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精選學期教學計劃彙總6篇

光陰如水,我們將帶着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學期教學計劃彙總6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56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9人。在實施新課改中,教師熱心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綜合實踐能力,對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驗。新學期,我們將在校長的帶領下學習杜郎口的教學方式方法,使課改進入一個嶄新的環節。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學的總要求: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爲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爲契機,加大課堂

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杜郎口的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教師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在聯繫,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寫

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網上學習的探索,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爲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平行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

2.證明的一般步驟.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平行線的性質定理的證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2.結合圖形用符號語言來表示平行線的三條性質的條件和結論.並能總結歸納出證明的一般步驟.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透過師生的共同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熟悉綜合法證明的格式.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理解命題、分清其條件和結論.正確對照命題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三、教具準備

投影片六張

第一張:議一議(記作投影片A)

第二張:想一想(記作投影片B)

第三張:符號語言(記作投影片C)

第四張:命題(記作投影片D)

第五張:證明的一般步驟(記作投影片E)

第六張:練習(記作投影片F)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透過推理得證了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知道它們的條件是角的大小關係.其結論是兩直線平行.如果我們把平行線的判定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互換之後得到的命題是真命題嗎?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如果兩條直線平行.

2.講授新課

[師]在前一節課中,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這個真命題是公理,這一公理可以簡單說成: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面大家來分組討論(出示投影片A)

[生甲]利用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證明: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生乙]還可以證明: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師]很好.下面大家來想一想:(出示投影片B)

[生甲]根據上述命題的文字敘述,可以作出相關的圖形.如圖6-23.

[生乙]因爲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這個命題的條件是: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它的結論是:內錯角相等.所以我根據所作的圖形.如圖6-23,把這個文字命題改寫爲符號語言.即:

已知,如圖6-23,直線a∥b,1和2是直線a、b被直線c截出的內錯角.

求證:2.

[師]乙同學敘述得很好.(出示投影片C)

[生丙]要證明內錯角2,從圖中知道1與3是對頂角.所以3,由此可知:只需證明3即可.而2與3是同位角.這樣可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公理得證.

[師]丙同學的思路清楚.我們來根據他的思路書寫證明過程.哪位同學上黑板來書寫呢?

(學生舉手,請一位同學來)

[生丁]證明:∵a∥b(已知)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對頂角相等)

2(等量代換)

[師]同學們寫得很好.透過證明證實了這個命題是真命題,我們可以把它稱爲定理.即平行線的性質定理.這樣就可以把它作爲今後證明的依據.

注意:(1)在課本P191中曾指出:隨堂練習和習題中用黑體字給出的結論也可以作爲今後證明的依據.所以像對頂角相等就可以直接應用.

(2)這個性質定理的條件是:直線平行.結論是:角的關係.在應用時一定要注意. 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做由判定公理可以證明的另一命題(出示投影片D)

[師]來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給大家板演,其他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圖6-24

[生甲]已知,如圖6-24,直線a∥b,1和2是直線a、b被直線c截出的同旁內角.

求證:2=180.

證明:∵a∥b(已知)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180(1平角=180)

2=180(等量代換)

[生乙]老師,我寫的已知、求證與甲同學的一樣,但證明過程有一點不一樣,他應用了直線平行的性質公理,我應用了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證明如下)

證明:∵a∥b(已知)

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180(1平角=180) 2=180(等量代換)

[師]同學們證得很好,都能學以致用.透過推理的過程得證這個命題兩條平行線被

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是真命題.我們把它稱爲定理,即直線平行的性質定理,以後可以直接應用它來證明其他的結論.

到現在爲止,我們透過推理得證了兩個判定定理和兩個性質定理,那麼你能說說證明的一般步驟嗎?大家分組討論、歸納.

[師生共析]好,我們來共同歸納一下(出示投影片E)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練習,以進一步鞏固證明的過程.

3.課堂練習

(一)練習(出示投影片F)

(二)已知,如圖6-27,AB∥CD,D,求證:AD∥BC.

[過程]讓學生在證明這個題時,可從多方面考慮,從而拓展了他們的思維,要證:AD∥BC,可根據平行線的五種判定方法,結合圖形,可證同旁內角互補,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結果]證法一:∵AB∥DC(已知

C=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D(已知)

C=180(等量代換)

AD∥B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期目標

本學期,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致力於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大力引導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

二、基本措施

1、閱讀教學

(1)、圍繞單元精讀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2)、結合“我的視角”欄目,引導學生蒐集自學時產生的問題、獨立見解、改進意見、延展性思考、練筆活動,總結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創造力。

(3)、結合教材所附的“日積月累”,引導學生大量積累語言材料,同時,及時對學生的積累情況予以考查,培養學生善於積累語言材料的能力。

2、習作教學

(1)、重視日記隨筆、閱讀筆記的練習,引導學生留心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事物,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2)、與閱讀教學緊密配合,透過續寫、仿寫、改寫、想象作文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與綜合性學習緊密配合,促進學生寫作內容和寫作文體的多元化。

(3)、重視作文修改和講評,透過作文講評這一主渠道對學生的習作加以細緻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從古時候起,人們就嘗試着理解這個世界:爲什麼物體會往地上掉,爲什麼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性質等等。小編準備了高中二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教學計劃,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 教學簡析

1.教材分析:

本學期期採用的教材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選修3-1,共分爲三章,分別是第一章靜電場、第二章恆定電流、第三章磁場。靜電場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內容之一,它的核心是電場的概念及描述電場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節內容,從電荷、電場的角度來研究電學中的基本知識。恆定電流爲第二章內容,其主要研究的內容爲一些基本的電路知識,主要包括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並聯電路等,本章的知識須要以靜電場的相關知識作爲基礎,在教學中應注意聯繫靜電場的有關內容。最後一章爲磁場,磁場和電場密切聯繫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透過對比,可以對本章內容起到良好的幫助。

2.學生分析:

本屆高二學生基礎不是太好,但不能放鬆,除對少部分同學要提高要求以外,對大多物理生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爲主要目的,此外還應適當掌握分析物理問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並提高能力。

3.教法、學法分析:

針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採取重知識和重概念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能力的方法:強調學生的課前預習,爭取少講、精練、多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實驗的教學,加強物理綜合知識的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

二、教育目標任務要求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及調整意見、體會教材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瞭解不同學生的主要學習障礙,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2.要特別強調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對課堂例題與習題要精心篩選,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強調例題與習題的教育教學因素,強調理解與運用。

3.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基本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4.透過觀察實驗和推理,歸納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有關規律,同時着重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實驗能力,以及由實驗結果歸納出物理規律的能力。

5.結合所學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三、措施

1.嚴格執行教學處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集體備課質量。每週集體備課,先由上一週安排的每一節教學內容的主備人向全組明確本節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主要例題、課後作業、教學案等,然後由全組教師研討、質疑、確認,形成共案。全組老師要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規範。

2.制定教學進度。在認真分析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確定課時安排。爲實現給全體學生奠定一個紮實的物理基礎提供合理的時間保證。必修物理將突出文科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以便保證全年級在學業水平測試中獲得滿意成績。

3.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細化每一章每一節的教學要求,明確課時分配及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對每一節課的重難點內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討,確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徑。加強對各種課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課。

4.精選習題。針對每一節課的課時目標,精心選擇典型習題,做到知識點與習題的對應。分類編排課堂例題、課外鞏固習題、小練檢測題、章節複習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過程。

5.強化作業批改。透過作業批改督促學生端正課外學習的態度、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規範學生的答題。爲課時目標的確定和分類教學指導提供依據。

6.加強學科組老師的交流與合作。透過聽課、評課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精選習題過程中,選題與審題分工合作;對每一節課的重難點進行突破時集思廣益。

7.充分開發教學資源。加強實驗教學,能充分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邊資源開發有價值的小實驗爲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認識。蒐集多媒體素材,製作課件,提高教學容量與效果。

8.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立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表達能力;舉行學科競賽,促進學生的特長髮展。開設講座,介紹物理學前沿與物理學家生平,讓學生明白科學的價值和意義。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

(一)總體目標

透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爲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資訊、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爲前提。

(二)學段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係的過程,認識億以內的數,瞭解分數、百分數、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會解簡單的方程。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係的過程,瞭解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對簡單圖形進行變換,能初步確定物體的位置,發展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數學思考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進行描述。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基本性質、變換、位置關係的過程,掌握三角形、四邊形、圓的基本性質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等的基本性質,初步認識投影與視圖,掌握基本的識圖、作圖等技能;體會證明的必要性,能證明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從事收集、描述、分析數據,作出判斷並進行交流的活動,感受抽樣的必要性,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進一步豐富對概率的'認識,知道頻率與概率的關係,會計算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字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資訊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資訊,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資訊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刻畫事物間的相互關係。

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空間幾何體的相互轉換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能收集、選擇、處理數學資訊,並作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

能用實例對一些數學猜想作出檢驗,從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能結合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圖表等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透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透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樂於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資訊,願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體驗數、符號和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認識透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以及結論的確定性。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二、全冊教學要求

1、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理解比的意義及其除法、分數的關係,體會化簡比。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3、認識直徑、半徑的關係,體會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

4、在學習中學生將透過觀察、操作、想象能有條理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5、在學習中學生將正確辨認不同方向,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6、在學習中學生將透過投球遊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7、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

三、全冊教材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在具體情境中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在學習中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除法、分數的關係,體會化簡比。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圓在學習中學生將結合實際,認識直徑、半徑的關係,體會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

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在學習中學生將透過觀察、操作、想象能有條理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在學習中學生將正確辨認不同方向,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在學習中學生將透過投球遊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專題性的生活,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

(五)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在複習中不單純讓學生做題,每個單元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以嘗試解答一些聯繫題目。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圓的特徵,圓的對稱性的認識,探索圓周率的意義以及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3、比的認識,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比的意義。

難點:1、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2、利用比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5、課時安排

(一)圓的認識14課時

(二)百分數的應用11課時

(三)圖形的變換4課時

(四)比的認識10課時

(五)統計5課時

(六)觀察物體4課時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透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教師首先示範,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透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習的過程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對參與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隨時瞭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透過平時觀察瞭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等。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爲前提,以提高教學質量爲中心,以狠抓臨界生爲重點,積極努力地做好初三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中考上線176人的任務,力爭突破200人大關。

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強化管理方面

抓好本組教師的思想建設工作,加強責任意識,發揚“苦幹、實幹”的精神,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打好團體仗,努力創建出一支和諧高效的教師隊伍。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的任務是統一的、我們的幹勁是高漲的,因爲只有在一個和諧有序的氛圍中,才能呈現出高效的工作實績。

定期召開年級組教師會議和班主任工作會議,佈置、檢查、小結年級的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具體措施:

1、本學期我們年級考試實行“簽到制度”,早:7︰40,午2︰00

2、繼續堅持班主任早到考覈制度工作

3、加強各班對學生的考勤管理

4、做好和家長的聯繫工作

二、各學科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具體安排

數學:第一階段(版塊複習,分爲七塊)

時間:2月18日——4月20日(63天)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

時間:4月21日——6月18日

英語:第一階段(單元訓練複習)

時間:2月25日——4月20日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

時間:4月21日——6月18日

語文:第一階段(知識點複習)

時間:2月18日——4月20日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

時間:4月21日——6月18日

政治:第一階段(版塊複習)

時間:2月18日——3月8日(初一初二)

3月9日——4月10日(初三)

4月11日——4月10日(專題時政)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

時間:4月21日——6月18日

歷史:第一階段(版塊複習)〈72天〉

時間:2月18日——3月10日(古代史)

3月11日——4月5日(近代史)

4月6日——4月30日現代史世界史

第二階段(綜合訓練)〈48天〉

時間5月1日——6月18日

物理:2月18日——3月15日新課學習

第一階段:(章節複習)〈460天〉

時間:3月16日——4月31日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48天〉

時間:5月1日——6月18日

化學:2月18日——4月10日新課教學

第一階段:(版塊複習)〈30天〉

時間:4月11日——5月10日

第二階段:(綜合強化訓練)〈37天〉

時間:5月11日——6月18日

三、具體要求

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堅持“嚴”“細”“實”的原則,嚴格按照要求紮實夯基礎,認真抓落實,做好講授新課和複習階段的各項工作。

1、集體備課

堅持集體備課,各學科做到“四統一”:統一要求、統一進度、統一備課、統一考察。科學備課、提高備課的針對性、時效性是年級的工作重點。各備課組研究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確定備課思路、難重點。明確什麼是必考內容,哪些是刪除內容,哪部分應該細講強化、哪部分只是一帶而過。各學科既要有全面的計劃,也要有階段性的方案。既要重視知識的系統複習、能力的提升,還要注意關注細節。如考試的技能技巧,解題的規範性。英語方面應該注意聽力的訓練和失誤的診斷與排除。在教育教學中要互幫互助齊心合力,尤其是近幾年沒有帶過初三的教師更要認真的備課,多請教、多問、多做中考試題。各備課組長要做好本學科教學安排,有計劃有側重點的安排好各階段的複習內容,把握好複習方向,精心選好相應的習題。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渠道,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因此全年級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樹立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學意識,以提高教學技能技巧和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爲目標,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節課的作用。嚴禁課堂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避免無效的教學現象發生。上好複習課是提高中考成績的關鍵,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把落實工作進行到底。實現“高投入、高產出”。50%的基礎分人人拿滿分,40%的中檔試題大多數過關,10%的難題部分能做。

3、狠抓臨界生

抓好臨界生成績的提高是保證20xx年中考指標完成的關鍵。因此,狠抓臨界生是初三年級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學科早動手,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狠抓臨界生的轉化工作。

在抓臨界生的工作中做好以下幾個落實:

①落實各班臨界生的名單。

②落實臨界生的偏差科目。

③落實各科臨界生的輔導老師及輔導方法。

④落實輔導教師的轉差效果。

⑤落實臨界生第三、四節晚自習的輔導工作。

⑥落實與臨界生家長的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援和配合。

在輔導中要責任落實,起點適度,注重基礎,定期檢查,及時會診,總結經驗教訓,真正把臨界生工作落到實處。

四、本學期擬進行5次綜合質量檢測,時間大約在3月中旬、4月上旬、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上旬。

總之,初三年級要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領導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努力發揚刻苦勤奮、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創建一個和諧進取、敬業奉獻的先進團體,積極爲我校的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圓滿的完成任務,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