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3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不如爲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3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價格、紙幣、常用的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的含義。

  (2)理解物物交換的困難和貨幣產生的必然性。

  (3)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聯繫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貨幣的看法,說明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金錢。

  (4)運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識,聯繫實際談談信用工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1)透過梳理貨幣產生的歷史,剖析貨幣產生的必然性,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

  (2)透過從具體生活現象分析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透過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現象分析,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理解貨幣的本質和作用,使學生逐步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的商品貨幣觀念,理性看待金錢的力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課時安排:3~4課時

  知識結構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貨幣的本質及其基本職能;紙幣。

  教學難點:貨幣的本質;紙幣和貨幣的區別;外匯和匯率。

  四、教學設計

  情景匯入

  學生活動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圖片展示:火爆車展場面。各類車型,多個價位。李先生要買一輛五十萬左右標緻車,如何付款?

  列舉常見的付款方式?

  從學生身邊生活現象出發,引出對貨幣知識的關注和理解。

  場景再現:如果李先生生活在古代,他能享用的交通工具不可能是汽車,可能是馬、車、轎子等,如何得到?

  1.學生頭腦風暴,發揮想象力。

  (老師引導:自己飼養製作,交易市場交換得到)

  2.描述古代的買賣場景。(影視劇、小說中的描述也可)

  商品的含義。

  貨幣的多種形態。

  認知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從簡單的物物交換到擴大的物物交換再到以一般等價物爲媒介的交換最後引出貨幣產生的必然性。說明貨幣的產生是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貨幣形態也在不斷髮展。

  歷史回顧:用圖片展示各歷史時期的貨幣形態

  分析各種貨幣形態的利弊

  貨幣的歷史發展:金銀條塊、鑄幣、不足值的貨幣、紙幣、電子貨幣

  迴歸生活:李先生可選擇的付款方式?

  結算的兩種方式:現金結算和利用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轉賬結算。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和優點;支票的含義和種類。

  故事啓迪:李先生在非洲原始叢林的尷尬遭遇。

  一位李先生到非洲原始叢林旅遊,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獨木舟泛遊於湖上。當他拿出人民幣去租船時,船的主人拒絕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換。李先生於是來到另外一個有象牙的部落用人民幣購買象牙,不料又遭到拒絕,主人提出要用紗布交換。於是他又來到一個有紗布的部落,用人民幣購買紗布,不想也遭到拒絕,主人提出要用針來交換。他猛然想起帽子上別了幾根針,於是他用針換回了紗布,又用紗布換回了象牙。當他拿着象牙來找船主時,船主已經回家了。李先生沮喪而歸。

  探討問題:

  1. 在國內市場上能買到汽車的人民幣爲什麼在非洲的原始部落裏卻租不到小船?(教師引導:物物交換,不需要美元。)

  2. 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這個不接受人民幣的原始部落開發旅遊業,你認爲他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爲什麼?(教師引導:選某種商品作爲一般等價物;發展經濟,加強對外交往,使當地人接受人民幣或其他貨幣。此爲開放性問題,可多角度引導。)

  物物交換的弊端和貨幣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及意義。貨幣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