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集合七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集合七篇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情操。因爲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治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作爲美術教師,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使他們的潛力獲得提高。在教學中,以學生爲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應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同時,結合學校“六個特質”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的操作層面上,加強揮索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等廣泛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

二、學生基本性況分析。

學生已進入了四年級的下期,經過三年多的美術教學學習,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形、色等基本語言。嘗試了多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具有了一定的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對美術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能用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學習美化環境與生活。但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提高與加強,比如個別學生的課堂文明習慣還有待培養,要讓他們學會傾聽、學會觀察,養成較好的自律性,還有的學生技能上比較弱,跟不上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程,對他們的學習還有待提高。

教師針對這部分學生,應分情況制訂措施,對文明習慣較差的學生,要積極和班、年級共同體一道,細緻地幫助學生,關心他們的進一步,針對學習和技能方面較弱的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

本期針對本年級學生的行爲習慣,加強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觀察,並有一定的自律性。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慣,如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收集作業的習慣,以藝術成長夾完整的評價做出實踐。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分爲四大類型:1、造型表現2、設計應用3、欣賞評述4、綜合探究等課型,其中造型表現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造型·表現:

·學習原色、間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透過對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拓印以及顏料的滴灑等方法,瞭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透過繪畫、拼貼、堆積和組合等手法進行造型活動,積累視覺和觸覺經驗。

·對水性顏料、毛筆和宣紙等材料作多種嘗試,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

·圍繞一定的主題,描繪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設計·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透過描繪、拼貼、堆積、組合等手法進行簡單的造型活動,獲得視覺和觸覺經驗。

·用平面或半立體的形式,將動物與人物等不同類別的形象組合在一件作品中。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透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纖維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用撕、剪、刻、折、捲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進行立體、半立體紙工製作。

·利用多種媒材,如蛋殼、羽毛、廢包裝盒、秸稈等當地媒材製作作品。

欣賞·評述:

·欣賞畫家創作的、學生感興趣的和易於理解的美術作品,對作品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

·以調查、彙報的方式,讓學生欣賞所在地區有特色的建築,瞭解其藝術形式的特點和功能。

·欣賞情節性較強的中外美術作品,認識該類美術作品的特點。

·舉辦小型的展覽活動,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收集的美術作品或印刷品。

·認識常用圖形符號的特點及作用,欣賞與分析其創意。

綜合·探索:

·根據各種材料特點,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出藝術作品,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評價。

·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討論並選定設計方案,佈置學生美術作業展覽,美化教室或學校環境。

·設計製作家電、傢俱等模型,模擬商品交易,或用這些作品佈置成家庭室內設計模型,進行展示,並對作品的效果作出評價。

四、本期的教學研究方向和研究課的制定

本期的教研主題是圍繞學校的“生活教育”的理念,繼續貫徹“六個特質”於教育教學之中,加強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等方面相綜合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在教學中,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及特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同時,在教學中,還可以挖掘一些本地區具有地方民間特色的美術活動,滲透地方文化教育。

教研課課題《豔麗的大公雞》,這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旨在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瞭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感受以冷暖對比爲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美感,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

五、對學生的評價及測查

評價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評價方式以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全班展示等結合。

測查以平時作業的檢查爲主,加強學生平時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的習慣養成,期未根據學生的年段特色,以課堂問答的形式進行基本知識的測試,以命題畫的形式進行基本能力的期末測查。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湖南版四年級下冊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編寫的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立足培養學生審美文化素養和創造性智力品質,力求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運用造型藝術語言,科學的設計教材知識結構,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美術課程實驗教材。

本教材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爲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爲基礎,注重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啓發性。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爲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爲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素養和一定的審美能力,能夠了解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美術基本技能。

三、教學目標、情感目標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作品,培養學生鑑賞美術作品的能力,使學生初步瞭解繪畫藝術的表現力,啓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透過回憶、觀察、表現與兒童生活相接近的生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透過設計製作應用、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設計與製作能力

情感目標:

1、透過參與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2、初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

3、認識、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4、培養學生對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現運用線條、色彩等繪畫因素,大膽表現有情感的故事內容。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培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1、訓練組織繪畫的能力,抓住特點表現事物。

2、巧用材料進行設計。

3、觀察分析作品,體會不同藝術品給人們帶來的不同感受,提高審美能力。

五、完成目標採取的措施

1、認真貫徹美術大綱精神,在教學中溶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於一體。

2、貫徹啓發式教學原則,採取多種教學形式。

3、充分利用美術課的'示範作用,進行直觀教學。

4、在教學中進行教研試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六、遇見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容易對範作形成依賴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教學中可以採取引導學生從自己貼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畫出特色,養成資助學習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學生普遍存在以自我爲中心,不善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孩子對美術課有着濃厚的興趣,但對於美術課程中的一些內容由於器材及學生素質的限制,仍然無法很好地開展教學,因此本學期仍要爲學生最大限度地創造機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以新課標的理念爲依據,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的培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重視人文精神,體現人文觀念。

2、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力求學科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的結合,關注學生對美術的多角度體驗和嘗試。

3、注意學科之間的積累和聯繫,注意學科知識的綜合,利用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繫來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學科之間的綜合效應更爲融合和連通,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1、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

2、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3、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5、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7、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8、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共有2個班,四(X)班XX人,四(X)班XX人,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在學習行爲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於創造的潛意識,並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不足之處:

1、造型上普遍極差,缺乏觀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點缺乏彩感,配製不夠準確。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調等基礎知識,透視、構圖知識,並能在寫生或創作中運用這些知識。

2.學習剪紙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進行工藝製作。

3.透過繪畫、工藝、欣賞、進一步增強學生美術知識提高美術修養。

4.在風景、靜物寫生或創作中,能獨立、全面地應用色彩知識,構圖知識、透視規律,從而使作品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5.學習剪紙技巧,培養學生大膽、細心、心靈手巧的動手能力。

6.透過橡皮泥的立體創作或利用日常所見的物品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其空間想象力、創造力。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期要加強學生的美術課堂常規教育,利用美術欣賞和美術活動課等,培養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愛好。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能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任務: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透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5、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三、教材重點、難點:

1、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能力、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四、主要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運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五、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安排:

2.16-2.20計劃明天2課時

2.23-2.27走迷宮2課時

3.2-3.6我愛校園2課時

3.9-3.13真情對印2課時

3.16—3.20記憶大比拼2課時

3.23-3.27靜物一家2課時

3.30-4.3草叢中2課時

4.6-4.10恐龍世界2課時

4.13-4.18編紙條2課時

5.7-5.11花團錦簇2課時

5.12-5.20妙筆生花2課時

6.11-6.15變化的魅力2課時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物象,有一定的色彩基礎,也具備了一定的線條以及多種材料的運用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也有一定的交流能力,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二 、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採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

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 、貼近學生,學生學以致用爲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內容共19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領域佔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領域大多隨堂分配在各課中。

本冊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人文內容也有遞進關係。

全冊共計19課。

包括《植物寫生》、《巧用對稱形》、《放學了》。

《設計生活標誌》、《生命之源——水》、《材質的美》。

《用彩墨畫鳥》、《用彩墨畫魚》、《刻印的樂趣》。

《學畫農民畫》、《提袋的設計》、《降落傘》。

《別緻的小花瓶》、《豔麗的大公雞》。

《把自己的畫製成拼圖》、《畫家梵高》。

《大師畫我也畫》、《精彩的戲曲》。

《你追我趕》。

三 、教學目標要求:

根據《課標》精神,着力改變以往美術學習的機械模仿,不以單純掌握專業知識技能與目標,而是讓學生在圍繞人文主題的美術學習中,輕鬆、快樂地學習藝術基本知識與技能,瞭解藝術的歷史和文化涵養,形成藝術能力和藝術經驗,獲得尊重、關懷、友善、合作、分享等素養,啓蒙每個人的真性情,促進個性的完善與發展。具體爲:

1, 透過藝術與生活的連接,使學生髮現生活美,使之更加熱愛生活,透過藝術與情感的連接,豐富學生的思想,使其感情更加豐富。

2, 透過藝術與文化的連接,讓學生增加多元文化意識,開闊視野。

3, 透過藝術與科學的連接,瞭解降落傘的原理,增加學生的綜合知識。

四、具體實施措施:

一,總學習目標:

美術教學內容要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美術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美術教學內容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所以本冊教學目標以《美術新課程標準》爲依據,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爲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爲主線,人文性內容結構爲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造型表現領域:進一步認識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領域: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領域: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形式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領域:採用造型遊戲等方法,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五、 教學進度安排: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篇7

美術教學計劃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爲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爲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透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1課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兩冊的教材中,都有過以疊詞爲課題的造型表現與欣賞評述相結合的有趣的課,引導學生在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構圖中的聚與散的關係。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透過遊戲、實驗等掌握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在玩中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透過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難點:用各種形式表現聚和散

教具準備:

吳冠中的作品、學生作品、水粉顏料、排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匯入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髮現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二、體會大師作品中的韻律:

這裏有作品欣賞,請大家欣賞後小組討論:“你最想爲大家介紹哪幅作品?作品描繪了什麼?”

在大師的作品中《春如線——疏、密》爲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給你的不同感受嗎?

“纖細的線條宛如少女長髮般的垂柳傳遞了生命的資訊。宣紙上彩墨點點,如春雨播灑池塘;又如春花燦爛點點梨白桃粉、迎春黃。” 透過欣賞你能不能找出吳冠中老師繪畫的特點,體會其中的精髓。(板書:點線結合)

在大師的筆下“點就是跳躍的音符,線就是舞動的長袖。”他運用點和線歌頌了江南,歌頌了春天,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無限眷戀。

“大師與大師”:同樣都是用點和線來作畫,吳冠中和西方畫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麼不同呢?課後同學們可以透過查閱畫家資料和蒐集他們的作品進行對比。

三、遊戲體驗

1、教師語言引導,啓發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範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範例的製作方法。

四、交流體驗

反思:對於吳冠中的作品,多數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認爲這些畫是“亂畫”。爲了讓他們都理解其作品的內涵,我帶他們瀏覽了吳冠中作品的網站,從時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紹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們終於從畫面中悟出了“聚”與“散”。

第二課時 、

一、師生交流:

1、教師重點講解並示範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水分的掌握。

2、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3、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

二、佈置作業,教師強調用不同的工具嘗試表現聚和散。

三、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用各種工具滴(噴)灑顏料,產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學生作品,師生評價。

五、拓展:

引導學生欣賞用多種方法制作表現的聚和散的效果,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製作。

第2課 小圓點的魅力

課型:造型·表現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一個黑點在紙中的不同位置,會給人不同的感覺,透過觀察和分析、比較,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瞭解其中的奧妙。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紙上畫擺放小圓點,體驗各種變化,並組合出各種創意的作品。

2、在擺放圓點中發現有創意的圓組合會產生美感,給自己帶來心靈的愉悅。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大自然和生活的萬物中發現線條的幾種變化,發現圓點在紙上的不同位置產生的不同感覺。

教學難點:

讓學生有創意地玩小圓點,用圓點組合出有創意的作品。

教學準備:

教具:平面構成“圓點的變化”。

學具:彩筆、瓶蓋、鈕釦等圓的東西。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課,同學們好!

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夥伴,同學們肯定會喜歡上它的,大家看,它來了-------

展示課件動畫圖片和播放聲音。 “同學們,聽完了小圓點的自我介紹,它的自我評價還挺高,那今天,我們就讓小圓點來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書:《小圓點的魅力》二、講授新課

今天我們在欣賞小圓點魅力之前,必須知道,怎麼樣才能算小圓點?誰能告訴老師,圓該怎麼畫呢? 學生來一個畫圓,

老師用圓規示範畫圓的方法。當然我們在畫的時候不可能這麼標準,做到儘量而已! (一)、同學們都知道,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由什麼組成呢?點、線、面,哪位同學告訴老師,點是如何變成線的呢?(張貼兩張點的範圖)1.直線、曲線的感覺圓點越密,線的感覺就越明顯,朝一個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條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