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三年級下冊數學計劃-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第一單元

三年級下冊數學計劃-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位置和方向

教材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偏向的知識已經累積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寫物體的相對於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並瞭解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的:

1、透過實際的數學運動,培育學生辨識偏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生學瞭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課時安排:五課時

第二單元

教學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整數除法的教學內容安排在三個年段進行,具體編排如下:

1、二年級下學期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

2、三年級下學期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四年級上學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本單元有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2)它爲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課時安排:17課時

第三單元

教學內容:統計

教材分析:

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透過這些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此外,教材在這裏還介紹了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透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透過分析尋找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和決策。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並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

課時安排:

1、簡單的數據分析 2課時

2、求平均數 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