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爲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精選5篇)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1

時光如流水,暑假很快就過完了,又迎來新的學期,而且又迎來一批新生,在此,針對我所代的生物課作一個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的七年級學生僅有70名,而且差生太多,生物又是新開課程,小學沒基礎,再加上教學改革,學生不適應,所以,學起來很吃力,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所以要想提高成績很不容易。因此,必須很辛苦地有計劃地進行教學。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教材與上一屆學生的教材基本一致,教材仍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包括3個單元共7章的內容,第一單元是“探索生命的奧祕”;第二單元是“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三單元是“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學生透過學習這些內容,瞭解到生物體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當關心生物,關注生物學;明確了生物體都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而且生物體都有很多生命現象;透過學習學生還了解到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類生物,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教材中還設計了5個探究和10實驗活動,是爲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對生物產生興趣。

三、教學措施

1、開學初的幾節生物課,我先對學生進行生物課改培訓,講明我校的課改新教法,讓學生了解我校,重新認識我校,從而,安心地在我校學習。

2、給學生做好思想工作,講解學習生物的重要性,讓學生重視生物,對生物感興趣,從而很好地學習生物。

3、針對學情,進行因材施教,分類管理,盡最大努力讓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

4、根據教材內容,確定教學計劃和方法,認真備學案,精心講解,滲透課改新理念。

5、七年級學生年齡小,各方面都差,而教材內容多,特別是實驗和探究這樣的動手動腦的活動多,勢必就耽誤很多時間,因此,必須強調紀律,抓緊抓好課堂時間。

6、針對實驗活動,能做的一定做,不能做的也一定認真講,爭取達到實驗效果。

7、提倡學生課前預習,課上積極參與討論,積極動腦思考,認真學習。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根據現代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學習的樂趣。使逐步養成學生熱愛大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努力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透過學習使學生愛護我們身邊的生物,熱愛大自然。

4、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七年級四個班的生物,他們透過一年的學習,對生物的知識有了一些瞭解,這個學期,要進一步提高生物知識水平。

四、教學任務

1、本學期的學習內容是七年級上冊。

2、在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整理出適合學生的評價體系。

3、加強備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五、具體措施

1、上課前,認真備課,寫好教案。

2、上課時,做好對學生的課前預習,上課筆記,課後複習等自學習慣。

3、管理好六人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競爭,讓小組長起到帶頭作用。

4、上好每一堂實驗課,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資訊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透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透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4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1—4班和10班5個班的生物,根據學校新學期工作計劃和生物學科的特點,制定以下新學期生物學科教學工作計劃。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下努力實現教學創新,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的內涵性發展。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習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深入鑽研新課程標準,教材,認真備課,熟悉教材章節重點,難點及考點,化難爲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在課堂上完成。

2、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篩選,分析,總結,把相關資訊穿插於新課講授及練習題中。注重複習,特別是課前課後考試前的複習,認真落實。

3、利用課件、掛圖、板圖等多種形式和方法輔助教學;及時認真完成學生分組實驗,耐心指導,積極應考,加強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4、教會學生學習初中生物課的方法。學習生物學知識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要重視理論聯繫實際;要重視觀察和實驗,勤動手,多提問。

5、開展教材重點,難點內容的`專題講座與複習。

二、加強理論學習和研究

1、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積極實施課改實踐。

2、以初中新教材爲“切入點”,強化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認真學習生物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樹立質量意識。

3、在新學期中積極進行教改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培養寫作能力。

三、常規教學

1、加強集體備課,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討疑難問題,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2、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措施、有內容,在實效上下工夫,要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

初中生物上冊教學計劃5

本學期,得到學校領導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擔任七年級三個班的生物教學,爲了順利完成這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七年級學生都是剛入學的新生,剛步入初中,沒有生物知識的基礎、這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從學習情況來看,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情緒比較普遍,應付學習,整體學習成績比較差;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二、教育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出國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5)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6)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7)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教育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導語,透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確使用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教學設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上好探究活動課和課外活動課,讓學生把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同時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5、對學生嚴格要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後認真複習,爭取把當天學習的知識消化、佈置的作業及時認真完成。

6、每個單元測驗一次,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7、期末認真組織學生複習,爭取在期考中取得好成績。

總之,透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相應的能力,以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