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導語: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定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歡迎閱讀!

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 班級概況分析:

本班學生76人。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學生在學前對數學中的加減、簡單的圖形等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但這種瞭解是不深刻的,還需進一步系統學習,學生能借助手指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能運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幾乎沒有,計算的速度還很慢,等等。總之,剛入學的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已經寫滿文章的紙。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爲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四、課時安排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教材的編者爲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1課時的教學內容,正課16周,總複習4課時。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數一數(1課時)

二、比一比(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 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3課時)

五、分類(2課時)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複習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七、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 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認識鐘錶(2課時)

九、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1.9加幾3課時

2.8、7、6加幾4課時

3.5、4、3、2加幾 3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