會計電算化上崗合格證書,並參加全國統一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考取助理會計師職稱。

2.職業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熟練運用會計專門方法對各類企業的各項資產、權益以及經營收支進行覈算和分析的能力,具有參與企業管理監督的能力。

(2)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和書寫能力,並能馬上上崗操作的能力。

(3)具有使用電子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尤其要掌握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運用所學的外語藉助工具書閱讀專業外文資料並能處理涉外業務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操作的業務勝任能力。

3.職業崗位知識要求

(1)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財務會計工作所必需的經濟理論和專業基礎知識。

(3)掌握會計法規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熟悉相關經濟法律和法規。

(4)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

(5)掌握會計電算化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

(6)掌握助理會計師初級會計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

三、畢業要求

學生畢業時要求達到以下標準:

(1)一個畢業證

(2)一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3)一個助理會計師資格證書

(4)一個辦公自動化證書

四、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工商企業、事業及行政單位,從事初級財務會計各個崗位工作。

1、 在各類工業企業及其他各類企業從事出納、記賬、會計、財務管理等工作。

2、 在各類商品流通企業從事出納、記賬、會計、財務管理等工作。

3、 在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從事財務會計等工作。

五、專業知識結構

根據該專業目標,專業知識對不同類型課程明確教學要求,具體表現在:

1.對中職層次基礎課程要求是以夠用爲度。這類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等。

2.對專業技能和實務課程的要求是透過講清方法,強化訓練,使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機相關理論和操作技術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這類課程有:文字處理、局域網技術、網站設計等。

3.對崗位認識課程和畢業實訓與製作課程的要求是規定具體的內容、實施方法、考覈要求。

六、招生對象

助理會計師專業招收自願從事財經類工作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班額限45人。

七、課程設定

1、計算機應用基礎

爲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構成與Windows操作系統;講授指法練習與微機漢字輸入技術;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發展史與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包括微機系統的組成,對計算機病毒、網絡與多媒體技術有初步的認識;並熟練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應用及達到一定的漢字輸入技能。

2、錄入技術

培養學生正確的中、英文錄入技術,掌握五筆字型(建議)、智能ABC等常用輸入法的應用。

能力要求:

以20分鐘爲鑑定時間段,要求學生文字錄入手法正確、英文、數遼達180字/分,漢字達70字/分。

3、溝通

透過一系列溝通技能訓練,使之化爲自身能力,習慣、基本素質,並在生活、工作、學習中能運用自如,以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工作、學習、生活氛圍。

4、 文字處理

培養學生應用WORD、EXCEL對常用公文、文稿、表格和數據處理及PowerPoint的使用。

能力要求:

①能根據提供的文稿樣板,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地規劃、設計、排版並輸出。

②能熟練地應用PowerPoint對企業文化及產品資料進行展示。

5、基礎會計

透過該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較爲系統地瞭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並較爲熟練地掌握帳戶的使用,同時,重點地掌握有關會計憑證,會計帳薄,財產清查和會計報表等基本覈算方法的內容,鍛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6、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是會計證考試的第一門課程,講授會計人員上崗前必須瞭解並掌握的財經法規制度,約束會計人員並時刻提醒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進行經濟業務處理時應遵循的國家統一制定的財經法規。

7、經濟法

是助理會計師考試的第一門課程,講授企業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流轉稅法律制度、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及金融法律制度。讓學生明確作爲一名初級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知識進行財務處理,還要懂得與會計業務處理相應的經濟法律制度,有助於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遵紀守法,依法納稅,依法辦事,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8、初級會計實務

是助理會計師考試的第二門課程,講授財務會計的核算,主要以工業企業爲主,包括財務會計的概念、覈算原則、覈算前提、將會計六大要素分別從企業實際業務的角度詳細介紹其核算增減結存,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覈算進行系統、連續的反映,並完整的完成會計報表的編制,爲進一步學習助理會計師課程打下基礎。

9、會計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上崗證考試課程,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會計電算化的基本原理及財學會計軟件操作系統。要求學生理解會計資訊系統開發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掌握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的方法,掌握在開發執行和維護會計資訊系統中的設計和程序設計過程,結合財務軟件的講解及具體操作。培養學生由手工會計向計算機會計的熟悉過渡,並能掌握每種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並能考取會計電算化上崗證。

10、會計操作

按會計工作崗位分別設定收銀員實務、出納員實務、記賬員實務按學期分模組對學生進行實訓操作的培訓,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爲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11、計算技術

能書寫規範的數碼字,掌握鈔票的清點技巧,爲做一名合格的財務會計人員奠定基礎。

專業教學計劃2

新課程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師觀念和角色的轉變,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要求教師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開展教學研究,重視不同學科的交流和研討,建設有利於引導教師創新性實施課程的環境,使課程的實施過程成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改變把教師視爲別人的教學研究成果的被動執行者以及專家所開發的課程的實施者的角色,確立起“教師即教學研究者”、“教師即課程開發者”的理念,課程的實施過程因而成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爲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建立一支全新的教師隊伍,現就教師成長目標責任做如下要求並採取相應措施:

一、鼓勵教師不斷努力,提高學歷水平

教師的學歷水平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體現,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爲此,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進行學歷深造,並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政策。在經費和時間上予以保證。

二、動員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論著,積極參與教研教改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和開發者,不再只是專家學者知識的傳授者,爲了更有力的推動我校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做了如下規定:

1、在職教師,每學年必須在校級以上撰寫或發表1篇論文。領導班子成員每學年必須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1篇論文。

2、在職教學能手、教研組長每學期要爲學校校本教材提供一份教材內容稿件。

3、凡沒能完成論文者,年度考覈不得評爲優秀。不得評爲校級以上優秀教師或優秀教育工作者。

4、論文在《人民教育》上出版一篇獎3000元,在《江蘇教育》上出版的一篇獎1000元,在《江蘇教育研究》出版的一篇獎500元,在《鹽城教育研究》出版的一篇獎200元,縣內論文及試卷等依次按100元、80元、50元(教研室認可)獎勵。

三、加大課改力度,提高教學質量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課堂結構要以學生爲主體,老師要改變角色,變傳授爲引導,同時教育學生要改變學習方法,變被動爲主動。爲了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積極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學校要求:

1、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每學年要進行四次示範課教學。教研組長每學年要進行兩次示範課教學。

2、凡不能完成示範課教學任務的教師,年終考覈不得評爲優秀,不能評爲校級以上先進教師或先進教育工作者。

3、每一次示範課都要有特點並要上交教案。

4、年齡在30歲以下的任課教師、學校中層以上任課領導每學期必須完成40節聽課任務。年齡在30歲以上的任課教師每學期必須完成20節聽課任務。同時要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完不成聽課任務的教師年終考覈不得評爲優秀,不能評爲校級以上先進教師或先進教育工作者。

四、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師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在課改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於科學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作用、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掌握能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教學環境。同時爲了達到熟練運用網絡獲取及提供各種資訊,充分做到資源共享,提高全體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學校對全體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1、每位任課教師每學期給學校課件庫裏上傳一份優秀課件。

2、每位教師每學期在備課組內上一節公開多媒體課。

專業教學計劃3

教學計劃是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的指導性檔案,是組織教學、安排教學任務、指導和管理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也是學院對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基礎性檔案。爲更好地突出我院中職辦學特色,培養創新人才,規範我院中職教學計劃管理,根據教育部《關於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XX]2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修訂和完善各專業教學計劃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本位,以學生爲主體,立德樹人,要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爲抓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使我院中職各專業能更好地適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基本原則

1、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原則

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必須進行充分的社會調查,要特別關注本專業領域的新情況、新特點及技術發展態勢,使修訂和完善後專業教學計劃具有鮮明的時代、地方、行業特色和中等職業教育特色。要以就業爲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確定專業具體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

2、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

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要堅持德育爲先,加強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爲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要注重素質教育,着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要加強能力培養,特別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

3、堅持突出針對性、應用性的原則

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要以適應社會需求爲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爲主線,按照職業崗位或崗位羣的要求設定課程。基礎模組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專門化模組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必修內容;拓展模組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的選修內容。要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兼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專業實踐課程教學要強化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熟練掌握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原則

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要認真研究各專業在新的形勢下教育教學與社會經濟相結合的'內容和形式,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統籌規劃,重視實訓教學的安排與落實。要有實習實訓、社會實踐活動的計劃及時間保證,並注重內容和效果。堅持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正確處理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之間的關係,合理確定學時比例,確保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

5、堅持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修訂和完善教學計劃要自覺遵守國家和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定,根據行業、企業的特點,結合地區、學院及專業的實際情況和辦學優勢,在課程設定、教學環節和學時安排等方面注重靈活性、體現職業性,保持一定的機動性,發揮優勢,形成特色。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堅持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根據區域經濟、行業特點和社會發展需求,在課程設定、教學安排、教學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靈活性。

三、招生對象與學制

主要招收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基本學制以3年爲主;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或同等學力者,基本學制以1年爲主。

要建立更加靈活多樣、滿足學生需求的學習制度,積極嘗試學分制等彈性學習制度,建立學分銀行,探索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等方式。

四、培養目標與要求

學院中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爲:培養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爲: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將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各專業的教學計劃應按照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本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

五、課程設定與要求

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設定分爲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

公共基礎課程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課、藝術課及其他選修公共課程。其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奠定基礎,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促進終身學習。課程設定和教學應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與學生生活、專業和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繫。

德育、語文、數學、外語(英語等)、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課爲必修課,學生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課程,可作爲公共基礎課程列爲必修課或選修課,也可以多種形式融入專業課程之中。各專業還應根據需要,開設關於安全教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人口資源、現代科學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選修課程或專題講座(活動)。

專業技能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應當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羣)的能力要求,採用基礎平臺加專門化方向的課程結構,設定專業技能課程。課程內容要緊密聯繫生產勞動實際和社會實踐,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並注意與相關職業資格考覈要求相結合。

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學校和實習單位要按照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和教學計劃的安排,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和實習評價標準,組織開展專業教學和職業技能訓練,並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羣基本一致。重視校內教學實習和實訓,特別是生產性實訓。要在加強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完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同時,積極探索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的一體化教學。

六、教學計劃的基本內容與時間安排

(一)基本內容:

1.專業名稱、招生對象與學制

2.培養目標、人才規格

3.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

4.教學活動時間分配表

5.課程設定與教學時間安排表

(二)時間安排:

每學年爲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含複習考試),假期12周。周學時一般爲28。頂崗實習一般按每週30小時(1小時折1學時)安排。三年總學時數約爲3000-3300。

實行學分制的專業,一般16-18學時爲1個學分,三年制總學分不得少於170。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爲1學分,共5學分。

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佔總學時的三分之一,累計總學時約爲一學年。允許不同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的範圍內適當調整,上下浮動,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程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程學時一般佔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其中頂崗實習累計總學時約爲一學年,確保學生在校受教育時間不得少於2年。要認真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各專業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專業,教學時間安排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實習實訓累計總學時不少於半學年。

對文化基礎要求較高或對職業技能要求較高的專業,可根據需要對課時比例作適當的調整。實行彈性學習制度的專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活動的時間。

教學計劃的課程設定中應設立選修課程,其教學時數佔總學時的比例應不少於10%。

七、教學計劃管理

中職各部應按照本《意見》的要求,修訂教學計劃。根據需要,各專業可制定年級實施性教學計劃,中技、高技各專業依據有關規定,參照本《意見》執行。教務處負責對各專業教學計劃修訂工作統籌指導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標籤: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